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多情爱因斯坦
李子迟

前言 一个有血有肉、性情丰富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简介

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外界……

年轻的时候,我孤寂地生活着,寂寞而痛苦。

临到老来,却甘之如怡。

爱因斯坦曾在自传封面以一段经典诗句概括了他的一生,包括事业、生活与情爱。

“我们全都获益不浅,全世界都感谢他的教诲;那专属他个人的东西,早已传遍广大人群。他像行将陨灭的彗星,光华四射,把无限的光芒同他的光芒永相结合。”这是爱因斯坦下葬那天,教堂里朗诵歌德悼念席勒的诗,来表达对他的哀思。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年),基督徒,犹太人,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和思想巨匠之一。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牛顿。其实,他还应该是20世纪的黑格尔、马克思。今年3月14日是他诞辰130周年的非凡日子,今年5月29日是他的相对论被证实90周年的伟大日子。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1886年开始在慕尼黑公立学校读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物理专业,次年加入瑞士国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先后发表多篇关于狭义相对论的文章(包括著名的公式E=MC,即能量=质量x光速的平方)。后任苏黎世大学、布拉格德意志大学及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教授。1913年返回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反对一战,支持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其理论被视为“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称他是自牛顿以来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接受德国唯一名誉学位:罗斯托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21年首次访问美国。

1922年爱因斯坦受到被谋杀的威胁,暂离柏林,赴日本,沿途访问科伦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途中得知被授予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23年赴哥德堡接受诺贝尔奖。1926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29年获普朗克奖章。1930年第二次到美国访问,在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讲学。1932年同弗洛伊德通信,讨论战争的心理问题;号召德国人民起来保卫魏玛共和国,全力反对法西斯。

1933年纳粹上台,爱因斯坦发表不回德国的声明,受到法西斯政权迫害,其房屋被搜查,财产被没收,著作被焚,不得不迁居美国;后任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教授。1937年声援中国“七君子”;其广义相对论获得重大发展。1938年给五千年后的子孙写信,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表示不满。1939年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抓紧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国抢先掌握原子弹。1940年致电罗斯福,反对美国中立政策;取得美国国籍。1943年作为科学顾问参与美国海军部工作。1950年发表电视演讲,反对美国制造氢弹;在遗嘱上签字盖章。1952年以色列第一任总统魏茨曼死后,该国政府邀请他担任第二任总统,遭拒绝。1955年在美国溘然而逝,虽遗嘱低调,仍引起举世哀恸。

爱因斯坦受到如此的尊敬和爱戴,在人们心目中,他就是科学和知识领域里的耶稣基督。这又一次暴露了人类盲从的弱点。可是面对“爱因斯坦”这个名字,追求精神独立的我们沮丧地发现,不盲从也难!

相对论、布朗运动、量子论、激光学说--这些理论诞生近百年来,它们一直是顶尖科学家的书房和实验室的专利。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这些理论诞生之初,世界上只有三个半人能够理解这些深奥的科学原理。时至今日,这些理论在我们普通人看来仍是一头雾水。

那么,我们对爱因斯坦的尊敬和爱戴究竟来自哪里呢?一方面来自于我们对科学界持久而普遍的信任,另一方面则是我们从他的点滴生活中所能看到的非凡人生。

真实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这个名字,现在已经是“天才”的同义词了。张五常在《卖桔者言》中说过,爱因斯坦的思考方法凡人是学不会的。他说,你又不是爱因斯坦,他的方法跟你有什么关系?

大致上确实如此,我们中很多人都已经不把他当作普通人看待了。在人们心目中,爱因斯坦(包括古今中外其他许多伟大人物)已经成了某种非人类的奇特生物,或者至少也是一种不同的人类,他们的生活只与书籍、方程式和古怪的行为有关。

人们曾一度觉得爱因斯坦更接近神,而不是人,从来没有试图去理解他的生活,也没有考虑过接近他心灵深处的可能性。其实,爱因斯坦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也有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在不睡觉的时候,也不是所有时间都在黑板上写写画画那些复杂符号。

只有把天才首先看成也是一个人,才能真正理解爱因斯坦,并进一步凸现他的独特之处。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爱因斯坦。

爱慕他的人称他为耶稣之后最伟大的犹太人,摩西之后最伟大的人,有些人更直接地称他为“一位犹太圣人”;批评他的人则说他是一个自我吹嘘的大骗子,一贯剽窃他人的思想。

有些人认为他与甘地、施韦策一样,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可是因为他的自由派的观点,支持世界政府和左翼,让纳粹当局和美国联邦调查局都怀疑他是他们各自国家的敌人。

他先后两任妻子都说他不是好丈夫,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厌恶女性的人;当然,崇拜他的女士多萝西·康明斯并不这样认为。多萝西还记得有一次凝视他的双眼时,心里想:“这是地球上最高贵的生物了。”

这种两极化的评价,也许正好解释了爱因斯坦自己说的一句话:“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与别人以为他是什么样的人,它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摩尔在他写的爱因斯坦的朋友和同事薛丁格的传记里,曾引用过法国著名作家蒙田的一句话说:“我们的一生,一半是愚蠢,一半是智慧;不管是谁,如果只写到受尊敬和权威的一面,就等于只写了一半。”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要去理解一个名人的话,首先关注的无非是这么几个方面:他的童年、受教育的经历、他的爱情和婚姻状况。几乎所有的传记作品,这些方面都是着墨的重点。为什么?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有这些经历,在这些方面我们最能够互相理解,也最能够体现我们作为人的共同性。

如果说爱因斯坦的智力高高在上,令我们只能高山仰止,那么他的性爱经历无疑将大大拉近他与我们的距离,暴露出他作为凡人的一面。在爱因斯坦的一生中,与他有染的女人多到简直难以计数。他最拿手写作的不仅是物理学论文,他的情书也异常打动人心。

在爱因斯坦读中学的时候,“外表英俊”的他就很受女孩子们喜欢。他也喜欢与她们在一起,说说笑笑,有时还写上几行调情的“打油诗”。

爱因斯坦并不太关心自己的衣着和形象,他个子不高,态度悠闲,一头蓬乱的黑发,加上他对音乐和哲学的热爱,使他更像一位诗人,而不是科学家。从外观上看,他对女人们很有吸引力。他的漫不经心的方式、他演奏小提琴时非常明显的热情,以及他后来具有传奇色彩的智力,都极大地加深了他的吸引力。但当他的追求有可能变成一种严肃的关系时,爱因斯坦就会赶紧退回到他的“小天地”里。

《爱因斯坦·毕加索》的作者阿瑟·米勒说:“爱因斯坦对女人的态度,是他那个时代非常典型的。”对他来说,科学上的追求永远是第一位,至于婚姻是否美满,或许他并没有考虑太多。不可否认,他喜欢女性,也喜欢活在女人堆里,但也仅止于此。

女人在爱因斯坦的生活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罗纳德·克拉克(他也是最早撰写爱因斯坦传记的知名作家)那本被视为标准的《爱因斯坦传》中承认:“爱因斯坦一辈子都喜欢有女人做伴,不过也仅此而已。”但他又说:“像大多数出了名的男人一样,他吸引了很多追随者、崇拜者和准骗子。”

美国传记作家丹尼斯·布莱恩则在他的《爱因斯坦全传》里写道:“爱因斯坦的一生充满了胜利和悲剧性的嘲讽:他的头脑对时空有如此深刻的了解,却有个精神异常的儿子,连过马路都不会;这位连苍蝇都不愿意伤害的和平主义者,却促使美国制造出毁灭性的原子弹;这位对孩子和陌生人十分关心的人道主义者,却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儿子,还对自己有私生女一事保密;他喜欢孤独,但身边总是围绕着女人,终日被记者追逐,被群众包围;他是一位物理学家,却被提名为总统……”

爱因斯坦对待女性的看法,曾经受到过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思想的深刻影响,从未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他的首要目标还是科学。一旦这些事情影响了他对科学的追求,他就会立即停止。任何事情都不会改变他喜欢科学的初衷。

爱因斯坦情感世界

今天的人们,在关注爱因斯坦科学成就的同时,也被他曲折起伏的爱情故事所吸引。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生中,主要有过两次婚姻;此外,他还有不少情人。而他晚年在美国的三次“黄昏恋”,更是鲜为世人所了解,直到近几年才披露。

爱因斯坦的初恋对象,有他的表姐爱尔莎、老师的女儿玛丽、外出旅游邂逅的姑娘安娜等。如同世上大多数人一样,初恋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是甜蜜的,也是青涩的。

爱因斯坦的第一位妻子是他的大学同学米列娃(婚姻从1903年到1919年),第二位妻子是他已离婚的表姐爱尔莎(婚姻从1919年到1936年爱尔莎病逝)。他在谈到自己的两次婚姻时,说是“丢脸的”。他对婚姻一点也不热情。有人问他,他喜欢用烟斗抽烟是否与清理和再装烟斗有关系。他答道:“我本来想抽烟,但结果烟斗却总是让什么东西给堵住了。生活中的事情恐怕也是如此,特别是婚姻。”总的说来,他对自己失败的婚姻感到悲哀。

爱因斯坦的一生中,前前后后有许多情人,本书只介绍其中主要的几个,如早年就认识的安娜,他的表姐、续妻爱尔莎的女儿伊尔莎,已婚少妇、年轻女秘书倪贝蒂,富有的花店主埃斯·戴拉,犹太寡妇多妮·门德尔,为他生下第二个私生女伊夫琳的纽约舞女,以及曾许多年不知姓名的M夫人(即近年曝光的米哈诺夫斯基,也就是社交名流埃特尔)、L夫人等。

德国传记作家朱根·尼菲说,爱翁对女人“最大的奖赏”,就是“收用”她们为情人,但是从来不将她们当做是平等的伴侣;女人一旦被他收用,便立刻贬值万丈,成为他发号施令的对象、不屑一顾的累赘。

此外,爱因斯坦也是妓院的常客。他曾无数次光顾苏黎世和柏林的那些风流场所。(有人甚至怀疑他因而得了性病,并最终死于梅毒。此事折磨了他整个一生,也让他对女性产生了某种厌恶态度。但这找不到医学证据的支持。)

爱因斯坦晚年,还有至少三次鲜为人知、刻骨铭心的“黄昏恋”。

一个是跟着他工作了几十年的私人秘书杜卡斯,并为了他而终生未嫁。爱因斯坦在去世之前,把自己在普林斯顿市默谢雨街112号的房子留给了她。

一个是前苏联驻美国间谍玛加丽塔。她后来回到了祖国,安静地老去、死去,临死前让家人销毁了大部分信件。但是,从她至死保留的爱翁最动人的9封情书以及手表等物品来看,这位美丽的女性并未能忘怀与老科学家曾经的甜蜜时光,一直珍藏着对爱因斯坦的那份爱情。

一个是爱因斯坦长年的助手和密友之一范图娃。像所有老男少女一样,已步入古稀之年的爱翁,对这位“末代女友”竟情意绵绵。他不仅给范图娃写下缠绵悱恻的情书、情诗,而且经常给她寄照片、打电话,一起泛舟大湖,出席音乐会,给她画漫画头像;甚至允许范图娃在太岁头上动土,剪他那乱蓬蓬的长发。爱因斯坦很少对一个女人如此温柔过。

虽然爱因斯坦是位家喻户晓、有口皆碑的世界顶级大科学家,本书却并不想“为尊者讳”,而是客观、生动地刻画了他一生复杂而丰富的感情历程,他的三度初恋、两次婚姻、多位情人、三场“黄昏恋”,还原这位历史伟人的真实面目,告诉世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性有情、可亲可爱的爱因斯坦,而不是一个站在云端、令人仰望与想象的神秘人物。

本书正是想大致勾勒一下爱因斯坦一生的私生活。其中有些内容,无疑将突出地显示他作为一个人的情感和生理需要。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伟大的爱因斯坦的确信和崇敬。事实上,我们因此会更加理解爱因斯坦了。科学道路上的枯燥和艰苦,常人难以体会;异性的温暖和爱抚,只是他漫长而艰深生活中的最后一点安慰而已。

爱因斯坦绝非完人,但他从不是一个庸人。我们没有必要“为尊者讳”,却也不能不作分析地横加指责。但愿本书提供的一些事实,能消除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对爱翁的一些有意或无意的误解甚至诋毁。 5v48Sj7l06GJGUSpBYedKKNJ9B1UshU4CZBwVejajeQ2OhRJrJeocVcIVDUr3jw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