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课桌上的“三八线”

“早恋是一颗糖果,但绝对不能代替你们眼下的正餐。”“生活里有很多比爱情重要的东西等着你们去做。现在你们正在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里,窗外的景色很美,但是如果你下车浏览景色,你就再也赶不上这趟列车了。”

第一节 爱情与友谊

一 什么是爱情

爱情,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定义。现代定义为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但在远古的母系社会、古代的父系社会,爱情有另一种体验,并不是单纯的一夫一妻制。爱是生命的渴望,情是青春的畅想,爱情的意义在于:让智慧和勤劳酿造生活的芳香,用期待与持守演绎生命的乐章,用真诚和理解谱写人生的信仰。

他们是这样定义爱情的:

爱情是生命的桂冠,摇摆就会让它落地,因为我们的灵魂没有爱情,生活下去就会很消沉。所以,要修正人格,昂起爱情的头颅,自然会时时爱待你所爱的人。爱情是两颗心撞击的火花,爱情的法则是奉献,爱情的桥梁是忠诚,爱情的灯塔是恒久,爱情是智慧的最高艺术,爱情的脚步无法阻挡!——张荣寰

·真正的爱情能够鼓舞人,唤醒他内心沉睡着的力量和潜藏的才能。——薄伽丘

当你真爱一个人的时候,你是会忘记自己的苦乐得失,而只是关心对方的苦乐得失的。——罗兰

爱情使人心的憧憬升华到至善之境。——但丁

爱情,永远都暴露着人类的自私那面;

爱情,永远都沉浮在牵念的碧霄之中;

爱情不是斟满的香槟,它的浓烈需要时间来调和;

爱情不是加糖的咖啡,它的苦涩需要仔细的斟酌;

爱情不是感恩的凝视,它的久远需要亲力去把握;

爱情不是短暂的偏爱,它的追逐需要一生的幸福;

爱情有时需要等待,但绝不是空守内心的那片馨园;

爱情有时需要飘然,但绝不是神游心潮的那次澎湃;

爱情不同于友情,你不仅要分享她的快乐时的感受,还要慰藉她伤心时的眼泪;

爱情不同于友情,你不仅要与她搀扶着越过眼前的阻碍,还要与她依偎着走向遥远的未来。

费尔巴哈说过:“爱就是成为一个人。”这里,将爱”提高到“成为一个人”的层面来认识,其意义很值得我们去深思!爱情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最深沉的冲动,她有别于其他生物类的浅层生理冲动,其“深沉”正是由人的道德、伦理观念、审美观念等诸多意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爱情才成为人类独享的一种情感。爱不是随着人的生理成熟而自然可以具备的,作为一种崇高的情感形式,她是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才能形成的,而且,她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之情,而是可以作为度量一个人是否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标尺。由此看来,爱情教育的意义就不仅仅是让孩子们懂得爱,而且是要让他们在懂得爱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一个思想成熟的人。

异性吸引是一切动物的本能,心灵的吸引才是人类独有的美妙感情。无可争辩,唯有精神高尚的人才真正懂得爱情,才配摘取玫瑰园中最美的花朵。爱情,绝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

爱情的获得,应该象瓜熟蒂落那样自然,象从情泉里拘起的一律水那样洁净,象水乳交融那样无隙。爱情不只是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明月,还要想到夏天的泥泞、冬天的冰雷。还要想到责任。过早的恋爱,就象一个不足月的胎儿脱离开母体,可能一生下来就天折了,也可能勉强地话下来,则身体一直虚弱或者畸形。

二 什么是友情

友情一般是指人与人在长期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情谊,互相拥有友情的人叫做“朋友”。友情,真正两个人在一起,两个人能够互相时刻想着对方,对方开心时为对方高兴,对方痛苦时为对方难过,是在你悲伤无助的时候,给你安慰与关怀;在你失望彷徨的时候,给你信心与力量;在你成功欢乐的时候,分享你的胜利和喜悦。在人生旅途上,尽管有坎坷、有崎岖,但有朋友在,就能给你鼓励、给你关怀,并且帮你度过最艰难的岁月。朋友这个概念真的好大啊,用不同人的思想可以勾画出不同的朋友轮廓。朋友是相互的,朋友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就要挺身而出,“为朋友两肋插刀”就在于朋友的相互关心。给朋友以关心,给朋友以帮助,让朋友远离孤单,让朋友忘却忧郁,不让朋友郁闷。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

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慧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姊妹,是憎恨和贪婪的崐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已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薄伽丘

缺乏真正的朋友及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培根

鸟儿有巢,蜘蛛有网,人类有友谊。—布莱克

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么,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地位和处境。他在本质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他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他使人们独而不孤,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因此,所谓朋友,是使对方活得更加温暖、更加自在的那些人。

友情因无所求而深刻,不管彼此是平衡还是不平衡。友情是精神上的寄托。有时他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只需要一份默契。

人生在世,可以没有功业,却不可以没有友情。以友情助功业则功业成;为功业找友情则友情亡。二者不可颠倒。

友情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情感,如果一个人不曾拥有友情那么这个人就不能算真正的活过。

第二节 不要越过这条线

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他们告别了昨天—那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欢乐明朗的童年时代迎来了今天—这充满着活力,迷人而绚丽、色彩缤纷而又骚动神奇的青春时期。这时,他们的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徽妙的变化,要求独立自主的情感使他们所崇拜的楷模从成人更多地转向同龄人,他们开始疏远童年时期最亲近的父母、老师,而把注意力转向能坦率相告一切的同龄伙伴。他们喜欢交友,看重友谊,又由于对异性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尤其喜欢结交异性朋友,愿意与异性同学一起交谈、学习、娱乐,甚至大声咬嚷地争论问题。应该说,这种友谊是积极的,正常的,若能正确引导,促其健康发展,将会使处于青春萌动期的男、女学生在性格发展方面各自得到补充和完善,即使他们在娱乐过程中偶尔出现我打你一下,你回我一拳,追追打打,有意搞小动作以吸引对方注意的傲法,也同样是正常的,只不过是一种毫无定向、漫无目的的自然表露而已。因为,这些好感、爱慕皆出自无心,并非选定对象、有意图而为之,而是青春期少年亢奋状态的一种正常表现。

在学校,异性同学之间正常的交往、互助甚至建立一定的友情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友情与早恋是有区别的。友情是公开的、坦诚的,一般为多向性的。所谓公开的、坦诚的,就是说同学间的友情,在老师、家长或其他同学面前不仅从来不避讳,不躲躲闪闪、不偷偷摸摸,而且愿意让他人了解这种友情,有时还可以以这样的真挚友情而自豪。所谓多向性,就是说与某同学友情笃厚,还可以与另外的某同学或某几位同学也友情甚好;也允许或接纳那位同学与其他一位或几位同学都交上朋友。

而初期的恋情是隐蔽的、自私的、单一的,一般表现为主动寻机相助。这种交往从开始时就不想让家长、老师或大多数同学了解,也不愿意他(她)再考虑与另外的异性同学建立更为亲密的友情,而总是绞尽脑汁地去创造条件、寻找机会尽力给对方以关照或帮助,以求得对方的好感。

对于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男少女来说,对异性的好感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有了这种心理也并非就是洪水猛兽,并非十分可耻,关键是自己怎么调控,怎么把握。

友情、好感与早恋有区别也有联系。友情、好感是恋情的前提,没有友情、好感一般是不会发生恋情的,恋情是友情、好感的发展。因此,少男少女们必须注意把握好友情、好感与恋情的临界线。当对异性的好感不自觉地集中到某一个人身上,并且情不自禁地去注意观察其音容笑貌,留意对方的言行举止,对对方的喜怒好恶反应敏感的时候,不论对方是什么反应、什么态度,不论双方是否谈论有关恋情的问题,就已经到了临界状态。这时青少年就该在心里划一条“三八线”,提醒自己不要逾越!

根据调查,凡是有过早恋经历的学生,大都学习成绩下滑,尽管有的同学最后考上了大学,但也没有达到他(她)的才华应达到的水平。由早恋发展成真正的婚恋的成功率极低。现在十六七岁,到研究生毕业还有10来年,就是一般本科毕业还有六七年,这期间双方都将发生较多变化,在今后新的环境中会遇到更可心的朋友,谁也把握不住。从多年的经验看,有的双方上了不同层次或不同地方的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不同的地方工作,中学阶段的海誓山盟全都灰飞烟灭,白白耗费了宝贵年华,换来的只是心灵深处的伤痛。

那么当中学生对异性出现好感时该如何处理呢?该如何让自己离开“三八线”呢?

有一位文科班男生说起过自己的感情经历。他喜欢文学和写作,在文理科分班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科,由于他内向,加上文科班男生又少,所以也一直也没什么特别要好的朋友。后来在他乏味的学习生活中出现了一位异性,她是在班级调座位时坐到了他的前面,开始他们只是打打招呼,后来开始聊天,起初总是围绕学习,不知道什么原因逐渐地,他们说话很自由了,就无话不谈,也不存在什么交往沟通的障碍。他会和她说和任何人都不会说的话,她也一样。他们在一起学习、聊天的时间很多,有人开始说他们是“早恋”,教师也开始对他们敲了警钟,可他们自己却不这样认为,他说他们就是朋友,是最好的朋友。不过他也有些迷茫,因为在心理上他越来越依赖她,离不开她,愿意和她在一起。他说:“是不是在我的心里感情已经发生变化,超越同学和单纯朋友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我应该怎么做呢?”

一位初中的小同学也诉说了自己的疑惑,他的同桌是一位聪明好学,成绩和为人都不错的女孩子,在共同的学习中,他逐渐就对她产生了好感,一直把她当作最好的朋友。他们俩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经常交流。他擅长代数、几何,她擅长英语、语文,经过毫无保留的交流和帮助,一学期下来,他们的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相互之间的好感不断加强。他不知道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如何处理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希望得到我的帮助。

上面两例都是反映中学生异性交往的问题。异性交往是一个敏感话题,同时很多人(包括教师和家长)将异性交往与早恋等同,很多同学也不知道如何区分二者的界限,更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那种朦胧的情愫。实际上面两位同学所具有的心理是中学生心理发展历程中的一种最普遍的心理,只是有的人对异性的好感更强一些,有的人的好感淡一些而已,但是我们绝不能将异性交往与早恋等同。那么中学生如何处理这种感情呢?

首先中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的心理发展特点,中学生的性意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知期,即对两性之间的关系一无所知的时期,主要是指儿童期,这一时期对两性的关系并无特别的兴趣;第二阶段为朦胧期,主要指小学高年级到初中一年级,在这一时期两性交往就发生了变化,对异性有些朦胧的好感,但是又不清晰。所以很多同学就出现了本能的对异性的排斥现象,出现相互攻击等现象,不过这一时期较短;第三阶段是敏感期,主要指中学阶段,这个时期开始非常明晰地感觉到对异性的好感,愿意和异性在一起,有异性同学在,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心理感受,产生一些微妙的行为变化。这一时期的心理要贯穿整个中学的六年。

由于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发育已经基本成熟,异性同学之间彼此渴望接近。并较注意自己和吸引异性。男女生在一起学习、娱乐交往,给对方有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这些应该说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前面的两位同学都是处于敏感期,所以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变化都是这个年龄阶段的正常心理变化。而且正常的异性交往也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行为的约束。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单独一组男同学在一起劳动,打闹、说话粗鲁、行为散漫的现象比较严重。但是在混合编组的情况下就不一样了,男女同学劳动热情比较高,举止比较文明,工作效率较高。这是因为异性共同学习和劳动时,双方都特别注意自己在异性面前的形象,也都希望异性对自己给予满意的评价,这样对于每个人的行为就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社会学家们指出,如果没有异性交往,那么人类社会就要停止。但是如何正确交往,这又是中学生必须学习的课题。作为一名中学生,当你出现对某位异性的好感时,不要紧张,更不要觉得自己做了什么错事,从而产生负疚感,应该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心理,但是同时也应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将自己对异性美好纯洁的感情珍视起来,把握好异性交往适度、适时、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原则,从而顺利度过人生的这一特殊时期,在自己的一生中留下一道最美的风景。

第三节 专家解析如何捍卫真诚的友情

青春期正常的异性交住是建立在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之上的,他们的友谊是纯洁而美好的,由于自身的因素或周围环埃及人为因素的干扰,这种交往有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准和麻烦:同异险朋友相处,不仅要重感情,而见要重理智,要学会冷静地观察,分析对方的言行,学习朋友的好品质,为友谊增添生机与活力,当异性朋友之间出现了争执,产生了矛盾,要多想对方的好处,主动找机会与刘万沟通。如果是误会要及时排除,自己有错要及时向对方道歉;若是口头交谈困难,可以采用书信的形式就户学生的特点而言,友谊住往比爱情更珍贵。宽容的友谊给了少男少女们自然成长的空间,也给了他们自由比较与选择的机会,他们可以从容个迫地相互观察了解,彼此倾吐肺腑之舌,这实际上就是品味人生。

一 没有爱情可以没有友情吗?

案例:“升入初中二年级以后,我们同一年级的—名男生一直在追我,可我始终对他没有好感。或者更确切地说就是没有那种感情,我挺坚决地回绝他,可他的态度没有什么变化,既没安生气也没死缠着我,于是我觉得他这个人还是挺不错的。

我希望我们成为朋友。每当我见到他时,总会和他说几句活。而且我有时会把书惜给池。他的表现也很自然,我觉得男女生之间是可以有友情的。

但不知怎的,最近同学问却传出了———我和他在谈恋爱,并将我对他怎么好讲得好真切,就像真有这么日事一样,我开始不知道他们的话是从谁那儿传出来的,同学们时古议论着我们。就连我不队识的人见到我时,都减着我的名字。

还是我的一位好朋友的话提醒了我,是不是他在和别的同学说什么,不然同学怎么知道我们之间的事呢’我分开始怀疑。但我不敢去问他,因为他到观在为止还很坦谈地面对着我,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如果那样的话他也太卑鄙了吧。

现在我不敢面对同学,我也不想和他们解释,因为我知道越解释越麻烦,所以这几天我都懒得学习,只想这件事,不知该怎样处理我又伯老师知道,如果老师知道的话,他们会怎么看我,会不会因此而讨厌我,假如某—天真的证明是他说的这些话我又怎么样去面对他呢!”

专家分析:这位同学的确很痛苦、不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她希望和那位男生成为好朋友,但结局并不像她所想像的那样,现在她处于两难之中。

根据故事提供的情况,那位男生一直追求她,但她出为对他没感觉而拒绝了他,一般情况在遭到拒绝之后男中可能会出于:“因为得不到而越发感觉到珍贵”,或且出于征服的欲望会更加强烈地继续追求,而这位男生并没有猛烈地迫求她、一段没有开始的恋情就这样平静下去了士。他这样逆向做法可能反而极大地激发她探究他的热情、于是她记得他“还挺不错的”并且“希望我们成为好朋友”,为此,“每当见到他时总会和他说几句话,并且有时借书给他。”从而她创造一些彼此接触的机会。她认定他们之间的交柱是正常的,但真的是这样的吗?他在她的心中真的仅仅是一位普通的同学或普通的朋友吗?

其实,他们的交往有了过密的倾向,同学的眼睛是“揉不进沙子”的。他们体播他们的“诽闻”、这使她感到委屈。好朋友提醒可能是那位男牛在向周边散发达样的说法,于从她的神经又紧张起来了,这种说法损伤了她的自尊心。她不知道他这样做的动机足什么?如果继续与他交往去,则证明了这个说法是存在的;如果不能容忍这种说法的活、则断送她认为挺好的交往。不论选择哪种情况,都不能欣然接受。

实际上,她现在应该重新清点一下对他的感觉,没有必要躲闪什么,也没有必要追究传言是从哪里传播进来的,只时问一问白己还要不要这份交往。如果小愿放弃,那就不要患得患失,老师是迟早会知道的,如果想改变现在的处境,那么无须向谁解释,就是尽量减少与他的交往,与此同时多与其他的同学来往,慢慢地在大家心目中的观念就会转变。

二 我和异性知己的友情还会继续吗?

男女生之间当然是有友谊的,但他们现在的年龄是很敏感的,真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周围的人言论自然会对他们的行为构成一定的影响,出现一些麻烦是很自然的。那就经常得自省一下自己的行为,为自己创造一个平静的心理环境吧。

案例:我们是在一次郊游之后开始熟识的。那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几个并不很了解的人聚在一起痛快地玩了一天。那是我上高中第一次和同学出去玩,而且是那么开心,我水远部不会忘记;那以后,我们俩真有点相识恨晚的感觉。我们的友情很快也很顺利地发展下去:

放假了,我们—起出去玩,空闲的时候打个电话聊聊天。生活真的很好,我没有想过我们的友通会不会长久。到了高二的时候,要分班了。他原打算和我一起选文科班的,但由于高考文科要分高,他改上理科:但我们的友谊并没有终断,也许是因为距离有关,我们的关系更深了。他时常来找我借卷子、问问题,弄得连我们班的同学,甚至是老师都怀疑我们是在“交朋友”:到后来,我的好朋友们说我们俩很可能,让我考虑一下。但我知道我们俩是根本不可能的,不是条件不允许。而是我对他没感觉,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做了一个朋友该做的每一事,甚至连不该做的我也做了。我用我的心,用我的真试来帮助他克服每一个困难,即使是自己能力办不到的,我也合尽力想办法去帮他,因为我知道他需要我的帮助,我想让我们大家—起夫入大学的校园;

这期间我没有问过自己:他帮了我多少,这一切值不值?我想交朋友根本不用考虑这些问题。偶然间一件事情让我重新审视我们的友谊,我不得不考虑——些问题,我18岁生日那天,我在家等他的电话,直到晚上,铃声响起、他连一句正式的“全日决乐”都没有,只是说了一句“我给你买了——件礼物”,至今我也没看到礼物是什么样子。我真的很伤心。这件事使我决定要放弃与他的友谊,但这样一段友育谊怎能说放就放,多少有一点舍不得。我整整考虑了几个月的时间,放弃的话始终没有说出口,怕伤害他。

我想补充些;他是—个对感情很专一的男生,他会对他的女朋友很细心,除学习以外他十分有自信;他不重视外表,对自己外在的方面不会产生自卑,他对我们这份友谊永远不会放弃。我想他是忽略了我是个女孩子,作为朋友他应对我有更多的关心,他忽略了我的感受,忽略得有些过分,让我无法接受。

他不会把日记放在家里,而是放在我这里,他说过跟我说话从来不用想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很轻松,没有压力,他还说过,“我的红颜却己并不多,你就是一个。”很快,他就要过生日,而我应不应该有什么表示呢?如果现在真的放弃,会不会后悔曾经付出的。此时此刻,我不知该怎么做,不放弃,我们也不可能像从前—样;放弃吧,我伯伤害他。我究竟该怎么办呢?”

专家分析:从上文可以看比,这位女生在与异件朋友的交往中付出了许多的精力和感情,但他没有给予及时相应的回报,对此,她觉得受了委屈,有了想要放弃这份只性友谊的念头。但自己过去毕竟付出了这么多,所以总觉得舍不得。现在正处在两难之中:保持吧,觉得他太轻慢自己了,但又欲罢不能,这种情感冲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她说与他之间没有将感情向前发展的可能,出为她不爱他,但他的粗心和大意又使她感到根痛苦,觉得他辜负了白己。他们之间的感情很像现在说的很多的“第四类情感”,不是友情、爱情、亲情,而是另外的—种感情、产生于异性之间说不太清焚的感情。

如果真的是‘第四类感情’,而且始终保持这样的感情真的是很好的,那位男生就足她的蓝颜知已。能够与异性成为加已世件很好的事,因为两性之间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什,通过交许可以互补,而且因为没有直接的可比性,利益冲突少,不会构成直接的冲突。彼此相互倾诉,使自己的心灵得到释放。压力得以宣泄。在交往中要有一种感恩的心态,要杜绝回报的心态。因为交朋友不是做买卖,朋友之间不存在等价交换的父系,出此,首先要从心理上消除付山与回报的这种比例念头,双方就这样很正常、很自然地交往者,并且彼此成为对方心灵的退守,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其实,作为朋友,相互间给予帮助是很止常的,在为他做事的时候,应该体会到自己在他人生活中的价值,这同样得到了自己心灵的寄托,这种感情还会使得自己青春期的恋情有了免疫力。拥有了这些还需要什么呢?

三 男孩:与女孩交往没有错

案例:我今年16岁,现在感觉心里除了烦恼还是烦,已经没有了拄日的凌云壮志,生活失去目标,就像茫茫大海中的——才孤舟?

在别人眼里,我这个人性格非常古怪,且有较重的隐私观念,以至于很怕别人彻底了解我:我的性格很内向。在班内同学们跟我相处得很糟:

有时在集体活动时,班上好像没有我这个人似的。我这想改变同学们对我的态度,却没有用,反而使我更加自卑:一位同学对我说。可能是因为年龄不同。但我在其他班却有不少好朋友,当中也有比我大的;我有——个杯习惯,不想过多地说话,也不大会讲话,曾因不会讲话使人误解而得罪过人。在我心里烦的时候,任何人都不想理,更容易为一些小事而冲动。为此,有的同学说我总是凶巴巴的,其实我也不想这样。

我总是比较喜欢和女孩子在一起谈心聊天,哪伯是默默地在一定;在我上初个以来,就一直与班上的女孩子改得好,现在与别班的女孩子也合得来,我经常幻想,有时想过异性。我总想有人关心我,与我分享,但只有女孩子才能做到。也许,这就是我喜欢与女孩子在一起的原因之一吧。也曾想过我为什么不是一个女孩子,观在,学校关于我的话言满天飞,不是与本班的女孩子就是与外班的女孩子。但我一直相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尽管如此,为免得麻烦,很多女孩子都有意避开我。现在,我处在一个只有我一个人的世界里。为此,我很痛苦,找女孩子交往难道也有错?

专家分析:这个男孩的问题不是跟女孩交往有没有错,而是一个交往模式的问题。我们从他的叙述中得知,他和女孩子交往不是为谈恋爱。别人对他的看法是误解他了。

现在的问题是,他不想谈恋爱,为什么那么想和女孩子在一起?根据分忻,原因可能是他的交住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为虽然他是个男孩子,却不能顺利地和男接子交往。交往需要不能满足是十分痛苦的,怎么办呢?于是,他选择女孩子作为交往对象,来满足他的交往需要。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补偿作用”。这是人采取种种方法来弥补自己因生理或心理原因而导致的某些需要的不满足,从而减轻内心的不适感、这是——种心理防卫机制,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就是说,他不是愿意只和女孩于交往,而是由于他的交往需要不能满足,只好以和女该子交往来弥补。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据案例看主要是性格上的原因。这有两种:一是性格中的自我否定意识。就是说,他对白已缺乏足够的肯定,没有足够的自信,于是,他才不能放开了相同学们自然地相处。一是性格中的自我封闭意识。“不想多说话,谁也不愿意理,怕别人了解白己,较重的隐私观念”,这都是自己封闭自己的表现。这样,别人还怎么和他引交道。通常情况下如此与人交往,很难顺利的,只能给自己造成烦恼。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使他只能在女孩子那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了。

可是,一个男该子如果只能和女孩子交往,是人们不能认可的,也是不正常的交往模式。于是,就有了议论纷纷。到后来,女孩子自然要对他避而远之了。他和外班的同学交往也是类似的原因。于是,他到了一个人的世界里,感到很痛苦。

对此,该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及时打开封闭意识,走出一个人的世界。

要走出一个人的世界,还是要靠他自己。至于办法,弄明白前面的原因也就有了。一是建立自信,不必为了交往而交往。最需要做的,是用知识,用学识,用才干来充实自己。其实,作为学生任何时候学业都是最能计人挺起腰杆的事。二是开放自我,凡是为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而痛苦的人,大多是自己不能和别人交心。自己的心里话不愿意讲给人听,别人自然也不会把心里话讲给他听。开放自己,就会有朋友走进自己的心。

四 女孩子:如何与男生和平相处

案例:“我是高一的新生,在新的班级中,我感到陌生:虽然每天啥嘻哈哈,但是我没有几个朋友,异性朋友又是少得可怜。在初中,班中男生、女生都了解我的性格——任性、骄气、有些傲气。所以他们都让善我,关心我,拿我当孩子,谁都不会与我计较。

高一上课第一天我便与叫李涛的男生吵闹起来,至今我们之间没乎过话,后来才知道他是很有势力的男生,他鼓动全班男生不理我,我很生气。

我们班有一个女生叫纪红,她刚开学几天使与男孩们打成一片,一下课便有许多男生围着她,有说有笑,我很嫉妒她。其实我也很健谈,就是和男生不会沟通。记得初中,我与本班好多位男生都有“冷战”的历史,但每次都是他们挽回局面。现在我很苦恼,近日又听说李洛与纪红经常说我坏话,今我很恼火,可我也不好意思找纪红,也不愿找李涛。因为曾经有一次我找李涛沟通,当时他只说了一句“我不愿理你”就转身而去!令我好没面子。事后,他还鼓动男生告诉他们我跟他赔礼道歉,今我着实生气!

我怎样与男生好好相处?怎样让我在有面子的情况下化解这场矛盾,我只想与男生见面打打招呼,开开玩笑,或是彼此见面相视一笑就足够了,可连这点都做不到。”

专家分析: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位女生初中时候的任性、娇气、傲气,被大家的包容、忍让的态度所宠坏。这样使她的坏脾气有侍无恐地发展,现在她把这方面当作一种幸福去回忆。其实,在那样的环境中,是无法学会真正的与他人交往的技巧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她确实没有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当然,在初中的时候她肯定有大家欣赏的东西,也许是学习成绩优秀,也许为大家做了一些什么贡献,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老师偏向她,初中的同学还没有很强的辨别力,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所以在初中她很快乐顺畅地成长。进入高中,同学的自我判别能力增强,平等地与人交往成为每个人心中的原则,出此,不再有人对她采取包容、忍让的态度。这使她感到委屈,甚至产生了怨气,李涛成了她第一个假想敌,并在第—天就与他发生了冲突。她在坏情绪发泄的同时也为自己构筑了危险的人际氛围,在许多同学眼里她可能是不可理喻,问题真的不在同学,而是她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理智地分析白己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其实,她的这种霸气在初中时同学们也不是都认同的,不是也有许多男生和她‘冷战’吗?只是因为她当时有许多可以引以自豪的事情,所以将这种事情忽略不计了。而现在她没有了什么持别优秀的地方成为自己心灵的避风港,于是恶劣的人际关系弄得自己痛苦不堪。人是要成长的,仅仅成绩好是远远个够的,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用宽容去对待别人,学会怎样用友好去换得友好,这样才能给自己赢得更多同学的友谊。

五 谣言,使我们的友谊之花衰竭

人的智慧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还要慢慢增长自己的人生智慧,而人生智慧是可以通过与人交往,不断调整自己来提高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沟通时代,不会沟通将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我们现在要将学会与人沟通作为一件人生大事来面对,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向成熟。

案例:“我上初一的对候,有—位叫张枫鸣的男生和我同桌,他是我哥哥的朋友,我们早就认识了,是很好的朋友。在班上他的学习成绩比我好,总是帮助我,给我解答学习方面的习题。渐渐地,我开始崇拜他,不知道怎么感谢他才好,有时候我其实不想再麻烦他,因为在大考对他的成绩也有所下降,可他却毫无反应,还是很耐心地帮助我,这种友情是我乎全都没有感觉到的,我曾在日记中记录下我们之间的点点滴滴。

可天有不测风云,灾难终于降临。初二的时候,我们班有几个同学谣传说我和张枫鸣谈恋爱。其实我们之习什么也没有,只是同学间的友谊,后来,这些谣言传到了张枫鸣的耳朵里,他却像没事入—样。有一次他对我说:“别管他们,觉得自己没出格就行。”可是从那天开始我就一直很别扭,我想:不为自己,也得为张枫呜想想。他是一个学习好的同学,如果被这些谣言搞得名声不佳的话就不好了。

从那天开始,我便不问他问题了,也不和池说话了。起初他觉得很奇怪,便找借口和我说话,我没有将其正的原因说给他听,我伯他还是不在乎谣传,于是我就说代不愿和他说话,我看出他很失望。

张枫鸣的伤心都写在脸上,我跟他进入了冷战,后来他几天都没有来,听同学说他得了心肌炎。我哭了,我下知道我是不是很残忍、很无情,也不知道我做的是对还是错。后来他回来了,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再侩以前那样帮助我了,就连英语对话耶不和我做了。在那—瞬间我才体会到我失去了什么——是友情。我真后年,不知能不能补救。”

专家分析:这位善良的女孩,她敬佩枫呐,感激他给予的诸多帮助和关心,这么纯洁的友情多么令人羡慕呀!但好景不长,同学们给他们俩个人起哄的时候,女孩为维护他的形象而按捺着自己的真实的感受,躲着他,结果女孩与他之间有了很深的误会,女孩现在心里很矛盾,从善良出发,但收获的是两个人的伤害,问题在哪里呢?

进人青春期之后,同学们都开开始关注异性,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关注没有投放的对象,青春的心灵无法宁静,于是就将兴奋点转移到其他异性之间的交往上,希望通过传播同学间的“情事”来满足自己对这方面的兴趣和没有得到满足的失落。这位女孩与枫鸣的相知境界的确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于是他们成为大家兴奋的焦点。这位女孩因为欣赏他而不愿他为此而受到伤害,所以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压抑起来,但她的这种做法是单方面的,对于枫鸣来讲是不宣而战,枫鸣自然觉得莫名其妙,觉得女孩对他有什么成见?

现在女孩陷人无谓的内疚之中,她将他学习成绩下降和心肌炎的原因都归到自己身上,在他的面前她是—个彻头彻尾的罪人。这种压抑被他感受到,他生活在痛苦之中,他不明白她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将所有的问题都揽到自己的身上是不妥当的。学习是个很复杂的系统,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枫鸣前—阶段的学习出现滑坡与他们之间的交往是没有什么相关,但现在他的成绩则与他的绝交有着直接的关系。

由好友变成相互猜忌的确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无沦与枫鸣的关系怎样,建议未来在与人交柱的时候—定要想清楚。首先不要过分地依赖,要为彼此留有余地;其次朋友之间行付么问题要注意沟通交流,这也是锻炼—个人的沟通能人。面对同学们的赵哄,担心影响他在老帅心目中的形象,提出减少交注,他告诉女孩“不要管这些”,女孩如果还觉得这样交往不好,应该从自身做起,比如它可以和更多的人接触,而不仅和枫鸣一个人这么好,当然在于其他男生接触的过程中不要过于亲近,以免刺激枫鸣。

第四节 正确对待青少年异性交往

青春期的异性关系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最容易被误解、又最容易出问题的问题。忽视这个问题的,当然不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们。他们对异性的兴趣、与异性交往的需求是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成熟而自然产生的。对此,他们不可能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有意或无意地忽视“青春期”异性关系的,是大多数家长和教师。他们忽视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它微不足道,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它是一个不应该讨论,至少不应该“过早”讨论的问题。当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已经情窦初开时,很多家长和教师或者只是在心里暗暗着急,或者旁敲侧击地去劝阻,或者不由分说地去制止,却很少与青少年开诚布公地去沟通,更不会为他们提供指导。

家长和教师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对“青春期”的异性关系存在很多偏见和误解。

误解一: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

这种说法听起来颇有道理,事实上却自相矛盾。一方面,它把学生看作一种职业,认为这种职业的本职工作是读书,做其他事都有不务正业之嫌。这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另一方面,它又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能去做异性交往这类只有大人才能做的事。这两方面的看法显然矛盾,而且它们都不成立。

首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成长,而不只是读书。成长包括很多方面,如身体的发育、社会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智力的进步、道德品质的培养等等。读书求知主要涉及智力发展,只是成长的一个方面。学生上学与工人上班有本质的不同:工人上班是要制造产品,在特定的岗位完成特定的生产任务;学生上学的基本目的却是发展自己,不只是“学好数理化”那么简单。学校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天地。学会与人交往,包括与异性交往,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它也是学生学习的任务之一,是一门意义重大的功课。这门课不在升学考试的科目之列,却会考人一辈子。

其次,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会与异性交往,达成异质社交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社会目标之一。按照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一个正常人从初中开始就需要学习建立异性友谊。因此,与异性交往并非是“长大以后的事”。相反,如果真的等到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才开始学习与异性交往,很可能就会因为缺乏锻炼而成为这方面的“困难户”。

误解二:中学生还不成熟,不懂事,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条件

这一看法的潜台词是:与异性交往是一种很特别的任务,需要准备好特别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不能通过与异性交往本身的锻炼来形成。这实际上是在将异性交往神秘化,把异性交往划为禁区。它可能成功地阻止了一些青少年的尝试行为,但是,它同时也加重了青少年在异性交往方面的心理负担,给青少年达成异质社交性增添了不必要的障碍。不错,青少年确实还不成熟,在与异性交往时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出现一些问题。但是,人的心理成熟不可能靠坐等得到,与异性交往的技能也只能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提高。事实上,一个没有学会与异性交往,没有达成异质社交性的人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人。在一定的程度上,学习与异性交往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

误解三:与异性交往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

这种说法是很多家长和教师反对学生与异性交往的主要理由之一。他们往往举出不少事例来说明此观点的正确,诸如某某人因为“早恋”而没有考上大学之类。其实,如果仔细推敲,他们的论据并不能证明论点。许多因与异性交往而影响学习(主要是影响考试成绩)的人,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分散了精力,而是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又往往来自教师或家长对于异性交往的过敏反应。精力不是一个静态的固定的东西。一个人在某个时期的精力大小或多寡,有很大的伸缩性,而且受到情绪的强烈影响。心情不好时,人们往往无精打采;心情愉快时,人们就会浑身是劲。研究发现,一个与异性交往很成功的人,往往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很高。因此,与异性交往本身并不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相反可能还有积极作用。当然,在与异性交往时,可能会发生一些矛盾,遇到某些挫折,影响人的情绪,但是,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并不多,只能算作特例,而非常态。根据特例去反对与异性交往是不可取的,正如不能因噎废食一样。

对上述误解,我们可以说一句针锋相对的话:只知道读书会花费太多的精力,以致影响异性交往。这不是说笑话。在一些名牌大学里,有不少只会读书考试,不善与人交往,尤其是不会与异性交往的学生,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很高,一些人最终因为情感问题而痛苦不堪,前程尽毁。成功的教育应该兼顾智力提升和社会性发展,而不是将二者对立起来。

误解四:与异性交往很容易发展为“早恋”,使中学生犯错误

“早恋”可能是最容易让家长和老师神经过敏的字眼。可以说,在一些家长和老师身上存在“早恋恐慌症”:一看到两个男女学生单独在一起,就怀疑他们“早恋”了。一怀疑他们“早恋”,就如临大敌:一方面把他们打入另册,当作“问题学生”;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控制其负面影响,害怕他们起了坏的带头作用,使“早恋”流行蔓延。在这种心态左右下,不知制造了多少冤假错案?妨碍了多少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异性交往的动机多种多样,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谈恋爱。即使是一对一的男女约会,也不能与恋爱划等号。两个男女学生单独在一起,可能是在讨论学习问题,也可能是在交流对一些事情的看法,甚至可能是在讨论怎么样才能避免“早恋”。虽然青少年还不成熟,容易冲动,但是,他们都有正常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制能力,在恋爱问题上一般会相当慎重。

如果说有一些中学生真的“早恋”了,他们也可能是被教师和家长逼上梁山的。“早恋”是成人世界制造的一个标签,一些人拿着这个标签到处乱贴。例如,如果两个男女学生关系很密切,经常在一起,那么我们本来应该给他们一个“异性友谊”的标签。然而,不少教师和家长从来就不相信有“异性友谊”这么回事,于是他们就会不由分说贴上“早恋”标签。一旦被贴了这个标签,这两个学生就有嘴难辩,外界的压力可能迫使他们真的恋爱起来。如果青少年真的“早恋”,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早恋”的学生也不是坏学生。“早恋”是一个心理现象,而不是道德品质错误。对“早恋”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不应该孤立、打击,而应该更多地关心和引导。

误解五:中学生谈恋爱成功率很低,中学生与异性交往没有什么好处

对于中学生谈恋爱的成功率,肯定没有任何正式的权威的统计数字。这个成功率往往是由中学教师总结出来的。他们的根据就是自己的经验——他们教过的学生中,有多少人“早恋”,其中又有多少人最终没有结为夫妻。这种统计方法显然是有问题的,因为一些被教师贴上“早恋”标签的学生其实并没有谈恋爱,他们不存在成功与否的问题。

这种思考的逻辑也是不成立的。首先,恋爱的成功与否不能只以结婚与否来衡量。如果一次恋爱使双方都得到成长,它就是有价值的。初恋的成婚率可能很低,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初恋没有价值或没有必要。其次“早恋”的成功率低也不能作为否定异性交往的理由。相反,这一点倒可以作为要加强异性交往的理由——如果教师和家长能够多做一些工作,引导学生学会与异性交往,他们将来的恋爱和婚姻就会更顺利、更成功。这样的境况对学生们正当的异性交往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一个学校真的只有少数学生对异性交往感兴趣,我们就不得不怀疑它出了什么问题。

误解六:与异性交往是少数学生的行为“好学生”不应该仿效。

前面已经提到,与异性交往是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的正常需要,所有发育正常的中学生都会自然地产生这方面的需求。但是,由于中学生被灌输了对异性交往的很多偏见,他们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压抑自己的需求,不敢作出相应的行为。一些学生则用“地下活动”的方式来与异性交往,不敢让老师和家长发现。

误解七:如何处理异性关系不需要别人指导,到时自然就会。

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来说,与异性交往是一个全新的领地,有很多的疑问和困惑。资料表明,在社会风气十分开放的美国都有相当一部分大中学生把异性交往当作一个难题。在观念相对保守,而且对青少年异性交往充满偏见的中国,不难想象青少年在这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更多。据一些心理咨询专家反映,我国青少年来电来信所寻求帮助的问题中,与异性交往有关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误解八:如何处理异性关系不属于教育范围,教师对此没有责任。

如何与异性交往不在考试范围之内,但是,它应该在教育范围之内。尤其是当我们强调素质教育的时候,老师就有责任指导学生学习与异性交往。在某种程度上,与异性交往是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考验。教师和家长如果能够主动地帮助学生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将会使他们收益终身。

正是由于上述诸如此类的误解,使很多家长和教师不能正视“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往往采取压抑、堵塞的办法来被动应付,而不是积极引导。一些在异性交往上遇到问题的青少年,不仅得不到及时的正面的指导,反而会遭受来自各个方面的误解和责备,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他们可能做出不计后果的行为“青春期”的异性关系也因此成为一个危险问题。如果要化解危险,解决问题,首要的事情是家长和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 ub+l+8lnWK9iAOgHUKdOReKmL9cAVMVetwMjh7kCO28CFUFXxKRf2E9/idZvNNp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