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确定演讲的主题

限定主题

贪心会导致失败。一旦选定主题,就得开始考虑主题的范围应包容多广。范围限定之后,一定要严格遵守,如果你无限制扩大主题范围,将会得不偿失。

失败的演说往往正是因为讲的事情太多、太杂,使听众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内容上去。那么,他们对你的话还会有聆听的兴趣吗?要点愈少愈好。

例如谈到去公园游玩的话题,演说者太过于热心,往往会把公园里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巨细无遗地介绍给听众。殊不知这样讲,听众根本不可能跟上演说者的叙述速度,顶多在脑中留下一片模模糊糊的印象罢了。但是,如果你把公园中最有趣的见闻,或者公园某一情趣最浓的部分,一一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予以介绍,那么听众就可以产生突出的印象。

无论任何主题,都不可忽略要点的把握,限定主题的范围,计算安排好时间,进行恰如其分、恰如其时的演说。

如果是限时5分钟的演讲,则要点最好只定一两个;30分钟的演讲,要点最好不超过四五个。事实上,长时间的演说,能把四五个要点阐述清楚,并不多见。

精选主题

只描述一个主题的表面现象,比深入挖掘主题要容易得多,然而这是投机取巧的简单把戏,极难引起听众的共鸣。“挖掘主题”就是要你认真想想: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一个有价值的主题?这一主题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印证?正确地说,你的论点究竟是要证明什么?事实又是怎样发生的?

这些都是准备阶段必须认真推敲的。只有如此,听众才能产生期望。在一个主题的四周,应至少有100个以上不同的看法,而这100个看法中,只要选取10个加以整理即可,其他90个都可以放弃。

准备要充分,但不意味着永无头绪,要尽快选择好演说主题。你千万不要在演说的前两天才开始着手决定主题。话题决定愈早,也就愈可以提早对主题培养起潜意识,这是非常有利的。

诺曼·托玛斯说:“在重要演讲之前,演讲者一定得先在心中对主题反复斟酌,把演说准备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这么一来,无论你在街上行走、看报、睡觉或起床,都可能会发现有利于演说的生动事例,也可能发现某种演说技巧。”

多举生动实例

第洛德夫·弗利西在其著作《文学作法》中以“真正耐读的书,只有故事为开篇。事实上,发行量大的杂志,其文章都是以纯粹口语文体写成的,文章中穿插许多传闻轶事及对话。由此可见,将一些必要而有趣的故事引入到演说中去,听来一定津津有味。

一位拥有数百万观众的节目主持人皮耶曾向记者表示:“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深切体会到惟有举证实例,才能使思想表达清晰明了、引人入胜、具有说服力。我的秘诀就是为证明我的重要论点而举出生动有力的实例。”

但是,实例的选择和运用也不能良莠不分,引而无类。我建议你遵循下面五个原则:

1.要有人情味

应当说,自己的事例是最容易生动具体地发表出来的,也是最富有人情味的,但是一些人受到常识性禁忌的约束,不敢或不屑谈自己的事。你应毫不犹豫地谈论自己的经历,听众是不会产生反感的。主张“不要谈自己的事”是骗人的,也是不明智的。

除非你的话非常带有挑战性,并且过分以我为中心,否则听众是不会对你个人之事缺乏兴趣的。千万不要忘记,这是容易引起听众共鸣的最可靠的手段。

2.使用真实姓名,将事实个性化

如能将事件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的姓名和职务说出,如果不方便说出,也可用假名来代替,例如张三、李四等一般无个性的名字,这比代名词的效果要好得多。

有名字就容易有所区别,也会形成有个性的真实印象。杜洛夫利西说:“有名字的故事最具有真实性;隐名是非真实性的作风。想想看,读一本没有任何主角名字的小说,会有怎样的感受……”

3.交待要清晰分明

事例的交待要明确、清楚,这是毫无疑义的。但究竟怎样做呢?新闻报道的五要素原则很适用:(1)时间;(2)地点;(3)人物;(4)事件;(5)事件发生的原因。只要你将这些要素交待清楚,你的演说就会给听众以具体、真实的感觉。

利用对话使演说更生动

现在举一个运用人际关系法则成功说服一个易怒者的实例。

第一种叙述方法:

刚才有一个人来办公室找我,商谈上周替他安装电器一事,因为电器显然不佳,他很生气。我告诉他,我们一定负责维修好,他的怒气才稍稍缓和下来,因为他了解了我们公司会尽力帮助他。

第二种叙述方式:

上周二,我办公室的大门忽视被人一脚踢开,我吃惊地抬头一看,原来是顾客查理·布洛夫,他怒气冲冲地向我走来。我还来不及请他坐下来喝茶,他就咆哮如雷地吼道:“艾德,我警告你,这是最后通牒,请你赶快派车拉回那台洗衣机。”

我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不像话,你们的破机器”,他又开始大声吼叫。“衣服一放进去就被绞在一起,我的太太也总觉得倒霉,直唠叨我不会买东西。”他愤慨地敲着桌子,水杯被震落到地上。

如此叙述顾客的神态、心理,栩栩如生。而第一种叙述方式相形之下是何等的抽象,原因就在于人名的有无,细节的描述是否具体,采没采用对话这一手法。

虽然演说不一定都要插入对话,但具有某些情节和冲突的事例,直接引用对话,会产生生动的效果。如果演说者有模仿的能力,改变一下腔调,会更有情感。使用对话来增加亲切感和真实性,听众仿佛是和演说者同在一桌上用餐一样,不会让人感到是听学术报告,或是话筒前的大声朗诵。

用手势、动作、表情把演讲视觉化

心理学家研究证实,我们所得到的知识有80%以上是通过视觉感官接收的。例如,宣传效果极佳的大众传播。演说既属于听觉技术,也属于视觉技术。

有效而具体的表达的最佳方式,就是诉诸听众以视觉形象,你想,如果教人打高尔夫球,连续讲述几小时的原理和方法,听众要打瞌睡的,但是你在球场边讲边示范,人家就会认真去听去看。

在一次工会会议上,一位成功运用视觉形象的演讲者毫不留情地批评有关工会的错误,把检查团的绅士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与之引比,连影视演员也会黯然失色。他的演说泼辣尖刻,生动形象,使人毕生难忘。

这也正如中国谚语所云:百闻不如一见。

使用具体、亲切的语言

实际上,凡能引起听众听讲欲望的演说者,都善于在形象化的修辞上花功夫,当然不是塑造模模糊糊令人无聊的形象。

古代的谚语很富有形象色彩:“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倾盆大雨”等。再如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像狐狸般狡猾”、“像图钉一样无声地钉下”、“像煎饼一样扁平”、“像岩石一样坚硬”。

林肯总是喜欢用视觉性的语言来描述事物。有一次,一份冗长而繁琐的文件送到总统办公室,林肯颇为不快,但他没有用枯燥、无味之类的话来形容,而是说:“对于如何选购一匹良驹的报告书,我并不希望在报告上写明马尾有几根毛,只要提供判断良驹的方法就足够了。”

不要忽略细节。《文体要素》的作者威廉·S·朱利亚说:“学过作文技巧的人,如果说有什么一致看法的话,那就是详细、明确、具体地描写情节,才能吸引读者。”

法国哲学家亚洛说:“抽象的概念不论任何情况都不符合文章需要,你应当多多使用桌子、椅子、石头、金属、动物、男人、女人等具体事物来充实。” SlPknTjXzLacnjWDoYySnCgq6Ny8ylf2VQe1bvAbRHjk0OVddOJvuT8hQJ42gba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