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青春的困惑有几多

“性的联想”下流吗

芳芳今年15岁,她不敢与人对视,听到一些涉及“性”内容的字眼就会产生许多性联想,她极力控制,却越来越严重,有时听到某些特殊字词也会涌现那些内容。她觉得自己是一个正派人,从不与人开下流玩笑,但却感到别人已从自己的眼神和举止上看出“淫邪”来,她很苦恼,时时处于心理挣扎之中,不知该怎么办。

应该说,受到这类问题困扰的青少年并不在少数,而且,在老师和家长眼里,越是“好孩子”,越是容易产生这样的内心挣扎。这些孩子生活在很“单纯”的环境里,从父母那里接受的传统教育很深,对“性”抱着抵制、排斥的态度。但“性本能”乃人之禀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时越是排斥,性的欲念越是强烈地表现出来。就如一个皮球,越是往下拍,它越是蹦得高。因此,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使他们心理时时处于焦虑之中。他们害怕自己堕落、变坏。

人的本能是无法遏止的,一定要通过某些途径的释放才能得到满足和健康发展。自进入青春期以后,身体发生巨大变化,体内性激素开始增多,自然萌生性冲动、性意念、性幻想,但“好孩子”的信念系统却认为这是“淫邪”的,所以极力压制、排斥。这样,在潜意识里“性本能”与道德感(超我)进行激烈对抗,结果在意识层面出现了生理和心理的对抗,不懂得性科学的青少年就会出现对自己人格的否定。这些孩子多与家庭父母对性的态度有关。如果父母不能与孩子坦诚谈性,甚至将“性”看成邪恶下流的东西,孩子也会产生这样的认知,自然就会排斥、否定自己性意识的萌发。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父母与子女同看一台电视剧,当出现男女拥抱、接吻的镜头时,父母会斥之以“无聊”、“恶心”(其实他们心里并不这样认为,只是怕孩子受“污染”),并赶快转换频道,这种对性的鄙视态度,使孩子对性产生了恐惧和厌恶。

出现这种情况,多数还与幼年性经历有关,如幼年时与小同伴有过“性游戏”或受到大人的“性侵犯”。这样的经历一般埋在潜意识里,进入青春期后浮现出来,常常自我谴责,认为自己“失贞”、“淫邪”,并对自己正常的性冲动进行压抑。压抑的结果是冲突更激烈,并使注意力集中到“性本能”上了。

要解决这一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纠正对性的错误认识。每个人都是有性的,性不仅是人的本能,还关系着每个人生活的幸福与否,关乎着人类繁衍。我们既要给性一席之地,使其有合适的宣泄渠道,又不能放纵自己的性欲望。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只要认真学习性的科学知识,正常地与异性交往,就能祛除对性的神秘感,从而使身心获得健康成长。

怎样才是“同性恋”

晓祥,今年17岁,上高二,他曾有一个很要好的男性朋友,两个人很亲密,经常一块聊天,有时还搂搂抱抱。但后来那男孩有了一个女朋友,与他明显疏远了。他感到很失落,他曾劝那男孩不要与女孩交往,但没有奏效,他担心自己是不是同性恋者。他说,他也想交女朋友,但始终不敢迈出实质性的一步,有时做性梦,也时有性冲动。梦中与之亲密的既有男孩,也有女孩。

晓祥的家里一切都是母亲做主,母亲对他的管教很严,也特别厉害,为了家庭琐事常和他爸爸又哭又闹,他特反感,也特讨厌母亲。自从懂事起,他就有意疏远母亲。后来在上初三时,他与一个女孩曾有过较亲密的关系,可后来,那女孩突然断绝了与他的交往,转而与另一个男孩关系较好。他很失望,也很伤心,进而觉得女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这使他更愿意与男孩交往了。很显然,晓祥的同性倾向是事出有因的,他根本不是同性恋者。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把同性之间的依恋感情以及性行为都叫做同性恋的说法。其实这是把同性恋概念人为地扩大了。性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心理咨询的个案一再证实,青春期是一个性心理倾向比较混乱的时期。在这个阶段,许多少男少女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出现性的自我同一性障碍,表现出与自身的性别相背离的性心理或性行为。比如,少男少女进入了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萌动是一种自然的力量。但是,由于复杂的原因,他们不能通过常态的两性接触和交往来满足性心理的需求,至于生理的能量更是不能通过两性的性行为得到宣泄。于是,同性之间的一些亲密接触,便起到了缓解性生理和性心理紧张的替代作用。反复强化的结果,性行为一与性对象建立了神经联系,于是,性倾向就出现了混乱而指向了同性。这不仅在男孩子中存在,在一些女孩子中也存在。等到他们比较能够和异性自然交往或者能够进行常态的两性性接触的时候,性倾向就会慢慢地就走向了常态。

从混乱走向有序,是不少青少年男女性心理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这样一个阶段,大多完成了性别的自我同一性,告别了性倾向的混乱期,而形成常态的性倾向。晓祥克服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思维,并勇敢跨出与女性同学交往的步子。后来,他有了几个比较要好的女朋友,发现她们善良、细腻、乐于助人,与她们交往感到很愉快;他也没有拒绝与男生的交往,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性心理并没出现问题,这样少了许多顾虑,彼此相处也非常融洽。

他终于摆脱了同性恋的阴影。

多梦的季节

小雨,16岁,她是一个上高一的女孩。她认为自己长得很丑,因此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显得很孤独。在这种情况下,小雨学会了幻想。因此,在现实世界里无法实现的事,她在虚幻的世界里做到了。她想象自己是个身材修长、容貌艳丽的女模特,在众人的观赏下登台亮相,姿态优美大方,观众热烈鼓掌。多少次在课堂上她依稀听见老师讲课的声音,但老师在讲什么她却不知道,整个人显得很木讷,眼睛涣散无神。有时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却没有听见,仍沉浸在美好的梦境里。老师和同学都怀疑她精神有问题。

小强,16岁,他是一个刚上高中的男孩,他与小雨不同。在性意识萌发后,他也常常做与性有关的“白日梦”。他喜欢上本校一个各方面都出众的女生,把她当做心目中的“白雪公主”。因此他幻想着与那个女孩在一起做功课,在海边嬉闹玩耍;他幻想着女孩说出了他最希望听到的三个字:“我爱你”。正是心里怀着这美好的憧憬,他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了,决心在各方面做得更好,不使那个女孩失望。他更加努力,并使自己变得更文雅,更绅士。虽然后来心理成熟后,他为自己曾经做的“白日梦”而好笑,但幻想却带给他无数美好的日子,而且,成为他成长进步的动力。

梦,这是个受到几乎所有少男少女喜爱的字眼,他们总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和这个字眼联系起来。而白日里的幻想,心理学家将之称为“白日梦”。在青春期,做“白日梦”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比如,想象自己当上了明星,受到众多人的仰慕;想象和自己所爱的人散步聊天,甚至有更亲热的举动,等等。

调查研究表明,绝大多数青少年所做的“白日梦”从内容上来说,通常是愉悦、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所以适度的“白日梦”是有好处的,它能增强青少年的进取心,激起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起到平衡心理、抚慰心灵的作用。

但是,过分沉溺于白日梦又是有害的,部分青少年将它作为逃避现实的避风港,整天生活在不切实际的幻想里,这既影响自己的进步,也妨碍人际交往。

其实,做梦,做好梦,多做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过于嗜梦不醒和在困惑中难以走出虚幻的梦境。

生活是真实的,不能说没有梦,可也绝不能永远生活在“太虚幻境”里。人生的痛苦不在于做梦,而在于梦醒后无路可走,在于没有勇气走出空幻迷茫的梦境。

多梦的季节,怎能不做梦?只要会做梦,就能做出精彩的美梦;否则,就会做出浪费光阴的无奈的梦。

一时冲动的悔恨

小峰是一个16岁的男孩,同班一位叫颖的女孩,不仅美丽大方,而且聪明睿智。他们既是学习的竞争对手,又是情趣相投的好朋友。可是最近小峰对颖产生了一种很特别的感觉,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闪现的全是颖的音容笑貌。他怀疑自己的大脑是不是有毛病,为什么总会想她?

有一次上电脑课,全班同学都走了,小峰见她还在孜孜不倦地操作,就走过去:“编什么程序呢?”“我输入的一个程序调不来了,你来帮帮我吧!”她说。小峰顺从地搬了一把椅子坐在她身边,共同琢磨起来。突然,小峰感觉到她身上有种奇特的芳香气息扑鼻而来,他打了一个激灵,身不由己地盯着颖。这时,从她前倾的敞开的衣领上边,露出了她白嫩的前胸。当时,小峰的大脑一片空白,只感到下意识中,自己的手猛地一下子就触到了她胸前的乳房,酥软而富有弹性,自己浑身就像触电一样哆哆嗦嗦的。他似乎还对颖说了一句什么,说的什么自己怎么也记不起来了。突然,颖又羞又气得站起来,嘴唇气得发紫,对他说:“真没有想到你是这么卑鄙下流的人!”然后冲出电脑室。小峰当时傻了:“我干了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干?”他这样反问自己。事后,小峰给她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太爱她了,一时冲动做了蠢事,请她宽恕等等。可是,颖不再理他,连看也不肯看他一眼。颖不肯原谅他,她一定是把小峰看成了一个流氓了。

我们可以看出,小峰对颖的感情是纯真、热烈的,他也的确爱上了颖。我们不能说这个男孩一定是他自己所说的那种“大流氓”、“大坏蛋”、“下流坯”。但是,他确实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他对自己的性冲动没有很自觉的认识,更没有理智地主动去克制它,以致它毁坏了他与她之间美好的友谊之花,抑或他亲手扼杀了正含苞欲放的玫瑰。

其实,性冲动本身并不是一件多么不正常,或多么可怕的、多么下流的、多么无耻的事情。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异性交往中,谁也不可能完全从性本能的冲动中解脱出来。它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身体里性激素加速分泌的结果,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性冲动是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它往往是通过两种途径诱发的:一是由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刺激大脑的思维所引起,如男孩(女孩)听到会激发性兴奋的语言信号,或是看到、触到异性的性感部位,或闻到、尝到异性身体上的刺激气息(比如上述的男孩闻到颖的体内芳香气息);二是脑子里想到有关性的问题,会通过大脑支配脊髓中的性中枢,而引起性器官的勃起或滋润,从而产生违背常理的性行为。

师生恋的困扰

小亮是一个16岁的男孩,由于外语特别差,于是教他外语的女教师常常课外为他开“小灶”。看着老师漂亮的容貌,听着老师银铃般的声音,闻着老师身上散发的阵阵清香,这个男孩不禁怦然心动,脑子里时时出现老师的面孔,并由此幻想出许多与老师恋爱的故事。

小梅是一个15岁女孩,其班主任杨老师是某师范大学毕业的学生,是一位非常英俊的小伙子,他看小梅做事很认真,就夸奖了她,并说小梅长得很像他的妹妹。从那天开始,小梅脑子里尽是杨老师的影子。“如果我是杨老师的妹妹有多好!”脑子里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上课时,她只要一看到老师的眼睛,就有一种触电的感觉。小梅感到管不住自己的眼睛,她越警告自己别盯住杨老师看越是想看,就是用手捂住眼睛,可仍旧感到眼睛的余光在看老师,她不知如何是好,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并且变得沉默寡言。

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会对异性产生美好的情感,其中很多青少年,其爱慕思念的对象会指向比自己年长的异性,尤其是老师,这在心理学上称为“牛犊恋”。

由于老师们有知识、有修养,比较成熟,再加上对学生们循循善诱,热情帮助,这很容易博得少男少女的倾慕和好感。其实,这都是青春期惹的祸,性意识的萌发是最根本的原因。由于异性老师身上优点更为突出,有成熟的人格和成功的事业,如果再加上英俊潇洒或漂亮,那绝对会成为少男少女暗恋的对象。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势必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还可能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因为师生恋是很难有好结果的。一是因为那常常是单相思,个人即使爱得死去活来,但对方一点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会认可;其次,老师们多数都已进入恋爱阶段,有自己的意中人,还有的已成家,有自己的配偶。

因此,凡是恋上老师的少男少女,都必须调节自己的性心理。首先应想到,老师再优秀,但毕竟是老师,与自己是两代人;其次,还应明白,自己看到的毕竟只是老师的一面,对老师的全部并不了解,就如我们崇拜许多明星,我们只看到他们的才华,但人品怎样,有没有劣迹,无法知道。有一个女孩曾这样说:“我曾经狂热地暗恋物理老师,把他看得十全十美,但自从有一次,无意间看到他买菜时为一毛钱和小贩争执得唾沫飞溅,甚至说话粗鲁,顿时,心目中高大的形象轰然坍塌。”许多少男少女常常把爱恋的对象加以美化,这是心理误差,也是不成熟的标志。

青少年正常的异性交往对性心理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与多个异性同学保持友谊关系,就能更客观地看待对方,也能通过比较来明白异性真正的优点是什么。这样的少年男女,心态比较平和,内心充实,精神生活比较丰富,不太容易钻牛角尖。反之,性格内向,朋友较少或根本没有朋友的人,容易陷入对某个特定对象的情感之中,而且易走极端,不容易从情感漩涡中走出来。

由此看来,为青少年创造更多与异性交往的机会,鼓励男女同学问发展友谊,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对他们性心理的健康发育实在是有益而必需的。

失恋的烦恼

男孩小王与女孩小张是高中同学,在交往一段时间后,双双坠入爱河,两人感情很好。但在相处一段时间后,由于受家长和老师的反对,同时,小张觉得两人在性格上有些不合,于是提出分手,终止了两人的关系。但这之后,小王出现了情绪低落、失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精神症状,同学和父母的劝说也不能缓解。

通过心理测试发现小王出现了抑郁情绪。在进行心理安抚和抗抑郁治疗以后,小王的抑郁症状逐渐消除,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失恋中抑郁情绪的表现有:内心非常痛苦,情绪低落、经常哭泣、头脑混乱、失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日夜思念恋爱对象,并且对学习、工作没兴趣,对前途失去信心,自信心下降,别人劝说也不能缓解;对未来的生活也缺乏信心,内心产生极大的挫折感,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反复回想和恋人之间的矛盾,临床特征主要为焦虑、抑郁症状。

以下几类人在恋爱中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性格比较内向;生活在单亲家庭;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过分严厉,又不注意和孩子沟通、对孩子过分溺爱的家庭;一味埋头读书,交往范围比较窄;童年曾经遭受过性虐待或性侵犯,即有过性心理方面创伤的人。

如何预防出现抑郁情绪呢?

1.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恋爱是在入的生理和心理具备一定成熟度时才能有的感情,而且是双向的情感活动,单方的努力是很难使恋爱关系继续的,无法发展的情感不如及早放弃。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不知要放弃多少自己无法获得的东西,懂得放弃是心理成熟的表现。

2.要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现实生活里,优秀的同龄异性有的是,未来的生活道路还很长,要寻找自己所爱的人机会是很多的。古人说得好:“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任何一个人失恋了,并不意味着感情生活从此结束,而是新的感情生活的开始。天空依然湛蓝,世界同样美好。只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在未来的生活中机会有的是。

3.多参加集体活动。让自己时刻生活在集体中,这样会使自己随时都有好心情。事实证明,友谊是陶冶情操、塑造良好人格的催化剂,是抚慰心灵、治疗伤痕的创可贴。

每个人生活中随时都在失去一些东西,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花季少女的悔恨

小丽今年18岁,原本是鲜花盛开得娇艳欲滴的年龄,原本生活应该充满阳光,然而,美好的生活对于小丽来说犹如昙花一现,她已经过早地承受了太多不该在这个年龄承受的事。含苞待放的花蕾,还未来得及展颜便匆匆凋谢了。留在她心灵深处的,是一个永远无法抹平的伤口。心中难以言说的悲苦加上生活沉重的压力,使她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

在她16岁那年的冬季,发生了一些事情,那是她始料不及的,它造成了小丽生命中的转折,也成为她悲剧的开始。那时,小丽刚刚进入青春期。她时常感到,在自己的身体里有一种东西在蠢蠢欲动,无法控制它,它总会在不经意中搅得小丽寝食难安,因为,每逢这个时候,小丽就会非常非常渴望跟异性接触,确切地说,渴望着与异性的肌肤之亲。一次次的欲火使她不能自拔,连手淫也已经不能遏抑内心的冲动,她已经无力抵抗一切外来的诱惑。小丽开始出入于酒吧和迪斯科舞厅,她以为那昏暗的灯光、狂乱的舞步,会让自己暂时忘却那欲火胃灼热的痛苦。

那天,小丽彻底掉进了深渊。她认识了克军。他非常帅气,一举一动都焕发出一种不羁的魅力。跳舞的时候,他把小丽搂得很紧,跳完舞之后,他们又喝了酒。走出舞厅的时候,小丽的头有点晕,迷迷糊糊之中,她做出了自己这一辈子最错误的决定,她跟他去了他的出租屋。他对小丽百般挑逗,她觉得内心那股火在燃烧,情不自禁地跟他搂抱在一起……而接下来,下身的刺痛却使她清醒过来,她拼命挣扎,可她被他死死地压在身下,最终无力反抗,小丽失去了一个女孩最宝贵的东西……

可是,她发现只有跟他在一起,才能医治那欲火胃灼热的痛苦。所以,她和他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在那个时候,他带给小丽的快感使她飘飘欲仙,什么伦理道德全都被抛在脑后。渐渐地,仿佛吸毒上瘾,她离不开他了,两三天不见他,小丽的情绪就很低落,而一旦见了面,得到了他的爱抚她就会恢复平静。

就在他们的关系维持了将近两个月的时候,事情被人揭穿了。小丽只不过是个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她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老师和父母,除了逃避别无选择,她因此辍学了。父母嫌她丢他们的脸,就连平日特别疼爱她的哥哥也骂她贱。

无情的现实使她的头脑开始清醒,她痛恨自己的无知与轻浮,暗暗下决心要与他分手。可是他不听她的解释,不断地逼她、缠着她。

为了彻底摆脱他,重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她选择了外出打工。如今,她在外省做“家政”工作,十分辛苦,但她想以繁重的工作来麻醉自己。她以为,只要不停地干活,很快就能将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从脑海中抹去,但那些事情却像幽灵似的总在她脑海里晃来晃去。至今,她有时做梦都还会梦见他,有好几次,她梦见自己把他杀死了,然后自杀。现在的她很苦恼,一种深深的罪恶感常常折磨着自己那受伤的心。

偷尝禁果,将使小丽抱憾终身。如何面对未来的一切,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始至终,她不曾喜欢过他,他只是她泄欲的工具。苦酒是自己酿下的,现在得由自己来尝,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性生理的成熟自然而然会让性心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便是个体性意识的充分觉醒。对于故事中的小丽来说,16岁出现强烈的性冲动并不是不正常的事。现代社会中,由于营养充分,少男少女的性成熟年龄一再提前,而由于诸如影视、书报之类的媒介对爱情和性等内容的高密度传播,孩子们的性意识也很难做到一片空白。所以,当今的男孩和女孩早早地在身心上出现对异性的渴求并不值得奇怪。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成三大基本系统——本我、自我和超我。简单而言,本我代表不受控制的生命驱动力,比如本能的性欲望和性冲动;超我是社会良心之声,比如对性欲的压抑,知道人的性行为是和动物不同的,是有条件的(如对象、年龄、场合等);自我是调节本我和超我并与现实打交道的理性思维,它会考虑个体如何在一定的条件下,以不违背超我标准的适宜的方式满足个体的本我欲望。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个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起作用的。

青春期孩子身体的充分发育自然使个体的性能量澎湃,本我中的性欲望也空前高涨,这时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超我控制,恐怕自我会更容易听从本我的指挥而追随自己的欲望行事。故事中的小丽就是这样,沉沦于感官的需求和刺激中无力自拔。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强有力的、恰当的超我是很重要的,它将对个体的行为形成约束力,并防止个体的行为越轨。在培养青少年的超我方面,一方面是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感、羞耻感和传统主流的价值观,告诉他们不要轻率尝试性行为等;另一方面要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发展欲求,要让他们知道除了性之外,求知是这个年龄最适宜做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就像一堂中学开设的关于早恋问题的心理课,它的讲题是——《春天做春天的事》,也就是说我们最好在适宜读书的时候读书,适宜恋爱的时候恋爱,而不要吃力不讨好地反过来行事。有了道德和价值观等态度、认知方面的保证,知道什么是更重要的,这些就能帮助个体的超我对本我进行约束和控制。

但是,仅仅靠有力的超我还不够。因为约束和控制太强、持续太久,会让自我十分不适,渐渐地,个体不是在压抑下心理扭曲变态,就是压抑不住自己走向爆发,而这种爆发甚至有可能补偿性地走向事情的反面,个体不仅不再压抑,反而表现得更为过分。所以,为了防止超我的控制过度或失控,我们应该在自我上下更多的工夫,也就是要学会更多的心理调节方法。比如说转移,学业上的成就感、课外丰富的兴趣爱好等都有助于个体转移注意力,避免沉溺在性欲望中;比如说宣泄,可以和值得信赖的朋友、家人、心理咨询师等沟通,将自己压抑的心事说出来,有人分担和监督会让个体更容易承受来自本我的压力;比如说升华,将有关的欲望通过艺术创作(如绘画、小说)表达出来,将其艺术化、审美化。这些思路和做法都能帮助自我协调好本我和超我的关系,做出符合社会现实要求的理性的决策和行为。

成长的烦恼

晓芳,15岁,她发现自己变了?不再是以前活泼开朗的自己了。她变得不爱玩、不爱闹、心事重重,总是不自觉地坐着发呆。有一次妈妈都被她的神态吓坏了。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变得这么多愁善感,对许多事总要想个明白。比如晓芳总想: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有什么才能?别人怎样看我?我将来能做什么等等。今天上午放学回家,骑着车望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们,她就莫名其妙地琢磨起这么一些问题:我在人群中有特殊的位置吗?会有人注意我吗?我漂亮吗?有气质吗?有魅力吗?然后她就和街上过往的女孩比起来,一边比一边调整着自己,差点儿和别人撞上。回到家,晓芳也总是直奔自己的房间,然后把房门关上,静静地坐着,写写日记,望望蓝天白云,任时间悄悄地过去,再也不想去找以前的好伙伴亚露了,因为她觉得亚露越来越不能懂她了,她到底比晓芳小三岁呢!也不想和妈妈说话,她现在太唠叨了,而且观念也太陈旧落伍,和她说不到一块儿去,但时不时地她又感到一种浓浓的孤独、迷茫和不安。晓芳怎么啦?

这位中学生的故事申,反映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即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自己。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青春期少男少女普遍面临的一个心理问题。在以前,他们不会想到去认真地“研读”自己,看看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想想自己的价值。但现在进入青春期以后,他们开始强烈地关心、关注和反省自己,想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有怎样的才能,在集体或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等等。可是,他们又不知道该怎样正确评价自己,无法回答关于自己的许多问题,因此,常常感到烦恼甚至苦闷。

每个人在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历程中,都要经历这样一段“成长的烦恼”——“自我觉醒”的烦恼。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步入青春期后,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往往不仅对周围事物开始形成自己批判性的见解,而且随着成熟的进程,已开始把自己当成被观察的对象,开始了自我审视和评价,希望自己有“自知之明”。但是,他们由于此时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自我认识能力还不够完善,所以对很多事物和现象还不能进行全面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特别是不能正确对待“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莫大差距。这样,“自我觉醒”带给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常常不是“成长的惊喜”,而往往是无尽的烦恼和苦闷,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孤独、抑郁等消极情绪。

那么,怎样对待这种成长的烦恼,怎样减少“自我觉醒”中的痛苦和挫折感呢?

1.认清缘由,消除紧张。要清醒地认识到你正处于“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时期,你开始对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事物有了不同以往的思考,因而感到一切都不像从前了。由于认识上的变化,你的心情的天空不再万里无云,而是时时落起小雨;由于心情上的变化,你的行为方式也不再活泼开朗,而是常常心事重重。所以,你越来越看不懂自己了。其实,这是一种长大了的感觉,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你完全没有必要因此而困惑、紧张,你应该用一颗长大了的心实实在在地感受你身边变化了的一切,勇敢地体味成长的喜悦与烦恼。

2.以人为镜,多作交往。有些中学生面对自我认识的困惑时,往往会出现一个心理怪圈,即越是“看不懂自己”,越是要一个人苦苦地思索;而越是把自己关在个人的小天地里,越是对自己感到困惑、彷徨。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应该走出自己有限的精神世界,多与他人交往。他人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一个人对自我的全面认识有赖于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尽管自我分析也是必要的,单凭自己的力量难免会有失偏颇或缺乏理智。因此,当你感到“看不懂自己”的时候,应该多和同学、朋友交往,相信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你们会有许多共同的感触和语言,彼此可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即使你不一定能在他们之中找到答案,但你的心情会因此轻松许多,因为有人分担了你的烦恼和痛苦。

3.寻求“家教”,接受指导。谈到与人交往,还要提到多与父母交往。这对有“自我觉醒”烦恼的中学生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由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往往会对父母产生逆反的心态,他们与父母往往会矛盾百出,甚至与父母的关系紧张、疏远。其实,尽管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要自己拿主意,但他们实际上还处于长大的过程之中,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还有许多需要父母的指点和帮助的问题。尽管他们可能觉得父母的意见“过时”了,但这些看起来“过时”的东西往往包含着可贵的人生经验,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不可能没有借鉴、指导作用。当然,有些孩子心里也明白父母的意见是中肯的,但出于要求“独立”的心理,表面故意拒绝父母的指导。这实在是没有必要的。应该懂得:一个明智的人,是不会拒绝任何有益的帮助的。总之,对于青少年来说,当你因成长中的问题而烦恼时,多与父母相互沟通,细细品味他们的意见,将有助于你健康成长。

他为什么如此内向

15岁的小伙子丹丹长得眉目清秀、身材高挑,可就是有点美中不足,不爱说话。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要闷上半天,老师追问一句,他就回答一句;而且声音特别小,有时还需要老师走上前去才能听得见。因此,班上很多同学都叫他“牙膏”。其实,丹丹在很小的时候就不爱说话。父母的同事每次看见丹丹就要逗他玩,可怎么哄他就是不愿喊人“伯伯”,弄得别人总有点尴尬。刚开始,父母以为可能是怕生的缘故,没太在意。可是越到后来,越是严重。亲戚朋友到他家去时,他就像是看见陌生人,最多也只是点个头了之。父母总是责怪他:“怎么这么不懂礼貌。连伯伯都不喊一声?”

不懂礼貌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而已。人与人的关系是这个社会中最重要、最直接的关系,不愿说话就等于放弃人与人交流的本能,就等于失去了很多美好的机会。这正是丹丹个性不足的表现。这与青少年的个性特征不相符合,对青少年的个性发展相当不利。

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个误区呢?首先,肯定是一个家庭教育的问题。一般来说,孩子见了生人不爱说话是有时间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独立性、交际面、胆量也会随之增大。到了青少年时期,这种局面自然就会得到改善。但是,如果依然如故的话,那肯定就应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了。因此,家长从小就要注意为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语言发展的环境,让孩子多说话。在这一点上,家长要做的就是多与他们进行语言上的沟通,方式多以提问为主,让孩子感到有话可说。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让孩子大胆地说话,特别是不要说“连女生都不如”、“哑巴”之类的话来伤害他们的自尊,这样只会是让不爱说话的孩子变得更加退缩,就连爱说话的孩子也会从此变得更加保守。因此,平等、鼓励和引导才是家长们为孩子语言发展创造的基础环境。

青春期的“爱”成熟吗

曾有一个读高二的男生,很认真地和一个他喜欢的女孩谈上了恋爱。这个男孩有一个被他称为“哥儿们”的父亲,因此,男孩并不犹豫,就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对儿子说:“爸爸最讨厌朝三暮四的人,你如果真爱这个女孩,你就要对她一辈子负责。但你说今后你还要读大学、研究生,如果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你认为比她更好更优秀的女孩,怎么办?”男孩说:“可是要让我离开她,我会感到很痛苦。”父亲说:“初三时我给你买的随身听呢?”男孩回答说:“你不是给我买了一个更高级的吗?我早把它送给别人了。”但聪明的男孩马上反应过来,爸爸这番话是什么意思。最后他说:“爸爸,什么都别说,我懂了。”

这个男孩从父亲的话里,明白了爱是需要等待的。因为只有等待,才会找到心智真正成熟后的幸福爱情。

这就像树上的苹果,性急的人不等成熟就去采摘,结果只能尝到青涩苹果的苦味;如果耐心等待,当它成为又红又大的苹果时,就能品尝到它的甘甜。伊甸园的爱情之果,是精神之果,幸福之果,更不是随意能采摘的。

因此,每一个准备步入爱情殿堂的人,都需要认真地问自己:“我准备好了吗?”

有人说,相逢是缘,相知是缘,那么相爱更是缘了。什么是缘?除了相逢的时间和地点,相爱的缘就是倾慕的异性相互吸引的地方,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叫“标尺”。

有个女生这样说:“他是我们班上的‘万人迷’,虽然我知道他除了长得帅一点外一无是处,可我就是喜欢他。”的确,英俊潇洒、漂亮可人、学习成绩好、大胆、豪爽、温柔、体贴、酷……这些都是中学生倾慕异性的标尺。

但是,这个标尺会随着相处的时间越久,随着自己见识越广,甚至见的不同类型的人越多,年龄越大,标尺的尺度都会发生变化。比如,有位女生说:“当他告诉我他喜欢我的时候,我非常激动。我和他的关系一天比一天更亲密。但后来,我慢慢发现,他不但称王称霸,而且还偷抢别人的东西……”这位女生只不过在交往的过程中发现了对方的缺点,但一个中学生到真正可以正大光明谈情说爱,还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在这十年的人生之旅中,不知有多少优秀的异性会像风景般出现在视野里,令人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到那时,就会为自己曾经的低尺之度而痛苦不堪。继续是一种痛苦,终止也是一种痛苦。

我害怕与人对视

“我是一个初中的学生,患了一种奇怪的病,我现在很怕见人,特别是怕面对面地和别人交谈,一到那时,我的眼光便不知道该放哪儿好,心里总有一种恐惧感,怕别人看我。而上课时,我就更不敢看老师了。大概是以前因为成绩好,回答问题又积极,老师讲课时好像总是盯着我这儿。一次老师提出问题后,不知是自然的还是出于做作,我把眼睛骨碌、骨碌转了几转,可是我突然意识到这样做很不好,可能让人觉得不稳重又做作,这吓坏了,从那儿以后我再也不敢看老师了。为此,我上课时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很多时候不得不趴在桌子上,或者假装睁着眼睛看黑板,其实什么也没听进去,一旦老师的目光往我这儿一瞄,我就变得六神无主,竭力将目光避开。后来,我又害怕把自己的这个毛病传染给别的和我一样心理素质较差的同学,便不敢与他们交流思想、讨论问题,甚至走在大街上,也不敢看路上的行人。”

小明14岁,他上初三时,突然感到有位女生在看他,从此以后只要一看到她就十分慌张,后来发展到看其他女生也心里发慌,甚至于见到班里其他男生也不敢抬头,上课时总是坐在第一排,这样可以避免与别人的目光对视,但是对于年轻的异性老师的目光也不敢迎视。他认为自己的目光是不正常的。他自己也曾看过不少关于心理治疗方面的书籍,也知道这种症状叫做社交恐怖,但是一到实际生活中常常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怕别人看出自己的目光和表情不自然,怕人家怀疑自己有不道德的想法和行为。总也摆脱不了这个阴影,他为此深深地陷入痛苦之中,害怕出入公共场合和社交场合,自知这是一种病态,但是又无力摆脱,十分痛苦。

这两位中学生所述的症状,是青春期人际交往中产生的社交恐怖,或称恐人症。它开始是与某些人在一对一的社交环境下产生的,慢慢地恐怖泛化到所有的熟人,甚至于陌生人。

在十五六岁到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中,不少人都会出现这种社交恐怖。其症状主要有:怕与人目光对视,不敢在人多的场合说话,心里紧张不安,甚至手足无措,总认为别人在盯着自己看,或在议论自己;还有些中学生,在课堂上怕看老师,怕看周围同学,因而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不敢抬头看黑板,怕老师提问。

他们为什么会产生社交恐怖心理呢?

1.青春期的心理矛盾。迈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上需要与他人交往,尤其是与异性交往,但同时又有一种胆怯与羞涩心理,这就在他们心灵上引起了严重的不平衡。一方面,他们渴望与他人交往,特别希望得到异性的注意;另一方面,他们又怕这种交往或者接触会引起别人的误解,遭到同伴的嘲笑、老师的责备、家长的不允。于是便产生了心理冲突,以致有时异性对他们极其平常的一瞥,也会在他们的心理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使他们心慌意乱。有些中学生为了避免引起焦虑或解脱内心的冲突,就采取一种幼稚的方法——回避别人的目光。他们幼稚地认为,我不看别人,那就不知道别人在看我了,我内心的想法,内心的慌乱,别人也就不知道了。然而,这种办法常常又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紧张和压力,使他们对迎视他人的目光也产生了焦虑的情绪,进而对其他异性也产生了目光的回避。

2.过于关注自我。青春期开始后,有些青少年总觉得自己什么地方“与别人不一样”,但自己又说不清楚,而这种念头又久久丢不开,常常使他们疑神疑鬼。因此,有些中学生一到社交场合或公共场合,就总以为别人都在看着自己、议论自己,自己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都被别人所审视,非常担心自己会出什么差错,让人瞧不起。于是面红耳赤,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他们虽然心里想给人留下大方得体的印象,结果却常常是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以至一到社交场合就面红耳赤、心慌意乱、语无伦次,最后发展为社交恐怖。

3.青春期的特殊经历。中学生社交恐怖的产生,与其青春期的某种特殊经历也有关系。例如,有个中学生,一天中午他没有敲门就推开了姐姐的卧室,正巧碰到姐姐在换内衣,吓得他心惊肉跳,赶紧把门关上逃了出去。事后,他心里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自责感,见到姐姐表情就不自然,更害怕与姐姐目光对视,生怕姐姐发现自己内心有什么不道德的念头。以后,他又渐渐将这种恐惧心理泛化到其他人身上,害怕与人目光接触,形成了社交恐怖。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如果遭受了某种特殊的挫折或大意,并在心理上将之视为一种的“打击”或“威胁”,那么在以后遇到类似刺激情景时,便会心生恐惧感。除了这种“直接经验”外,“间接经验”也会引发社交恐怖。例如,有些中学生看到别人或听到别人在某种交往情境中遭受挫折,陷入窘境,或受到难堪的讥笑、拒绝,就会不自觉地依据间接经验,来预测自己会在特定社交场合遭受令人难堪的对待,于是碰到类似场合便会紧张不安,焦虑恐惧。

社交恐怖是一种由心理因素造成的问题,只要用心理学的方法积极加以调适,是可以解决的。

1.正确对待,消除顾虑。对于有社交恐怖问题的中学生,首先应帮助他正确认识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常见心态。人到了青春期,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想引起异性注意但同时又会伴随羞怯感,这是由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发展态度所决定的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越来越成熟了,这种羞怯感也就会渐渐消失了,与异性交往便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一些人,特别是性格内向的中学生跟生人说话不敢抬起头,这也是正常的,一旦他们与生人的关系互动起来,就会打破害羞的顾虑,抬起头来与他人进行交谈和目光的交流。另外,帮助他们消除不必要的顾虑。有些中学生之所以不敢与人目光对视,是因为担心别人看到自己的目光中有不正常的东西,或怀疑别人从自己的目光中能看到不道德的想法,或害怕别人看出自己的目光和表情不自然等。这往往只是他们自己未经证实的猜测,其实别人并不这么认为,而觉得你的目光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两样。可以建议他们问问周围关系比较密切的人,检验一下自己原来的感觉是否真实,原来的担心是否必要。

2.系统脱敏,逐步实践。治疗社交恐怖,可以采用系统脱敏的方法。这个治疗方法可以用一个童话故事形象地表达。《怕羞的黄莺》是我们小时候就听过的故事,说的是一只小黄莺很会唱歌,但她胆小、怕羞,一有人听她唱歌,她就不敢唱了,但她很想治好怕羞的毛病。她去请教了许多鸟大夫,如白头翁、白鹅、喜鹊、野鸭等。每个大夫都让她先唱一支歌,才告诉她如何治疗。后来,她不等人家要求,就大声地唱起来。久而久之,她再也不怕羞了。克服社交恐怖像小黄莺治疗唱歌害羞一样,唱得多了成习惯了,就自然不怕了。系统脱敏疗法的具体步骤是:把自己感到恐惧的社交场景由低到高依次排列出来,如:不敢看他人——不敢与他人目光对视——不敢和人打招呼——不敢当众发言等等。然后,从最低等级开始,先做一会儿放松训练,然后想象自己正在看着他人或与他人目光对视,并体验此时此刻的紧张心情,再做放松练习,再想象,再体会,直到不感觉紧张。依次逐渐脱敏,直到最高等级。当完成了想象脱敏之后,还应在现实的生活、学习、工作场景中去逐渐脱敏,如先到街上对着不熟悉的人抬起头来,看一看别人对他的目光有什么反应,如果心情紧张就作松弛练习:深呼吸——屏气——深呼吸——屏气,不断反复,直到紧张心情松弛下来,再抬起头来,直到不紧张为止。如此逐步实践,就能完全消除社交恐怖的紧张心理。

3.成为开朗、乐观、豁达的人。同时,在集体交往场合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总是以为别人都在盯着自己,自己的言行举止都在别人的品评之中,以至老是担心自己一举一动是否得体,结果反而弄得自己紧张拘束。其实,在集体交往场合,你只不过是集体中的一分子,谁也不会专门盯住你,注意你一个人的。因此,要摆脱那种过多考虑别人评价的交往心理定势,不要苛求自己,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反倒会显得自然大方。

考砸了时的心理压力

自从查到高考分数,月阳便一言不发地赖在床上。随即,家里的气氛也变得沉重起未,爸爸把电视机的声音开得很小,妈妈见月阳手机不断接到同学的问分短信,使细声问月阳是否回电,月阳理也不理,除了饭量大减,5天来月阳不洗澡、不上网、不出门。爸爸试图和月阳谈谈,可他反复重复一句“考不上大学这辈子就完了,不如死了算了”。妈妈怕他想不开,干脆请假在家陪他。同样,这几天吕丽也是高考失败。平时,吕丽在班上成绩不错,可由于过分紧张,她只考了376分。虽然妈妈不断地安慰她“上不了公办的,就花钱上民办学校”,可妈妈越是安慰,她的心里越难受。一连几天,吕丽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陷入深深的自责中,她觉得对不起下岗的父母。

1.重拾信心走出低谷。这些高考失败的考生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失落感、负疚感、丧失信心、否定自己,有的甚至出现了失眠到焦虑到抑郁的症状。某院医学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张宁提醒说,高考失败出现焦虑、失落感很正常,重要的是如何调整心态、走出高考失败的低谷。首先,考生家长要控制情绪,别对孩子说气话,否则会给孩子压力。其次,适度倾诉是个好办法,考生可向父母、老师、同学讲讲自己的后悔、沮丧,包括诸如“活得真没意思”、“死了算了”等极端想法,在诉说过程中,渐渐地包袱也被扔掉了。考生要放眼看世界看人生,横向对比别人,纵向看自己的人生,人都是从失败中走出来的。高考不如意,只是人生若干个失败中的一个。

认识到这一点,丢掉一些幻想的成分后,再来看待高考,可以让今后的目标更切合实际。

2.成才并非上大学一条路。失败考生与家长应懂得“当一扇门向你关上,必然有另外一扇门向你打开”的道理。因为高考只是考查人的部分能力和素质,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全部,更不能以此推论自己自己将一事无成。成才的道路很多,并非只有上大学一条。对于失败考生的出路,专家分析认为,可以根据自己和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继续深造。其实,一些二级专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具有一技之长的一线操作人员供不应求,如建筑类、服装类、汽车修理类等的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所以失败考生不妨考虑一些民办学校。另外,自考、复读、远程教学也是一条出路。

尊重孩子的隐私

小菊,16岁,下面是她的自述:我很气愤地写信向您反映一件事,我的日记本被人偷看了,而且偷看的人居然是我的爸爸、妈妈,更让我气愤的是:他们是撬开我的抽屉的呀!

我喜欢写日记,我把自己内心深处的话都写在日记里,这是我的秘密。但是爸爸妈妈这样不尊重我!我气极了,质问他们,他们居然说:“看看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人都是我们生养的。”我真的很生气!

对了,差点忘了告诉你,我是初三学生,我总感到进了初三以后,我已经长大了,成熟了,有好多事我不再愿意像以前那样都告诉父母了,而是倾诉在日记本中,而且我越来越感到日记本、抽屉是自己的领地,我把它们全锁了起来,可想不到他们居然会那样!

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

小江,15岁,下面是他的自述:我是初三学生,我有一个很大的烦恼,那就是妈妈经常私拆我的信件。

我有不少朋友,比如小学里的、外面辅导班里认识的、一起排练节目的,等等。平时学习太紧张了,我们就写信联系。可是信一寄到家,我妈妈就要拆开来,先看看,然后才肯给我。我说了她好几次,她就是不听。我感到自己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小孩子了,应当拥有自己的交友领域了,所以我感到妈妈这样做是不尊重我。

那天,妈妈拆看了我的来信后,一边把信扔给我,一边说:“哼,你现在什么也不告诉我了,我看你瞒得了我。”天哪!我有什么东西要瞒着她呀!

老师,您说我妈妈这样做,我该怎么办?

处于十四五岁花季的少男少女,为什么十分反感父母偷看他们的日记、私拆他们的信件,为什么总爱在家中自己使用的抽屉上锁上一把锁?似乎有什么不宜公开的秘密,或者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家长正是因此而担心。其实,这是他们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一种体现。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上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减少,独立意识强烈,成人化倾向明显,希望别人尊重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随着生活领域的扩大,知识信息的增多,他们的内心变得敏感起来,感情变得细腻起来,许多想法开始在内心翻腾,原先敞开的心扉开始渐渐关闭,有了自己的隐私;而且,即便有不少话想说,但观点已经与长辈不一致了,于是他们与父母的心理沟通明显减少,转而向“心爱的日记本”大量倾诉内心的“秘密”,或者在信件中诉说内心的感受。因此,他们往往会把日记本视为不许别人染指的珍宝,并用“锁”勾画出他人不可随意进入的内心世界的“警戒线”。这种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体现,是少男少女走向社会的前奏曲,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的身心健康关系重大。然而,有的父母往往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千方百计地窥视、探测孩子的隐私,没想到这种“爱心”却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成为阻碍其心理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问题发生的关键,在于孩子与父母都没有把握好随着成长而带来的一些新情况,因此双方必须共同做出努力,妥善处理这一家庭交往问题。

请同学们分别从父母和孩子的角度思考并讨论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

1.理解父母的苦衷。中学生对父母偷看他们的日记或私拆他们的信件感到十分气愤,是可以理解的,但决不能因此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搞得“水火不相容”了。如果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想一想,就会发现父母这样做,也有他们的苦衷。作为父母的,发现本来肯与他们说心里话的孩子,现在与他们的心理沟通越来越少了,而且开始大量地写日记,抽屉居然还上了锁!他们会是什么心情?他们在感到深深的失落的同时,对此感到大为疑惑并大为担心。他们疑惑自己是不是什么地方做错了,更为担心甚至怀疑孩子“是不是学坏了”、“会不会出事情”。当然,我们并不认为父母因为这些理由就可以未经允许看孩子的日记或信件,我们认为你父母那样做,尤其是撬开抽屉的方法,很不明智,对孩子的权利、隐私都是不够尊重的。但是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产生事件的一切缘由,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整个事件中,孩子对父母的态度的突然改变,即从原先肯说心里话,发展到不说心里话,这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事件的发生。即使父母不撬抽屉,不看日记,难道他们心中就会没有疑虑了吗?为了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孩子应该像以前那样经常与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什么都可以说,反正要让他们觉得你还是信任他们的,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要“瞒着”他们。而且,在这种交流过程中,相信你也会从父母那里获得社会经验,即便你们的观点不一致,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更何况这还可以让父母进一步了解你,理解你,是不是?也就是说,你要不断地向他们传递一种信息,使他们意识到,孩子正在长大。

2.尊重孩子的隐私。孩子大了,心中自然会有不愿告诉他人的秘密。尽管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东西,但毕竟是孩子成长成熟的表现,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父母对此应该予以尊重,千万不能因为子女不再像以往那样和自己说心里话,或给抽屉上锁而心急、焦虑,更不要采取“偷看”之类的方法。否则,只会给青春期孩子的心灵蒙上沉重的阴影。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敏感、自尊,很难忍受别人的误解和偏见。试着去了解他们,与他们沟通、闲聊,加强家庭内部的民主、温馨气氛,才是减少子女对日记本的“感情依赖”,鼓励他们与家长共享心灵的良好方法。当然,有许多家长其实是怀着一种矛盾的心情翻看孩子的日记的——知道翻看日记本是不妥的(所以会偷偷地去看),但又无可奈何,生怕孩子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学坏了”。那么,注重平时的交流,特别要在充分尊重孩子人格与隐私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交流情感,循循善诱,让子女主动敞开心扉,恐怕是避免这种矛盾的最好办法了。至于私拆孩子的信件,更是错误的,因为无论是《宪法》,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明文规定,公民(包括未成年人)的通信自由不容侵犯,未经允许拆看他人信件是违法的,不允许的。

“黑姑娘”的烦恼

李静是个皮肤略黑、容貌一般的姑娘。从小学起,她与班级女同学在一起时,并未在意自己的长相。到了初中,身边的女伴出落得亭亭玉立、皮肤白皙,她就越发感到自己皮肤黑是丑陋的,深感痛苦。班级里个别淘气的男同学背后戏称她为“黑姑娘”。她听到后,越发感到伤心和痛苦,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丑小鸭”,是被人们遗弃、没有价值的人,在这种情绪笼罩下,她整日郁郁寡欢,怪爹妈没有给自己一个美丽的面容。如此心境使她的学习成绩逐渐下滑,这更使她内心充满自卑感。眼看就要参加高考了,她整日愁眉苦脸,觉得自己“完了”,没什么前途可言。谁都比自己强。

随着年龄的一天天长大,女孩子开始喜欢照镜子,同时还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她们发现镜里的自己长得并不漂亮的时候,心里就会感到很沮丧,甚至会埋怨爸爸妈妈,为什么会把自己生得皮肤这么黑,鼻子这么扁,眼睛这么小,个子这么矮,等等。如果学习成绩再不如别人,或体育成绩不达标,就又会觉得自己“天生太笨”、“低人一等”,甚至会怀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太低。女孩一旦有了这种自卑自厌的心理之后,常常会觉得自己很丑陋,像一只不受别人欢迎的“丑小鸭”。

有“丑小鸭”心理的女生在与他人特别是异性交往的时候,最容易产生哪些不必要的烦恼?

“丑小鸭”心理的女生在与他人特别是异性交往的时候,最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自我封闭倾向。比如:明明是长得挺正常,却固执地认为自己很丑、很差、很笨,总以为自己是他人茶余饭后的笑料,误以为别人不愿理睬自己,在自己和同学中间筑起一道墙,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敢参加课外的集体活动,害怕别人看不起;不敢参加体育运动,怕别人笑自己笨;不敢跟男生说话或交朋友,担心不能与他们融洽相处,怕他们会讥笑自己。

“丑小鸭”这种内心深处的痛苦是因为“丑”引起的。为什么美与丑对人的影响这么大?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爱美动机以及对美丑的情绪体验,都产生于人的需要,在社会需要中比较核心的是“自尊的需要”,如人们渴望在社会中获得一定地位,希望得到别人尊重、获得表扬赞美等。这种需要从人的很小年龄就开始发展,并不断得到强化。人们常觉得一个漂亮的小孩比一个丑的更讨人欢喜,也就给予他更多的爱,而“丑小鸭”同样有着被爱的渴望和被尊重的需求,但因为容貌丑而难以得到,而人的需要越是得不到满足越会变得强烈,同时,在心理上所遭受的挫折也就越大。忧郁痛苦、自卑自弃、灰心绝望等,日渐强烈。

怎样解除这种不必要的烦恼呢?

1.坦然正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都希望自己生得美,但愿望毕竟不是现实,一个人生得美与丑,不能由自己决定。面对一个难以改变的事实,常作无益的哀叹,就会使自己陷入深深的自卑情绪之中不能自拔,这是不少容貌不佳者的通病。医治此病的根本办法就是坦然正视现实,打消自己在头脑中不切实际的愿望,重新调整认识。另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容貌美丑虽与人际吸引力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表现在异性之间。而异性之间又重在选择对象的问题上,对于一般人际交往,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其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在一般人际交往中,人们看重的是修养品德,学识才华,是否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至于外貌的好坏,人们通常并不重视。

2.别太敏感。容貌不佳者往往有一种病态的敏感,特别注意别人对他的容貌产生的反应,如脸色、眼神、语气等。不仅对直接涉及其容貌的谈论反感、愤怒,而且对影射其容貌的言词特别忌讳,推而广之,凡可使人联想起其容貌特征的谐音字、形容词、比喻等,他都深恶痛绝,嫉之如仇。这是一种变态心理。事实上,每个人的容貌都无法隐瞒的,也不必去隐瞒。因为人都有一种好奇心理,喜欢探究奥秘。越是躲躲闪闪、掩掩遮遮,越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越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别人越是想知道。这样,越害怕被别人伤害就越容易被伤害,倒不如大大方方,坦然相对,别人不再感到稀奇,自己也就无所忌讳。再说,在同伴、同学、同事这个熟悉的生活圈子里,反正大家都认识你、了解你,有什么可忌讳的呢?在陌生的环境中,反正周围的人都不认识你,以后又不打交道,让他们评头品足吧,又何必忌讳呢?

3.目标转移。人的心理有一个特点,过多地注意自己的缺陷,不但无助于缺陷的克服,甚至还会把它越看越大。比如有一个同学,平时讲话有点口吃,他一讲话别人就笑,甚至模仿他讲话的样子。他也为此心事重重,还没有讲话就想到自己有口吃的毛病,结果口吃得反而越来越厉害了。还有一个女同学,本来脸上雀斑并不很多,由于别人嘲讽她,她便很自卑,所以每天梳头照镜子时,总觉得雀斑越来越多了。可见,过多地注意自身的缺陷,就会变成精神上的包袱。与其如此,还不如丢开它,不去想它,造成心理上的“淡化”与“转移”。比如你长相不够漂亮,你就根本不必注意这一点,也不必去管别人怎么说。像有一个同学,由于得了个“鬼剃头”的毛病,一夜之间头发全秃光了。开始他也十分苦恼,后来他对此采取了无所谓的态度,别人开他玩笑,他也一笑了之,这样,反倒没有什么可自卑的。他的体会是:“对自己那些无能为力改变的缺陷,还是不必太认真的好。没有一点自我宽慰的勇气,没有一点幽默感,有谁能抵挡命运的戏弄?”

4.悦纳自己。人应该自尊自爱。而所谓“自尊自爱”,就是将自己作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予以悦纳。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如果过多地挑剔抱怨自己的短处或缺点,就会嫌弃自己,心态也随之消极:如果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上,并通过扬长避短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克服自己的缺点,就会发现自己有许多可爱之处。对于具有“丑小鸭”心理的女孩来讲,尤其应该如此。你可能身材并不高挑,但你感情细腻,温柔文静,善解人意,充满东方女性的韵味;你可能皮肤不太白皙,但你真诚善良,热情开朗,乐于助人,是一个可信赖的朋友。

5.以内补外。要想改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还可以通过发挥自己内在品行的优势来弥补自己外在容貌上的不足。人总是因为可爱而显得美丽。你的容貌虽不尽理想,但如果你品德、能力、为人等方面有诸多为他人称道的地方,那你就会因为可爱而在他人心目中显得美丽,甚至你的容貌也会让他人觉得别具特色。张海迪当初坐着轮椅上街,不少人曾露出鄙夷之色。对此,张海迪却说:“从人们的目光中,我或多或少地了解到我比别人低一等,那是因为我失去了双腿。但是,我要这样想:在通往未来的征途上,我和你们是同路人,只不过我更要加强自己的制约能力,要更坚强些。”张海迪通过这种自我鼓励,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并用行动证明自己和其他人一样,可以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现在,非但没人瞧不起她,而且她还成了大家学习的楷模。

失足的悔恨

小珍,16岁,上初中三年级。下面是她的自述:我由于一时冲动而触犯了校规。这件不愉快的事发生后,我悔恨不已,决心痛改前非。可是正是因为此事,我在班里给老师和同学都留下了不佳的印象。为此我感到自卑。我曾经劝说自己别太压抑,应该抬头做人,可这样一来有人就认为我还没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又批评我。我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半点鼓励,有个别同学还当众羞辱我。我不敢反抗,怕老师再训我,更怕影响我毕业。可越这样同学就越瞧不起我。还有半年就毕业了,我真想和其他人一样生活得轻松些,别这样透不过气来了。我该怎么办?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经常不同程度地为过去所做的错事而悔恨——有些事情本不该做却做了,而有些事情应做却没做。特别当这种错误导致了一连串“始料不及”的消极后果时,更是有吃不完的后悔药。有些人为此放不开、丢不下,老是想着它,越想越懊悔,越想越难过,以致最后完全被痛苦的自责、自怨情绪所压垮。就像信中的那个中学生一样。

从悔恨的产生过程来看,它起源于对错误的认识,是羞愧、自责的表现,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假如犯了错误、做了蠢事还不知悔,势必一错再错。但是,单纯的懊悔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积极作用,重要的是悔中求悟,尽快把懊悔转化为改正错误、弥补损失的实际行动。那和与实际行动相脱节的单纯懊悔,是一种无谓的精神折磨,也是一种放弃努力的表现。知错就得求改,就必须有“亡羊补牢”的积极行动。如果只是一味地后悔当初,看起来好像有追求上进之心,实际上只是弱者的呻吟而已。而且,一味地自愧、自责、内疚,还会导致不断加深的自卑感,使人自惭形秽、心灰意冷。过去已经无法挽回,懊悔又占据了现在,那么,将来势必产生更多的懊悔。

如何消除无谓的悔恨呢?

1.悔中力求有悟。大凡体验过悔恨的青少年都有这样的感触,以往的过失实在让人难以释怀——因为它,我们失去了多少机会或朋友;因为它,我们平添了多少烦恼和痛苦。怎能让我们不想它?的确,不想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对过去的悔应该是为了现在有所悟。悔恨如果不同求悟结合起来,那就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了。如果能从中吸取教训,找到自己犯错误的根源,决意不再重犯,并用现实的实际行动弥补过去造成的损失,就会摆脱悔恨的折磨,在精神上振作起来。

悔中求悟,怎么求法?说来也不复杂,就是自觉地想一想:为什么自己会做错事?根本原因是什么?主要教训在哪里?应当怎样改进或弥补?今后怎样才能少做或不做错事?这样一反省,过去的错误带给我们的就不再是徒劳无益的悔恨,而是十分宝贵的经验了。只有在中求悟,我们过去的错误才没有白犯,并有可能成为将来的成功之母。有人曾经对一百个犯过不良品德错误的青少年做过一个调查,其中由于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犯错误的青少年,占整个犯错误青少年的76%。例如,有的同学打群架,还自以为“勇敢”;有的同学调皮捣蛋、恶作剧,甚至违法乱纪,只不过是为了显示自己有“胆量”;有的同学偷了别人的东西,还自以为是“聪明伶俐”;有的同学在生活作风上行为不良,也只是出于一种“好奇”心理。这说明,许多青少年之所以犯错误,主要起因于分不清正确和错误的具体界限,往往把鲁莽当英雄,把违纪当勇敢,把坏人当哥们儿,把丑事当荣耀,甚至把损害别人和集体的利益当做一种无聊的乐趣。对于因此而犯错误的中学生来说,悔中求悟就更为必要。如果再不及时醒悟,势必一错再错。

2.正确对待舆论。有的同学犯错误后看到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甚至听到一些讥讽的议论,心里就受不了,甚至想“横对横”,这就不对了。要别人原谅自己的错误,改变对自己的看法,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一段时间内,周围的舆论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这是在所难免的。问题是怎样正确对待。著名的西班牙医学家拉桑桑雅哥,小时候由于好逸恶劳而不想学习,在中学里门门功课不及格,因为偷钱被学校开除,反又结识了惯盗而游荡于外。等他回到家中,父亲被活活气死,左右邻里都指责他,后来没有一个人理他。家庭的冷遇、人们的歧视,使他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力。然而,正是在这种压力下,他幡然悔悟。从此,他刻苦学习,高中毕业时成绩已名列前茅,入大学后更是发愤努力,直至成为母校的首席医药教授,后因创立神经细胞学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可见,对周围的舆论也要分析。我们不提倡对有错误的人进行讽刺打击,甚至形而上学地把犯错误的人看扁了、看死了。但是,别人之所以对你有看法,多半是出于对那些错误的痛恨之情。因此,你要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归根结底还是要用行动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果那时别人还是用老眼光看你,那也不必灰心丧气。“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总有一天周围的舆论会改变对你的看法。你说对吗?

3.付诸实际行动。改正错误的行动,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1)敢于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有了错误,不能怕别人知道,不能总想一个人偷偷地改。古人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仅可以表明自己改正错误的决心,而且可以取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谅解和帮助。(2)要能抗拒错误的诱因。比如,有一个同学受了坏朋友的挑唆,偷了别人的东西,经过老师的帮助,他决心同坏朋友彻底决裂。后来那位坏朋友几次来找他,他都断然拒绝和他的来往,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试想,如果他经不起那个坏朋友的引诱,那就很可能重犯错误。(三)持之以恒,不怕重复。与错误决裂,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尤其是有的错误属于多年的积习,更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彻底改掉。这就需要有决心、有信心,还要有恒心。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走回头路是再容易不过的,前进却要具备更大的勇气和付出更艰辛的代价。如果你真想以实际行动来改正自己的错误,那就请记住德漠克里特说过的话:“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是很难堪的,但这种胜利则标志着这是深思熟虑的人。”

追星一族的困惑

最近几年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就出现了一股“追星的狂热”,自然也就出现了一大群追星族,尤其是在少男少女们之中追星族就更多了。

有的追星族追得动了真情:“华仔,我虽没有那个八中的女孩学习好,可我更爱你!”

有的追星族追得将生养自己的父母都忘掉了:“华仔,今天我爸住院了,我没看他来看你!”

有的追星族追得忘掉了一切,什么学习、什么工作,统统地被抛在脑后;有的“星迷”为了获得“星”的签名,居然会在“星”的宾馆门口死等,而且一等就是一个晚上。

有的追星族追得那样地“执著”,以致其他什么都不懂。当港台歌星与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先生同机到达某市时,有的“追星族”甚至问这样的问题:“杨振宁是唱什么歌的?”因此,当歌星们在台上直着嗓子叫吼时,少男少女们又是哭又是跳的,台上台下甚至达到了“泣不成声”的地步了。

有的追星族甚至追到了“如梦如痴”的程度,有的居然患上了可怕的“梦幻症”,这些少男少女只要一闭上眼,眼前就出现港台歌星的影子。有的一个劲儿地要与歌星结婚,因而经常失眠、头痛、烦恼不堪,甚至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了信心。于是有的“发烧友”不得不由家长陪伴着去请精神心理卫生专家,去治疗因“追星”而引起的“心病”。

有的少男少女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时间、物力都用在追星上去了,整天哼着“哥呀妹呀,死呀活呀”的,试图从“让我一次爱个够”、“跟着感觉走”、“何不潇洒走一回”等的词曲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自己小小的卧室变成了明星照片的展览馆。

对这样的现象,很多家长不以为然,甚至态度激烈地反对:“有那个时间精力放到学习上,成绩早上去了。”对那些追星族“过火”的行为,有位家长生气地说:“如果是我的女儿,我一定上去把她的头给敲破,看她还敢不敢上台去丢人。”

作为追星一族的少年们也在反思。有位同学在一封信中写道:“说来奇怪!我居然会疯狂似地迷恋刘德华,只要出现有关他的消息,不论是一小块,还是一大篇,我都会把它剪辑收藏起来,放在我的小秘密盒里。原先我还以为只有我自己是如此,没想到,我的同学也都有崇拜偶像的嗜好。他们有的喜欢赵薇,有的迷恋苏有朋,有的则酷爱贝克汉姆:也就是说,我们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偶像。我常想,为什么我们在少年的时候就会崇拜这些偶像呢?我们会不会将他们放在心中一辈子?这样的迷恋偶像对我们的未来会有不良影响吗?”

偶像崇拜实际上是个人认同与模仿某个欣赏人物之言行及其自身价值的过程。在偶像崇拜中,既有个人的选择与偏好,也有对偶像人物的神化。偶像人物的存在,可以使人们产生无穷的幻想;偶像人物的语言,也可给人们以极大的力量。在这层意义上,偶像认同不仅是个人偏好的选择,也是自我激励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家长不必谈“星”色变。

然而,为什么偶像崇拜在青少年中特别突出呢?

1.社会心理因素。人是社会的动物,模仿是每个人学习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过程。在儿童时期,家中的父母、学校的老师,常常是儿童学习、模仿的对象。在青少年时期,因为生活圈子扩大了,再加上朋友的影响,父母已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模仿的对象;他们希望有更多的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例如:外貌较好的;地位较高的;才艺出众的或是聪明不凡的……一旦某个人的特点,符合了他们的崇拜标准,他们就很容易献出全部的热情,将他当做学习、模仿或者仰慕的对象。“人不痴狂枉少年”可以称得上是偶像崇拜的最佳诠释。

2.家庭情感因素。“追星族”的形成还与我们这一时代家庭的“特定的结构”有关。独生子女政策使少男少女们生活在“一个人的家庭”环境之中,家长们都在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之中,对孩子来说,尽管物质生活很富裕,然而缺乏的却是家庭的温暖,因此在感情上显得较单薄、任性、孤独和“以自我为中心”。如果自己的学习生活“不太如意”,学校教育又缺乏吸引力,那么,各种各样“星”的出现正好可以起到“填补”少男少女们“感情空白”的作用。

3.青少年身心特点。在青少年时期,偶像的崇拜多少带有几分盲从和狂热,这是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因为青少年此时还没有完全形成个人的主见,很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但偶像崇拜的经历应该最终使人学会自立,而不是日夜沉迷于某些“追星族”的梦幻中,蹉跎岁月,荒废青春。

当然,尽管学习、模仿是成长的必要过程之一,但并非每个人都会有偶像崇拜的现象。而且,每个人对偶像崇拜采用的表达方式会有不同,崇拜的程度也会各有差异。

那么,对现代歌星、舞星和影星、球星们迷恋到了无法自拔的程度,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

(1)将使少男少女们为“追星”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2)将使大量的少男少女们生活在一个非现实的世界之中:因为有不少“星星们”所唱的内容实际上是让人无所适从的、毫无生活志向、鼓起人们奋发向上的东西。如果少男少女们按照这个方向去发展、去实践,那么,其后果是相当可怕的。目前我们的一些老师、家长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对大量“追星迷”的出现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3)有不少少男少女们对“星星”的“追”或“迷”并不是很深刻的。有的仅仅是迷上“星星”的脸蛋,有的仅仅是迷上“星星们”外表的所谓潇洒,而且经常以这样的标准去交友,甚至“指导”自己的未来,实际上是在为自己设计一种看不见的“陷阱”。

(4)有的少男少女们见一个港台的“星”,就喜欢一个,就迷上一个,就去追一个,自己究竟为什么这样做?却一点都不知道。听任让这样不负责的态度去发展自己,从而形成了一种爱好浮夸、不切实际的人格特点。

(5)有的少男少女为了“追星”,居然忘掉了做人的基本常识和做人的基本准则。有的发烧青少年宁肯不去探望“生了病的、住了医院的爸”,却要去看并无养育之恩的“港星”,自己的良心何在?而我们的少男少女们甚至还在大庭广众之中说得出这种话,荒唐否?对港星“迷”到了如此连起码的孝都不顾的程度,还能谈得上将来如何做人吗?

面对沉迷于追星的青少年,老师、家长该如何处理才会有好的效果呢?

1.持宽容和理解的态度。首先要将之看作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切忌激烈的态度和言辞,否则只会让孩子更反感和敌对。有位同学在谈起她追星一族经历的时候说:“其实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对这个歌星比较欣赏,有空的时候就听一听他的歌,感觉比较轻松。但我妈妈不知为什么很反感,只要我一听他的歌,她就担心我学坏了,或者要影响学习成绩了等等,就是不让我听。我一开始还和她讲道理,后来索性不理她,一个人躲起来偷偷听,还和同学交流信息,其中要获得一点这个歌星的消息,就如获至宝。有时为了第二天能把磁带还掉,整夜不睡觉地听,一点不觉得累。”家长的好心并没有获得好的效果,反而激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是家长始料不及的。

2.因势利导。偶像的崇拜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接受其价值内化的过程。孩子喜欢某个偶像人物,可以日夜去读他的书,听他的歌,谈他的球,看他的电影。所以说,偶像崇拜既是一个事实,又是一种动力。对孩子崇拜的偶像,家长要帮助他们认清:这些公众人物常常是经过设计包装后,才出现在人们眼前的,因此我们往往不易看到其真实的面目;要帮助孩子理智地为自己设计一套对偶像的崇拜标准,把值得模仿的部分加以保存,不值得模仿的部分予以剔除,而不要盲目地崇拜。说到底,人既要相信别人,更要相信自己。

每个人心中的偶像也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改变,也会随着时间的消失而消失。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为何而崇拜,偶像的价值在哪里,自己的价值又在哪里。 6M8pffM3Rf7igztorip+PAr6k9sWHtaiOtTG3kCOZn1cvD25ipL+p7wmLv/oEAT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