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话说

在中国众多影响广大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具有独特的品格和别样的情致。

中秋节源于对天象、四季、节令、岁时以月亮的盈亏朔望周期计月的阴历(即中国传统历法农历),其节日习俗、行事以“月”为中心展开,故又称月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

中秋节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这是农历12个月、四季中的秋季之仲,故又称秋节或仲秋节。因八月十五正是八月的二分之一,民间又将之称为八月半、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时月亮是全年12个大圆月中最圆最大的一次圆月,它象征着团圆,民间有在这一天让回娘家的媳妇返回夫家过节团聚的习俗,所以,中秋节又叫做团圆节。

中秋节正式成为一个节日约在唐时,这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是晚出的一个节日。但是中秋作为一种民俗活动却由来有自,历史渊源深广。

┴ 年画《中秋赏月》

中秋民俗以月亮为核心。月亮与太阳,白天和黑夜,每天都伴随着人类,是人类最早瞩目的天体天象。在远古蛮荒的时代,人类形成之初便观察四时更替、风雨雷电,太阳是光明和温暖,也是赤地千里和酷暑难当。太阳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太阳与光明走后,黑夜和恐惧一起来临。早期人类不得不采取穴居和巢居来躲避黑夜中的虎豹狼虫。直到人类发明了用火,发明了房屋的建造,他们才有了黑夜中的更安全的居所。在漫漫暗夜中,一轮明月悬挂天空,照亮了大地和荒原。月亮是黑夜中的太阳,是无边暗夜中的光明使者。月亮是安详和宁静,它不是风,不是乌云,不是雷电,不是暴雨如注。所以,从原始时代起,人类对太阳还经常流露出爱恨交加的情感,对月亮却几乎是众口一词地歌颂与称赞。

┴ 敦煌的伏羲女娲 雄虺九首图

月亮的阴晴圆缺具有规律性,观月以定历法成为众多民族的共同选择。研究表明,从历法发展史看,所有古老文明的国家,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最初的历法都是阴历,即以29天或30天称为一个月,把12个月称为一年。这几乎是这些古老国家的共同的也是最初的年历。

月亮在神话时代是温润、女性、阴柔、静谧、和谐、安宁、幸福的化身。关于日月的神话,是与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共生共长的。全世界各个民族中没有哪个民族没有太阳和月亮的神话。在我国各民族的创世神话中,日月星辰诞生和运行是其重要内容。著名的盘古开天地神话里,日和月分别是盘古的两只眼睛化成。瑶族神话《伏羲兄妹歌》、白族神话《创世纪》、布依族神话《开天辟地》、彝族神话《梅葛》、哈尼族神话《奥色密色》等,也说日月是天神,或虎、或牛的双眼变成。新西兰土著神话、印度某些神话、古代日耳曼人神话等都有同类讲述。这大概是眼睛与光明的关系和日月普照犹如天神注视大地万物一般,故有此类神话想象。

太阳的阳刚和月亮的阴柔,也导致许多原始民族把它们想象为男性和女性。哈萨克族有一则神话说有一对男女叫阿娼阿塔和阿娼阿娜,因魔鬼阻挠他们结婚,他们就飞到天上,男的变为太阳,女的变为月亮,二人至今还在互相追寻。由于总是不能相聚便常常痛苦落泪,这泪就是雨雪纷纷的原因。壮族有一则神话说日月本是夫妻,星星是他们的孩子,太阳嫌孩子太多,常把他们抓来吃掉,月亮妈妈心疼孩子,就在太阳出来时带着孩子们躲藏起来,等太阳下去了,再带孩子们出来玩。彝族、哈尼族、苗族等有神话说日月原是姐妹,因为妹妹年幼不敢夜晚出来,所以做了太阳,而姐姐则做了月亮,夜晚出来。

日月神话的母题远不止以上内容,如果全面考察,会发现这是一个丰富、多样的文化呈现。特别是太阳与大旱灾有直接因果关系时,太阳神话中普遍出现了射日神话,如我国的后羿射日。这表明早期人类在对日月的长期观察、体验、思考中积累了丰富的想象与感受。月亮的“与人为善”,则显得更为突出。所以,古代多有祭月、拜月习俗与礼仪。我国古代文献《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说明春天祭日,秋季拜月已是帝王之礼制。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书中载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等活动。《尚书·尧典》中有:“宵中星虚,以殷仲秋。”这是“仲秋”一词的最早出处。

祭月活动从周代开始已经岁时化。《周礼》:“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说的是中秋夜里,击鼓吹乐,望月而祭。其时,“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即按日月所代表的阴阳关系,祭日于高台,祭月于坑穴。

秦汉时期月祭在皇室礼仪中继续传承。秦时,各地均建有日月祠,山东有日主祠、月主祠。汉武帝时,曾用羊、猪祭月,用牛祭日。

北魏、隋唐直至明清历代沿用秋分祭月礼仪。明世宗时,还在北京修建夕月坛,专供朝廷祭月,这就是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明嘉靖祭祀》载:“秋分祀夜明于夕月坛。夜明之神东向;二十八宿云神,周天星辰之神,木、火、土、金、水之神南向。”又曰:“夕月坛每三岁一祭。祭以丑、辰、未、戌年行事。朝日则遣文臣,夕月则遣武臣。”清沿明制,但每年一祭,每三年一大祭;平时年份则派大臣代祭,遇丑、辰、未、戌年则皇帝亲祭。

祭月仪式也见于民间,汉代以来见于典籍的嫦娥传说,有一种版本就说嫦娥奔月后,后羿十分想念嫦娥,晚上就在庭院中摆放供果,向天上的明月叩拜遥祭,盼望夫妻团圆。邻里乡亲见状,也纷纷摆供桌供果,遥祝他们团圆。从此成为八月十五民间民俗性的拜月、赏月活动。这当中也可见拜月在民间曾流行一时。

┬ 北京月坛

┴ 玉兔捣药

从月亮神话到祭月拜月,月亮作为天体和天神的重要象征和组成部分,代表着自然和天象的神圣、庄严、权威,以及对人类的居高临下和震慑。人们敬畏月亮表达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景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一种表达形式。

但是,由于月亮在所有天体天象中的独特品性,或者说人类在长期的观察和体验中,发现月亮几乎对人类没有任何威胁。太阳不用说了,就是风雨雷电,都曾经暴虐地伤害过人类。星星有时还有陨石坠落带来意外灾难。所以,月亮作为大自然中一个可亲可爱的对象,培育与激发了人类情感中玩赏与审美的经验。

玩月活动在我国古代很早就见于记载。最著名的典故是东晋时的“牛渚玩月”。据《续汉书·郡国志》载,1600年前的东晋在南京(建业)建都,牛渚自汉代就隶属于此地。公元300多年前,镇守牛渚的谢尚在某个月夜泛舟牛渚江上,忽听得运租船上有人吟咏自己所作的《咏史》诗,大为高兴,邀请过来,以诗会友,畅叙到天明。这个吟诗的人叫袁宏,是个靠运租为业的穷书生。谢尚却是镇西将军。因为月夜吟诗,二人成为挚友。袁宏由于受到谢尚的赞誉,名声鹊起,成为名士。从此,月夜吟诗传为佳话,文人雅士纷纷仿效,泛舟、玩月、吟诗,成一时风尚。唐代诗人李白游金陵时就此典故作诗曰:“昔闻牛渚咏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并且也在城西孙楚酒楼玩月到天明。

┴ 唐王游月宫

传说中的唐玄宗夜游月宫的逸事,使玩月更富于传奇色彩。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在中秋望月时,玄宗突然想要亲赴月宫一游。于是申天师作法,三个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月宫门前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游离其外。但听得月宫内仙乐阵阵,清音悠扬,婉转缠绵。仙女告曰,此曲名叫《紫云曲》。唐玄宗遂默记曲律于心。返回人间时,玄宗回味天上月宫仙乐,赶制了一曲《霓裳羽衣曲》。这个传说有神化唐玄宗,美化他的音乐创作的言外之意,但那个时代的赏月活动十分盛行却是由此可见一斑。

五代时人王仁裕所著《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夜文酒宴,宴时熄灭灯烛,只在一片月光清辉之下饮酒赏月,称为“月饮”。

唐代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眺之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

唐代的玩月由于帝王的提倡,已经泛化为一种民间习俗,玩月的时间特别向八月十五集中,为一年最盛。届时,要全家团聚,要登台观月,要泛舟赏月,要饮酒对月,等等。

除了前述记载提到谢灵运、鲍照等人的玩月诗具有浓郁的民俗节日背景与特色外,唐代诗人刘禹锡还作有《八月十五夜观月》诗:“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张祜《中秋月》诗中有:“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司空图《中秋夜》说:“此夜若无月,一年虚度秋。”正所谓月到中秋分外明。唐代直接以中秋或八月十五为题写诗的作者络绎不绝,如李峤《中秋月二首》、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等等。

还是欧阳詹的《玩月》诗序:“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故曰中秋。”可见唐代中秋时令与中秋赏月习俗正自发的形成为一个具有节日气象、节日氛围的民间节日。

北宋太宗年间,朝廷正式将农历八月十五定为每年的全民性的中秋节。记载北宋习俗的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记载南宋习俗的吴自牧的《梦粱录》都专述了“中秋”。《东京梦华录》:“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这时的中秋节已经是完全地市俗化、市井化,是一个隆重的节日了。拜月祭月的习俗也在中秋节中沿习。

宋代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卷四“八月”记载:“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官,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颜如皓月。”

以月亮的阴睛圆缺比喻人间的聚散离合,成为宋人咏月诗词的主旋律。苏轼的《水调歌头》更是巅峰之作,直至影响了后世中秋节俗的演变与发展。

明清之际的中秋节就大大强化与突出了团圆的人生主题和文化意义。出现了“月饼”、“团圆节”、“女归宁”等新风尚。十五的月圆,进一步世俗化为人间世事、亲情的团圆美满。唐宋时的审美的浪漫的精神的玩赏的中秋节,逐渐在民俗化节日化中转变为口福享受的、人伦亲情的、践行俗信的、生活化的中秋节。这种转变恐怕不能简单地判断或臧否其优劣,其间还有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规律,我们只能说这里发生了民俗节日的变迁。关于这种变迁,史籍多有所记。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记述了明朝北京的中秋风俗:“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秋鹭芙蓉明·吕纪

明代张岱的《陶庵梦忆》卷五“虎邱中秋夜”中的记载更是一番热闹情景:“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鹅涧、剑池、申子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天上瞑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征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句字,藻鉴随之。……”这与唐宋赏月玩月风景已是大不同。一是各色人等,中秋夜鳞集;二是并不赏月却“大吹大擂”起来,是在游戏赏乐。这大概是真正市俗的中秋景象。文人雅士也还有人在雅事中度中秋。如《红楼梦》所记载的清代中秋节,贾家儿女无不吟诗诵词,棋琴书画,承接的是唐宋文人的中秋传统。

总之,从神圣的祭月和神话,到审美的诗意的哲思的赏月玩月,再到全民的节日,中秋节历经了由天神到人间的世俗化、由文人到俗众的市井化、由雅到俗再到雅俗结合的节日化发生发展、起源演变的过程。这种文化变迁独一无二的,也耐人寻味。

玩月赏月是一种观景文化,也成就了无数文化景观。

南京夫子庙秦淮河,因有牛渚玩月的传统,明初时建有一座“玩月桥”,有明一代是士子笙箫弹唱、对月赋诗的绝佳去处。

桥边水月、湖光山色是赏月的好去处,登高临风、空山月近又是别样风景。楼、湖、桥、水、山、泉都是赏月好景观。庐山赏月、黄山邀月、长江追月、洞庭秋月、石湖串月、平湖秋月、三潭印月、二泉映月、太清水月、峨眉冰月、大漠孤月、象山夜月、卢沟晓月、天山明月,以及二十四桥明月夜、月牙湖、日月潭、水月亭等等,不一而足。

赏月写诗、吟月作赋的传统也是由来有自。

《诗经》中的“陈风·月出”是最早的著名的写月诗:“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 兮,舒忧受兮。劳心 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天绍兮。劳心惨兮。”以月亮为起点,写相思之美,将月的皎洁与爱的纯洁作了生动联想,开一代诗风。此后古诗十九首的《明月皎夜光》、《明月何皎皎》,汉乐府《白头吟》等,都是此类。

┴ 蟾宫折桂(清)

魏晋以降,月亮作为一种自然美的化身,作为一种宇宙的永恒表象,引发了无数诗人对自然、人生、宇宙的哲思。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曰:“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首诗对明月的永恒和人生流变作了对比与深思,充满了天地的深奥与命运的玄机,可与孔夫子“逝者如斯夫”的深刻慨叹在思想上媲美。二人一静一动、一恒一常、一远一近、一亘古一瞬息地咏叹了自然与人生。

月亮的团圆作为诗的意向和文化象征,一直是写月诗的重要主题。八月十五是一年中月亮最圆、最大时,其时秋高气爽,月色恬人。所以,吟团圆之月发感慨,以中秋明月入诗赋,成为历之不衰的诗风。苏轼的《水调歌头》作于中秋月夜,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种人生的豪情跃然纸上。末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千古绝唱,把情深似海的缠绵和人情人间的温暖与企盼,悉数托出。美满团圆是月亮的自然美的核心与根本,也是人生的最大幸福。大团圆的结局、大团圆的意象、大团圆的人生理想,从此成为中国文化的情结。明清以来的戏曲就深深地植入了这种文化理想。

┴ 月宫 杨晓东 收集

在玄思的文化路径上,明月的意象与意境还结出禅宗美学的文化硕果。从月亮的轮回到人生的轮回,从月光的清明无尘到《大般涅磐经》的“月爱三昧”(月使鲜花盛开、人心欢喜;月喻人生善恶消长;月除郁热、解众生贪恼热),从印度佛教的以月直喻,到中国禅宗的玄思妙想,水月之喻,无限玄机。月亮圆通的形与光,直通圆通的佛性。在中国释宗一途,月亮是一个禅境。所谓“菩提慧日朝朝照,般若凉风夜夜吹。此处不生聚杂树,满山明月是禅枝”(祖堂集卷五《三平和尚》)。禅师论月论佛,语录很多,充满思辨,充满哲理,充满逻辑术,是中国思维和哲学的一种独特呈现,具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具象表达是:日出连山,月圆当户;天真而妙,一处凝然光灿灿。即:具有圆满之美的禅是众生之本性、生命之灵光,是解脱成佛之圣境,是生命的自由境界,是审美的最高境界。

在民间,人们对月亮的关注,又是别有洞天。在关于月亮的种种传说中,月亮的故事、人物、形象都直接来源于人们对月亮中清晰可见的影像的想象。

在太阳的光照下,月亮的凹凸不平的表体,让地球人看见的月亮是一个明暗阴影参差错落的天体。其中的阴影具有形象或象形性,能生发丰富的联想与比附。

最著名的是嫦娥奔月的传说,这个传说早在战国时代就发生了。传说月亮中的阴影是一只蟾蜍,这只蟾蜍是由嫦娥化身而成。战国时期的《归藏》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西汉时期的《淮南子·览冥训》作了进一步记载:“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在这里,!娥即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并且在月中变身为蟾蜍。《淮南子·精神训》也具体说到日月关系。“日中有 乌,而月中有蟾蜍。”乌是三足乌,据说就是它每天驮着太阳巡行。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汉墓中有一幅帛画,生动地形象地展现了有三足乌的太阳和有蟾蜍的月亮。有趣的是,日和月各有一灵物作为代表,而蟾蜍又恰是射日的英雄后羿之妻,这难道是对后羿射日的讥讽或报复?

除了蟾蜍,月亮的阴影还被传说为玉兔和桂树。在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一幅苍龙星座图,其中月轮里有蟾蜍和玉兔。到了晋代,玉兔有了捣药的故事。此前,屈原《天问》中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晋代傅咸在其《拟天问》诗中说:“月中何有?白兔捣药。”《乐府诗集·相和歌辞》收傅玄作《董逃行》,曰:“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由蟾蜍、玉兔,又引申出人们称月光为蟾宫。

┬ 版画《祀兔成风》

又传嫦娥奔月正在八月十五日。玉兔则被称为月兔、蟾兔、银兔等。还说玉兔是随嫦娥奔月的,它代管后羿的不死药,不死药被嫦娥偷吃,于是玉兔咬着嫦娥的衣裙追上了天,以后就在广寒宫里不停地捣药。玉兔制药,自能治病。传玉兔曾经解除北京的瘟疫,北京人至今还在用泥塑玉兔形象,每年八月十五家家供奉,祈求吉祥,俗称玉兔为太阴君或兔儿爷。兔还是十二生肖之一,由此构筑成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

明月中的阴影又像一棵巨大的树,枝叶繁茂。于是又有桂树与吴刚的传说。西汉《淮南子》说:“月中有桂树。”八月中秋,丹桂飘香,桂树成为长寿、美好、吉祥的树,桂花酿成的美酒,是中秋佳酿。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桂与贵谐音。所以,蟾宫折桂,成为士子科举中第,走向荣华富贵的象征。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讲述了吴刚伐桂树的故事:“旧言月中有桂,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桂。”吴刚在那里砍永远砍不断的桂树,很像西方神话中的西绪福斯推那永远上不去的石头。这是一种永恒的惩罚。吴刚的传说给月亮里的清冷静寂增添了热闹、曲折和喜剧性的情节。

┴ 嫦娥奔月

在民间,团圆意象还引申出了姻缘命定的俗信。传说专管婚姻的就是月下老人,又称月老。《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中,薛姨妈对黛玉、宝钗就讲了这个意思。她说:“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线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的,也终究有机会作了夫妇。……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虽然有宿命论色彩,但这个月下老人的传说也给普通的百姓生活作了一种文化性的诠释,带来一些心灵的慰藉和对未来生活的企盼。

有道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游子思归,他乡明月寄托情思;团圆一家,海外华人睹月生情。就是我国各少数民族,在中秋明月下,也有很多跳月、玩月的风俗。到了科技昌明的今天,登月早已实现,人类的足迹已经在月球上迈出了开天辟地的第一步。几千年来的中华奔月、登月的想象,在中国嫦娥一号上天之后,也已经是近在咫尺的现实。一个美好的神话终将成为科技事实。但是想象自然、美化自然、欣赏自然的悠久传统仍将与中秋节相生相随,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 河南南阳出土汉代嫦娥奔月画像 sNm8nFRi+oYYd4QhnWIrtLOQ6wfalF44uxV3aqf215SsW7TsL7iV7sYmKbUyRXF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