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新闻报道的写作原则

新闻报道的写作原则,主要是指记者写作新闻作品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它们是:短小性原则、可读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一、短小性原则

篇幅短小是新闻报道的一大特色,短小性是新闻报道写作的首条原则。

新闻报道写作的短小性原则,具体体现为篇幅短、段落短、句子短三个层次。

1.篇幅短

篇幅短是新闻与生俱来的一大特点。“写新闻如发电报”,是新闻写作短小原则的形象说明。胡乔木同志曾经在《短些,再短些》一文中指出:“新闻要五分之四是五百字左右的。”篇幅短既是与早期电报传递要限制篇幅的做法有关,更重要的是能满足读者急于了解新闻,记者得尽快报道新闻的要求。从读者接受新闻的角度来考虑,据有的新闻研究部门调查,一般的读者每天花在读报上的时间大约在10分钟到30分钟之间,平均15分钟左右。这是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的情况。另一方面,读者在读报时总是处于较仓促的心理状态,阅读方式以浏览为主。有相当多的一些读者,只是在饭前饭后,或者在车上船上,或一天的工作开始前,或在睡觉前翻翻报纸。篇幅过长的新闻,是不容易被读者看中的。正如一位读者所说:“翻开报纸,我总是拣短文读,看到长的心里就嘀咕:先放放吧,等以后有空再读。结果长文章积了一大摞,却难得有机会拜读。” 从记者报道新闻的角度来考虑,新闻报道的任务就是报道新闻事实的、或者是报道事实中有新闻价值的部分。并且新闻是特别讲究时效性的,故新闻报道一般是急就文章,拖了时间就没有新闻的生命了。

所以,人们有一形象的说法,即新闻报道是记者站着写的,读者站着读的。

篇幅短小的新闻,最能满足新闻的本质特性即迅速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如毛泽东逝世的消息,我们是1976年9月9日下午4点广播的,时事社以“毛泽东逝世”5个字,在4点零5分发出;美联社以“毛泽东逝世”5个字,在4点零7分发出;路透社用了20个字,在4点零9分发出;法新社用了113个字,于4点15分发出。最经济的文字抢得了时间。

正是因为遵循短小性原则,除一般的消息报道形式外,新闻界还创造了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等报道样式,把篇幅短小这一特点推向极端,足以显示新闻报道篇幅短小的可行性。

2.段落短

段落短也是新闻写作中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在倒金字塔式结构的消息中,往往是一句话分为一段。而现代西方报纸更是十分强调短段落,他们要求每段最好是三四十字,不超过一百字。请看下例:

塔斯社1月10日电“救救蛇!”印度动物学家在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向城乡居民不断发出不寻常的呼吁。

去年,大约有两百万条蛇成为猎人的猎物。

普拉杰什邦、西孟加拉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奥里萨邦各部落的人老早就以捕蛇为业。

猎捕这种爬行动物是最有利可图的事,因为国际市场上对蛇皮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因此,近年来蛇的数量在印度急剧减少。蟒蛇有绝迹的危险。印度政府正采取紧急措施,设法恢复这种动物的数量,其中包括根据保护自然法禁止出口蛇皮。

所以要保护蛇,是由于蛇会消灭有害的啮齿目动物,包括老鼠。据一些专家估计,仅去年一年,印度的国家贮备粮就有百分之十被老鼠吃掉。

用短段落不仅便于读者阅读,而且也便于排版。读者如果是面对黑压压一片的段落,十有八九会产生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唤不起阅读欲望。多分段可以使版面有虚有实,避免臃肿、闭塞,有助于版面美化。美国有新闻学者曾把空白、铅字、图片并称为使版面生动的三个重要元素。而多分段分短段能使版面留有适当空白,是值得提倡的。

3.句子短

句子是组成文章的基层单位。只有学会把句子写短,文章才有可能短小。西方新闻界普遍遵循的规则是:“宁用短字,不用长字”,“宁用短句,不用长句”,“宁用简单句,不用复合句”,“每句最长不超过25到30个(英文)字”,等等。合众国际社曾就句子用词的长度问题拟了一个表格——

最易读的句子 8个词以下

易读 11个词

较为易读 14个词

标准句子 17个词

较难读 21个词

难读 25个词

很难读 29个词以上

短句给人一种简洁明快和轻松之感,传播的信息量大,也是时效的一种体现。

美国记者兼作家海明威曾在堪萨斯城的明星报工作过,当时这个报纸的写作规范小册子第一段便是:“用短句子。开始的几段也要简短。”海明威对此原则评价甚高:“这是我学习写作中所学到的最好的规则。”

大家之所以把写短句看得如此重要,是因为简短的句子往往要比拖泥带水的句子要简明而富于表现力。在新闻语言中,并不是句子越长越富表现力。

短小性原则是新闻写作中当特别加以遵循的。以写短新闻著称的老记者李普同志是这样介绍其经验的:

(一)一篇稿子,只谈一件事。如果一次采访涉及两方面的内容,就写成两篇稿子,不要墨守“一次采访,一篇报道”的程式。

(二)如果是有关系的几个问题,可以化整为零,写成系列报道。这样,每篇的篇幅就短了。

(三)忍痛割爱,无关紧要的,单独看再好,也要删除掉。

(四)用新闻语言写新闻。新闻语言是简练的。

(五)不要企图一次把话都说完。有些话以后还可以再说。

(六)该繁则繁,该简则简。简的地方,惜墨如金。

(七)写得短也是政治水平、业务水平的综合表现,不只是文字功夫。理解得深,才能一语破的。

这是实践中得出的真知,值得广大新闻写作者借鉴。

二、可读性原则

新闻报道虽不追求文学作品那样的生动感人,但同样要注意可读性。可读性通常包括形象具体,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亲切感人;遣词造句大众化等因素。

遵循可读性原则,是新闻报道更好地指导受众和为受众服务的关键。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报纸要“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 。我们有时在报上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新闻,它们报道的事实很有意义,内容也真实,报道也及时,但有的写得比较活能吸引人读完,有的则相反,写得套话连篇,干巴枯燥,令人难以卒读。这样,两者的宣传效果就不一样。新闻要让读者喜闻乐见,达到好的宣传效果,就应注意避免“死板、老套”,力求有较强的可读性。

遵循可读性原则,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实施。可读性要求新闻内容和新闻形式完美地结合。

1.力求内容的吸引力

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满足,是个包含内容很广的概念。概括来说,主要有接近性、趣味性、人情味等内容。

接近性是指新闻内容和读者自身利益的关联程度。越是读者所关心所感兴趣的内容,越能吸引读者的阅读欲望。一位加拿大专家认为:“判断一条好新闻的标准,必须看其在多大程度上回答了读者所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

努力缩小报道内容同读者在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距离是实现接近性的最好办法。同样是对2005年7月轰动全球的伦敦爆炸案,不同的人感受就不一样。“本来,虽然身在英伦,但是因为这并不是自己的国家,所以看这里发生的一切,总有隔岸观火的味道。最热切关注的新闻——哪怕是八卦——都是来自国内的消息。” 不是说作者对恐怖事件因为发生在别的国家就漠不关心,而是一种接近心理在影响她的注意力。一般而言,如果新闻事件在心理上、地理上和利益上与受众越接近,受众就越感兴趣,这样的新闻就能极大地体现其价值;反之亦然。所以,你即使对中国足球问题深重而缺乏信心也从不看中超联赛,但一有世界杯的预选赛你还是会关注有关中国队比赛的报道。

又如,美国林肯城所在的内布拉斯加州铁路当局决定车票提价,林肯城《日报》对此作了如下报道:

从8月1日起,本城每个成年人每乘环城火车一次将多付15到20美分,12岁以下的儿童则需多付10到15美分。

这就是说,一个乘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人,每月需多付交通费近30美元。

内布拉斯加州铁路局于本周四作出决定,火车票价一律提高5%。

这条消息中,最后一句才是新闻事实。前面的内容,是说这件事对普通市民的影响,是接近读者、吸引读者的内容。

趣味性是增强新闻内容可读性的重要因素。西方记者把对趣味性的重视提到了至高无上的高度,以至于达到了猎奇的地步。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和社会学家赫伯特·基·根思对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新闻周刊》和《时代》杂志的新闻内容进行过调查,发现在报刊中,趣味性新闻约占新闻总量的49%,而在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约占56%。趣味性新闻之所以如此受宠,根思教授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它的可读性,能吸引众多读者,帮助报刊打开销路,带来更大的盈利。

注重报道内容的趣味性,当然不能像西方记者那样一味猎奇。那种无聊透顶的耸人听闻故事或黄色故事,只能满足人们的好奇欲望和低级趣味。这是应当摒弃的。

人情味在新闻内容中往往体现为注重人间生活情趣。它把新闻的报道对象从名流、要员扩展到普通人中间,突出人们的活动、人的作用和人的思想感情。

人情味浓的新闻之所以具有可读性,是因为它的内容能广泛引起读者共鸣,打动读者心灵。近年来,我国的新闻作品比较注重人情味的描写,特别是注意表现正面典型身上的人情味,这是新闻理念的一个重要进步。请看获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报道《公仆本色——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同志》中的一段。报道提到司法干部曾令超双目失明后,听说了兼任省残联名誉主席郑培民的名字,写信去希望得到郑培民的题词。他打定主意只写一封信:如果郑培民不回信,那我也犯不上巴结他,管他是多大的官!谁知郑培民接到信后,马上给他打电话——

半个多小时的电话里,郑培民详细询问了曾令超的各种情况。他怕在纸框子里摸索着记录的曾令超不方便,把自己家里和办公室的电话重复了三四遍。

最后,郑培民一定要等到曾令超放下电话后,自己才挂电话。老曾实在受不了这等"待遇",坚持让郑书记先放电话,推来推去,还是老曾拗不过书记。以后,在他俩的交往中,这已成为习惯,也成了默契:每次郑培民都要听到电话那边"咔嗒"一声,自己才轻轻挂上电话。

这段描写,将这位身居高位的领导写得非常有人情味,真正体现了"人民公仆"的本色。其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

注重报道内容的接近性、趣味性、人情味,并不意味着报道内容的“软化”。一些重大严肃的题材,只要把握得当,也是可以在接近性、趣味性、人情味上有所作为的。

2.追求表达的生动性

新闻的可读性除了体现在内容上外,在表现形式上,还要努力做到笔调生动,引人入胜;根据新闻的内容,运用适当的表现方法,不拘一格,多彩多姿。

有助于新闻可读性的写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介绍最重要的两点:

形象化。形象化主要是指新闻报道中通过生动具体的描绘,让读者对所报道的对象有如见其貌、如临其境之感。如新闻报道中经常遇到写人物,有的新闻在较短的篇幅内,不仅叙述人物的事实,还要对人物的音容笑貌、性格特征适当描绘,使之栩栩如生。我们通过下面两例的比较,可以看出形象化的描写对于可读性的意义:

例1: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邓小平主席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说:“我们双方要忘掉两国关系中过去的一段不愉快,一切着眼于未来。”

邓小平说,总的国际形势在变,各国都在考虑新的政策和新的国际关系。中印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经得起考验的。“我们向国际社会推荐这些原则作为指导国家关系和国际关系的原则。中印双方作为倡导者要首先实行起来,不仅两国的关系要按照五项原则来处理,我们同各自的邻国交往中也应实行这些原则。”

邓小平在谈到发展问题时说,人们议论,下一世纪是“亚太世纪”。其实,真正的亚太世纪要等到中国、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才能实现。

例2: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电今天上午十时半,邓小平满面笑容地走出他经常会见外宾的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门口,同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紧紧地握手。

邓小平微笑着说:欢迎你,年轻的朋友。

拉·甘地说:谢谢你。

邓小平又说:从你的访问开始,我们又恢复了朋友的关系,好的朋友、国家的朋友、人民的朋友、领导人之间的朋友,你同意吧?

拉·甘地:同意,谢谢你的欢迎和热情友好的接待。

接着,邓小平同拉·甘地的主要随同人员握手后,宾主步入会见厅。

邓说:你的外祖父我认识,你的母亲我也认识,但我们没说过话。1954年你外祖父尼赫鲁总理访问中国时,我也是中国的领导人之一,你母亲陪同你外祖父来访。

拉·甘地:是这样的。

邓:那时候我们两国的关系非常好。

拉·甘地:是的。在一段时间里我们两国关系有过一些困难,我希望我们的关系能够恢复到以前的那样,克服困难。

邓说:这是我们的共同愿望。这中间相当一段时间内的情况是彼此不愉快的,忘掉它,一切着眼于未来。

拉·甘地:我们两国都有许多事情要做,有许多工作要做。

邓:我1978年访问尼泊尔时见到你们的外长,我请他带信给你的母亲——当时的总理,我们应该改善关系,没有理由不友好,没有理由不改善我们之间的关系,以后两国之间就有了一些接触了。真正开始改善关系是你的来访。所以,谢谢你。

拉·甘地:谢谢你。是你采取了很多主动的姿态使我们这次访问能够成功,是你对我母亲作出的这些表示才开始了以后的接触。我很荣幸也很高兴第一次就见到了你。

至此,工作人员要求记者退场,因为时间已比通常允许记者采访的5分钟多了2分钟。

100多位中外记者采访了这一会见。

新华社的报道概括,没有将会见的场面展开来写。而中新社的报道写得比较具体,邓小平与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一来一往的对话记录详细,读者仿佛就在现场,不少鲜活的信息特别能增添阅读兴趣。

抓细节。细节所包含的信息量大,其效果往往是一石数鸟:既富于表现力,又使新闻增加文采,富有吸引力。请看艾丰《温州奇人》中对全国优秀企业家滕增寿的一段描写:

1974年滕增寿带着一批待业青年创建玻璃钢建材厂。当时一批造反派说他“用生产压革命”,手持利斧、棍棒,要砸烂工厂设备。他闻讯,呼地冲出门,拦住来人大声喝道:“谁要敢砸我的锅,我就砸烂他的头。”行凶者吓退了。而他冲出门的当儿,关门过猛,一个手指骨折断,竟全然不知!

为研制产品,滕增寿和青年们在屋子里关了一百个日日夜夜,大腿上长了一个肉瘤,疼得钻心。他拿了一把消了毒的剪刀,一咬牙,划开了自己的裤腿,连脓带血带肉瘤,一次清除。

两个细节,就把一个敢于碰硬、敢于吃苦的倔汉子勾勒出来了。

新闻报道要求贴近读者,不少记者很注意从群众语言中捕捉新鲜活泼的细节。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说过,“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

群众语言不仅有很强的表现力,而且还因为它来自社会来自生活,通俗易懂,为读者喜闻乐见。1981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的《夜宿车马店》,便是巧妙地用群众语言表现群众丰收后的喜悦心情,从而歌颂党的富国富民政策,请看其中一段:

俺在店里干了十多年,天天跟庄户人打交道。过去庄户人眉头上挽着疙瘩,如今,个个膘得脸上放光。那些年住店的,多数人拿的是红(高粱)黄(玉米)面窝头,舀两碗开水就着吃,现在可不一般了,拿着白面馒头还嫌不顺口,还要到街上买块豆腐割斤肉,打二两白干。人家就图那个美气哩!

形式与内容二者是结合着的,遵循可读性原则应当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

可读性原则是新闻报道思想性指导性实现的前提与基础。思想性和可读性的结合统一,是新闻报道的规律和业务手段,也是一种宣传艺术。对可读性原则的重视,是记者业务水平和思想水平的综合体现。

三、创新性原则

创新,可以说是一切事物生存发展的基本原则。按照耗散结构理论,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一个不断地向外界耗散物质和能量的过程。只有同时不断地从外界补充物质和能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系统,事物的发展和存在才有可能。任何一种传情达意交流信息的表现形式,它的表达方式、技艺、手段等因素,每被重复使用一次,它的熵就增加一分。耗散结构理论认为,随着熵量的不断增加,自然界的发展便会呈现出从有序到无序,从复杂到简单的退化过程。这就是为什么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重复此说就是庸才,第三个再如此便是蠢才的原因。要克服这种退化过程,就必须不断从外界吸收新的营养,以创新来抵制老化。

新闻写作之所以特别要把创新性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来强调,是因为不少人有一种误解,认为文学艺术是不断创新的,而新闻报道则是有一定的写作模式可承守的。徐占焜先生在《新闻写作基础与创新》中批评道:“我们现在新闻写作上的致命伤是太死,形成了一套新闻八股。写新闻报道,最忌照葫芦画瓢,模仿照抄。公式化、概念化、标准化,是许多新闻的通病。有些新闻是用组装法装配起来的,好像是用标准零件组装起来的机床,模样都差不多。有人说,工业部门需要实现标准化,但相当困难;新闻报道不需要标准化,却已经实现了标准化。要对调一下就好了。” 这一批评是十分中肯的。

的确,比起文学艺术来说,新闻写作有自身特殊的一些要求。如从结构上看,它有“倒金字塔式结构”等,有导语主体背景材料等构成因素。但正如任何文章体裁在写作上“定体则无,大体须有”一样,新闻写作有一定写作规律可循,但不等于它只能按公式化写作。

徐占焜说:“创新、变革,是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最显著的特色。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之一,就是不断探索用新颖的写作方法表达新鲜的内容……创新和改革是新闻工作者的本色。既然我们是新闻工作者,就应该一切从‘新’字出发,经常报道新事物,探求新的表现方法,创造出新的文体。”②新闻写作的创新性原则,可以从文体、结构、表现手法三个层次加以阐释。

1.文体的创新

整个新闻史贯穿着新闻文体发展史。从最初的通信、电讯,发展到今日,据杭州大学1991年12月出版的《新闻报道形式大全》所举,我国目前新闻报道形式不少于60种。这里所列举分类的是否确切且不去说它,然而至少可以窥见新闻报道文体发展创新的情况。单就消息文体发展情况而言,从最初的一事一报式的动态新闻,后来又增加了报道非事件性内容的综合性新闻,近些年来深度报道这一文体又在崛起。随着文体的丰富,新闻报道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新闻报道的文体上的创新,与其他文体的渗透是分不开的。我们知道,事物愈是发展,愈需要从外界补充物质和能量。此文体向彼文体吸收养料的情况在哪一个领域都是存在的。从新闻领域里来看,徐占焜先生在《新闻写作基础与创新》里专列“边缘文体”一章,其中列举了“在通讯和散文的边缘上”的“散文式样的通讯”、“在通讯和政论的边缘上”的“政论式样的通讯”等等。这仅仅是就通讯的情况而言。消息中的“视觉新闻”、“新闻素描”等文体,都有一定的边缘性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报道时代的新闻文体势必会有更大的发展,更多的创新。

2.结构的创新

自“倒金字塔式结构”创造以后,消息的结构似乎有了一定的“写作格式”。有一本新闻写作的书中就这样讲:“文学写作的主要特点就是要创造性,要写得生动活泼,要有形象。而新闻写作的主要特点,就是按一定的格式去写……”对此,徐占焜先生批评说,“持这种看法的同志对新闻写作根本没有入门。新闻写作是有规律的,但这指的是规律,而绝不是按照一定格式像填表似的去写。”

倒金字塔式结构的确是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优秀的文章结构,有不少优点。但当把它奉为唯一的经典时,单一的形式又束缚了多样性内容的表达。所以,不少记者总是根据不同的报道内容来安排不同的结构形式,创造更多的结构形式诸如金字塔式结构、延缓式结构、积累兴趣式结构等等。请看下面的一则报道——

一个英国儿童遭受残害

路透社伦敦6月9日电 人们发现七岁的帕特里克就居住在一间矮小狭窄仅能容身的鸡舍里。

他那失去了光泽的蓬乱头发遮盖着一张又黑又脏的脸。

他的脚趾甲很长,他不得不老是去抠脚指甲。

这是一个有身份的家庭抛弃的私生子,他两岁的时候就被藏在这间鸡舍里。他吃的是面包皮和生土豆,食品是他母亲通过鸡舍的金属网格塞进去的。

他不会说话,只会模仿隔壁鸡舍里的母鸡发出的咯咯声。

英国全国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收容了他。据协会会长艾伦·吉尔摩说,该协会每年要向5万名这样的儿童提供帮助。

吉尔摩在接受路透社记者时说,有人认为,英国人关心自己豢养的供玩赏的动物胜过关心儿童,这种说法也许是对的。帕特里克的母亲已被判处9个月徒刑。

该报道采用积累兴趣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将事实逐渐展开,吸引读者一点一点地逼近整个事实真相。如果采取倒金字塔式结构,把结果在导语中突出,可能就没有这种安排吸引人。

3.表达手法的创新

表达手法创新,是与文体、结构的创新紧相呼应的第三个层次的创新。穆青在同新华社四川分社负责人的谈话中曾说过:“我想,我们能不能提出这样一个口号,就是新闻报道要注意文采。也就是说,我们的新闻报道不仅内容是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而且语言文字、表达形式也是新颖的,也是美的。” 这就是说,新闻报道在表达手法上要注意创新。

穆青同志的报道本身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写的许多国际报道如《维也纳的旋律》、《三个向导》、《水城威尼斯》、《在斜塔下》等,不仅注意到了新闻的真实性要求,客观地报道他在国外的所见所闻,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连细节也不虚构夸张,而且这些报道又都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表现手法自由,信笔写来,富有文采,吸收了散文笔法的优势。

从各种新闻体裁的写作手法上来看,一般来说通讯、特写、人物专访比较放得开,而消息的写作则比较呆板。在消息的写作上,事件性、突发性新闻和人物新闻要稍活泼点,而会议报道、经验报道等则写得比较枯燥乏味。这样,如何创新的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女记者郭玲春在这方面的尝试特别引人注目。她写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是创新的典范之作。它突破了以追悼会进程作程式化的报道模式。她以独特的构思,生动的文采,把追悼会现场隆重肃穆的情景简约地摄入笔下,使人如临其境,而新闻要素也自然融会其中。

许多年前,邹韬奋先生就对只知模仿不会创新的作法提出过尖锐的批评,称之为“肉麻的模仿”:“自从《胡适文存》出版之后,好了,这里出一部‘张三文存’,那里又出一部‘李四文存’。好象不印文集则已,即印文集,除了‘某某文存’这几个字外,就想不起别的稍为两样一点的名称。我看了实在觉得肉麻!这种没创作精神的‘文豪’,只怕要弄到‘文’而不‘存’!”“还有许多做文章的人,见别人用了什么‘看了……以后’作题目,于是也争相学样,随处都可以看见”‘看了……以后’,‘读了……以后’的依样画葫芦的题目,看了实在使人作呕!我遇见这一类题目,便老实不再看下去,因为‘以后’的内容也就可想而知!” 邹韬奋先生虽不完全是针对新闻界而言的,但他指出的这一现象可让我们引以为鉴。 6JssT2Tk7xPVwge7NuMxUEHFC9awCwY/RPvaVC7jPx7COo6RSTGDtG4oRTRdYQk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