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起来,态势语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态势语所以能起到“语言”的作用,就是因为某种动作、表情所表达的意思,是约定俗成、大家公认的。例如,双手平摊,是“无可奈何?’的意思;一手叉腰,一手上托,大有“瞧我的”之意;低头弯腰,两手交叉而下垂,是“害羞”的意思,用于女性在受到夸奖或对别人有所请求之时;双手叉在胸前,颇有包打天下的气派,是自负的表现。这些姿势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世界上大体相同,因此不能随意更改,只能按照习惯使用。
贴近生活,是演讲态势语与戏剧、朗诵等文艺表演形式中态势语的差别之处。在演讲会上,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演讲者动作夸张,幅度过大,或者化妆太浓,服饰距离生活太远,因而使人感到他不是在演讲而是在表演朗诵。朗诵和戏剧这些文艺表演形式的动作、姿态乃至表情都是高度艺术概括并且相当夸张了的,在有的戏剧中甚至是“程式化”了的。我们想一想京戏中旦角哭起来用袖子一遮脸发出“喂呀……”的声音,就会明白那种哭距离生活是多么远。然而演讲并不是表演,“演讲”之“演”是发挥、铺叙之意,而不是“表演”之“演”。演讲是一种讲话方式。演讲者希望与听众交流目光、交流思想、交流感情。演讲者要求听众的绝不是“欣赏”而是“信有”。因此演讲的态势语虽也要在生活基础上进行加工,但绝不能夸张到“戏剧化”的程度,而要尽可能地贴近生活。
态势语必须与一定的时代特征、民族心理、地域方位相适应而存在,这是我们判断态势语运用是否适当的三把尺子。
由于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所以态势语言存在着因民族、国家而异的许多特点。有民族差异性的态势语是纷繁多姿的。例如:
表示肯定、赞同,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用点头的动作,但在保加利亚和尼泊尔等国却是摇头,萨摩亚人用抬眼眉表示同意,塞孟人以头往前冲的这种姿势表示肯定。
表示否定、不赞同,世界上大多数民族是用摇头、摆手的姿势,而保加利亚、尼泊尔等国却是点头。希腊人表示“不是”,是指头猛地向后一挺,同时要比较严厉地瞪瞪眼睛。奥维崩达人表示否定,要伸出食指在脸前晃动。如果表示坚决反对某人意见,非洲人会用右手指头反复刮动右耳耳壳。中国俗话说的“摇头不算点头算”,在某些民族那里就变得复杂了,比如斯里兰卡人,表示否定或不赞同要用力摇头,表示肯定或赞同要微微摇头,只有表示“非常赞同”、“十分明白”时才点头。
表示吃得很饱,中国人就用手掌抬高到齐脖子的地方,动作与俄罗斯人相仿。法国人是把手掌抬到嘴唇上边快到鼻子的地方,而如果在中国,这一手势则容易被人理解为食物有异味。中国人生气、急躁时,常跺脚以示不满,而德国人却用跺脚来叫好,等等。
由于某一时代的生活风貌、文化习俗、语言习惯和政治背景等,会对一些态势语的形成或改变产生影响,这样,就可能使这些态势语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很多种态势语和往常的服饰一样,其款式、色调等和人们的年龄、性别、宗教信仰、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地域、环境等社会因素存在着某种密切的联系,都可以构成社会学的单位,它们随着社会功能的分化而形成其特殊的流通圈。比如:
犹豫不决、局促不安时,男人会抚摩下巴、胡须,年轻一点的也许会“抓耳挠腮”,而女人绝不会有这类动作。提到“某人胖”,男性除将两手掌分别置于体侧、向内作弧形外,还可以用一只手掌在距肚皮相当距离处作微微滚动状。后一种动作,女性是不做的,这是“性别”变项造成的差异。至于“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宗教信仰”、“地域”等变项造成的差异此处就不一一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