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新闻写作中不同信息的选择

一、主信息与次信息

所谓“主信息”,就是一篇新闻报道处于主要地位的、报道者要重点传播的信息。

所谓“次信息”,就是一篇新闻报道中处于次要地位的、报道者在传播主信息时粘连着或附带出来的信息,对主信息起辅助性作用。

举例来说。我国媒体曾转发过美联社的一条消息,报道美国总统里根之子小里根失业的事实。请看其导语:

美联社纽约10月14日电 就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领救济金。

这条导语所传达的信息显而易见:它用小里根失业这一事实来与里根宣扬的美国“走向经济复苏”的“政绩”构成对比,说明美国经济绝不像总统说的那么好,但是,这中间又附带传递出了另一信息:美国总统的儿子失业了。这一信息虽然很不起眼,却真实存在。我们一些文章在谈反腐败问题时,就把这个次要信息单独抽出来引用,说人家总统的儿子并不因为老子的原因找好工作发大财。

这类例子不胜枚举。这与“主题”的概念是不大一样的。即使是对于一篇内容丰富的报道而言,它也只能允许有一个主题。这就是一些学者提到的新闻报道“主题的单一性”,新闻报道的主题是从新闻事实的丰富多义中选择到的单一。

新闻报道之所以会产生出“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一方面,是因为客观世界万物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拔出萝卜带出泥”,当新闻报道对某一事实做出报道时,与之相关的其他事实与信息就会粘附着、伴随着。另一方面,是由事物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所决定的。事物在运动过程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也是不断地转化的。在面对事实所表现出几个方面的信息时,记者凭判断选择并突出某一信息,这就成了一篇报道的主信息;而未经强化的其他信息,就成了次要信息。以《上海严寒》为例:

新华社上海2月12日电 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7.4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80多年来罕见的严寒。10日和11日,这里出现了晴天下雪的现象。晴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下飞舞,行人纷纷驻足仰视这个瑰丽的奇景。

“前天一夜风雪,昨晚八百童尸。”这是诗人臧克家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这几天要比10多年前冷得多,但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民政局已布置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为了避免寒冷影响儿童的健康,上海市教育局已将全市幼儿园的开学日延至18日。

上海下晴天雪,阳光下雪花飞舞,是一奇丽景观。可以此为主信息做一条社会新闻来报道。但记者了解到在这样的严寒下上海百姓能平安无恙不受影响,是因为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联系到旧社会的惨景,记者认为另一个信息,即政府关心百姓更有报道价值,便将后者处理成主信息,而自然现象成了次要信息了。“晴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下飞舞,行人纷纷驻足仰视这个瑰丽的奇景”这一信息,成了主要信息的衬托。正如马克思所说,焦虑不堪的穷人对最美好的事物也是无动于衷的。在饥寒交迫的旧社会,谁顾得上以此为奇景欣赏呢?

对于要报道的主信息,记者总是千方百计加以强调突出,以给人加强印象;对次要信息,在不影响主信息传播的前提下,记者可以尽量做些弱化处理,不让其喧宾夺主。

1.强化主要信息

新闻报道是一种信息的给定。一则报道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其信息是否成功地传播出去了。为此,传播者总是千方百计对所传播的主要信息加以突出、强化,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报道中的主要信息一旦确定,报道者总是努力将它做醒目处理。

在新闻报道中,强化主要信息的策略主要有两法:一是前置法,一是重写法。这两种手法,在不同的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

消息写作中,前置法是最为主要的策略。如消息写作中最为主流的结构方式——倒金字塔结构即是如此。按《新闻学大辞典》的解释,所谓倒金字塔式结构,“即以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中各项事实内容。一篇新闻中,先是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端;而在新闻主体部分,各段内容也是依照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较重要的往前放,较次要的往后靠,不大重要的放在最后面”

前置法在消息写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就是消息特别重视导语的写作。它要求导语包含并突出主要信息。主要信息在导语中越是前置,就越能给人以强烈冲击。试比较两则导语的写法——

我国政府新近颁布了一项计划生育的新政策,即一对夫妇只准生两个孩子,最好只生一个。

一位外国记者将其写成:

生两个好,生一个更好——这就是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生娃娃的新政策。

两相比较,后者在对主信息的强化突出上用意更为明显。

相反,在某些消息中,由于没有对主信息做突出处理,结果让次要信息唱了主角。请看《电影盛会已落幕,无名英雄始登台(主题)第三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进行总结表彰(副题)》这条报道的导语:

第三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组委会昨日在湖南宾馆举行总结表彰大会,省市领导和电影节组委会负责人××、×××……出席。

谁是今天要登台的“无名英雄”?这应当是消息要报道的主信息,标题中已点明了,但导语中突出的是哪些领导人出席了会议。这就将次要信息放在了“主”的位置,把本该突出的信息弱化了。这条消息最后一段才把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说出来,可谓是“整条消息已写完,无名英雄始登台”。

在通讯报道中,对主要信息的处理主要采用重写法。所谓“重写”,就是浓笔重彩地写。在表达方式上,通常用细描、抒情和议论;在修辞手法上,则不惜用排比、重复等法。如西方记者写的人物报道《难忘的英格丽·褒曼》,为了突出这位女主人公的魅力,一开头就来了这么一大段:

她不施脂粉出现在银幕上,美国化妆品马上滞销。她在影片中演修女,进入修道院的女子顿时增加。一个影迷从瑞典把一头羊一路赶到罗马作为礼物送给她。多少封信只写“伦敦英格丽·褒曼收”便送到了她手中。

这段文字对人物的魅力可以说是做了很好的渲染。在一些消息中,为了突出主信息也不惜做“重写”处理。请看《只有一条横幅的庆典(引题)长永高等级公路全线通车(主题)》的导语:

没放彩球,没插彩旗;没放鞭炮声,没有鼓乐声;惟有“隆重庆祝长永高等级公路第二期工程胜利竣工”的横幅标语悬挂在永安收费站的门楣上——8月20日,这一被称为“省门第一路”的高等级公路悄无声息地举行了全线通车“仪式”。

这条消息报道的是一项工程的竣工。按一般的报道模式,这就是报道的主信息了。但这个通车典礼的简朴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显然,他是将后者作为这条报道的主信息,所以在导语中不惜用排比句,从“没有”和“只有”两方面反复强调这一信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特写性报道则可以说是专门为了强化主要信息而创造的文体。这是一种典型的“重写”式文体。所谓特写,就是对报道对象作镜头化、局部化的放大展示,使得这一部分内容凸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弱化次要信息

次要信息,是指与主要信息虽有联系,但是处于次要地位的信息。次要信息在新闻报道中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消息中起辅助作用的,通常如消息中的背景材料;一种是在生活中存在联系,但在报道中对主信息无辅助作用的内容。

前一种次要信息,在报道中虽有一定的必要性,但与主要信息相比,它是处于“宾”的地位。处理得好,则“宾”、“主”相得益彰;处理得不好,则有可能喧宾夺主,扰乱视线,分散读者对主要信息的注意力。为了不让它对主信息产生干扰,对它做弱化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对这类信息的弱化处理,通常有两法:一是后置法,一是简缩法。后置法,前面提到的倒金字塔式结构同样是典型之例。它采用先主后次的策略,将重要内容前置,对次要的内容则按其程度后列,将最不重要的信息置于最后。简缩法,如新闻界所流行的“掐枝去叶法”:将主要新闻事实与辅助性的背景材料喻为“红花与绿叶”的关系——少量的绿叶可衬托红花,过多的绿叶则可能掩盖红花——故有必要对过多的绿叶做掐枝去叶的删节处理。且看下面这条消息:

桥头“鬼市”干扰居民依法取缔非法贸易

每当天色将晚,在西直门高梁桥头便聚集起上百人,这就是被人们称之为“鬼市”的旧衣物交易场所。在那里,地摊满地,人声嘈杂,吵闹、殴打的现象频频发生。住在附近的一位女居民向记者反映:“‘鬼市’每晚不到7点钟就开始聚集人,到深夜11点人还不散。这些人经常顺手牵羊偷附近住户的东西。那天,我刚打院门出去,迎面飞来一块砖头,好悬!差点儿打着我。我们住在这儿,天不黑就得大门上锁,连外出上厕所都不敢。”另一位中年男子也说:“这集市出卖的东西破破烂烂,又脏又臭,每早我们一开门,在门前、河边、花架下到处可见一堆堆的破布烂鞋,既影响市容,又不卫生。”

据调查,在这里经营的多是外地人。他们中间有小商贩、工人、农民,也有无业游民。因集市秩序很乱,所以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来此销赃。记者了解到,这里的旧物价不高,但有假。那些外地进京的临时工郊区农民是这里的常客。

9月9日,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办事处组织了一支联合执法队与海淀区大钟寺派出所民警依法取缔了这个黑市。市容、工商、综合治理、城管4个部门对非法买卖的269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其中罚款处理了230余人。

这条报道中,“取缔非法贸易”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是主要信息;“‘鬼市’干扰居民”是“取缔”的原因,是辅助性材料。报道将辅助性的背景材料既写得很足,又置于篇前。所以无论是从后置法,还是从简缩法来看,都是不合适的。没有对次要信息做弱化处理,极不利于主要信息的突出和强化。

后一种次要信息,它与主要信息有着联系,但由于写作行文时没有将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出来,故在报道中显得与主要信息无关。对这样的信息,视情况需要,要么将其删除,要么进一步将它与主要信息的必然联系挖掘出来,以将其转化为有用的辅助性信息。请看下面的报道:

端午给下岗者带来商机

本报讯 过端午,长沙菜市和食品市场为之一旺。猪肉回升到每500克5.5元上下,鳝鱼卖到了15元半公斤;走亲戚送礼用的粽子、盐蛋更是一篮一篮地被顾客提走;“德园”的包子,购买者排起了长队……

今年长沙市场供应的粽子花色品种大大多于往年,肉粽、果粽、八宝粽等,甜的咸的一应俱全。据了解,不少下岗职工办起了做粽子的家庭临时作坊,卖不完就送亲戚朋友或留着自家吃。市民反映,出自下岗职工之手的这种家制粽子,用料精,制作卫生,很讲究口味,特别受欢迎。端午节另一畅销的大路货便是咸鸭蛋,今年长沙市场货源准备充足,价格并未上扬,端午节前便已销出20万吨。

如果不看标题,这条消息要说的信息当是报道长沙端午节市场的火爆场面,但标题突出的是节日消费给下岗者带来的商机。在生活中,这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但由于报道中只提到下岗职工包制粽子,没有把物价上涨与“给下岗者带来了商机”这一信息联系到一起,故明显地游离于主信息之外。这样的次要信息,读者就不容易看出与主要信息的联系,倒还不如删除。

二、必要信息与冗余信息

信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内容。要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内容,就必须交代必要的信息,使得所传播的信息更为明晰。在报道中,我们不但要注意突出主信息,而且也要注意交代相关的信息,消除受众对所接受的信息可能产生的疑惑。同时,我们还要适当保持和控制好冗余信息,使得报道所传播的信息既简明又饱满,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

1.交代必要信息

所谓必要信息,就是指能消除主要信息的不确定因素,明确与主要信息相关内容的信息。它能使所传播的信息成为有效信息,真正为受众所掌握。

具体来说,必要信息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使所报道的事实清楚,所传达的信息明白,读者读后不生疑惑;使事实的新闻价值体现出来,加强读者对事实意义的理解。

实践中,某些报道由于必要信息交代不清,读者读后反生疑问,这样的报道就是不成功的传播。如1981年6月18日的《人民日报》关于江西庐山修筑“观瀑路”的一段报道:“为了使游人真切地观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景,专门修筑的一条通往庐山秀峰黄岩瀑布的道路,于5月中旬完工交付使用。这条观瀑路宽1.8米,长1800多米,沿此路步行45分钟即可到达瀑布崖。”

由于这条报道对一些必要的信息交代不够,对读者了解这一工程的情况造成了障碍。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批评道:“这一则报道有两点没交代清楚。首先,这条路光有终点没有起点。1800米从哪算起?其次,1800米的路步行要行45分钟,合25分钟1公里,如果修的是现代化的道路,步行1公里要不了25分钟,只要一半时间。如果修的是爬山的石级路,应该说明,免得读者疑惑45分钟这个数字有错。”

吕叔湘先生所批评的现象在一些报道中还不少见,原因不外乎两个:或报道者在采访过程中虽然自己对新闻事实的方方面面有了了解,但报道时没有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将一些本该向受众交代的信息省略掉了或故意隐去了;或报道者自己也没有把一些相关信息弄清楚,以己之昏昏,自然不能使人昭昭。且看消息《武汉将新建一座长江大桥》:

武汉今日电 长江又将飞架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公路桥已被国家计委列入“七五”重点工程前期计划。

日前,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20多位桥梁专家、学者聚集武汉,对武汉长江公路桥,将建在汉口黄埔路至武昌徐东路之间。经过反复比较,桥型为竖琴式单平面稀索钢斜拉桥方案,主跨度为400米。引桥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并在跨越汉口解放大道和武昌和平大道两处分别设置四层互通式立交及引道桥。据悉,这座公路桥将分流通过现有武汉长江大桥车辆的50%。

武汉将兴建新大桥,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原来那座著名的长江大桥,并由此生出一连串的问题。正如有专家指出的那样:“为什么已有了一座长江大桥,还要再兴建一座长江公路大桥?新建的长江公路大桥与原有的长江大桥相比,有什么特点?新建的长江大桥与原有的长江大桥相比,哪个更长呢?新建的长江大桥与原有的长江大桥相距多远?老的长江大桥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新闻如果回答了上述问题,不仅可以使读者对未来的长江大桥有比较具体的了解,而且也能适应读者的联想,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可惜,这条新闻对上述问题或者没有回答,或者回答得不很清楚。比如,最后一句‘这座公路桥将分流通过现有武汉长江大桥车辆的50%’,似乎要回答为什么要再建一座长江大桥的问题,但并没有说明是否现有的长江大桥已经无法承担过多的汽车流量。新闻中也写到了新建长江公路大桥的桥址,但不是武汉的读者大概也难以据此知道新老长江大桥相距有多远。” 这里所指出的问题,在其他的一些报道中也不乏其例。原因就在于必要信息交代不够,对受众接受信息时可能产生的疑问估计不足。

2001年3月8日的《北京日报》刊登的《媒体,你到底怎么了》,表示出对新闻报道缺少对必要信息交代的不满。文章说,前些天的报纸上有条消息,说华南沿海某户人家,看了七年的电视机突然爆炸,一个10岁的男孩子死于非命。尽管这条消息有地名,有人名,有事情的始末,但作者感到疑惑的是:这条消息把他最想知道的一点——这电视机到底是哪里生产的——有意地“忽略”掉了。这样做给人的感觉是为生产厂家留面子,但却是对受众的不负责任。可见交代必要信息的重要性。

在一些报道中,必要信息说明或暗示着事实的价值,帮助读者对报道信息的深层次理解。这类必要信息大都表现为相关背景的交代。请看下面的这条导语:

一位29岁的美国留学生今晚在这里主演了中国京剧优秀传统剧目《贵妃醉酒》。京剧是一种只有中国演员才演得了的戏。主角魏莉莎出生在美国的堪萨斯州,现在南京大学学习。

这里主要新闻信息是美国留学生演中国传统剧目,其他都是背景材料。这些相关信息交代得非常有必要,读者将它与主要信息联系起来理解,自然就能加深对这一事实价值的把握,对其意义的理解。

《湖南日报》记者熊先志说:“有些事很平淡,如果不加解释,不讲背景,你就看不出这是新闻。但是一旦一解释,就成了重大新闻。比如,我在通道县采访,主人在餐桌上摆出一种野菜,称作‘薇菜’,样子平平,味道也平平,看不出什么特色,嚼不出什么口味,大家吃上两筷子也就觉得够了。这时,主人说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日本丢了两颗原子弹,爆炸所及的地区,整个生命,整个绿色植物都炸死了,唯独有一种小草仍保持着绿色,这就是我们餐桌上的这种薇菜。如今,这种薇菜畅销韩国、日本,卖价很高。通道办起了薇菜加工厂,效益甚好。主人这样一讲,背景一衬托,我们又将筷子伸到了薇菜碗,而且也激起了我采写薇菜稿件的劲头。背景就这般神奇,它不仅衬托主题,渲染主题,有时候简直就要靠它来决定新闻是否有价值。”

在长篇报道如通讯中,必要信息常常是理解主题、理解人物的重要参照系数。如郭梅尼等人在写《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时,为是否要将张海迪想自杀这一内容写进报道而犹豫过。因为这一点看起来与“做生活的强者”这一思想内容相抵牾。后来,作者认识到,从张海迪的成长来看,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关节点,反映了她怎样经受住了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更加懂得了活着的意义,对于读者理解张海迪精神,引导身处逆境的青年走向自强,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记者用了占整个文章1/4的篇幅来加以表现,突出了“战胜消极悲观,你就是生活的强者”这一思想。陆拂为在谈到《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和《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时都说到类似的情况。如写到吴吉昌,有一个关于他忍辱负重、迫于压力而跪着扫街的情节。初一看,好像有损于吴吉昌的高大形象。但作者认识到,这是理解人物内心世界一个十分必要的信息。又如关于潘从正。采访中记者听到社员说,潘从正曾经对与之相依为命的老伴擂了一拳。这一反常事实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陪同采访的干部不明白,问:报道先进人物还能写他打老婆吗?作者认为,这一事实深刻地反映了潘从正在理想根本无法实现时的矛盾、痛苦的心情,也体现了这位老农倔强的个性和知错就改错的精神,是一难得的必要信息。

由上可见,聪明的记者为了让读者全面地了解事实,深刻地把握事实,总是在报道中恰到好处地插入适量的必要信息,使信息的传播更为有效。

2.控制冗余信息

冗余信息又称多余信息。这一概念是信息论创始人申农(Shan non)首次提出来的,指信息中根据使用规则所必需的,而传送者又不能自由选择的部分。

提到冗余信息,有必要先说说学界流行的关于新闻作品信息量的计算公式,该公式的简要表述是:

新闻作品的信息含量=新闻信息/信息符号

照此计算,在信息不减少的情况下,作品的篇幅越短,其信息量就越大。这是不错的。但在使用此公式时,一定要注意对“新闻信息”这一概念作宽泛理解。如前所述,新闻作品中所含的信息包括了事实信息和附着、增值的信息两类。在一些著述中,将公式中的“新闻信息”简单地理解为“事实信息”,这样,一些篇幅较长、附着信息较多的报道,就有可能被认为是“信息量不大”,而那些附着的信息也会被视为“多余的话”。正如喻国明先生所言:“倘若新闻信息仅仅存在于‘告之以事’这样一个层次,那么,增大作品信息含量的任务就会变得异常单纯,只要在不损伤原意的情况下尽量删词减句就可以了。实际情况却完全不是这样。”

冗余信息对于一篇报道来说并不是必不可少,因为少了它,报道仍然可能是完整的或能够使之完整的。但冗余信息可以抵消传播渠道中的干扰,因此即使受到干扰的信息也可以纠正其中的误差。在传送渠道受到干扰时,为了保证传播效果所作的重复,也是一种冗余信息。一篇报道中冗余信息愈多,它们所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少,但有时增加冗余信息也能提高传播效果。一个优秀的传播者要在信息编码时找出最佳的冗余度,以抵消传播渠道中的干扰,提高传播的效果。

语言具有冗余性,是一个客观事实。有人计算出英文的冗余度在67%至80%。一般认为,各种发达语言的冗余度显著地超过50%。由于冗余信息在传播中具有两面性,因此,适当控制报道中的冗余信息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涉及到语言冗余信息的容忍度。“语言冗余信息的容忍度,是指语言使用人运用、控制语义性冗余信息时所掌握的分寸。释放适当的冗余信息,或者说掌握冗余信息的分寸,便是适当冗余信息策略。”

语言冗余信息的容忍度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是容忍度为零,力求简要,彻底删除多余信息。最典型的情况如发电报,七个字能写完的电报,一般不会用八个字。一则故事说,一个贫困的青年给他的情人发电报,因为手头拮据,缺三个字的电报费,只好将“亲爱的”三字割爱。这三个字便可视为冗余信息。这方面的例子可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时用语的变动情况。1985年以前在报时信号最后一响之后,播音员说的是“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点整”;1986年开始,终于对“刚才最后一响”采取了不容忍态度,将其删去,只报“北京时间××点整”。

完全不容忍冗余信息并不就等于一定是适当的。如果容忍度为零但交流不成功,这个容忍度就不是适当的。上例中那位青年给情人的电报中删去“亲爱的”三个字,电报发报员就认为不妥,自己掏腰包给这位贫困潦倒者补上了。

第二是容忍度很大,对语言多余信息采取纵容态度。这种情况最典型地表现在文学作品里,大量的冗余信息可以制造一种特殊的语言环境,传达一种言外之意。且看王蒙小说《来劲》中的一段文字:

您可以将我们的小说的主人公叫做向明,或者项铭、响鸣、香茗、乡名、湘冥、祥命或者向明向铭向茗向冥向命……以此类推。三天以前,也就是五天以前一年以前两个月以后,他也就是她得了颈椎病也就是脊椎病、龋齿病、拉痢疾、白癫风、乳腺癌也就是身体健康益寿延年什么病也没有。

有人说这是一种语言瀑布,也有人斥之为语言垃圾。不管怎样,它还是取得了一种特殊效果。但这种泼墨式的语言现象,在新闻报道中是不能容忍的。

第三是较小容忍度。新闻报道中就是采取这种情况,它追求的是用语的简练,罗嗦、冗长是报道的大忌。这一点,特别是在消息报道中体现得十分突出。有人做过比喻,写消息如发电报,所以控制篇幅是很重要的。胡乔木曾经在《短些,再短些》一文中指出:“新闻要五分之四是五百字左右的。”追求简短,惜墨如金,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耗损或为了强调某一信息,报道者也往往要多给一定的冗余信息。如前面提到的《只有一条横幅的庆典(引题)长永高等级公路全线通车(主题)》,主要信息就是“只有一条横幅的庆典”,导语中一开始那段“没有……”的叙述,就是一段可容忍的冗余信息,它起的强调作用是很重要的。

适当控制冗余信息,一方面能使新闻报道写得简短明了,另一方面又能让报道内容血肉丰满,增加可读性,增强感染力。请看下面这则消息: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消息 河南洛阳近日出现百年不遇奇观,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办公楼前花坛内的一株赵粉牡丹在雪中怒放。

时值全国评选“国花”步入紧锣密鼓之际,这株已有10余年花龄的越冬牡丹似地下有知,在今年第一场瑞雪中盛开。

历史上曾有武则天责令百花在冬季开放唯独牡丹无视淫威不肯从命的故事,牡丹也确未有过冬季开花的记载。但在争评“国花”的今年,洛阳牡丹开了先例,不仅耐火材料研究院的这株赵粉牡丹在雪中开放,而且洛阳的东关和邙山已有三株洛阳红在九十月份开放……

这段文字中除报道有牡丹在入冬时开放这一主要信息外,还加了“评选国花”、“武则天令百花冬季开放”两个材料。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大大增添了报道的情趣和内蕴,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在一些报道中,为了强化读者对主要信息的印象,常常要将一些抽象性的内容变成形象可感的信息。如曾有记者报道中国有10亿人口,这“10亿”是个怎样的概念呢?记者写道:“如果10亿人都来玩老鹰捉小鸡,从头到尾可绕地球25圈。如果把10亿人的出生证叠起来,有12个珠穆朗玛峰高。”类似这样的信息,完全是对主要信息内容换一种说法,以加强读者的印象。虽没有增加新的信息,但它对读者理解报道内容,却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喻国明教授形象地将此称为“酶”,他说:“为了提供给读者借以‘消化’新闻信息的‘酶’,消除相对熵,我们常常要多费一点笔墨,信息论把这叫做‘多余度’。显然,这种多余度对信息的有效传播是必需的,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最经济的方式。”

在不同的报道中,因为信息表达的需要而对冗余信息的容忍度也有所不同。通讯及一些篇幅较长的深度报道,对冗余信息的容忍度要大于消息类的短篇报道。这是因为这类报道在报道事实的基础上往往还要更多地表达情感和思想。喻国明教授将“新闻中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基本单位”称为“单元新闻信息”,并指出,“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事实,也可以是蕴含于新闻事实之中的一种情感、一个道理或一种意境”。显然,新闻报道中如果是想在事实之外还要多说点“话”,就会加大冗余信息的量,就不惜用铺陈、渲染、衬托等手法。这在通讯类报道中就很明显了。人们对此有过比喻:写消息如发电报,写通讯如写信。电报总是努力以最少的文字简明地传递信息,而书信则可以通过适量的文字来传情达意,增强传播效果。

行文到此,觉得很有必要讨论一下消息写作中的“三重复”问题。

所谓“三重复”,是指报道的主要信息简单地在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中重复。先看下面这条消息:

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

新华社洛杉矶7月29日电 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零的纪录”的局面在今天11时10分(北京时间30日凌晨2时10分)被中国射击手许海峰突破。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获得男子自选手枪冠军,夺得了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

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陈先在许海峰获得金牌后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说,这对中国运动员是极大的鼓舞。这是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得到的第一枚金牌,实现了“零”的突破,在中国体育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他表示感谢运动员和教练作出的艰苦努力。

许海峰今年17岁,是安徽省供销社的职员。他在获得金牌后对新华社记者说,这还不是他最好的成绩,只不过是正常发挥技术。他最好的成绩是583环。他表示要不骄不躁,继续努力,争取今后取得更大成绩。

对这条消息,严介生先生指出它“美中不足”之处:“导语已写明了许海峰夺得这枚金牌的意义,即:既是中国奥运史上金牌的‘零的突破’,又是本届奥运会所有金牌中的第一块。紧接导语的第二自然段,转述陈先副团长谈话时,又把这些意思复述一遍。这样,读者从标题读起,到第二自然段结束,200多字中,3次读到‘第一块金牌’,两次读到‘零的突破’。尽管这些词语是令人振奋的,但由于是不必要的重复,还是会使读者感到腻烦的。”

复旦大学李良荣先生在谈消息“头重脚轻式结构”时,说到这种结构存在的“重复”现象:“在一条消息中,标题必须概括全文的精华和主题,而导语的使命也是这样(事实上,编辑做标题往往从导语中概括出来);主体部分再作详细的铺叙,常常是导语的扩大和延伸而已。这样,在短短的一条消息中,造成标题、导语、主体的三次重复,而信息量并未增加,既浪费版面又空费读者时间……这并非是作者的写作技巧问题,而是这种结构本身的缺陷。”

两位学者都对这种“重复”现象持否定态度。不同的是,严先生认为是某条消息的个别现象,而李先生则将其作为这种结构本身与生俱来的毛病。我们认为,严先生对这条消息写法上的批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它在文字表述上确实是过于简单地重复;但如果在表述上做点变化,将“得到第一块金牌”这一信息在不同的地方换成不同的方式说出来,那就不应视作重复。而李先生认为用“头重脚轻”的结构方式必然造成“重复”,并对此持否定态度。对这一点笔者保留不同意见。我们知道,“头重脚轻”式的结构法,是将消息中最重要的信息加以突出的处理方式,它符合人们快速获取信息的要求。标题是对新闻中最主要的信息的概要突出,导语在对这一主要信息加以突出的基础上再稍加展开,而消息的主体又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展开和补充。表面上看来这的确会造成“三重复”,但是,从信息冗余的容忍度来看,这不是一种无用的重复。还以上面这条消息为例,如果将冗余信息的容忍度降为零的话,那么只须发一条标题新闻,即“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即可;或者发条一句话新闻也行,即只报道导语的内容。但事实上,读者是不会满意这种处理方式的。读者需要一定的冗余信息变换着角度充分地理解主要信息的含义。“头重脚轻”式结构对主要信息的“重复”问题,笔者认为只要不是如严先生所批评的简单的重复,或是将某句“得意话再说一遍”,而是在貌似重复、实则步步围绕主信息而扩大相关的必要信息范围,让读者加强对主要信息相对深入的把握——只要控制在冗余信息的容忍度之内的话,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新闻传播中,如何控制好信息的冗余度,还有待我们在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索。施拉姆等人曾提出:“冗余度的数量是传播遇到的伟大战略决定之一:多长时间必须重复一次,应详尽到什么程度?”我国也有学者指出:“一条新闻没有必要的冗余度,就不能提供有效的信息;如果冗余度过大,则是对于节目时间和受众精力的浪费。” 可以说,根据不同信息、不同文体而选择不同的信息冗余度,是新闻传播中的一门重要艺术。 K8sYpiwZmZB3UoaFIgyLKiJ9L+XWJV/YzKWeirryKGOvz8+5Mv+Ke8pgP+OBjXc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