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母亲启蒙爱好绘画

春去秋来,转眼小正权已经8岁了。虽然童年里没有多少欢乐,但幸运的是,小正权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首先他的父母都粗通文墨,没事儿的时候也教他认几个字,不过他真正读书写字还是由四哥张文修教的。

张文修读书很多,曾中过秀才,有极好的才华。但后来科举的时候,被人诬陷说答卷里有触犯清朝皇帝的地方,不但没有中举,连秀才的功名也被革除了,从此绝了仕途之念。

四哥回家之时,小正权已经6岁了,于是他就成为了八弟的启蒙老师。先从《三字经》开始学起,接着学《百家姓》《千字文》。等到这些都背熟了,张文修又教他背诵《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笠翁对韵》等浅易的诗歌,逐渐加深到四书五经及《左传》《春秋》《史记》等经典和史书。

张文修对小正权要求非常严格,所有他教过的东西必须熟读背诵,否则就用戒尺惩罚他。后来四哥去资中县教私塾,还安排八弟学习书法,每天必须临写五篇楷书字帖,少一张就打一下。

小正权学习非常用功,每次四哥检查他的作业,都完成得很好,当然也有极少的情况,孩子贪玩总是难免的,那就只好让手心受苦喽!

1907年的冬天过去,再过几天就是立春了。立春的前一天,我国农村有“鞭春”的习俗。旧时府、县官在立春前一天,迎接用泥做的春牛,在衙门前,立春日用红绿鞭抽打,因此立春又称为“打春”。“鞭春”的主办者一般是当地官府,活动场面非常热闹、隆重。百姓们都说:“这样才能把寒气送走,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这一天,对于生活在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因为“鞭春”过去不几天,就该是热热闹闹的春节了。接下来,就会漫山遍野的一片嫩绿,到处都充满着生机。春天总是给人带来无限美好的遐想和希望。

对小正权这样的孩子们来说,这一天,更是一个难得的有趣欢乐的日子。这一天,平日里严肃的家长们都会对孩子们放纵一些。小正权兴奋得一夜没睡好,大清早就爬了起来,外面刚刚鸡叫二遍。他找出平时舍不得穿的衣服,头上戴了一顶小瓜皮帽,跟着二哥、四哥跑到大街上,小辫子在身后一甩一甩的,很神气。

街道两边看热闹的人群越聚越多,平时很严肃的家长这时也对孩子们特意纵容。这些小家伙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嘻嘻哈哈,你追我赶,纷纷挤占了观看“鞭春”的最佳位置。

张家几兄弟也占到了合适的地方,老八当然被哥哥们放在最前面。“鞭春”的锣鼓声从远处传来了,小正权伸长了脖子,踮起脚尖,就看到了大路上那长长的队伍。

前面的两列,是几个穿着紫色黑边长袍的人作为前导,他们都戴着高高的帽子。而装饰得五彩缤纷的春牛由两个人抬着跟在他们身后。再后面是官府的其他人等和沿途跟着看热闹的人。

小正权盯着那头彩色的春牛,眼睛一下就直了:这头牛高大健壮,两支牛角异常粗大,前额上有一个白色牛毛拧成的旋;全身棕黑色的毛与白白的四蹄形成鲜明的对比;牛尾冲天翘起,就像一支极有号召力的火把。

有一个农夫打扮的人跟着春牛屁股后面,不时神气地扬一下鞭子,大声地吆喝着。

小正权立刻就被迷住了:“多么奇异的水牛!奇异得不可思议,怎么与平日在田中所见的不同,又是这样逗人喜爱?你看它仰天长啸,仿佛鼻子里发出了‘哞哞’的叫声。”

看着看着,他就靠近了那头春牛,突然头顶上“噼啪”声响,原来那个农夫正用鞭子在他头上甩响:“小娃娃,让开,不许跟这么近!”

但他仍然痴迷地跟着,结果被一个人捉住衣领扔到了人群边上。小正权咧开嘴还没有哭出来,就立刻又被那些彩扎的鳌鱼、镀金的狮子、起伏翻腾的长龙等深深地迷住了。他呆呆地看着,不知身处何地。

回到家里,他问四哥:“春牛为啥跟田里的水牛不一样呢?”

四哥笑着说:“因为它是用竹篾扎好,用纸糊成的。”

“那为什么不画得跟真牛一样?”

母亲笑眯眯地插话了:“八儿,这头春牛是送给开封府包青天的,所以要把它装扮得漂漂亮亮的,包大人才会收下;如果做得跟田里的真牛一样黑乎乎的,包大人生气不收,明年的庄稼就不会丰收了。”

母亲曾友贞聪颖贤惠,为人善良,从在娘家时就喜欢描花绣凤,嫁给张家后,为贫困的生活所迫,重操旧业,做起了绣花的活儿。由于她手艺好,绣得栩栩如生,久而久之成了内江县有名的“张绣花”。

她不但勤劳,而且教子有方。虽然家里很穷,但她还是让孩子们读书。在她的精心培育下,儿女们都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好成绩。

这时张老八听了母亲的话,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画的应该比生活里的更好看些。

春天到了,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妈妈领着小正权去走亲戚,路上他开心地四处看着,杨树、柳树又生出了新叶,成群的鸭子在河里欢快地游着、叫着。

妈妈一边走着一边嘱咐儿子:“八儿,到了人家要有礼貌,到门口要喊人,要鞠躬。”

“嗯!”

到了亲戚家,小正权像个小大人一样向每一位长辈鞠躬问安,人们纷纷夸奖。然后大人们就到屋里聊天去了。

正权与几个表哥表姐在院子里玩,一会儿几个孩子就混熟了,这时表哥说:“我们到三元塔上去玩吧!”

小正权一听“三元塔”,立刻高兴起来,在家里每天都远远地望着三元塔那巍巍的身影,那一片片白云就像拴在塔尖上一样,今天能登上去自然无比兴奋。

几个孩子爬上了陡峭的山坡,费了很大的劲才登到了塔顶,小正权放眼一望,立刻就被惊呆了:

啊!这就是我生活的内江吗?原来家乡的景色是如此美丽,沱江像一条浅蓝色的玉带,从西向东伸开,两岸重重叠叠碧蓝的山峦,给人无限的柔情。

玉带在县城的腰上绕了个大圈,顺着三元塔下的山脚,又由东向南伸向了远方。河面上小船来往穿梭,波光粼粼,夕阳下河滩上的细沙闪烁出一片金色光芒。

正权倚在窗洞的石壁上,暖煦的春风呼呼地在耳边响着,心中产生了与上次看“鞭春”时一样的感觉,只是那次是人类的智慧,而现在则是大自然的魅力。虽然内容不同,色彩各异,但都诱发了小正权对艺术的向往。

于是他从9岁开始,就向母亲学习画画,但不是想当画家,依然是为了生活。

因为母亲的手艺高,人缘也好,因此大家都喜欢让她做活。活太多忙不过来,她就让孩子们做她的帮手。二哥善孖、大姐正恒(小名琼枝)都跟着母亲学画,画得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一天,母亲把小正权叫过来:“八儿,你看这只鸟好看吗?”她手里拿着一幅花鸟图案,画上一只喜鹊落在梅花枝上。

小正权歪着头看了看:“好看,就是,就是为啥只画了一根树枝呢?喜鹊应该停在大树上才对啊?”

妈妈没想到儿子小小年纪会有这样的问题,她不由得一愣,但想了想随即笑着回答说:“嗯,具体为什么我也说不太清楚,反正这样更好看。对了,你想一下,如果画出一棵大树来,那喜鹊就会画得很小才对啊!而且树枝画多了就太杂乱了,也不好看。”

小正权“嗯”了一声,似懂非懂。

母亲接着说:“来,八儿,在画上蒙个白布,你帮我把这个鸟拓下来好不好?”

“好啊!”

小正权在母亲的精心指点下,画画的水平迅速进步。母亲也尽自己所知,把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灌输给儿子,从肝胆忠义的关公讲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卧薪尝胆的勾践讲到王羲之的墨池,希望儿子能够长大成才,使儿子的心中充满了对前程的美好憧憬。

从小的耳濡目染,加上过人的天赋,小正权从一开始,就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眼看着大自然中烂漫的山花、鸣叫的百鸟,被母亲灵巧的画笔展现在画布上,小正权兴奋不已,想象着自己也能像母亲那样,随心应手地把喜爱的花鸟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他刻苦学习画画,在家里用纸笔画,上山打柴、放牛,则用树枝、石块在地上、石壁上画。在家庭的熏陶下,小正权进步很快,不但能帮助母亲描绘花样,画较复杂的花卉、人物,而且写字亦较工整,常获得长辈称赞。 3AZQ1TfAJdQ727Yyq+kzOAxLbVck9v4Ljau7wXDvzoSAm0fUU4/OZgLMDGMvKSZ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