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前 言

按照心理学的相关定义,教育问题就是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此,对于儿童来说亦然。不过,成年人和儿童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同:因为儿童未成年,外界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当然,成年人有些时候也需要指导。如果我们放心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成长,如果每个人生存的时间足够长,例如两万年的时间,而且恰好他们的生存环境足够好,那他们或许能够最终适应现代文明,能够适应现代成年人的行为规范。但是很显然,人生短暂,一个人生存的时间及生存环境都不能如假设般美好,所以儿童的成长必须有成年人的关注和引导。

但对成年人来说,关注和引导儿童的成长并不容易,成年人对儿童的心理没有丝毫认知。成年人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爱憎情感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更何况去了解儿童。所以,成年人认识和了解儿童,并且依据自己一定的知识储备去指导和引导儿童就是更加困难的问题了。

鉴于儿童心理本身的重要性,加上对儿童心理的研究还能够间接认知成年人的性格特点及行为方式,所以个体心理学会专门致力于对儿童心理的研究。与其他心理学不同,个体心理学不允许理论脱离实践,个体心理学将研究集中于整体人格以及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及可能出现的表现的有生命力的追求。从这一角度来看,个体心理学的理论就是实践的理论,因为这一理论本身源于其对错误和谬论的认知;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每个个体自身,谁了解了这样的理论,谁就能够很快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来指导人格的发展。

这种被个体心理学采纳的方法使得这种心理学所有的阐释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依据对个体心理学的理解,每个个体的行为都是由其整体的人格发起和引导的,所以,个体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阐释都能够准确地表现出这些行为间的关系,而这些行为也同样折射出个体的心理变化。在前言这部分,我会尝试对个体心理学的观念进行一个总论性的叙述,然后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地阐释前言这部分文字所提及的相关问题。

每个人的心理都充满了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这是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中不容置疑的事实。儿童自出生开始就在不间断地寻求自身的发展,他们寻求着一幅伟大、优秀,甚至是完美的画面。这一画面是一种希望,而且无时不在,是每个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追寻的。人的这种有目的的追寻活动决定着每个人一生的实际行为,甚至还能主宰人的思维。因为每个人的思维都与其生活的追求及生活方式一致,而不是客观的。

整体人格依据每个个体的存在而存在。每一个个体都是由其整体人格所塑造的,是其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的代表。每一个个体都是一幅画作,同时又是这幅画作的作者。这幅画作的内容就是其自身的人格,但是每一个个体都不会是完美的画家,也无法对自身的灵魂和肉体具备完整的认知。每个个体都是以经常犯错和不完备的形式存在着。

在对人格建构的考察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个个体人格的整体及其特有的生活目标、生活作风都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本身的所有事实的主观看法上,而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每个个体对于客观事实的观念及看法都不会是客观事实本身。所以,即便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客观事实构成的,但人类总是能以多变的方式去打造自我。每个人都会根据其对客观事实的看法去打造自己,其中的一些看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健康而且无误的,但有些看法却是不健康的,或者说是谬论。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该想到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学方面的问题,特别要想到的是这个个体在童年早期出现过的心理障碍,因为这些心理障碍及其他种种问题都可能影响到其此后的发展方向。

此处列举一个案例来加以说明。案例的主人是一位52岁的女人,她总是喜欢对比她年长的女性说三道四。对于这样的表现,她回忆道,她童年期间,她的姐姐总是能得到所有人的关注,而她和姐姐相比,童年期间记忆更深的是内心的屈辱及对自身价值的不确定性。这里,我们运用个体心理学中的“纵向”观察的方法来探讨这一案例,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个女人自童年至如今都存在着同样的心理机制,同样的心理动力:她对自身价值的不确定性;她只要发现别人更被关注,别人在他人心中的位置更重要,她就会心生不满。所以,即便我们对这个女人目前的生活及其整体人格丝毫不了解,我们依旧可以根据我们已经了解的两个事实去填补我们对其了解上的空白。从这个角度上看,心理学家就如同善于写小说的作家一般,能够通过一条确定的主线、一种固定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去构筑某一人物的生活,从而保证这一人物的整体人格不会被破坏。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能够清楚地绘制出这个女人的“生命主线”上所联系的各种独特的人格特征,甚至能够预测这个女人在某些特定情境下的表现。

个体的任何有目的的活动或者追求都是以一个重要的心理情绪为前提的,这一情绪就是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容易产生一种天生的自卑感,但这种自卑感会激发儿童想象力的发展,会让儿童尝试着以改善自身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自卑心理或者缓和自己的自卑心理。心理学将儿童表现出来的这一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儿童自卑心理产生的心理补偿机制开启了人们犯错误的巨大可能性。这样的补偿机制客观上有助于个体心理的完善,也能单纯地辅助个体的心理调适,但实际上很可能会扩大个体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或者说,对于自卑心理严重者,他们在经过心理补偿后,只能从心理的角度克服自卑,而无法在行为上加以改善。当然,从心理的角度克服自卑也是必要的和必然的。

在这里,我们将那些明显表现出补偿性的性格特征的儿童分为三种类型:自出生就身体衰弱或者存在器官缺陷的儿童;自幼受到严厉管教、没有感受到父母慈爱的儿童;自幼就被娇宠的儿童。

这三种类型的儿童正是问题儿童的三种基本处境。我们通过对这三种类型儿童的考察,能够更好地研究和了解正常儿童的发展。虽然说并不是每个儿童生来就残疾,但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大多数儿童都会表现出某些由于身体或器官的某种欠缺而出现的一些心理特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残疾儿童中的极端案例来探究这些心理特征的原型时发现,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在不同程度上属于自幼受到严厉管教或者自幼就被娇宠的两类儿童中的一类,甚至两者兼而有之。

以上三种基本处境都会让儿童出现欠缺感和自卑感,并且会刺激儿童在内心中形成超越其自身潜力的雄心。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一个人一生中同一基本事实中所表现出来的两方面,很难加以区分。在病理学方面,我们很难断定是不断膨胀的野心对个体的伤害大,还是过分的自卑感更容易伤害个体。膨胀的野心和自卑感都会按照固定的节律循环再现。过度的自卑感能够激发儿童那膨胀的野心,而儿童膨胀的野心有时又会成为他们心灵的毒瘤,让他不愿意安分下来。这种既不安分又毫无意义的行为本身是结不出任何果实的,因为它会遭受野心的过度浇灌。这种膨胀的野心又会与儿童自身性格中的某一癖性纠缠在一起,不断地加深对儿童的刺激,使他们变得更加敏感,并且让儿童能很轻易地对伤害或蔑视的行为发怒,并最终出现过度自卑的情况。

这种儿童(《个体心理学杂志》内处处都有这方面的个案)虽然会正常地长大成人,但他们的才智和能力却依旧在沉睡着。他们会出现“神经兮兮”的表现,或有一些怪异的性格。这种儿童如果发展到了极端,最终会发展成一个不负责任的人,甚至会走向犯罪,因为他们大脑中只有他们自己,而没有任何别人的存在。他们是绝对的道德上和心理上的自我主义者。他们中的某些人会选择逃避客观现实和事实,用这样的方式给自己构建一个崭新的梦幻的世界。他们一直生活在白日梦中,沉溺在他们幻想的世界里,在他们看来,他们那梦幻般的世界才是真正的现实世界。就这样,他们终于成功地感受到了心灵上的安宁。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心中虚构出了一种现实,借此来获得心灵与现实的和解。

心理学家和已经为人父母者需要注意,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在无论哪种类型的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所表现。社会情感是儿童正常发展的晴雨表。社会情感对于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起着决定性和指导性的作用。无论哪方面的社会情感存在任何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都会受到危害。

个体心理学正是根据社会情感的基本原则来研究相应儿童的教育方式。儿童的家长和其他教育者不应该让儿童只与其中一个人建立紧密的联系。如果这样,那儿童势必无法准备好投入到将来的生活中。

仔细观察儿童入学时的表现,也是了解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程度的一种好方法。儿童刚进校门时都会经历人生中最早和最困难的考验。对儿童来说,学校是一个崭新的环境。在学校里,儿童能够表现出他们对崭新的环境是否有了充分的准备,特别是能表现出他们是否充分准备好了如何与人相处。

大部分人都缺乏帮孩子做好入学准备的相关知识,所以,很多成年人在回想他们刚刚进入学校的那段时间的生活时,总感觉那段时间就如同做了一场噩梦。如果学校的教育得法,那后来完全可以弥补儿童早期教育方面的缺失。学校不仅是一个向孩子传授书本知识的地方,还应该是一个向孩子传授生活知识,表现生活艺术的场所,所以好的学校是家庭和现实世界两者的中介。但是,我们在等待理想的学校出现,借以弥补家庭教育上的缺陷的同时,还应该关注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弊端。

学校只能对家庭教育中隐藏着的弊端起到显示器的作用,而这也正是因为学校还不能算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环境。如果父母在孩子入学前没有教育好他们如何与他人相处,那孩子在刚刚入学的时候就会表现得很孤立,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这样的孩子会因为自己表现出来的孤立而被看做古怪、孤僻的孩子。而反过来,这又会加强孩子最初表现出来的孤僻倾向。孩子的成长因此而受到伤害,并会向问题儿童的方向发展。家长们常常将孩子的这种表现归咎于学校的教育问题,殊不知这只不过是学校环境引发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而已。

个体心理学在问题儿童能否在学校取得进步的问题上还没有定论。可是,我们总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儿童在最初入学时遭遇失败,那一定会是个危险信号。从某种意义上看,与其说这是儿童学习上的失败,还不如说是儿童心理上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儿童逐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们的气馁情绪逐渐扩大,他们开始尽可能地逃避一些有意义的行动和任务,他们总是想着去寻求自由自在的道路以及便捷的成功之路。他们不会去走社会普遍认同的大道,而是会选择一条能获得一定的优越感来补偿其自卑心理的一个人的小路。对于这些失去信心的儿童来说,选择最为便捷的成功之路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在这些儿童看来,远离社会和道德方面的责任本身就能让他们产生一种轻松的征服感,相较于走社会普遍认同的大道要容易很多。尽管他们外在的行为表现得相当勇敢和无畏,但他们选择便捷的成功之路依旧显示出了他们内心的怯懦和虚弱。这种人只愿意去做那些十拿九稳的事情,借此来炫耀自己的优越感。正如我们看到的那些作奸犯科的人,尽管他们表面上毫无畏惧,但他们骨子里却非常虚弱;与此相同,我们也常有机会看到一些表面上表现得勇敢无畏的儿童,在毫无危险的环境中却会通过一些微小的迹象暴露出一定的虚弱感。举个例子,我们会看到有的儿童(包括成年人)在站立时,不会挺直腰杆,而总是喜欢依靠着东西。传统的治疗方式以及对这种现象的理解一般只会针对他们表现出来的症状本身,而根本没有注意到最基本的环境问题。人们总是会重复向这样的孩子强调“站直了!”但事实是,这样的孩子选择去依靠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寻求能得到帮助和支持的心理安慰。我们通过一定惩罚或奖励,固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这样的孩子改变这种软弱的表现,但孩子内心寻求帮助的强烈渴求并没有被满足。所以,孩子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依然没有消失!只有好的教师才能真正看明白孩子的这些表现,并且用同情和理解去帮助孩子们走出这种阴影。

我们通常可以通过一种单一的迹象来推断孩子自身的心理素质及性格特征。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出对依傍某种东西的渴望时,我们就可以马上明白,目前孩子的心理一定表现得很是焦虑和依赖。将他的情况和相似的、我们完全了解情况的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后,我们就能够重新建立这种类型儿童的人格,而且根本不需要花费太大气力就可以确定,这类孩子应该是被娇宠过度了。

现在我们来讨论另一类型的从未感受到慈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这类儿童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从那些罪大恶极的人的生平中去发现,因为这类儿童的性格特征在这些人身上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从这类人的成长史中,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在童年时期都遭遇过很恶劣的待遇。因此,他们会形成冷酷的性格,总是充满了嫉妒和恨意。他们无法接受别人过幸福的生活。这种满怀嫉妒的人不仅仅只是那些恶贯满盈者,很多看似正常的人中也不乏这样的人。他们一旦有了孩子,或者需要对某个孩子承担教育责任时,他们就觉得孩子不应该比他们的童年过得幸福。这种父母不仅会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在他们成为别人家孩子的监护人时也会表现出这样的态度。

上述的观念和看法,并不是出于恶意。这一观念只是反映了那些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恶劣对待和严厉教育的人的精神状态。这种人还会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因为他们有很多自以为是的正当理由和人生格言,例如“收起鞭子,害了孩子”等。这种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行为,总是会不停地出示无数的证据和案例,但这些都无法让我们认为他们的行为是正确的。模式化的、专横的教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样的教育只会让孩子疏远自己的教育者。

心理学家在通过对不同的、相互联系的病态症状进行考察,并将其进行实践后,就可以建构出个体的人格系统。借助这一人格系统,我们就能够揭示出个体隐蔽的心理过程。我们对个体人格某一方面的考察,能够揭示出他整体人格中某一方面的特征,但是,我们只有在每个方面的考察都表现出相同的特征后,才会感觉满意。所以,个体心理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在探讨个体心理时,有一点我们应该反复强调,我们无法将理论框架及概念系统刻板、机械地进行运用,每个个体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绝不可以在总结一个人的几个表现后就得出影响深远的结论,我们必须考虑到所有能够支持我们结论的方面。我们只有在成功地证实我们最初的假设时,只有在我们能够从一个人行为的其他方面也发现同样的气馁和顽固时,我们才能够非常肯定地说,这个人的整体人格有气馁和顽固的特点。

这里,有一点我们必须记住:我们的研究对象自身并不理解他们的行为表现,所以,他们无法真正地隐藏自己。他们的人格是通过他们在环境中的行动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来表现的,所以我们要从行动上来认识他的人格。但这绝对不是说,他在故意对我们说谎,他们只是想要我们意识到,一个人的无意识的动机和有意识的思想间存在着遥远的距离。只有富有同情心,同时又能保持客观看法的旁观者才能跨过这个距离。这个旁观者或者是一位心理学家,或者是孩子的父母,或者是孩子的教师。他应该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个体的人格进行解释,这种客观事实体现的是个体自身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曾意识到的、有目的的追求。

所以,人们对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要比对其他任何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更能表现出真正的自我。第一个问题涉及的是社会关系,我们探讨对现实的客观看法和主观看法的矛盾时,已经进行了相关的论述。不过,对于儿童来说,社会关系的问题还具体表现在他们能否完成这样的任务,即结交朋友、与人相处。个体是如何面对这个问题的?他对这一问题又是如何回应的?一个人如果对他自己是否有朋友,或者是否拥有社会关系,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并且认为通过自身的这一态度就可以回避社会关系问题时,那“无所谓”就是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通过这个“无所谓”的态度,我们完全能够得出关于他人格的方向和结构的结论。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不仅仅局限于如何去赢得朋友,如何与人交往,社会关系还应该包括与这些关系相关的一些抽象观念,例如友谊、同志关系、信任和忠诚等。而一个人对于社会关系问题的回答,同样是他对所有这些抽象观念所持的态度。

第二个基本问题涉及的是个体如何投入和运用自己的一生,也就是说,他希望自己在普遍的社会分工中发挥一个怎样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来推断这个问题,我们都不否认社会问题是由一个以超越自我的你-我的关系来决定的,那么,我们同样也不能否定,第二个问题是由人-世界(即地球)的基本关系来决定的。如果我们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看成是一个人,那他总是与世界保持着联系。他对世界存在怎样的希冀呢?就好似我们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一样,第二个基本问题即个体的职业问题应该是一个涉及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某一个体方面的问题,或者说是私人问题。这种关系并不是由个体的意志所决定的。我们的个人意愿无法决定能取得怎样的职业成就,职业成就的取得是源泉于对客观现实的关系。基于这一原因,个体对职业活动问题的回答及回答的方式高度地体现出这个人的人格及其对生活所持的态度。

第三个根本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人类存在男女两种性别。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同样不是个体单方面和主观的事情所能做到的;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与两性关系的内在客观逻辑相一致。如何与异性相处?如果你认为这个问题是典型的个人问题,那就错了。只有在仔细权衡所有与两性关系有关的问题后,我们才能找到正确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明显,我们对爱情和婚姻的正确的解决方式中所出现的任何偏离,都体现出了人格上的缺陷和缺失。所以说,很多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妥善处理而造成有害后果的,都可以从更加根本的人格缺陷和缺失的角度来进行解释。

总而言之,正像我们上面所说的那样,我们完全可以依照个体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社会关系问题、职业问题和两性问题)的回答,去找寻他生活风格的大致方向及其独特的目标。个体的生活目标能够决定一个人的生活风格,而且这一生活目标能够反映在这个人的日常行为中。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合作进取的,是向着生活中有建设性的一面指去,那么,我们就能够在这个人对所有问题的解决方式上找到这样的一个印记:他对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都存在建设性的一面。其个体也会因此而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并且在这种富有建设性,并且十分有益的活动中体验到价值和力量。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总是指向生活中消极的方面,那么,这个个体就无法解决这些基本问题,自然也无法获得妥善地解决问题后所能享受的欢乐。

这些基本问题之间都是密切联系着的。因为在社会生活中,这些基本问题还会滋生出一些特定的任务,一些必须在一种或总体的社会背景基础下才能恰当完成的特定任务,这种社会背景指的就是社会情感,这从反面再次强化了一些基本问题间的关系。其实,这些任务在儿童早期时就已经出现了:每个人的感官发展与看、听和说等社会生活方面的刺激是一致的;每个人都是在与兄弟、姐妹、父母、亲戚、熟人、伙伴、朋友及老师的多种关系下成长的。一个人一旦脱离了与其同伴的社会接触,就注定会遭遇失败,要知道,这些任务会以同样的方式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因此,个体心理学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就是“正确的”事情。对社会规范的任何偏离都可以被看做是对“正确之道”的偏离,并会与客观法律及客观现实的必要性发生冲突。这种与客观现实间的冲突,能够导致行为人感觉到明显的无价值感;同时,这种冲突也能够引发受害者同样或更加强烈的报复行为;最后,我们必须记住,偏离社会规范违反了人们内在的社会理想,而社会理想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存在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因为个体心理学积极强调要将儿童对社会情感的态度当做他们发展的检测器,所以,个体心理学能够轻松地确定和评价儿童的生活风格。因为一旦儿童遇到什么样的生活问题,他都会在这种考验情境中(就像被测试时)表现出他是否有充分的准备。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从这种考验情境中看出他是否怀有社会情感,他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理解力,他是否在追求对社会有益的某种目标。然后,我们可以发现他向上努力的方式及其努力的节奏,我们能够看出他表现出来的自卑感的程度及其社会意识的发展强度。将所有的这些交织在一起,并将其相互关联,就足以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而且这个统一体在被发现有缺陷和新的统一体重建之前是不可分割的。 UlkuO9Q4/Xfi/yyhm9i3glzuDbaHpOzN2INIkCzlO80K3Lj7c8PaQEdw2cfjA75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