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信息净化与信息组块

主信息是一篇报道的中心,对信息做净化处理,有利于主信息的清晰;将一些相关信息组织到一块,往往能充分体现主信息的深层内涵。因此信息的净化与信息的组块同样是信息传播中重要的技巧。

一、信息的净化

为了让传播的信息准确清楚,对夹杂在信息中的杂音、噪音进行净化是十分必要的。早在1946年4月23日,新华总社向各地发出的《电讯要简练》的信中就针对新闻报道中信息杂乱的情况指出:“材料不知取舍。一条新闻什么都有,这也要,那也要,琐碎的事实堆了一大堆,成为一篇流水账和一盘杂货摊;而不知掇其精华,弃其糟粕,文字冗长罗嗦。而真正典型和重要的内容反而无法突出。”

新闻报道中的杂音、噪音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有损主要信息的负信息;二是与主信息完全无关的信息;三是由表达不简练造成的累赘信息;四是没有实质性内容的空信息。

——报道中的负信息,与记者所要报道的信息产生抵触,大大影响了传播效果。这些负信息,记者在使用时并未意识到,但读者结合一定的社会语境,就有可能读出与记者传播意图相悖的信息来。徐光春先生称此为“正打歪着”现象。范敬宜在谈关于“铁法官”谭彦的报道时说:“铁法官谭彦的事迹,确实很感人。但是我认为过多地描写了他如何有病不肯休息、不肯治疗、坚持工作这一方面。最近有好几个典型人物都突出了这一方面,这就会在导向上出现一个问题。一方面,我们大力呼吁要保护中青年知识分子、干部的健康,指出近几年内英年早逝的知识分子过多;另一方面却赞扬他们有病不治。这在宣传上是矛盾的,而且也容易给读者造成领导对他们太不关心的印象。比如这位谭彦,办公室在四楼,‘上一层楼像爬一次长城’,既然如此困难,领导为什么不把他的办公室调到一楼呢?谭彦的肺‘已烂得像蜘蛛网’(这明显是夸大,我已删去),领导怎么还让他继续工作?而且,这种开放性的肺结核,对周围人的健康不构成严重威胁吗?”可见,负信息不仅干扰了主信息的传播,还会产生负面效应。

——与主信息完全无关的信息,即使文字再生动,也应果断割爱。曾获全国好新闻奖的《党组织为马寅初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初稿中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7月中旬的一个上午,天空晴朗,骄阳似火,往日静悄悄的北京东总布胡同32号院宅,有点热闹起来: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李贵同志受党中央的委托,专程拜访98岁的老人马寅初先生。

定稿时对一些信息作了删增,成了这样:

7月中旬的一个上午,往日静悄悄的北京东总布胡同32号院宅热闹起来: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李贵同志来到这里,拜访98岁的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

显然,原稿中“天空晴朗,骄阳似火”是无关信息,删去是应该的;“受党中央的委托”与下文重复,“老人”与“98岁”重复,均属表述罗嗦,也应删。增加了“著名经济学家”,突出了人物的身份,对“拜访”一词的意义有所揭示,是有用信息。

——累赘信息不同于冗余信息,它既不能增加报道的信息量,也起不到强化信息的作用,相反,它只会冲淡报道的信息含量,使报道变得臃肿而失去战斗力。请看下面这条报道:

涉嫌收受巨额贿赂(引题)湖北省政府原秘书长被起诉(主题)

北京讯 记者昨天从湖北省武汉市检察院获悉,湖北省政府原秘书长焦俊贤因涉嫌收受巨额贿赂,日前已被该院依法提起公诉。

焦俊贤现年52岁,曾先后担任湖北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荆门市市长、荆门市市委书记、湖北省政府秘书长。

据武汉市检察院指控:焦俊贤在分别担任湖北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荆门市市长和市委书记、湖北省政府秘书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于1995年初至2000年2月期间,每次多则10万元,少则5000元共收受……

这条报道中,焦某曾担任的职务,在上下两段文字中连连提及。第二段中除了焦的年龄这一信息外,其他完全与第三段重复,删去这段会使报道更为精练。这种“低水平的重复”,即使是在冗余信息容忍度很大的文学作品中,也是不能容忍的。

一些作者喜欢以套话、大话、空话来填充报道,结果一篇报道尽是空信息,读者读完后不知所云,一无所获。有人撰文《看不懂的报纸》批评道:有香港朋友拿起一张内地报纸直摇头。问他为什么,他竟然说看不懂。一句话使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平时看报也会摇头,许多报道文字也看不懂。例如:“××在会议上强调:要按照‘强化一个意识,完善两种机制,实现三个转变’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一个中心’、‘两个职责’、‘三个原则’、‘四个要求’和‘一个提高’……”与会者是否明白且不说,作为报纸的读者来说,既说不明白其中的“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所指的是什么,也说不明白它按照什么“工作思路”和要“牢牢把握”什么东西。这话说了等于没说,成了套话空话。

这并非个别现象,值得我们注意。毛泽东在批评“党八股”时说,这种长而空的文字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我们一定要杜绝这类文字在报道中出现。

二、信息的组块

信息组块是指报道中由几个单位信息构成的一个信息组织。它通过信息与信息之间不同的组织方式,构成一个新的信息系统,传达出新的信息意义。文学创作中,这种情况极为常见。中唐时,白居易、韦庄和司空图三人一起饮酒赋诗,约定以眼前孤灯与秋叶为题,但禁用“悲秋”、“老病”、“凄苦”等词汇。比赛结果,司空图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胜出。原因在于他巧妙地把两组信息组合在一起,贴切传神地把意境表达了出来。马致远的《秋思》更是把秋天的那种孤寂与凄凉写得绝妙——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似无雕琢,意蕴深远,把11个信息组合起来,获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传播效果。

信息组块是新闻报道中基本信息单位的升级,可以增大信息的容量,丰富信息的含义。

按照信息组块的结构方式,可将信息组块分为同类合并式和相关粘合式两种。

同类合并式是由若干同类信息集合而成的组块。一些零散的信息,单独可能构不成报道价值,但一旦构成组块,其价值就表现出来了。正如独木不成林,众木成森林一样。量的增加达到一定的度,有可能产生本质性的飞跃。如消息《我国影坛崛起一代女导演》,就是将一些散落的信息聚拢而成的。许多人看过电影《泉水叮咚》、《原野》、《夕照街》、《红衣少女》等,谁都没有去系统注意其导演的性别。一些报刊也曾分别介绍过好几位女导演,但都是分别在一个人身上做文章,从来没考虑到将这些信息组合起来。而《文汇报》发表的这条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组块,发掘了一条重要新闻。多事一报式的综合性报道大都采用了这一组块方式。

生活中有些信息之间的联系并不是那么明显,需要通过发掘才能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点。相关信息的粘合,就是在联系中去阐发事实之间的意义。通过粘合,往往产生两种效果:一是强化了主信息;一是产生出新的信息。

从正的方面粘合有关信息,可强化主信息。如《“聂旋风”扫倒加藤正夫“王座”》,主信息是聂卫平赢了日本名将加藤正夫,结尾时附带交代了下次与日本另一棋手藤泽秀行决战一事。“藤泽原来说过,这场比赛,他如果输了就剃光头。这次表示‘已和理发员约定好了,准备剃头’。”这一粘加信息大大渲染了“聂旋风”的威慑力,仿佛是在说,“聂旋风”下败了一个,也吓败了一个。

通讯和一些集纳式、综合性的报道,大都采用这一方式来形成一个意义鲜明的信息板块。如通讯《“平潮”不平凡——记平潮饭店的生财之道》(1990年4月17日《人民日报》),其中的几个细节非常鲜活,粘合在一起,产生了很强的说服力:譬如,同样的鲜虾,为什么他们能比人家便宜?原来,他们把流失的虾籽细心地收集起来晒干。每公斤干虾籽至少售24元。这样,鲜虾的售价就可降低了。又如,厨师原先爱用市场上剥好的毛豆,每公斤成本2.2元。后来,他们自己剥壳,每公斤比原先节省1元钱。他们实验,1公斤干粉丝用开水浸泡半小时,可以变成4公斤多,但一捞就断,不好吃;用冷水浸泡两小时,只能出2公斤多,且质地硬,也不好吃;用温水泡一小时,质量最好,可出3.5公斤。土豆皮用刀削与用毛竹片刮哪样损耗更小?这样的小事他们同样看得很重,如此等等。这些信息组织在一起,该饭店独特的生财之道就表现得很强了。

多个信息的粘合,不在于单元信息的数量之多,主要在于信息的质量和形成信息组块后的结构特性。以叠床架屋式的方法组合同一内容的单元信息,信息再多也只是简单的重复。集纳式报道《“一厘钱”精神》与《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写作都说明了这点。如《“一厘钱”精神》,照作者介绍,“原来计划用三个材料,即节约一厘钱、一克纸浆、一滴药水。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三个材料表现主题的角度重复、单一,讲来讲去,还是在节约财物这个圈子里转,不能充分深刻地表现主题。也还是在采访之中,发现了‘一根火柴’和‘一分钟’这两个材料,两个从重视质量和节约时间方面表现主题的角度,从而使主题扩大和深化了一步” 。又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据作者魏巍说,初稿《自豪吧,祖国》写了20多个例子。“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几经删除,留下三个。“事实告诉我:用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

从正的方面粘合相关信息,也可以产生出新的信息。请看下面这条消息:

中国和英国关于香港问题的第二阶段第22轮会议今天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始举行。

上午9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周南和英国代表团团长伊文思等进入会议室。周南说,再过5天,中国人民就要欢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这是个亲人团聚的日子。他说,中国有句俗话:“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周南说,大使先生是今年来北京上任的。你已经经历了冬、春、夏三个季节,现在到了收获果实的秋天了。

伊文思说,英国人在9月也有庆祝秋收的传统节日。

周南的话和伊文思的话孤立地看得不到多少明确的信息,倒像有点寒暄的味道。但将其组成信息块后,读者自然就会从中读出对会谈情况的暗示信息。

从负的方面组合有关信息也会产生新的信息。请看2005年11月20日的《参考消息》上登载的一则消息《日最高法院驳回中国妇女性侵害诉讼》:

路透社东京11月18日电 日本共同社今天报道说,日本最高法院驳回了多名中国妇女提出的诉讼请求,这些妇女要求日本政府对她们在二战之前和期间遭到日本军人强暴的事实作出赔偿。

此前,低一级法院拒绝受理此案,最高法院的这一判决成为终审判决。该诉讼是由10名来自山西省的妇女提出的,其中包括已经过世的受害者的亲属,她们要求日本赔偿2亿日元.虽然低一级法院拒绝了她们提出的赔偿要求,但法院在2003年4月和今年3月作出的判决都承认,这些当年一二十岁的年轻女子在1940年到1944年期间多次遭到日本军人的强奸。

共同社说,这些女子有的是在家中被强暴的,有的则被带到日军基地遭到躁躏。其中一些人从此疾病缠身,有的人失去了生育能力。

低一级法院称,根据战前的日本宪法,日本政府没有义务对战争期间的行为作出赔偿。

这篇报道先是说日本最高法院驳回中国妇女的诉讼,但报道的后三段所加的背景材料告诉读者,此前法院的判决都承认中国妇女惨遭蹂躏的事实,日本媒体共同社也证实了这一事实。这样,“日本政府没有义务对战争期间的行为作出赔偿”这一说法就让人感到,日本的“宪法”和“最高法院的判决”坚守的是强盗逻辑。

信息组块构成,必须讲究信息之间的粘连性。实践证明,这种粘连性越强,其传播效果也就越强。而这种粘连性的实质,就是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不注意各信息单位之间的内在联系而随意拉郎配,就等于是在信息组织中掺入了杂质,增加了噪音,不仅不能强化传播效果,反而会形成内耗,使传播的信息大为衰减。

以1991年1月18日美国之音播发的一则报道为例。1990年底,北京的群众和大学生冒着严寒义务清理昆明湖泥,新华社对此做了三篇报道:《笑天寒地冻,还昆明清澈》(1990年12月21日)、《数千学子竞抖擞,昆明破冰迎风走》、《十万人挥汗清淤初捷,还昆明清澈功德无量》(1990年12月29日)。这次公益劳动的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是一件好事。美国之音转发了美国一家大报的报道,题目是:《北京十万人用手搬掉昆明湖上的冰》。在报道事实的同时,这篇报道还安排了两个背景材料:其一是写秦始皇强迫人民修筑长城,人民起义反抗,秦王朝很快跨台;其二是引用新华社一则报道,中国有几千万农民在冬修水利。显然,这条报道试图把今天劳动人民自觉参加公益劳动与2000多年前秦始皇强迫人民修长城这些信息构成组块,以传递他们想要表达的信息。但是,由于这些信息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所以传播动机与传播效果并不能达成一致。 uWibP/785/XRbdNLlG2CaIiUxlYashKC3eoU5ntu0NwOKGBcyaZAfhozwI7t9PG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