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掀起青春的盖头来

该不该有异性朋友

西西今年16岁,上高一,他听说同学小敏有一本好书,好学的西西特别希望一睹为快。可是,他也知道,小敏平时傲慢得像个公主,会理自己这样“一介平民”?不过,西西还是打算试一试。没想到小敏特别爽快,第一天就把书借给了他。他发现,小敏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难以接近,他也常常借书给小敏以示“礼尚往来”。

西西万万没有想到,好端端的“革命友谊”竟被弄得复杂起来。课下,只要他和小敏说话,班上的男生就会集体起哄,说他们就是“天生的一对”,有时,还模仿影视中热恋男女的语言和神态作“角色扮演”。西西越是为自己辩解,越是引来更响亮的哄闹。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围攻”,西西开始有意回避与小敏接触,以示自己的清白。这样虽然避开了同伴们尴尬的围攻和老师的追究,可是西西实在不明白,难道与异性交往是丢人的事吗?

小敏也为此遇到了麻烦。好朋友小萌差点与她绝交。她不会忘记,小萌刚知道自己与西西交往时,竟然当着自己的面相孩子一样失声痛哭,声称“失去了一个朋友”。而当小敏控诉西西“临阵脱逃”时,小萌又恢复了往日的友好。好友失而复得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可是小敏一点也笑不起来。“为什么同性朋友和异性朋友不能同时存在?”她为此困惑不解。

虽说“喜欢异性不是错”可是当我们鼓足勇气与异性交往的时候,常常会从周围人的态度中感受到一些“不快”。

相信许多青春期少男少女都会遇到与西西类似的经历。同伴的哄闹使本来自然的异性交往变得不那么正常了。在憎恨同伴奚落的同时,我们也会在内心中对自己提出疑问:我们该不该有异性朋友?

其实,在这个年龄里,如果不是为了寻找结婚伴侣,不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与异性交往本身没有错。我们的世界是由男女两性组成的。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不仅需要与同性交往,也需要与异性合作。与异性合作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与异性交往来培养的。

那么,这样一个正当的行为为什么会遭到同伴们的围攻呢?

一般来说。几乎每个青春期的少男少男都开始对异性发生兴趣,都渴望与异性交往,特别是与自己喜欢的异性交往。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像西西那样有勇气与异性交往。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不少人认为,如果不是夫妻,与异性交往就是不正当的事。这种态度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给我们提出种种限制,影响着我们对异性的态度。也许你的同伴中就有这样的人,在理性上认为与异性交往是难为情的,可是又无法回避与异性交往的欲望,于是,哄闹别人不失为一种宣泄的安全的办法:在表明自己清白的同时,积聚已久的自身压力也得到了释放。

如此说来,同伴的哄闹多半不是存心对你进行人身攻击,也不意味着你的行为不当。消除憎恨情绪,你会更容易平和地面对你的同伴。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怎样面对同伴的哄闹?像西西那样有意回避小敏不是明智之举。

他的行动似乎在告诉别人:我错了。积极的处理办法是主动让哄闹停下来。

在青春期,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很强的自我肯定能力,同时又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因此喜欢随大流。也就是说,围攻西西的人常常是有“首领”的。西西需要在每次遭到围攻时细心观察,究竟是谁带头起哄。你不妨当天单独找“首领”心平气和地谈一谈。你可以问问他,大家为什么会对你起哄?你可以告诉他,大家起哄时你所受到的伤害。你可以对他说,你发现他有能力影响大家,你还可以让他知道,你是多么需要让他帮帮你:在大家要起哄时“镇压”一下。“和平解决”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时两个冤家对头竟然成了终生不渝的好朋友。需要提醒你的是,解决同伴之间的人际冲突,最好不要首先告状。你已经是中学生了,需要自己学习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师长。

小敏遇到的麻烦也是事出有因的。由于大多数青春期少男少女还没有足够的自信肯定自己,因此,在小萌看来,好友与异性交往已经对自己构成了威胁,这意味着小敏已经抛弃了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与自己分享100%的友谊,而她又是多么希望拥有好友的全部友谊啊!

这样的失落心情常常存在于那些发育稍晚的女孩。由于她们自己尚未对异性发生兴趣,她们很难理解,同伴与异性交往并不影响她与自己的友谊。小敏也不必为此放弃自己与异性交往的权利,但需要关心小萌。等小萌再长大些,也开始有与异性交往的愿望时,她就能够理解:同性友谊和异性朋友是可以并存的。

异性交往的敏感时期

女生李萍和男生黄亮,今年16岁,同班同学。李萍自幼聪明伶俐,性格开朗,能歌善舞,成绩优良。因为班级工作的需要,她经常与班长黄亮商量班级工作。在不断的接触和交往过程中,李萍觉得和黄亮在一起工作得心应手,彼此有一种默契感,相互之间的共同语言也较多,不知不觉对黄亮产生了一种好感。时间一长,李萍发现在家里复习功课,不知怎么竟然会看不进书,心中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空虚感,似乎只有看见黄亮时心里才感踏实,学习起来效率也较高。有一段时间,她也竭力想改变这一局面,与班上其他男生进行正常交往,但总觉得这些男生不是太粗鲁就是太俗气,长相也不如黄亮英俊。此时班内流传“李萍和班长谈恋爱”,她听到后大哭一场,感到很委屈。

中学阶段是异性交往的敏感时期。这一时期异性交往比童年时代的异性游戏来得复杂,比成年时期的婚恋生活来得微妙,比任何年龄的同性和异性交往都难以驾驭。心理学研究表明,异性交往在初一和初二阶段处于较低的水平,到初三尤其是高中阶段才有较大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性生理性心理发展所致。随着性生理发育和性心理发展,青少年对异性逐渐产生了兴趣和倾慕,出现接近异性的行为,对友谊与早恋界线认识模糊。一般说,正常的异性友谊是建立在与大多数同学广泛接触的基础上的,交往的内容是积极向上、健康进步的;而早恋是立足在一对一的接触上的,交往的内容多是情感性的。一些中学生正是混淆了这一区别,而把正常的异性交往视为早恋。由于受到社会上早恋现象的影响,加上青少年生长发育普遍有提前倾向,使得早恋现象极为常见。

正常的男女同学之间的异性交往,有助于双方学习进步和个性发展。青少年在异性交往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两个原则,把握六点分寸。遵循两个原则。

青少年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时,1.遵循自然原则。所谓遵循自然原则,是指在与异性交往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流露等要做到自然、顺畅,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词;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这一原则集中体现在: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像建立同性关系那样建立异性关系,像进行同性交往那样进行异性交往。2.遵循适度原则。它是指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处,应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既不为异性交往过早地萌发情爱,又不因回避或拒绝异性而对交往双方造成心灵伤害;既不过多地参与异性之间的“单独活动”,也不在异性面前如临大敌,拒不接纳异性的热情与帮助。把握六点分寸,也即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六点忠告:(1)不过分拘谨;(2)不过分随便;(3)不过分冷淡;(4)不过分亲昵;(5)不过分严肃;(6)不过分违俗。尽管我们并不赞成异性交往都必须集体地进行,但过分的单独约会容易诱发早恋因素,所以,异性交往要“入乡随俗”。

正常交往是“青春的权利”

小丁突然离校,直到第二天上午才返校。其间,了解到近半月来,她跟一社会青年李某平时有较多的接触,根据同学提供的情况,老师找到了对方的居所,李某的母亲称其子昨日离家后也未一直未归。李某家系外来暂居人员,三口人挤居住一片破败的两间出租屋中,无固定工作,平时帮助其母摆小食摊儿,据其母称,其子多与女孩儿交往,说不上小丁是哪个。小丁平时虽然谈不上表现优秀,但也不是有行为问题的学生,再者,小丁相貌不错,家境也可以,而且是一名大专生,却会看上和信赖这样一个外来无业游民,令其家长大为恼火。

小辛,因病请假“回家”就医,假期结束却未按时返校,紧接着,其父却来校询问最近女儿的情况,称小辛自几年前回家取钱后一直未再与家联系。因小辛请假前在本校医务室就诊过,其请假时履行了正常手续,出具了医院的诊断证明,应该说小辛确实病了,但她去哪儿治病了呢?一天后,小辛携带医院证明返校销假,在向其了解情况的过程中,得知其在一名朋友所在地医院进行的治疗。该友系一名退伍军人,是先前的笔友。如此轻易地就对他人产生好感且产生依赖,小辛的行为看起来也有些令人费解。

小红是一名音乐专业的学生,这个专业的学生常会受到校外异性的“关注”。一天下午小红突然“失踪”了,学校与其家庭和亲朋取得联系,没有消息,最后了解到近来小红认识了当地叫王某的青年,第二天在城郊一个村子里,我找到了王某的家——一个破败的院落,其父是入赘来到这个村子,与其外婆住在一起。其母称王某在一家工厂做临时锅炉工,在厂子里有单身宿舍,平时很少回家。我们与王某所在单位取得联系,单位保卫科在王某宿舍找到了小红。小红是在一次偶然机会认识了王某,王某称其是单位的业务员,家庭比较富裕,其爷爷有一小楼,家里开着一间铺子,家里已经给自己买了商品房,并带小红去看过(实际是其朋友的)。小红家境贫寒,但却极爱虚荣,平时宿舍同学有的,她都要有,即使是火腿肠这样的东西,别人如果买一根,她一定会买两根。王某出现恰恰满足了她的需要。当把王某的实际情况告诉小红后,她显得极为惊讶,转而坚决不相信这是事实。

多年以来的教育管理中,我曾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形,众多的家长和老师也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现在的学生对家长和老师的信任程度越来越低,对老师和家长的意见总是持怀疑态度甚至抵触情绪,我们称之为“逆反心理”。尤其是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明显地表现出自我封闭的倾向。然而对陌生人,尤其对异性却表现出了强烈的交流愿望,非常轻易甚至“令人费解”地就可以对对方产生情感依赖,而在众多的案例中,对方多是社会闲散人员甚至有些是社会不良青年,但往往这些并不为女生们所熟知甚至未曾试图去思考和接触这些问题,致使这些问题成为交往的隐患,也使得许多幻想着“纯情”交往的女生幻影最终破灭,甚至产生一些有悖于初衷的令人遗憾的结局。因此,少女应学会与异性交往,其中,老师和家长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交友观和自我保护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与异性正常交往,青少年要保持良好的意识。

虽然异性交往是青少年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的“青春权利”,但面对来自自身和环境的许多干扰正常交往的因素,却需要青少年一定要把握良好的交往尺度,使其确实对青少年的成长、成熟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1.要端正交往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与异性交往要多注意汲取对方在学习、品质和个性发展上的优秀的东西,旨在加强沟通,相互交流,共同发展,要摒弃那些不健康的消极的交往动机,思想无邪,交往自然就会落落大方。

2.要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广泛接触,利于我们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分清良莠。如果只进行有限的小范围个别交往,难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异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还失之偏颇,给自己的安全带来隐患。

3.关系要疏而不远,正确把握交往的心理距离,排斥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如果我们在交往中发现有不良倾向,要调整自己的态度,使交往回复到正常状态,或者暂时断绝接触,给自己和对方冷静的空间。

4.社会交往应在积极的环境中进行,要谨慎对待不明身份人员的交往请求。尤其要克服网络、笔谈等虚拟交往环境中那些虚构、浪漫的语言,避免安排单独见面,发现对方有不良倾向,要果断中止交往。

总之,学会与异性交往是青少年一堂必修的“社会课”,其间需要逐步树立良好的交往意识,培养健康的交往心理,同时,学校和家长也不要视异性交往为虎狼,要以正确的心态来看待异性交往。倡导学生健康的广泛的交往,积极组织开展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各种健康的交往环境,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淡化学生对异性交往的好奇。并积极教育和提醒学生注意交往的尺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人际范围内进行交往。

如何与异性相处

(一位男中学生的自述)“我是一名高中生,也是我们班的班长。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与班里的一名女生接触比较多。我发现自己非常喜欢她。上课的时候,总想多看她几眼。放学以后,满脑子都是她的形象,以至于写作业时常常一个人发呆。但平时我们在班里很少说话。我知道自己现在不应该有这种想法。我曾经努力忘记她,可是,我做不到。……”

(一位女中学生的自述)“可能是由于我和外班的一位男生多说了几回话,同学们戏称我们是一对。开始,我有点怕,总是有意无意地疏远他。可是,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真的开始喜欢上他了。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我的注意。我整天为此心烦意乱。我不知道该不该和他交往下去,如何交往……”

这两位中学生的烦恼似乎道出了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的心声。不可回避的课题——如何与异性相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你是否也像他们一样,不能原谅自己对异性的“想入非非”?比如:发现自己有点喜欢某个男孩或女孩,认为这是不应该、不光彩的事,可是自己又无法将他(她)的影子从记忆中抹掉。

其实,少男少女喜欢异性是人之常情,也是心智发育正常的标志。我们知道,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体内性激素含量激增。正是体内大量的雄激素(男)或雌激素(女),使得一个人产生了接近异性的需要和愿望,学者们称之为性要求或性冲动。性要求或性冲动不是错误的、下流的,而是正常的、健康的,它们像吃饭、睡觉、出生和死亡一样普通、自然。正是因为如此,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几乎都会对异性怀有极大的关注。对友情的需求,对异性的好奇,加上浪漫的幻想,混合成一种不同寻常的情感体验。

给了少男少女探索自己、认识自己新的经验和机会,不少人从此展示出自己个人生活中最美好、最慷慨、最富有建设性的一面。

这样,你还有必要为自己喜欢异性感到自责吗?请牢记,与异性交往是少男少女的青春权利。

然而,性冲动是自然、健康的,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任由它来支配。如果要把性冲动变成一个人性格发育中的积极因素,就意味着它必须受到适当的控制。

你需要清楚地知道:对某个男孩或女孩的好感并不等于书上常说的爱情。爱情是指经济独立、人格成熟的两个异性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彼此有了深入的了解,从而建立起来的持久的亲密关系。而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人格还不成熟,性情尚不稳定;由于生活阅历有限,对人对己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再加上职业尚未确定,你很可能不了解自己未来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就不知道自己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做伴侣。因此,将朦胧的好感当做爱情的萌发,现在就匆忙地与某个特定的异性建立深厚的个人关系,就好比是冒险地踏进一片虽开着奇花异草,同时也暗藏陷阱的森林。

你还需要知道,青春期的你与异性交往的目的,主要不是寻找恋爱伴侣(那是你二十几以后的课题),而是为了了解异性,学会与异性相处,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友谊,发展自己。来自异性的认可会给你作为男性或女性的信心,从而缓解学习压力和青春发育带来的心理不适。就像心灵上突然打开了一扇窗子,我们还会在与异性的交往中感受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从你发现异性之美的那一天起,你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甚至还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自己变得更美好、更出色……那么,怎样与异性相处才是恰当的呢?现给大家提出两个建议。

1.群体交往。最好多参加有男女生同参加的群体活动。由于同时与几个异性交往,你可能不像面对某个异性那么紧张、羞怯,更容易自然地表达自己,这样有助于培养自己以平常心与异性相处。另外,在群体活动中,你更有机会了解不同的异性,因为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表现比他(她)在某个异性面前的表现更为真实。如果经常只和一位异性单独交往,实际上就失去了了解其他异性的机会。

2.浅交。不要一下子与某个异性确定很深的个人关系。青春期少男少女之间的好感很容易变化,你是否也有类似的体验:随着了解的加深,原来颇有好感的男孩或女孩变得不那么可爱了。如果没有经过深入的了解就将两个人的关系定性为恋爱,当感情发生变化时会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麻烦。与多个异性保持平等、广泛的交往有助于给两个人的关系的发展留下一些余地。

如果你与异性交往时能够遵循这两个原则,原来看似棘手的问题或许会变得明朗起来。不要刻意给两个人的关系贴上标签,看看五年或十年后彼此是否依然相互倾慕,那时在决定对方是否就是自己的唯一。在这五年、十年的时间里,你尽可以让自己自由地发展,任友情在岁月的长河自由地流淌。

青春期的“异性效应”

小玉,14岁,上初二。下面是她的自述:

“我在初一时,看到男孩就厌烦,到了初二忽然变得想和男孩说话了,有时看到男孩过来,就不自觉地迎上去,喜笑颜开地打招呼。在学习活动中有男孩在场才觉得有劲,和男孩一起做事,总想显示自己,以引起男孩的注意。这是怎么了,我是不是一个作风不正派的女孩,或者人们常说的‘淫荡的女孩,我很害怕。”

可以肯定地对这位女孩说,你不是一个作风不正派的女孩,更不是一个“淫荡”的女孩。这一点你不必害怕,也不必担忧。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异性好奇、好感、想接近异性是正常现象,是性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有这种表现,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没有这种表现,反而不正常了。没有这种表现,要么是性意识发展出现了障碍,要么是虽有这种心理,出于羞涩而加以压抑、掩饰,要么是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而扭曲了这种心理。有这种心理并自然而正常地表现出来,是开朗、纯真的表现,而压抑或扭曲自己,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要大大方方地接近,堂堂正正地交往。这种坦诚的正常交往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学习生活都有着良好的促进和影响。

为什么异性的良好交往会对青少年的身心与学习有促进作用呢?这就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异性效应”。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性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心理上的一系列微妙而复杂的反应。异性间的相互交往及由相互吸引而产生的愉悦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良好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它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整个心理活动都具有大量的生理效应,可激发人的潜能,使人敏捷活跃而奋发向上。

青少年怎样更好地利用异性效应呢?

1.利用“异性效应”取长补短、丰富完善个性。

进入青春期以后,少男少女由于性激素的分泌,第二性征的出现,使身体外形及体内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既影响周围的人们的评价,又促使自己性别角色认知的发展,因此少男少女心理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男孩子往往性格开朗、勇敢刚强、果断机智,不拘泥于细枝末节,不计较点滴得失,好问好动、好想。当然也有的男孩粗暴骄横,逞强好胜。女孩往往文静怯懦、优柔寡断、感情细腻丰富、举止文雅、灵活、委婉,有较多的被动意识。男女同学相互交往,相互吸引,往往易于发现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以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丰富完善自己的个性。

2.利用“异性效应”提高学习与活动效率。

男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偏重于抽象化,概括能力较强。女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多倾向于形象化,观察细致,富有想象力。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就可能相互启发,使思路更加宽阔,思维更加活跃,思想观点相互启迪,往往能触发智慧的火花。在活动中男女同学相互交往,心理交融,也易取得明显效果。如一位班主任发现班级集体唱歌时,精神不振作,有的女生不唱,有的男生油腔滑调,总是唱不好。于是就组织了一次“革命歌曲演唱”主题班会,由男女生干部共同主持,男女生分坐教室两边,一个一个分别来唱,加上掌声赞许声,群情激昂,最后又来了一个男女生二部合唱,非常成功,收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效果。

3.利用“异性效应”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青春期的男女学生由于性意识的发展,往往非常留心异性同学(特别是自己喜欢的异性学生)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喜欢对异性同学评头论足,同时男女同学又都很重视异性对自己的评价。如某班的宿舍卫生总是搞不好,不少学生不叠被子、床铺乱七八糟,老师想了个办法,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床上贴上名字,检查卫生时,男学生检查女宿舍,女学生检查男宿舍。由于谁也不想在异性同学面前丢丑,因此宿舍卫生大为改观。男女同学在评价对方的同时,当然也一定会注意规范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在评价别人中学会评价自己,使自己自我评价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利用“异性效应”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由于“异性效应”,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都希望引起异性的关注,都希望能以自己某些特点或特长受到异性的青睐。如某班外出野餐,第一次男女分席,男孩子你争我抢,狼吞虎咽,一桌菜吃个精光。女孩子在嬉笑打闹中,把一桌菜也很快地报销了,杯盘狼藉。第二次男女合席,情景大为改观,男孩子你谦我让,大有君子之风度,女孩子温文尔雅,大有淑女之风范。由于“异性效应”,男孩往往为此激励自己,成绩优异,谈吐文明礼貌,举止潇洒自如,服饰整洁大方,富于勇敢探索精神,具行豁达的胸怀和男子汉的气质。女孩子也不知不觉地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学习刻苦努力,举止优美大方,待人温文尔雅,言谈风趣富有修养。这种相互激励就成为男女同学发展的动力和“促进剂”。

当然男女同学在交往中既要无拘无束,坦诚相待,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又要注意男女有别,适当把握异性之间交往的“度”,才能使异性交往健康顺畅地讲行。

男女生说话脸红也是病

15岁女学生小雪一见到男同学就脸红心跳,不敢单独与男同学说话,有一次在上体育课时,她竟然咬伤了一位男同学的胳膊。

初中三年级的小雪,平时就不喜欢与同龄的同学一起玩。她每天除了去学校上课外,大部分时间都独自在家里看书、看电视。从去年开始,小雪非常害怕遇到男同学。每当在上下学的路上遇到男同学她就脸红。前两天上体育课时,一名男同学和她赛跑,她先是呆立一旁浑身发抖,当男同学上前询问时,她竟一口咬伤了男同学的胳膊,小雪患了典型的重度青春期社交障碍异性恐惧症。

专家介绍说,像小雪这样的学生不只是个别现象,更多的中学生正被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问题困扰着。

这些学生的问题绝大多数并不属于心理障碍,而是随着身心发展渴望学习人际交往的一种需求。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特别关注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另外,一个家庭就一个孩子,也使他们失去了在家学习人际关系技能的机会。

如何解决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困扰呢?除了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伙伴关系外,中学生也应当有意识地参与发展伙伴关系,选择适合自己或者与自己互补的朋友。关于家长怕孩子会交上不良伙伴或者受到不良影响的问题,专家认为,人不可能生活在封闭的环境里,只有在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环境中成长,孩子才会逐渐适应和获得人际交往的技巧,另外同龄伙伴的好坏很难界定,家长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参与到伙伴生活中去,必要的时候可以做些引导。

“尊重”是异性交往的前提

小薇,18岁。下面是她的自述:

“我不久就要中学毕业了。这一时期以来,我和许多同学却被深深地困扰着。我先后收到过三位男同学的来信,都希望和我建立‘朋友关系’,我感到这么做对目前的学习不利,可是他们已先后给我写过七、八封信了,我觉得很难拒人于千里之外。我的几位女伴也收到过一些情书,其中一位女同学‘谈朋友了’,学习成绩下降了。为此还被师长责骂。为什么到了我们这个年纪,男女之间的事情就那么多呢?我应该怎样摆脱呢?”

像这位女中学生这种情况,有些小伙子也是可能遇到的,但是妙龄女孩遇到的更多一些。十七、八岁的少女长得正像一朵花,她的体型、容貌、言行举止都散发出一股迷人的青春气息,吸引着各种各样的男子,于是身边往往有人爱慕、追逐和骚扰。这些现象在有些青少年、特别是有些少女周围形成了一个异性世界情感的“包围圈”,孕育着人生情感最初的危机。怎样冲破这个“包围圈”呢?

1.要有清醒的头脑,认清是非,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全面稳定地把握自己,不贪图一时的感情宣泄,而着眼于光辉灿烂的未来:

2.处理感情上的一些纠葛要坚决果断,不能像前面那位女学生自述中所说的情不可却,欲止又行,应该把自己的意愿向对方说清楚,崇拜、羡慕、同情、帮助是一回事,感情是另一回事,二者不可混淆。

3.要戒除自己的一些性好奇、性模仿心理,认清自己的现实情况和小说、银幕上的人物是有区别的,而不能在好奇、模仿的心理支配下做出不该做的事来。

4.和父母、老师、好友进行思想沟通,参考他们的意见,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帮助。

事实上,不管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去对待青春期出现的这些问题,最终我们会走向成熟的。

要理解孩子的情感

刘杰是高二学生,他偷偷喜欢上了同班的一位女生。刚开始这份情感还没有对刘杰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刘杰也照旧保持着班级前十名的好成绩。后来,刘杰的秘密被老师发现了,接着是父母的教训,老师做思想工作,刘杰从此卷入了“爱的漩涡”,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和父母一致认定:这就是早恋的恶果!中学生早恋有百害而无一利!

调查表明,许多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因为与异性交往而影响学习,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分散了注意力,而是承受不了来自父母和学校的巨大精神压力,上面提到的刘杰同学就是如此。如果我们把青少年的情感问题放在幸福人生的大目标下来审视,也许成人的反应就不会那么激烈,会更清醒和理智,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理解青春期孩子的情感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恋爱持赞成态度。但是,当你试图去理解孩子的时候,这种尊重的态度会避免父母采取粗暴和消极的做法,从而有利于亲子沟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生活幸福,而美满和谐的家庭生活是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挑选一个中意的伴侣就显得格外重要。挑选伴侣也是一种能力,就如同上街买菜一样,第一次买菜不知道什么菜好,经过多次买菜烧菜品尝,才慢慢知道什么样的菜是好的。当然,挑选生活伴侣要比学会买菜难得多,但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实践是成熟的必经之路。所以,异性之间的交往是青少年认识异性,学会与异性交往,直至最终找到理想伴侣的一个学习过程。那些因为情感问题影响了学习的孩子,可能有其他方面的收获,只是这种收获不被父母认可。很多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问题,对其他问题视而不见。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谈一次恋爱也能学到一些人生道理,“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说法太绝对了。

人是逐渐学会与异性交往的,应给青春期孩子一点时间和空间,使他们不至于到了选择生活伴侣的时候,还停留在第一次买菜的水平。

异性之间交往不是早恋

自从安上电话之后,初中学生朝阳的家里便开始热闹起来了。起初的时候,还是找父母的电话比较多,但是近半年来,朝阳的电话开始多起来了。父母细心地观察后发现:虽说同学打进电话大多是谈论学习问题,可一旦遇上女同学来电话,朝阳的神情便显得有些激动,他总是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单独接听。父母不放心,曾经偷偷地拿起分机听了几次,结果也没发现什么“特殊情况”。朝阳和女同学也只是说学习和作业的问题,除此之外,最多是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可朝阳父母的心总是悬着放不下来,因为他们害怕孩子早恋。

那么,朝阳父母的担心有没有道理呢?

的确,“早恋”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但究竟何谓“早恋”,却恐怕是不少父母尚不十分清楚的问题。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急剧变化,从而使情绪易于波动,活动能力增强,人格独立要求增加,同时产生愿意与异性交往的想法,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而非是“早恋”。

从心理角度看,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活动是有益无害的。在学习、游戏、旅游、体育比赛等活动中,很多中学生在异性面前都会有一种异样的心理感受,一种难以言表的愉悦与兴奋,而且特别愿意在此时表现出自己的长处。有的女生说:“我觉得男生心胸开阔,和他们在一起时我的心情也开朗了。”有些男生讲:“也不知为什么,比赛时如果有女生在场观看,我们男生就跑得特别卖力。”其实,这些都说明了正常的异性交往对双方的心理健康发展都会有促进作用。由于男女同学各自特点不同,男生往往比较刚强、勇敢、不畏艰难、更具独立性,而女性则更具细腻、温柔、严谨、韧性等特点,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可以促使双方互补,对他们的性格发展和智力发育都有益处。

有人说因为有男性,女性才变得更加温柔;因为有女性,男性才变得更加刚强,此话不无道理。异性的相互吸引会使彼此产生更加完善自己的要求,同时也会给双方创造一个发展各自优点的最佳环境。进入青春期的男女同学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受到异性注目和欢迎的人,为此他们会尽力地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这也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最佳心理环境,是克服自身缺点及弱点的好机会。

因此,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不应对孩子与异性的接触存有过多的担心和过分的限制,更不应武断地认为孩子与异性交往就是不健康的“早恋”行为,并对其施加压力,这样往往会加剧孩子与父母和老师的对立。

对于孩子与异性同学的交往,父母和老师应勇于正视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建立起对孩子的信任感。人为地限制孩子与异性同学正常接触的做法是欠妥的,比如老师排座位时故意将男女同学分开;父母不让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或像朝阳的父母一样偷听孩子的电话……

当然,如果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过分,甚至因此而影响到学习成绩及精神状态,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对此,父母和老师应尽力帮助孩子,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孩子在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做到互补、互学、互助、互保。这样才能避免孩子误人“早恋”的歧途,也更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异性可以交往吗

小花,17岁,上高二,她在自述中讲:“父母一再警告我的是:一谈朋友,哪怕学习基础再好,再聪明,学习都完蛋,考不上好大学了。为此我从不与男生交往,但我的学习成绩却一再下降,为了考上好大学,我主动要求在高二留一级。可是,我仍旧担心,如果男生追求我怎么办?”她在来信中提出了使自己困惑的12个问题,并要求举例是否可以与异性交往而不影响学习。

小志,18岁,上高三,他在初中时曾爱慕一位同班女生,因而影响学习。中考时特意调了一个班,好容易才把心理调整好。如今,高考在即,他偶然发现同班一个女生与他爱慕过的女生长得很相像,因而又开始魂不守舍,他认为自己今年的高考完了。

小芝,14岁,上高三,她在妈妈逼迫下将一名男生给她写的信交给了老师。从此,她十分自责,经常做噩梦,并且不敢抬头看同学和老师,学习成绩受到极大的影响,不知该怎么办。

小凤,16岁,上高一她在自述中说:母亲只是偶然碰到她与一男生一前一后走出校门,就认定她与那个男生关系不一般。由此,父母禁止她参加学校篮球队的活动,也不允许她当班干部;还经常检查她的书包,甚至父母有时到学校门口接她回家,看见她与男生说话就盘问个没完没了,并不允许她解释和申辩。这样,使小凤非常痛苦压抑,学习成绩和人际交往都受到影响。

类似的个案举不胜举,说明青少年对于异性交往的认识有很大片面性。而父母与教师,往往对这类问题神经过敏,如临大敌。大多数成人的态度是:理论上支持,实践上反对,在具体的问题上多是采取各方百计阻止异性交往的态度。因而,本来并非严重的问题,常常越弄越糟,甚至影响了一个纯洁少年的健康成长。现代性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青少年必须学会人生道路上自我的选择和心理行为的自律与管理。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青少年成长中的必修课和应掌握的生活技能,无法回避,也无法靠简单禁令而绝对禁止。

根据笔者十几年来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的探索,认为涉及青少年异性交往的问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心理辅导:

1.降低异性交往的“敏感度”,对异性交往应该有一种新的解释。这个新的解释的含义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与各种人进行社会交往,所以,所谓“异性交往”,是一种“求异的交往”。这里指的“异性”,可以解释为:一切与自己有各种不同特性的人,应包括:性别、年龄、行业、国籍、性格、兴趣、气质、能力、价值观、道德水平等等的不同。求异交往,是改革开放时代的人生发展的“基本功”。

2.允许青少年自己去探索和体验,但要指导其交往的基本原则。人际交礼中的异性交往,就像“打台球”一样,学会打各种不同角度的球,以提高球艺,为自己的择偶做准备。见过各种不同的球,就能够打中你想要的球,而赢得最后的成功。你愿意打只有“一只球的台球游戏”吗?只打一只台球,就相当于迫不及待地“早恋”,不符合台球的游戏规则,也不符合青春期成长发育的人生规则。但若是从不让他接触台球,那么他怎么能够具备有关的技能呢?

3.引导青少年的人生目标,将异性交往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著名的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大自然的美全部集中于,而且个性化于两性差异上”。

青少年先要学会发现和欣赏男女之间的差异,才谈得上交往。

4.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战胜心理上的脆弱和困惑,主动摆脱早恋的陷阱。近年来,有些婚姻家庭方面的专家提出,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现代青年应该创造“知识爱情、知识婚姻”。当一个人学业未成功,经济未独立时,谈情说爱只是人生游戏,缺乏知识含量的“爱”,多是出于本能的冲动,是短暂的、无根基的、不可取的。

谁能读懂我的心

14岁的晓毅,以前一直很乖,可到了初中二年级,突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脾气变得暴躁了,不与同学交往,尤其讨厌异性,晓毅的学习成绩急剧下降,他也十分苦恼,常常把怒火发到自己身上,例如用铁条掌手,拿头撞墙等等。晓毅对自己的要求很严,发誓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不然就不活了。他常常对家人抱怨说,他讨厌和男同学交往,他们爱踢球不求上进;他更鄙视异性,说那些女同学和他接近无非都是出于那种想法,但是晓毅又常常言行不一致,他竟然多次找理由与女同学接近呢……

谁也不知道15岁的阿强内心的痛苦。阿强常常感到自己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有时甚至喘不过气来,就是那种窒息的感觉。他感到自己一口气提不上来就要死去了,原来他暗恋上了班上的一个女孩子,每当一看到那个女孩,他就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可是,他的视线又无法离开她,只要一刻没看见她的身影,他就失魂落魄……

在鲜花盛开的季节,许多人收获了苦涩……

许多同学也正经历着苦涩。那么我们如何了解自己,渡过这段时期呢?

真心体味——心理走向成熟:

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主要标志是性生理发育和性心理成熟,伴随着每个人要经历的躯体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每个人的心理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体味着青春。青春期大约起始于10~12岁,早的可提前到5~6岁,也可延迟到15~16岁。青春期是一个心理上躁动不安的阶段,有些人说初二是一个转折点,很多人发生的变化令自己都很吃惊。这个时期也是青少年最容易发生过失并出现悔恨终生的阶段,如少年早恋,少年犯罪,酒精中毒,药物滥用等,不过多数人都可顺利度过青春期,有的则会经历不同的心理上的困扰。你是否也有同感呢?

青春期发育的原动力是人体内性激素的变化。性激素的大量分泌,促使性器官成熟,也为性心理变化奠定了基础,就是所谓的“情窦初开”。每个人进入青春期,性心理发展要经历三个不同时期。

第一阶段:异性疏远期(初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式的两小无猜不见了,即使原来经常在一起的异性同学或邻居也变得疏远起来。初中学生表现得较为明显。男孩子讨厌女生胆小、是非、撒娇、哭鼻子;女孩子不喜欢男生调皮、恶作剧、不讲卫生、欺负人。小学四五年级时,有些人在课桌上画一条“三八线”,还经常发动胳膊肘“大战”,这时,男孩很怕别人看出自己有了发育的迹象;女孩稍稍含胸隐藏身体曲线。但从这时开始,每个人已经对异性存在好奇心。在上面的故事中,晓毅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形,与其说晓毅讨厌异性,不如说晓毅渴望与异性的交往。

第二阶段:异性接近期(中期)。对异性怀有好感,甚至欣赏,愿意跟异性彼此接近,倾向于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女孩子特别注意打扮。这一阶段由于过分的害羞,还不会出现男女个别接触。这个时期男女生之间有了感情上的相互吸引。爱幻想、爱看爱情小说、爱钻进书里充当爱情的无畏勇士、爱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少男少女对异性有了全新的认识:女孩认为男生刚毅勇敢,男孩觉得女生温柔细腻;少女会为原本不起眼的小事对男生顿感倾慕,少男则因为有女生在场无缘无故地逞能。异性的崇拜、赞扬是极大的鼓舞,会焕发出巨大的力量。这种相互吸引是少男少女性心理发展中的必然经历,对相互间的团结、友谊都有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当然,异性间的接触是有尺度的,超过尺度,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第三阶段:爱慕异性期(末期)。一般地认为初恋从这个时期开始发生,是值得重视的阶段。在这个时期,由于异性的存在每个人内心都会发生变化,渴望和异性交往,有些人甚至出现对某一位异性的特殊好感。每个人的知识欲和好奇心十分强,他们希望了解性的奥秘,探究人类生殖的真谛,这是正常的性心理表现。

青春期有苦有涩,但品味苦涩的同时,不放纵自己情感,保持冷静的头脑,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做,才能使你平稳地走过中学时代。

得了异性恐惧症怎么办

小江,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他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成绩不是太出色,一直是中上等,且爱看书,因而他的作文写得特别好。

可是最近,小江有两次旷课,虽然他拿来“假条”,可班主任一看就知道,他是模仿家长的笔迹。小江怎么了?老师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小江的妈妈在儿子的日记里发现了这样一段话:“我希望老师能够给我调整座位,坐在前面的小芬老回头对我笑,又爱跟我借东西。可她不知道,我喜欢的是我的同桌薇薇,她在女生里是最优秀的,她美丽又温柔,可她并不知道,我是多么喜欢她,因为我没有主动和她说过话。可是她为什么送我生日贺卡?……”

这位母亲“偷出”儿子的日记,来找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她陪小江来进行心理咨询。儿子对心理医生说出了这样一段话:“我没出息,与同桌的女生坐在一起,我就心慌、出汗,我想跟她说话,又怕她嫌我嘴笨。我想休息日约她出去玩,可是又怕她拒绝。我总是很矛盾,所以希望老师给我调位子,跟她坐在一起就心神不定,我就想逃避一下,让自己心情平静一点,但是逃学耽误了功课,老师、家长面前也没法交代。医生,我是不是有病?”

在青春期,像小江这种情况是很多的。他们的心理活动仍属正常范围,可是他们实际上有“异性恐惧症”,并因此而心神不宁、焦虑、抑郁等,有的甚至从此畏惧上学。

性格内向的中学生,在异性交往上会有困难,他们容易产生性心理的压抑,并由此而引起自卑感。所以,应该帮助他们创造一个温暖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轻松地与异性同学交往,这可以解除他们心理上的矛盾,从而克服自卑心理。

客观地说,在青春期同性之间交往比较容易,因为这是从儿童期自然地延续和继承的,不必过多考虑自己的仪表和言谈举止;而与异性交往就不同了,在性意识的萌动期,少男少女敏感的神经,必然会计较异性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反应方式。

其实,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都要过这一关,能够从容地与异性交往,则有利于他们得到同龄人的接纳,只有加入了同龄人的行列,青少年才能摆脱对父母和其他成人的依赖,从而走向成熟。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张波,15岁,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在自述中说:有一天,我们班的同学想举行一场班内的篮球比赛,可是初二(3)班的男生正在篮球场上打篮球,占着场地。这时,我们班的男生王铁对(3)班的男生说,请他们把场地让一下。可是(3)班的男生就是不答应。女生李虹说:“我过去试试。”没想到,李虹过去跟他们一说就成功了。你说这事奇怪不奇怪?

意大利有一位老人让他的儿子一心侍奉上帝,不让儿子接触世俗社会。有一天,他带儿子到了佛罗伦萨,儿子见到了许多新鲜事物,像皇宫、公牛、马匹、金钱,可他全都不曾留意,唯独见到了女人,他问:“它们是什么?”这位老人不愿意让儿子知道她们是女人,就说:“它们叫做绿鹅。”儿子立刻对父亲说:“亲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我要喂它。”这位封建老人深悔不该把儿子带到佛罗伦萨来。

唐代某相国府的千金崔小姐长期深居闺中闭门读书,从未接触过同龄的男性。某日外出游玩,偶遇张公子,顿生爱慕之情。可处在当时社会的男女受到封建礼教束缚,使他们从此不再往来,之后,双双郁郁寡欢,积怨成疾……

宇航员在宇宙飞行中,占60.6%的宇航员会产生“航天综合征”,如:头晕、失眠、烦躁、恶心、情绪低沉等,而且一切药物均无济于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几年前,在南极考察的澳大利亚科研人员也得了这种怪病,晚上失眠,白天昏昏沉沉,用了许多方法,均无法治愈。经过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竟是“没有男女搭配,性别比例失调严重,导致异性气味匮乏的结果。”因此,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哈里教授向美国宇航局提出建议,在每次宇航飞行中,挑选一位健康貌美的女性参加。谁知,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办法,竟使困扰宇航员的难题迎刃而解。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异性效应”。“异性效应”是社会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表现是男女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比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与者感到心情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和追求异性敬慕的心理能得到满足。与异性交往时,人们会激发起更大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力,也会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变得更积极、更高尚。因此,男性和女性一起做事、处理问题都会显得比较顺利。

在对现实生活的研究中,心理学家还发现,在一个只有男性或女性的工作环境里,尽管条件优越,卫生符合要求,自动化程度很高,然而,不论男女,都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不高。

其实,“异性效应”在中学生中也是存在的,如:有的男生在女生朗读课文时倾心聆听,表现出愉悦的神情;有的女生在作文中,把一个相貌平平的男生描写得帅气无比、举世无双;男女生同在教室的时候,有的女孩子不知不觉地就提高了嗓门,以显示自己悦耳的嗓音;很多女同学喜欢和男生在一起,很多男同学也喜欢接近女生;女孩子好打扮自己,希望得到男孩子的注意;男孩子爱在女生面前逞能、不服输,用带有冒险的“英雄行为”显示自己的力量,以使异性对自己产生好感,给异性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在学校的运动会上,来自异性的“加油”声会给运动员带来更大的鼓舞和力量。

但是很多同学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由于各种原因,反而对异性表现出很大的心理矛盾。表面上,很多同学对异性疏远、回避,表现出一种毫不相关、不屑一顾的态度,特别忌讳在同学面前与异性接近,但内心深处对异性则有一种非常神秘的新奇感,常常渴望并想象自己与异性接近,甚至看到别人接近异性,心里还有些嫉妒,对异性出现的一些细小变化比较敏感,常在心里比较和评价异性同学,关注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印象。

“独生子女”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因为“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接触不到同龄异性,对同龄异性更缺乏了解。所以,初中的男女间学是需要互相往来的,是可以互相接触的。男女同学之间的接近和交往不等于谈恋爱,异性间正常的交往是健康的,也有很多积极作用。

男生和女生交往,有利于一一增进心理健康,使自己的性生理能量得到正常的释放,从而满足心理需求,使心理逐渐平衡。如果长期缺乏与异性交往,容易发生性心理扭曲,造成适应不良。有的人长时期不与异性接触,便会对异性产生胆怯、不满等心理。

现代社会则大大不同了。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可以多一些同异性伙伴接触的机会,通过与异性的交往,使正常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男性与女性在性格方面,有许多不同的优势与劣势。男生和女生交往,还有利于性格的互相丰富。

男生好动,喜欢显示自己的力量,喜欢体育比赛,经常在操场上打球锻炼,打起球来,不分出胜负誓不罢休。课余时间很难在教室中找到他们的影子,一般说来,男生胆大,勇敢,好胜,自信心强,独立性强,过高估计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喜欢接受成年人的指教,逆反心理比较强,在解决问题上往往拒绝别人的建议,愿意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凭一时冲动行事。男生情感较豪放,不拘泥于细枝末节,不计较点滴得失,较粗心马虎,易办错事,显得问题较多。

女生在青春期出现明显的变化是体形的变化,女生的体形开始趋向成年女性,与男生所不同的是大多数女生并不太喜欢这种体形的变化,常常因此而害羞。女生爱面子、胆小,上体育课或课间十分钟时,常常聚集在一起说笑聊天。女生常被告诫要文静规矩。家庭和学校对女生的活动范围有较大的限制,使她们的社会视野受到了局限,女生显得比较“听话”,依赖性较强,做事常常喜欢找个伴儿。她们更多的是沉溺于内心的体验,所以女孩子好幻想,内向,好静,敏感。女生情感较细腻,对一些具体事情比较认真细心,处理问题往往谨慎周到。

异性个体之间的性格差异是比较明显的,男生和女生交往可以扩大人际交往范围,使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情感上的互相交流,可以丰富对不同情感色彩的体验,使意志得到锤炼,使性格更豁达、开朗,使人的性格逐渐成熟。这是在同性朋友身上所得不到的。

男生与女生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风格,男生和女生交往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异性同学应正常交往

北京市某中学的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高三班主任,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写信人是本班的一位女同学。

亲爱的x老师:

您一定知道我们有多么喜欢您,甚至把您当成了生活中的童老师(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中的人物)。可现在,您却如此地让我失望,让我怨恨!真弄不懂,为什么一涉及所谓男女生关系,连您这位素来以“开放”为学生所称道的老师,也会变得如此神经紧张,格外敏感?什么“棒打鸳鸯”啦,什么“把早恋扼杀在萌芽状态”啦……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和因此而发展的友谊,果真如此可怕吗?社会上某些人曾经宣称,青年男女之间的交往,除了恋情之外,根本无友情可言,难道您也这么认为?好吧!为了避免引起您的误解,我们将会“淡”下去的,然而,我们相信,真正的友谊却愈淡愈能久远。斗胆诉肺腑,恳请原谅。

这是一个大胆的女孩,她敢于坦诚地向自己敬重的老师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是一个青少年朋友关注的话题。男孩女孩该如何相处?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是否就真的如此大逆不道,触犯天条,即便是他们之间产生了某种微妙的朦胧的爱慕之情?男女生之间除了恋情,是否还有友情,抑或边缘情?

也有相反的例证。某中学一个班级里男女生彼此泾渭分明,老死不相往来。男生瞧不起女生娇气,女生嫌男生顽皮;男生说女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是应试教育的宠儿,女生说男生光知道踢足球,玩电脑,没有一点儿责任心。班上搞活动,男女生各自承包:校运会上摘金夺银,男孩去拼搏厮杀;文艺汇演出头露面,女孩粉墨登场。老师多方设法做工作,希望在班上建立一种正常的男女生之间的关系,却收效甚微,男女生之间不说视如寇仇,至少也是形同路人。

男女生之间的友善相处,既不跨过友情的界限,又不搞“男女授受不亲”那一套,把握好尺度,确实是青少年朋友们要认真对待的一件事。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正处于重大变化的关头,随着性的成熟,学业负担的加重,他们产生了许多新的人生体验。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同伴的友谊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心灵抚慰,而异性朋友的交往则是他们面对的崭新课题。

随着社会开放度的日益提高,人们思想观念的日趋更新,少男少女的交往会越来越平常。只有当这种交往变得很平常时,才不会引起人们少见多怪、一惊一乍的目光,才会使异性同学的交往趋向正常、自然,才不会使少男少女们在一起时,要么早恋,要么对立。

一个中学生说,一对异性同学常在一起,人们便会指指点点,飞短流长,结果,弄得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在谈恋爱还是在发展友谊。在一般人的眼光中,同龄异性之间的深交除了爱情,似乎没有别的。这种过分的敏感是多么的可笑而可悲。实际上往往是因为社会不能正常看待异性交往,使少男少女们不敢“轻举妄动”,正常的交往转入地下,偷偷摸摸之间不知不觉陷入早恋,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以敌对情绪来掩盖内心想互相接近的愿望。过去,把少男少女的情感束缚在一个似乎很纯净的小圈子里,使人变成了心胸狭窄、谨小慎微的畸形儿,实在是很可悲的。试想,一个看见异性就不知所措的人怎么去应对当今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

有专家指出,青少年与异性朋友的友谊并不等于早恋,区别两者的标准是:

1.谈恋爱一般是只钟情于某个特定的对象,而异性朋友之间的交往往往是有较多的对象。

2.友爱是公开的,异性间的友爱也不例外,而恋爱有意无意地想避开朋友或熟人,总是希望单独和恋人在一起。

3.友谊是对异性知识、能力、人格的敬慕,是两者内在气质上的吸引,而恋爱更多的是关注异性朋友的长相、表情、服饰、动作等外在表观。

4.友谊是一种亲近欲,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会感到振奋,但那是一种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感情。如果产生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体验,说明友谊在向爱情方向倾斜、发展。恋爱虽然与友谊不同,但有时确实又很难划分。

当然,确实有很多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陷入情网不能自拔,以致影响学业,耽误前程,甚至把持不住自己而偷尝禁果,导致悲剧的酿成。这是家长和老师们都不愿看到的现象,而绝大多数理智的青少年也都不愿看到。

有研究表明,少年儿童若缺少与异性的正常交往,到了青春期后,男女接触就特别容易一见钟情。相反,有异性同胞的孩子,因为有与异性交往的条件,较少产生与异性接触时的羞怯,同时,也较少早恋,这就给我们社会提出了一个要求,要为孩子开辟正常的男女社交环境。

男孩女孩的正常交往,有益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人说,男孩是经线,女孩是纬线,彼此挽起手来,便能组成五光十色的青春世界。

愿我们用真诚的心,用善解人意的情,用互相帮助的手,来打开男孩女孩的心扉,共同编织花季少年美丽的梦。 iJO0UDimxmJxWnwY6LjwSRlMpTDmsjQCCjbcz86GNeja60B8KMcPnppNAIoMRff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