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而第一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则的前面两三个字作为篇名。《学而》共十六则,其内容主要是谈做人、修身、从政。

【原文】

子(1)曰:“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e,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u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对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解读】

“学而”提出了人生三件大事,即学习,交友,修身。

孔子将学习放在了人生的首位,一是从人的生存需求出发的,二是从人生修养出发的,三是从社会要求考虑的。

人非圣贤,更非先知先觉。自其降生于世,对生活与事物的认识首先是从“0”开始的。当他来到人世间发出第一声哭叫的时候,一种不适和需要便产生了,因此,对生存需要的学习便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行为。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际交往的舞台。要建立自我的顺畅的生活和学习通道,就需要交友;要建立群体的协作互助关系,就需要交友;要建立社会、邦国、世界和谐的健康的生存氛围也需要交友。可以说,人的一生是交往的一生。

修身,是基于自我本性的人格重新塑造;修身,是为了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孔子在此指出修身是以“君子”为追求目标的;“君子”的襟怀与态度便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

孔子把学习、交友、修身不仅看作是人生的三件大事,同时,也认为这是人生的三件快乐的事。这是在告诉我们:学习、交友、修身对人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原文】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3)者,鲜(4)矣;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7)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8)与?”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i)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a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尊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而喜好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做人的根本,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基础和条件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不就是仁的根本吗?”

(常见译文是: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而喜好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不就是仁的根本吗” )

【解读】

上溯历史,目睹当今,作为社会最小的构建单位——家庭,其矛盾和纠纷可以说一直在生发着、演绎着、甚至激化着;当你置身于社会这一大环境时,一些不健康不和谐的因素,如“犯上”、“作乱”等依旧在影响着、甚至危害着我们的生存空间。

如何使家庭和顺,邦国和平,弟子有若求教孔子的这一段话给我们给出了最佳的答案。

有若的观点是:对上“孝”对下“悌”,即对长辈和比你年龄大的须孝敬、尊重,对比你辈分底的和年龄小的须爱护、关心。

推而广之,如果把对家庭这种孝敬与尊重、爱护与关心推及到集体之中,那么,这个集体也将是和谐健康的,隔膜和矛盾便不会生根、发芽、蔓延;如果你、我、他,我们大家,乃至于一个民族拥有了孝敬之心关爱之情,那么,一个国家,整个社会都将是和谐的,安宁的,和平的。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经常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缺乏。”

【解读】

一个人要立身社会,高尚在周围人的心中或者鲜活在世人的心中,他所依靠的不是夸夸其谈而是脚踏实地做事的行为。因为言辞只是一个人的装饰,而行为才显示一个人的本真。我们不应该做言辞的巨人,而应该做行动的高标。

孔子这里主张的“仁”是仁慈之心、真诚之心,是不加掩饰的人的率真。也就是说,凡是做人做事,必得怀有仁慈之情真诚之意,而且必得始终如一地倾心竭力。如果你将心力放在了如何花言巧语、如何装腔作势上,那你就失去了仁慈与真诚,失去了做人的最根本的东西。

编者寄语:

令色巧言人心寒,怀仁施爱天地暖。

【原文】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5)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e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i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指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东西。”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事做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

【解读】

曾子每日反省的有三个方面——待人是否忠诚,交友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可见,他不仅注重的是做人原则,同时也注重学习习惯和进取精神。待人、交友的反省是严于律己的表现,对学习的反省是汲取前贤思想和提升自我的行为。

作为一个圣贤者的弟子尚且如此审慎,且从多个方面自我反省检讨,以便于改过自新,去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对于普通的人,恐怕需要反省的地方就多了。

【原文】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释】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e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应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行事慎重,语言谨慎,厉行节约、爱护官吏臣僚,即使役使百姓也要不误农时”。

(常见译文是: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恪守信用、诚实无欺。同时,还应该节约开支、爱护官吏臣僚,即使役使百姓不要误了农时”。 )

【解读】

孔子在这里讲的是治理国家的事。在他看来,作为一个治国者,比平常做事更要谨小慎微,举止行为如是,言辞表现更是如是,因为他深知上行下效的道理以及其潜在的影响力。他的节约主张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广泛爱护民众的思想,即使盘中餐,也粒粒是辛苦,就不要说资金财物来之不易了。“爱人”是孔子始终如一的思想。如身为治国者,免不了和谐上下级关系,和谐同僚关系。在他看来,这种和谐关系须建立在“爱人”的基础之上,再附之以仁慈的感召、诚信的激励。他的“使民”主张更是“爱人”思想的体现。身为治国者,从事国家规模建设是少不了的,但役使百姓,应顾及他们的疾苦,不能使他们贻误了农时,荒芜了田野,以致为衣食而忧虑。

【原文】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汎:音fa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尊重长者,言行要谨慎、诚实,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在这样躬行实践中,如果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解读】

这是孔子对他的学生提出的要求。这种要求包括:孝、悌、信、爱、仁、学六个方面。他将这六个方面具体为——在家里,须孝敬尊重长辈;出门在外,须尊重友爱他人;在平日的做人上,须审慎并坚守信用,且广泛地关爱他人;在交往上,须亲近那些具备仁德的人;至于学文,这类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的事则须放在闲暇的时候。

对孔子提出的孝、悌、信、爱、仁、学,我们不能只看作是他对学生的要求,还应该看作是他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要求。

【原文】

子夏(1)曰:“贤贤(2)易(3)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敢于献身;同朋友交往,能真诚相待、恪守诺言。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解读】

子夏的这一观点给了我们做人的品行标准。子夏认为,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做人。当你能尊贤远色、能竭力侍奉父母、能为君主献身、交友守信之时,你便具备了做人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孝”、“忠”、“信”仍然是子夏的伦理道德要求。这与孔子的伦理道德要求是基本趋于一致的。

常言道:语言是心声的反映。子夏在这里虽然提到了“孝”、“忠”、“信”的伦理道德要求,但他却没有提出“仁”这一最根本的道德要求。这恰巧证明了子夏对仁德缺失的一面,难怪曾子说他做到“仁”是很难的。

【原文】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6)者;过(7)则勿惮(8)改。”

【注释】

2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3重: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a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作为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不固执;君子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解读】

孔子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第一,威严庄重;第二,善于学习;第三,重视忠信;第四,选择交友;第五,勇于改错。

这种人格精神,曾以文化的力量,吸引、激励着几千年来无数的中华儿女,虽经岁月的洗涤与磨砺,但它如永不凋谢的常青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了炎黄子孙的心里。如在威严仪表上,从站要有站像,吃要有吃像,睡要有睡像,进而要求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境地;如在学习上,已经将善于学习演化为勤奋学习、刻苦学习,甚至“头悬梁,锥刺骨”地学习;如在忠信上,已经拓展为忠心耿耿,忠贞不二,言而有信,讲信修和,言必行、行必果等心理行为的表现;如在交友上,已经形成志同道合者相聚、兴趣个性相似者共度岁月的现象;在勇于改正错误上,已经有心灵深处的自我剖析,公开纠错的自我批评等等。凡此种种,皆与圣人孔子的影响力有很大关系。

【原文】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如果你能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虔诚地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使老百姓日趋忠厚诚实。”

【解读】

曾子的“慎终追远”是孝敬的延伸,是感恩的升华。孔子、子夏认为,当父母在世的时候,做儿女的不仅要有孝心,还需要孝行,这种孝心和孝行是生身之恩的报答,是养育之恩的报答。曾子不仅承袭了这一观点,在他看来,对赋予儿女生命的、以心血养育的且奉献了无私爱怜的父母,儿女用孝心和孝行是报答不了的,在他们离开这个世界,走向另一天地的时候,还得以心灵的祝愿、以灵魂的寄予给予无限的追怀。

【原文】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向子贡问道:“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询问参与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但他求取的方法,或许与别人求取的方法不同吧?”

【解读】

孔子每到一个国家,总是能够议政、参政的,这不仅与他的政治才能有关,还得益于他的人格魅力。因为他通过自我修养,已经形成了温和、善良、恭敬、简朴、谦让的道德品格。

客观地讲,一个自然人的天性,总是存在着野性的原始因素,或者叫不足的方面,如暴躁、虚浮,自私唯我,傲慢狂放不知内敛等等。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来讲,要融入社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仅靠这种天然的个性,只能四处碰壁,到头来仍无立足之地!被尊为圣人的孔子,自然是不会走碰壁之路的,他的明智就在于自我修炼,通过修炼达到人格的高点。在别人的视线里,他温和;在别人的心里,他惬意。他呈现给世人的总是一副高尚的尊容,一派可以信赖的气度,百姓见了能不起敬,执政者相遇了能不委以重任?

常人求事、求职是附之以乞讨的神情的,可是具有才德的人,他的求事、求职是以外表的儒雅和内在气质打动对方的。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1)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i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看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要看父亲在世的时候,他有没有志向;父亲死后,他有没有良好的行为品质;若是他能发扬或坚守父亲的优长和事业长期不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常见译文是:孔子说;“当一个人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后,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能坚守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

【解读】

孔子对孝的观点,不只着眼在对父母敬重、侍奉、赡养上,还延伸在更广的范围。如,这一则提到的:在父亲的眼里要有志向与理想;在父亲死后,要有端庄的行为;还须继承发扬父亲生前有用的、合理的、正确的、优秀的精神品格与所从事的事业或职业。

在“父在,观其志”中,所言的是子女在少年或青年时的行为表现。这其中不仅寄予着父亲的期望,更包含的是儿女应具有的成人成才的行为。 “父没,观其行”是针对子女成年之后的品行而言的。在孔子看来,成年,不单单是年龄的成人,更是品德的成人。因为高尚的品德才是做人做事的基础和阶梯。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高尚的品德,才不会辜负父母的养育和教育,这便是“德孝”。 从小有志向追求,有志向追求者事竟成,事竟成者,将不辜负父母的厚望,这就是一种“孝志”。“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其中“三年”主要在强调坚持的时间之久。此句主要强调的是精神寄托和行为的眷恋,这与曾子“慎重追远”的“孝行”是一致的。

【原文】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略,可贵的地方就在和谐。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方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一味地追求为和谐而和谐的缘故,但是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常见译文是: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略,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都如此,但也有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

【解读】

礼节是用来和人、行事的。一个微笑,一次招呼,一声问安,就可以使萍水相逢的人心灵与情感走近;我的道歉,你的谦让,他的友好,就能使四分五裂的关系融洽,剑拔弩张的矛盾化解。在出现僵局的事态里,在已被搁浅的事件中,礼节就是一把钥匙,仪式就是寒天里的暖风。

但任何东西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或万能的,作为人们使用的礼节也是如此。

人们在追求人与事的和顺中,礼节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和顺才是礼节要实现的目的。

心和情意乐,家和万事兴,众和泰山移,邦和黎庶富。这其中作为行事的礼节、礼仪、典章制度等则已淡化,取而代之的则是精神的感召,心灵的应和,意念的追求。

“和”是中华民族向往和追求的基本生存方式和理想的生活境界。每一个民族都不会希望“和”的极端和反面出现,因为矛盾,能使妻离子散,家庭破灭;因为敌对与斗争,吞噬的是鲜血和生命。

【原文】

有子曰:“信近(1)于义(2),信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释】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4)远:音yua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译文】

有子说:“因为诚信接近于义的行为,所以只有符合于诚信的言辞才可践行;因为恭敬的行为接近于礼,所以恭敬行事才能远离耻辱;因为依靠诚信和恭敬是不会失去人与人之间的亲近与友好关系的,所以信与礼是值得遵从的。”

(常见译文是: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义,只有符合义的话才能履行;恭敬只有符合于礼,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才值得尊敬。” )

【解读】

有若说:守信用接近于义的行为,如果是义的行为就可以践行;恭敬接近于礼节,践行礼节就可以远离耻辱;但凡不会损害亲密友好关系的行为,也是可以遵从的。

这是有若对“和”进一步提出的原则要求。

这里提出的“和”的原则,就是“守信”与“恭敬”。这既是和人的原则,也是行事的原则。

但人的关系是复杂的,就如同四季的气候变化一样,在有序中却表现着无序。有时候对原则的过分要求就不利于建立、和睦人际关系,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放弃原则,以要实现的目的为上,即以“不失其亲”为上。

有若在这里不仅告诉了我们“和”人的基本原则——“信近于义”与“恭近于礼”,还告诉了我们“和”人的宏观原则——“不失其亲”为宗。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矫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做事勤劳敏捷,说话小心谨慎,接触有道的人而求得矫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解读】

这里孔子提出了“好学”的条件与要求。在通常情况下,对好学,我们的理解是:热爱学习,且不知疲倦地废寝忘食地沉浸在所学的内容之中,至于“好学”须具备的何种条件、要求,却没有想过,也没有思考过,这恐怕就是常人对好学的认识。

可孔子却在高屋建瓴地看“好学”,并对“好学”提出了五个条件:其一,在用食上不要求吃得饱吃得好;其二,在居住上不要求安逸;其三,对事态的观察要敏锐;其四,对事态的感知不要轻易表态或议论;其五,向有品德的人学习且时时矫正自我。

孔子“好学”的五个条件距离我们的“好学”条件究竟有多远,这里不妨作以反观:对“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我们可以理解体会,对“敏于事”我们似乎能做到,但那只是马谡的“纸上谈兵”,其实并不能真正敏于现实中的事。对“慎于言”我们却难以做到,无论是对现实事物的表象认识,还是对书本知识涉及的本质的深层的认识,感性地轻言而缺少理性地思考是我们常犯的毛病。

“就有道而正”或许更是我们学习的空白与缺失!

编者寄语:

在有字处读书,于无字处学习。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注释】

(1)谄:音cha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不去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自大,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的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加工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是不是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从现在开始,我就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解读】

人生是需要骨气的,骨气是一种精神,是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人的骨气是与生俱来的,是天然的附着,是带着几分蛮野气息的。在人生或平坦或坎坷的途程中,骨气是不可缺少的,因骨气在特定的环境中、在特定的条件下,是生活的动力,是奋斗的动力,是事业成功的动力。可有时候,正是因为骨气的蛮野之气不仅影响自我而且损伤别人。

因此,当自贡问及“贫而无谄”怎样时,孔子只表示了认可。

孔子的主张是:作为人必须修炼,不管是贫是富,且要坚持不懈,长此以往地修炼。他之所以这样要求,是从一个社会人的角度着眼的,是从有益于他人的利益出发的,是从一个人所要达到的理想修养境界考虑的。

正因为这样,在子贡提出贫不谄、富不骄来征询他的意见时,他则进一步提出了“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

【原文】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1)患:忧虑、怕。

(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解读】

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中,使我们看到了孔子为人处世的崇高境界。

在常人的心里,自我中心意识一直像山岚、像云雾一样,时刻笼罩着心田,既挥之不去,又难以超脱。以仁德待人,只恐他人不仁;以义行处世,只怨他人不义;以礼节待人,只怪他人无礼。时时顾及的是个人感受,处处盘算的是个人得失……

孔子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首先反映的是小视自我。当一个人小视自我时,在思想意识里消除的将是自私,放弃的将是荣辱名誉、利益得失,视个人为沧海一粟,万木小草,高山掊土……

孔子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更反映的是大视他人,仰视他人的胸怀。在他的心里,在他的思想中,“孝”是施予父母的,须竭心尽力,须做到和颜悦色;“仁”、“义”、“礼”是施予他人的,惟恐自己不仁、不义、不礼。 dV3otM48a6Q5xi7NWYCMdUKMFTG5u73Q7GcJwp3CA4E61dM3h7udBpE5n0wNA/n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