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梅厄夫人——中东铁娘子

她是一位充满矛盾的人物,她意志如铁,从不屈服,却时而柔情似水;她容貌美丽,风度优雅,但却又嗜烟如命,暴躁如雷;她作为一国首脑,照料了一个国家,但却不能照管好自已的4口之家。而最令人震惊的是,她居然行血癌抗争了12年,直到她死,这件事才被人知。

充满磨难的少年生活

果尔达·梅厄于1898年5月3日出生在沙皇统治下的基辅。她的父母都是犹太人,这就注定了她的命运要同贫困和战争联系在一起。

梅厄出生的时代是这样的。据史料记载,公元前,犹太人曾在巴勒斯坦居住过,后来在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征服下流散到世界各地,多数已逐渐同化于所在地的民族。由于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大肆宣扬种族歧视政策,认为犹太民族是劣等民族,应该斩尽杀绝。因此对犹太人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先后残杀了6百余万犹太人。

就在这种环境下,小梅厄出生了。在她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在大屠杀来临时,父亲把家里的门窗都钉上了木板。一家人躲在漆黑的屋里,外无衣物避寒,内无食物果腹,整日在胆战心惊中度日。由于食物短缺,小梅厄常常饿得昏死过去。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梅厄对“恐惧”的概念更清晰了。当时,妈妈告诫她们,要避开警察,避开哥萨克兵,甚至要避开一片黑沼泽——据说那儿有魔鬼,专抓犹太小孩。

有一次,几个小孩在超出母亲视线的一个小巷子玩,在那儿可以望见黑沼泽周围雾一般的树丛。突然一队哥萨克骑兵冲了过来,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尖厉的恫吓声:“是小犹太鬼吗?下次有工夫时,抓住你们扔到沼泽里去。”

吓呆了的孩子们不知是怎样跑回家的,小梅厄缩在妈妈怀里,久久不敢抬头。“有很多魔鬼是专吃我们犹太人的,要避开他们。”妈妈忍着泪水安慰女儿,同时又再次告诫女儿。

后来,梅厄的姐姐参加了犹太复国运动,这令他的母亲更加担心了。最后,母亲实在不能独自承担对女儿的担心了,她作出决定:去美国,全家团聚。母亲想:在那儿,一家人可以消除对恐惧和贫困的忧虑。

为此,梅厄的父母省吃俭用地准备了3年,在1906年全家移居美国。在美国,父亲找到了一份木匠活,母亲开了一家小杂货店,一家人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好转。

来到美国后,梅厄也可以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背着书包上学了。就这样,梅厄来到一所宽敞的堡垒式建筑的学校。小梅厄非常聪明,她常常向同伴们讲从别人那儿听来的故事,有时还可以自己发挥,编造一些生动的情节。在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方面,梅厄也很有天赋。很短的时间内,她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英语。

梅厄从8岁起就帮着妈妈照料小店的生意,妈妈出去进货时,她就一个人守在店里。从售货到收款她都做得井井有条,人们都夸她是个聪明能干的孩子。

在学校里,梅厄也显示出了极强的组织能力。当时,梅厄所在的学校虽然免收学费,但仍有许多学生买不起课本。于是,梅厄召集了学校里的一群姑娘,决定为无课本的学生募集一笔资金。

很快,在梅厄的带动下,这群小姑娘为自己的组织起了一个“青年姊妹协会”的名字,并着手做宣传广告,向本区人民发出讨论课本问题的邀请。当时,梅厄还租了一个大厅供集会用,主管人在惊讶之余被这位11岁的“协会主席”的魄力感染,同意了她的请求。

一个周末的晚上,会议如期举行,第一个议程便是果尔达的演讲:“尽管付不起钱,但他们有权拥有课本……每个人都有义务帮助他们。”

接着,这群小姑娘有搞起了诗歌朗诵、唱歌、舞蹈,内容各有不同,却起到了同一作用——打动了来宾们的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协会”募集到了一笔“可观”的基金。也因为这件事,很小的梅厄感到很多事其实并不是很难,只是人们心里畏惧他而已。从此以后,梅厄更加自信了。

和演讲天赋。11岁时,她组织了平生第一次的公众集会并做了第一次演讲,这使她感到既激动又兴奋。

小学毕业后,母亲迫使她放弃了上中学的念头,让她留在店里干活,对此梅厄十分不情愿,但还是按照母亲的意见做了。在她14岁的时候,母亲又要把她嫁给一个比她大许多岁的男人。

对此,梅厄再也不能忍受了,一气之下她离家出走了,投奔到远在丹佛的姐姐谢伊娜家里,她要在外面自己闯天下。

一定要到巴勒斯坦去

来到丹佛后,梅厄一边读书,一边帮姐姐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后来,她找到了一份裁缝的工作,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也就是在丹佛的这段时间,梅厄的姐姐谢伊娜的家里每天晚上都有许多从俄国来的犹太移民聚在一起讨论和争论犹太民族的未来、世界形势以及各种各样的事情。当时,小梅厄对他们的谈话非常入迷,不但忘记了自己喜爱的功课,而且为了避免“被赶到一边去”,殷勤地为他们倒茶。

渐渐地,梅厄接受了犹太社会主义—复国主义思想。她相信,犹太民族不但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国家,而且犹太人民应该在公平、公正的制度下过上幸福而平等的生活。也许就是这些思想的影响,后来的梅厄真的走上了为犹太复国而奔波的道路。

在丹佛的姐姐这里,梅厄还遇到了一件对她颇有影响的大事,那就是就是在这期间,梅厄结识了自己未来的丈夫莫里斯·梅耶森,小伙子是一位文雅多才的广告画家,也是犹太移民。他们的认识也很简单,当时,莫里斯常去参加谢伊娜家的讨论。他是一位博学、和善而幽默的年轻人,谈话时总是用一种平静的语气,在最激烈的讨论中也不提高嗓门。就这样,这位看起来知识很渊博的年轻人一下子吸引了梅厄。

一个女孩子在外谋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梅厄为了生存拼命地工作。裁缝活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梅厄凭着吃苦耐劳和聪明好学,很快便掌握了裁剪技巧。就这样,离开了父母梅厄一下子成熟起来,她学到了许多在父母身边学不到的东西,培养了自己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在梅厄外出谋生的日子里,父亲经常写信询问她的情况,劝她早日回家。梅厄也十分想念家里的亲人,读着一封封充满思念和牵挂的来信,梅厄的心被感动了,她决定回到父母身边。

梅厄重新回到密尔沃基时,因为家境比往日好多了,所以一家人比往日和谐多了,一家人还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一些犹太人的社会活动。

而就在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许多犹太人参加了战争,犹太复国主义者很活跃。当梅厄回到家乡时,她发现家乡已陷入了一种狂热的骚动之中:社会主义、犹太复国主义等活动此起彼伏。

作为一名犹太人,梅厄的父亲对犹太社会活动也是非常的热心的,在梅厄回来时,她的父亲已使他小有名气。当时,许多著名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领袖在他家住过。他们包括:西尔金,、本·茨维、本·古里安。

就这样,年轻的梅厄在和他们相处时,他们的思想和事迹都对梅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于是,梅厄很快就投入到运动中去。1915年,17岁的果尔达加入了锡安山工人党。该组织章程规定,成员必须年满18周岁,由于该党的许多党员都了解梅厄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热情和出色“业绩”,因此同意让她破例加入。

年轻的梅厄果然没有让他的“战友”们失望,加入后不久,她就协助组织了密尔沃基的游行示威,她的家也成了巴勒斯坦来访者的聚集中心。

当时,梅厄还谒力劝说她的未婚夫移居巴勒斯坦。当然,劝说自己的丈夫一同去巴勒斯坦是有一定的难度的。1917年,梅厄与莫里斯·梅耶森结为夫妻。梅厄是个充满激情,甚至狂热的犹太复国运动的支持者,而莫里斯却是一个世界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对犹太复国主义的热情远没有梅厄高。他认为一个犹太国家给犹太人带来的帮助也许不会比麻烦更多。他幻想将来会有一个和平世界,人人都能幸福而平等地生活在一起。因此,莫里斯对梅厄的“狂热”是有些看法的。

婚后不久的一天,梅厄就向莫里斯提出移居巴勒斯坦的要求。莫里斯最初是不愿意去的,但是在梅厄的强烈要求和一再游说下,莫里斯还是动心了。更为有趣的是,莫里斯觉得,到了巴勒斯坦后,可能会使梅厄的狂热平静下来。同时,梅厄看出自己的丈夫这点担心后,就向丈夫保证,到巴勒斯坦后就“不再经常奔走了”。

就这样,1921年他们踏上了前往巴勒斯坦的征程。途中经历了许多磨难,他们险些丧命,最终到达了巴勒斯坦。

艰难的生活

当时的巴勒斯坦还是一片混乱,来到巴勒斯坦后,梅厄和丈夫在巴勒斯坦人生地不熟,得不到任何帮助,感觉到处处艰难。同时,由于战乱,许多人已经离开了这里。

面对重重可困难,梅厄并没有灰心。她和丈夫找到梅尔哈维亚集体农庄,申请加入集体农庄。但他们的申请遭到了拒绝,原因是农庄的大部分人认为梅厄夫人不适合从事体力劳动。生性倔强的梅厄,对他们的偏见非常愤怒,她据理力争。在她的坚持下,农庄最终接纳了他们。

在集体农庄,梅厄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种地、养鸡、植树、照看孩子,经常累得筋疲力竭。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自豪地说:“是集体农庄把我造就成了养鸡专家。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养鸡。”

后来,梅厄又被分在厨房工作。为此,她学会了烹制各种菜肴,做出的饭菜色、香、味俱佳。慢慢地,农庄里的人们改变了对她的看法。他们发现这个年轻女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很好。

为了提高大家的生活品位,梅厄还将床单改成桌布,在餐桌上布置了鲜花,用玻璃杯取代粗糙的茶杯,早餐改吃麦片粥。她的创新赢得了人们的赞赏和信任。后来,集体农庄选举她为犹太工人总工会的代表。

然而,在当时,梅厄的丈夫对这种公有制的生活非常厌恶,他多次提出要离开集体农庄。于是,他们搬到了特拉维夫,后来又迁居耶路撒冷。

在耶路撒冷,梅厄夫人生了一儿一女,他们的生活更加贫困。为了支付孩子的保育费,梅厄除了工作以外,每天都要到儿子所在的幼儿园洗衣服。尽管生活十分艰苦,梅厄夫人仍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她经常告诫自己,困难并不可怕,只要坚持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1928年,梅厄夫人担任了犹太工人总工会女工理事会干事,主管移民姑娘们的就业培训。这项工作需要频繁地外出筹集资金,而此刻她的婚姻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当时,丈夫希望梅厄能够照顾好孩子和家庭,而工作又要求她在外面奔波劳累,家庭和事业使梅厄夫人一时陷入了矛盾之中。她既爱自己的孩子和丈夫,又不愿放弃自己的事业。

后来,在痛苦的抉择中,梅厄毅然地把事业放在了第一位,从而导致了家庭的破裂。她和两个孩子搬进了特拉维夫的一间小公寓。她既要外出工作,又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

接下来的工作是更加忙碌。1934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梅厄任工人总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与英国委任统治当局进行谈判,成为犹太复国事业的有力发言人。

1943年3月的一天,梅厄代表总工会出席英美调查委员会会议,严正声明巴勒斯坦犹太人自治机构将接纳大批犹太移民,不限数量也不附带任何条件。

4月,为声援滞留意大利海上的移民,梅厄发起震惊世界的绝食斗争。当时,以梅厄为首的15名犹太人社团领袖在那路撒冷犹太全国委员会办公室集体绝食,终获成功。

接着,英国10万大军和2000名警察进驻巴勒斯坦。在犹太复国主义的许多首要人物或遭逮捕,或流亡国外的情况下,果尔达·梅厄以犹太人办事处政治部代理主任的身份,活跃在英军占领区,发动全民进行抵抗,被英国委托政府称为“难以对付的人物”。

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给梅厄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为她后来的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外交生涯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这同果尔达。联合国“分治”决议公布后,巴勒斯坦全境出现阿拉伯人动乱,中东战争一触即发,犹太总会决定立即筹款、武装军队。

此时,梅尔夫人临危受命,当天飞往美国纽约,凭着她几十年在美国犹太人中建立起的威望和雄辩的演说才干,一举筹得5000万美元,超出原计划一倍。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天,梅厄夫人再次出马,她只带一把梳子和一把牙刷飞往美国,再次为以色列募捐7500万美元,为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的胜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经济实力保证。

面对梅尔夫人如此高效的工作,后来成为以色列第一人总理的古里安如此说:“有一天要写历史,将写上一位犹太妇女,她弄到了使国家能存在的钱。”

令古里安等人要不到的是,梅厄夫人不仅解决了大笔筹款问题,作为一个女人,梅厄在中东战争正式爆发前的6个月里,还作为特殊代表,两次潜入约旦,同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秘密会谈,力图打破阿拉伯国家军事联盟。

梅厄夫人的工作效率赢得了大家的认同,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在战争即将爆发的前夕宣布独立,梅厄夫人同25名全国行政委员会成员一起,在“独立宣言”上签字。

1948年5月15日,这是令很多犹太人都为之兴奋的一天,这一天,以色列正式宣布独立。以色列宣布独立后,具有卓越外交经验和演说才能的梅厄夫人,被任命为驻苏联公使。

同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打交道,这项工作对梅厄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她是个知难而进、决不服输的人,她像家长一样把使馆管理得井井有条,每个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她还安排使馆的每个成员轮流做杂务。

1949年梅厄离开莫斯科回国,同年加入了以色列议会,一直到她1974年退休。

从1949年到1956年,梅厄夫人担任劳工部长一职,这一时期是以色列经济严重困难时期。当时,每人每天肉类食品的定量是3.5盎司。如果某位男士向一位女士求爱,他不是献上一束鲜花,而是送上一颗洋葱,因为洋葱比鲜花更实用。

在议会中,梅厄夫人是一位立场坚定、敢说敢为的女强人,她处处都在维护妇女的权益和地位。一次在内阁会议讨论妇女连续遭强暴的问题时,一位部长建议不许妇女夜间出门。梅厄夫人对此提出了强烈抗议:“是男人在袭击女人,如果需要颁布禁令的话,那么被锁在屋子里的应该是男人,而不是女人!”

在谈到国家独立的问题时,梅厄夫人说:“许多世纪以来,我们第一次赢得了独立。以后再也听不到‘犹太难民’这个词语了。以色列将接纳每一名犹太人。”为了安置成千上万的犹太移民,梅厄夫人发起了庞大的集资活动来解决住房问题。

1956年,梅厄夫人出任以色列外交部长,在总理本古里安的领导下工作。也就是从此时开始,梅厄开始广泛地使用“梅厄夫人”这个称呼。

平时中的梅尔夫人既有刚强的一面,也有幽默的一面,而她卓越的口才直到很多年以后,还被人津津乐道。当她刚刚上任外交部长时,一个记者追着问她:“你作为第一人女外交部长有何感受?”

梅厄夫人巧妙地回答道:“我不知道,因为我从来没有当过男部长。”

梅厄夫人也是一位非常勤奋的部长,她每天工作18个小时,总理对她的坚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非常佩服,称她为内阁中惟一的男子汉。一次,总理建议梅厄夫人出去度假好好休息一下,梅厄夫人反问道:“为什么?你认为我累了吗?”

总理笑着说:“不。是我累了。”

梅厄夫人回答说:“那么去度假的应该是你。”

善于理财是梅厄的特长,但不是她得以充分发挥的特长。在接连不断的战争周旋中,果尔达成了一名令世人注目的外交家,成为当今世界上不可多得的谈判能手。

同时,梅厄夫人坦率得老实,顽强得近于固执,机智过人又不失狡猾。她遇上难题从不退缩,她面对失败从不灰心,她决定拒绝就不后悔,她一旦发怒便出言不逊。她是一个通情达理的怪物,又是一位高做得有些蛮横的天使,她让人钦佩又令人感到可怕。

在梅厄夫人外交生涯中,西奈战役后的外交对她来说是一个考验。1956年,由于英、法两国出兵干涉,为对付英法联军,埃及只得抽回坚守在西奈地区的埃军,以色列闻讯大喜过望,立即命令沙龙和瓦莱齐二人率领以军,兵分两路向西奈半岛进发。埃及驻守西奈半岛的力量因大大削弱,致使以军进展顺利,于11月5日,全部占领了西奈半岛。

西奈战争后,以色列孤立了。在亚洲各国,以色列到处碰壁。以色列同美国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同苏联的关系,坏得比紧张还要坏。在联合国的历次会议上,梅厄夫人成了不受欢迎的人。于是,以色列看中了非洲,外交部长梅厄夫人也就开始了对非洲各国的征程。

梅厄夫人是带着以色列国际合作规划前往非洲的。当时,她会见了利比里亚孤独感很强的总统杜伯曼,被果拉部族授予大酋长的光荣称号。她见到了雄心勃勃的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参加了第一届非洲人民大会,会见了60位重要人物,并且以说真话赢得了非洲各国领导人的信任。

当然,梅厄夫人的非洲之行,并非全部顺利。当时,阿尔及利亚代表用冰冷的语调提出带挑衅性的问题:“你同非洲人民的头号敌人法国保持亲密关系,你该对我们这些人怎样解释呢?”

梅厄夫人对盯着她的非洲领导人说:“当我们的邻国想毁灭我们的时候,世界上唯一愿意向我们出售武器的国家是法国。你们对戴高乐的仇恨我没有。我可以告诉你们实际情况,不管你们喜欢不喜欢,如果戴高乐是魔鬼,我们也要打交道的。假如你们处在这种地位,你们怎么办呢?”

于是,紧张气氛解除了,关系融洽了,因为梅厄夫人说了实话,而说实话总是让人相信和信服的。

梅厄夫人的非洲外交应该说是很有成效的,虽然没能完成结成政治集团的最终目标,但加强了以色列同非洲各国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增强了非洲各国对以色列国的了解和理解。

1965年,梅厄夫人由于多年的劳累过度患上了各种疾病而退出了内阁,她还拒绝了出任副总理的建议。她认为做一名专职的祖母比做一名兼职的总理要好。

过去由于工作的需要她没有尽到母亲的职责,如今她要在孙子们身上弥补自己的遗憾。她从外交部长的大公寓里搬了出来,重新开始了清洁、烹饪、熨烫和采买的工作,她又回到了平凡的家庭生活中来。人们经常能够看到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太太提着大包到市场买东西。每到节假日,祖孙三代聚在一起,她都要亲自上阵做几道拿手菜肴。看着一家人欢聚在一起,梅厄夫人感到由衷的喜悦。

总理生涯

就在梅厄夫人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1969年2月,以色列总理埃克希尔因心脏病突然去世,工党必须推选新总理。

梅厄夫人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有影响力的演说家。她最擅长用形象的比喻阐明自己的观点。她在纽约的一次公开讲演中说道:“谁能在真正和平来临之前诚恳地让以色列人回家去?是否有人希望我们开始训练年仅10岁的少年为下一次的战争做准备?你们肯定会说不,所有的以色列人都会说不,我确信世界上每一位公正的人都会说不!”

因为有卓越的口才,又有对工作不知疲倦的敬业精神,1969年3月,梅厄夫人被推选为总理,此时她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按照常规,这个年龄的老人应该呆在家里安度晚年。然而梅厄夫人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小家。她要为国家的利益奔波操劳。虽然她的年事已高,但她追求和平的信念始终没有改变,经过再三考虑之后,她还是同意复出了。

成为总理后,梅厄夫人做出的第一重大行动就是出访美国。当时,以色列刚刚经过对阿拉伯世界的战争,战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也是以色列变得非常孤立。第三世界纷纷与以色列断交,就连美、英、法对以色列也颇有微词。更为严重的是,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开始了长久的消耗战,不停的战争对双方都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争取头号强国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显得非常重要。9月24日,梅厄夫人一行到达了美国费城,开始了对美国的外交攻势。

在美国的20天里,梅厄夫人一再向美国总统尼克松强调,只有以色列才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为可靠的盟友,以色列越强大,越有利于遏制苏联的扩张。

很快,尼克松及美国政界要人被打动了,梅厄夫人的军事订单被批准了。于是,一架架战斗机飞到了以色列。同时,梅厄夫人提出的贷款也得到了满足。从1969年到1972年,美国给予以色列的军事经济援助,超过了以色列建国后历届美国对以色列援助的总和。

在外交上,梅厄夫人的强硬作风是大家公认的。1971年,尼克松会见法国总统蓬皮杜时,当时的罗杰斯国务卿想使谈话变得轻松一些,就说,世界上两个发生麻烦的地区,南亚和中东,恰巧都是女人当总理。他说,“印度”有个英迪拉·甘地,以色列有个果尔达·梅厄,“也是一个女的?”蓬皮杜嘴上挂着一丝微笑,说了句:“是吗?”

当然,蓬皮杜这样讲并没有轻蔑之意,而是带点奇特的钦佩之情,梅厄的所作所为,说明不论她是男子还是女性,其实都没有多大区别。梅厄和英·甘地有一点是共同的,在同男对手谈判时,她们都是毫不退让,甚至还要使对方退让。但是她们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截然不同。虽然两人都富有女性特点,但是英迪拉是利用自己的女性特点,梅厄则不然。英迪拉希望别人像对女人那样对待她,而自己却以男人般的无情来行事。梅厄则希望别人像对男人那样对待她,自己也像男人一样行事,她从不由于自己是女性就哀求别人或者饶恕别人。

解决好外部的外交问题后,70多岁的梅厄夫人又开始大力整顿国内问题。虽然在这方面由于总总原因,梅厄夫人可能做的不太好,但作为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她敢于作为的作风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1973年爆发的以色列同埃及和叙利亚的战争,是梅厄夫人就任总理期间经历的最大危机。

这场战争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起源于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打算收复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首战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气为之大振。埃军渡河之役显示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

12日,以色列军用物资即将耗尽,举国上下一片震惊。后来,在美国的帮助下,以色列度过这个难关,但是,梅厄夫人却陷入了政治危机之中。

尽管梅厄夫人预感到埃及和叙利亚准备发动进攻,但她没有立即采取防范措施,还推迟了征集预备役军人的行动,结果在这次激战中以色列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梅厄夫人终日在殚精竭虑中生活,她在自传中写道:“我的余生将伴着惨痛的教训一同度过。”

战前,她认为对方不可能发动这场攻击,战争过后她态度依然十分强硬。特别是在组织新内阁时,他不顾很多人的反对,又把战争期间担任国防部长的达杨拉入内阁,此举更进一步地计划了国内矛盾。

1974年3月,梅厄夫人宣布组阁失败,作为看守总理,她继续留任几个月,直到新新总理选出。几个月后,拉宾成为了新一届以色列总理。

就这样,梅厄夫人的时代结束了!

一个顽强的老人

1974年6月4日,梅厄夫人离任,这时她已是76岁的老妪了。早在她出任以色列总理之前就已经发现自己患有白血病,但她并没有被病魔吓倒,凭着顽强的意志一方面同病魔作斗争,一方面领导以色列人民为争取和平而斗争。

离任后的梅厄夫人并没有闲着,她开始周游世界,向世人宣传她的思想。

梅厄夫人一生都在为追求和平与幸福而奋斗,并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对于自己有一段时间忽视孩子们的行为,对于宁愿献身于工作而导致婚姻破裂的错误而深感内疚。梅厄夫人曾经这样写道:

有这样一种女人,她不愿呆在家里,宁愿将自己生活中的孩子及家庭置之不顾。她生来就需要更多别的东西。她无法脱离更大的社会生活。她不会因为孩子而缩小自己的视野。这样的女人永远不会休息。

卸任后的第二年,梅厄夫人完成了自传《我的一生》,此书立即成为畅销书。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和外交家,1981年美国将《我的一生》拍成了电视剧,3次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好莱坞明星英格丽·褒曼扮演梅厄夫人,轰动一时。

关于对梅厄夫人的评价,作为同时代并与她有过不少接触的尼克松也许最有发言权。尼克松回忆道:

对以色列人民来说,她则是一位受人爱戴的老祖母式的保护者,一位强健结实而又可以信赖的妇女。她把以色列的重任担在肩上;但她也腾出时间来,在厨房的桌子旁边招待她的助手们喝汤。

1969年,我在悼念艾森豪威尔总统的仪式上所作的悼词中说:伟大的政治家总是在国内受到爱戴、在国外也受到尊敬。

但是,只有少数几位象艾森豪威尔这样的政治家,才能在国内外受到真正的爱戴。果尔达·梅厄也是这少数几个人中的一位。与艾森豪威尔一样,这不只是由于她的所作所为、显然也是由于她的为人,国内外的人们才如此真心地爱戴她。

1974年6月,在她离职才十二天之时,我最后一次见到她。她是在以色列对1973年10月战争中的准备工作发生长期争论后去职的。我们在她在耶路撒冷的简朴的公寓中拜访她。她再次对美国在那次战争中对以色列的支持向我表示感谢。

当她费劲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向我们表示欢迎时,我可以看到她脸上痛苦的表情。事后我才知道,她当时与我一样患有静脉炎。此外,她还患有淋巴腺癌。她对这一点保密了好几年。

后来,在以色列议会举行的一次国宴上,我决定打破先例,在向国家元首祝酒之前,先作一次特殊的、外加的祝酒。我说:我所见到的领导人中,还没有一位比果尔达·梅厄表现出更为突出的勇气、聪颖、坚韧和果决了,她献身于国家的精神也让别人望尘莫及。我说:“由于我与她共事过,所以,我想我已经成了她的朋友;她也一直是我的朋友。因此,我有幸请各位和我一起,为这位前任总理干杯。让我们为果尔达·梅厄总理干杯!为果尔达干杯!”

对她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对我亦然。那次祝酒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我的本意是:“让我们怀着爱戴的心情,为果尔达干杯。”我想,她一定会理解,我正是这个意思。

1978年12月8日,与白血病抗争了12年之久的以色列女强人果尔达·梅厄在耶路撒冷与世长辞,终年80岁。

梅厄夫人虽然去世了,但关于这位中东铁娘子的评论一直不休。2000年,法国《费加罗》报评出15位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妇女,梅厄夫人便名列其中。确实,果尔达·梅厄在国际上享有一位富有魄力、十分干练、非常坚韧的政治家的声誉,她为人聪明、诚实、坚强,具有在任何一个重要国家都能胜任最高领导的能力。 W/+ceP1U5PxsawH5f0JidkfJlqMBnG6v3jH34chlrE2EWzkAaDX8rf+gFRJfPpu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