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话题一 懂科学才能会养生

做一个美食家容易,做一个会用科学概念指导养生的美食家并不容易。也许你对健康饮食有所了解,但你是否知道脂肪也许是被冤枉的,心脏病发病其实另有真凶?维生素 D 真的需要补充吗?喝酸奶除了可以减肥之外还有其他作用,糖损坏牙齿却能强健骨骼?本话题中的文章将为你揭开几个不为人所知的饮食诀窍。

也许你很讲究养生,但以往的养生概念总是被新的研究推翻重建。没办法,养生也得与时俱进。

食物掌控基因

撰文:安妮 - 玛丽·霍奇( Anne-Marie C. Hodge

翻译:冯泽君

INTRODUCTION

我们吃的食物有没有可能进入细胞最核心的控制中心,掌控基因的表达呢?中国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抽取了 30 名自愿者的血样,结果发现:受试者的血液中约有 30 种微小 RNA 来自农作物,这些微小 RNA 还能改变细胞功能。

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多年来,人们在挑选食物时总会想起这句话。但是,如果事实真是这样呢?我们吃的东西有没有可能真的进入细胞最核心的控制中心,掌控基因表达呢?

最近,根据中国南京大学张辰宇和同事的研究,这种说法确有科学根据。他们研究了微小核糖核酸( RNA )在植物-动物间的转移。微小 RNA 是短核苷酸序列,而核苷酸正是构建遗传物质的基本单元。虽然微小 RNA 并不直接编码蛋白质,但它们能使目标基因序列“沉默”,抑制特定蛋白的合成。研究人员抽取了 30 名自愿者的血样,检测其中来自各种农作物(如大米、小麦、土豆、卷心菜等)的微小 RNA 含量。

他们在《细胞研究》( Cell Research )上发表的结果显示,受试者血液中约有 30 种微小 RNA 来自常用农作物,不仅如此,这些微小 RNA 还能改变细胞功能:比如,其中一种来自大米的微小 RNA 可以结合特定受体,而该受体负责控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 LDL ,在血浆中起转运内源性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作用,其浓度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增加有关)的清除。也许,微小 RNA 和维生素、矿物质一样,都是来自食物的功能性分子,只是它们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植物微小 RNA 能调控人体生理过程,这一发现也说明人体是高度综合的生态系统。张辰宇说,这一发现还能帮助我们理解共同进化机制,即某一物种的基因改变可以触发另一物种改变。比如,人类开始驯养奶牛之后,机体才开始进化出消化牛奶中乳糖的功能。人类培育的植物,有没有可能也在改变人类呢?张辰宇的研究又一次提醒我们,自然界中没有孤立的存在。

糖类化合物:心脏病真凶?

撰文:梅琳达·温纳·莫耶( Melinda Wenner Moyer

翻译:致桦

INTRODUCTION

30 多年来,少吃饱和脂肪这一观念已深入人心,许多美国人摄入精加工的糖类化合物以替代脂肪,但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的发病率依然没有下降。到底谁是真凶,请听专家评说。

经过过去 30 多年的宣传,少吃饱和脂肪( saturated fat )这一观念已深入人心。然而从 1970 年至今,尽管美国人日常摄入的热量中饱和脂肪所占比例一直在下降,肥胖症的发病率却翻了一番,糖尿病的发病率更是飙升至原来的 3 倍,心脏病也依旧是美国人的最大杀手。现在,一大批最新研究,包括一项针对 20 多项研究所做的统合分析( meta-analysis ,对同一课题的多项独立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定量的综合性分析),发现了原因所在:饱和脂肪或许并非真凶。如今,许多美国人摄入精加工的糖类化合物以替代脂肪,不过相比后者,前者更有可能增加肥胖症、糖尿病及心脏病的风险—这一发现可能对即将推出的新版膳食指南产生重大影响。

2010 3 月,《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发表了一项综合了若干研究的统合分析结果。这项研究将大约 35 万人报告的日常食物摄入情况与他们在 5 23 年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进行了比较。这项分析由美国奥克兰研究所儿童医院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计划主管罗纳德·克劳斯( Ronald M. Krauss )主持,结果发现饱和脂肪的摄入与心脏病风险并无关联。

这一发现以及过去几年来得到的一些结论与传统观点截然不同。后者认为,饱和脂肪增加了总胆固醇水平,因而对心脏健康有害。克劳斯表示,传统观点“很大程度上是推论所得,并没有数据的支持”。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营养与流行病学教授迈尔·施坦普费尔( Meir Stampfer )认为,传统观点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总胆固醇并不是一个准确的风险预测因子”。尽管饱和脂肪提高了血液中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 LDL )胆固醇的含量,但也增加了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 HDL )胆固醇的含量。 2008 年,施坦普费尔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上与人合作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对 332 位中等肥胖的个人进行了长达两年的随访,这些受试者分别采用了以下三种膳食配方:一种符合美国心脏病协会指南的规定,也就是少吃脂肪,限制热量摄入;另一种是地中海饮食,即多吃蔬菜,少吃红肉,限制热量摄入;还有一种是少吃糖类化合物,但不限制热量摄入。少吃糖类化合物的那一组受试者,尽管食用的饱和脂肪最多,但在结束随访时,他们不但拥有最佳的 HDL/LDL 比例,减去的重量还是低脂组的两倍。

施坦普费尔的发现不但表明饱和脂肪并不那么有害,还指出糖类化合物或许才是真凶。在 1997 年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的一项研究中,施坦普费尔及其合作者对 65,000 位女性进行了评估,发现食用最易消化吸收的糖类化合物[即升糖指数( glycemic index )最高]的那 1/5 女性,患上Ⅱ型糖尿病的可能性要比摄入糖类化合物平均升糖指数最低的那 1/5 女性高 47 %(脂肪的摄入量没有影响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2007 年,荷兰一项涉及 15,000 位女性的研究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上。这些研究者发现,体重超重且摄入食物的平均糖负荷( glycemic load )最高的 1/4 女性,患冠状动脉疾病的可能性比体重超重但摄入食物平均糖负荷最低的 1/4 女性高 79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肥胖症研究计划主管戴维·路德维格( David Ludwig )说,这些趋势或许可以用摇摆效应( yo-yo effect )来部分解释——高升糖指数的糖类化合物推升血糖含量,这刺激了脂肪的产生及炎症的发生,增加了总热量的摄入,并降低了胰岛素敏感性( insulin sensitivity )。

升糖指数

衡量糖类对血糖量影响的一个指标。在消化过程中迅速分解并且将葡萄糖迅速释放到循环系统的糖类,具有高升糖指数;在消化过程中缓慢分解并且将葡萄糖逐渐释放到循环系统的糖类,具有低升糖指数。

糖负荷

指食物中糖类化合物所占比例与升糖指数的乘积,用以衡量某一食物对血糖量的影响。

有关脂肪与糖类化合物的最新思考是否应在《 2010 年美国膳食指南》( 2010 Federal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该《指南》每 5 年更新一版)中得以体现呢?美国农业部营养政策与促进中心副主任罗伯特·波斯特( Robert C. Post )表示,这取决于证据是否确凿有力。对于“缺乏支持的发现,应当进行更多的研究”。他解释说,眼下管理机构想要传达的主要信息是,美国人应当限制热量的总体摄入量,不论热量来自何处。波斯特说:“我们发现,传达给消费者的信息必须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哈佛大学的施坦普费尔则指出,管理机构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含糖饮料业界正在非常努力地游说,试图诱导公众怀疑所有这些研究的结果”。

没有人鼓吹应当对饱和脂肪大快朵颐,尽管听上去这个建议很诱人。一些单不饱和脂肪与多不饱和脂肪(如鱼类和橄榄油之中的脂肪)能够保护人们免遭心脏病的侵袭。不仅如此,一些纤维含量较高的糖类化合物对机体也有着毋庸置疑的好处。但是,与麦片、面包、面条和饼干中的糖类以及精加工糖类化合物相比,饱和脂肪或许应当被视为一种中性的成分。

路德维格指出:“如果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代之以高升糖指数的糖类化合物,你有可能不会从中获益,而会适得其反。”下次,在品尝一片奶油土司时,你该这么想才对:“其实奶油才是其中更有益健康的成分。”

日积月累的风险:《 2010 年美国膳食指南》或许会将目标对准精炼后的糖类化合物,它们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脂肪无罪

撰文:明克尔( JR Minkel

翻译:波特

INTRODUCTION

统计学结果表明:降低脂肪摄取量不能保证与心脏病绝缘,但或许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本质上,降低脂肪摄取量并不代表和癌症、心脏病绝缘,至少在短期内确是如此。这个结论来自正在进行的“女性健康自主行动”(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是通过对将近 49,000 名年龄在 50 79 岁的女性进行调查后得出的。在试验过程中,一组受试者减少了 8 %~ 10 %的脂肪摄入量,而另一组受试者的脂肪摄入量保持正常。最终,在两组受试者身上,从统计学的角度几乎看不到肠癌和心脏病发病率的差别,前一组人只有乳腺癌的发病率略微下降了 9 %——如果这一发病率的降低,能够归因于脂肪摄入量降低的话。在 2 8 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三篇论文里,研究者公布了这一发现。关于乳腺癌发病率的论文的第一作者、美国西雅图佛瑞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罗斯·普伦蒂斯( Ross Prentice )说:“后续的研究将重点统计那些偶然的发现。”

维生素 D 要补充吗?

撰文:梅琳达·温纳·莫耶( Melinda Wenner Moyer

翻译:蒋顺兴

INTRODUCTION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水平的维生素 D 摄入量对人体有益,但临床研究得到的结论恰好相反。到底孰是孰非,只能静观其变。

医师向患者建议补充维生素 D 已有十年历史,理由很充分:大量研究显示,维生素 D 摄入量高(要远高于大多数人从常规饮食中经由太阳照射所产生的量)与慢性病(如癌症和糖尿病)发病率低之间存在相关性。所以,当美国医学研究院(为美国政府的健康政策提供建议的机构)在 2010 11 月得出结论说“对大多数美国人而言,补充维生素 D 不是必需的,反而可能有潜在危害”时,患者们对此感到困惑就情有可原了。

这件事暴露了专家们的意见分歧,可能会影响针对许多种其他补充剂而提出的医疗建议。只要涉及营养学,在什么才是有效证据这个问题上,科学家们就会分成两派。一派坚持随机临床试验是唯一合理的标准,这通常要将药物使用(如摄入大量维生素 D )的影响与安慰剂的影响相比较。这些重新审视维生素 D 研究结果的科学家都坚定地站在这一阵营,他们认为,试验“通常能够为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改进提供最科学的证据”。他们报告中的参考摄入量完全是按照临床试验数据来制定的。

美国医学研究院的研究小组摒弃了另一派研究者通过大量观察得到的研究成果,后者的做法是比较补充和没有补充维生素 D 的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理论上,流行病学研究不如临床研究,因为流行病学的观察是在真实世界中进行的,在真实世界中,根本不可能控制科学家试图去理解的那些变量。为了弥补对变量控制的不足,研究者采用的方法是加大样本容量—有些维生素 D 的研究追踪了 50,000 人,还使用了统计学方法。根据这些研究,高水平的维生素 D 摄入量一般来说都是有益的。

美国医学研究院的这份报告余波未平,一些医师就已经开始炮轰临床研究了。他们表示,在营养学研究中,真正的安慰剂对照组很难坚持下来。你如何来防止对照组中的人从阳光和食物中获取额外的维生素 D 呢?这可能导致人们低估维生素 D 的益处。同样,从多种维生素或矿物质中挑出一种,判断它单独产生的影响也很难,因为很多营养素是共同作用的。“把随机对照试验看作唯一可靠的证据,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美国塔夫茨大学的药理学家杰弗里·布隆伯格( Jeffrey Blumberg )说。

这场争论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口角,因为美国内分泌学会即将发布他们自己的维生素 D 指导标准。这个组织目前推荐的维生素 D 血浓度为 30 纳克/毫升,高于美国医学研究院建议的 20 纳克/毫升。事情到底会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酸奶增强生育力

撰文:詹姆斯·奥伯格( James E. Oberg

翻译:王栋

INTRODUCTION

在交配实验中,吃酸奶的雄鼠比对照组雄鼠能更快找到伙伴并完成授精,也能产生更多后代。美国科学家研究了酸奶摄入量与男性精液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果与老鼠实验一致。

2011 年夏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始研究酸奶对肥胖的影响,这是对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长期研究项目的后续研究。之前的那项研究表明,酸奶比其他任何食物都能更有效地防止与年龄有关的体重增加。由肿瘤生物学家苏珊·厄尔德曼( Susan Erdman )和进化遗传学家埃里克·阿尔姆( Eric Alm )领导的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计划在老鼠身上重复这项研究。研究人员选取了雌雄各 40 只老鼠,并将它们分成两组,一组用模拟垃圾食品的高脂肪、低纤维、低营养的食物喂养,而另一组用普通鼠粮喂养。然后,他们给每一组中的一半老鼠添加香草味的酸奶。他们的目标是弄清楚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何影响肥胖,以及了解癌症等与肥胖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病率。“然而,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效应却是我们未曾预料到的。”厄尔德曼说。

首先,科学家注意到,食用了酸奶的那些老鼠光彩照人,让人难以置信。利用传统组织学技术和外貌评价标准,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老鼠的活跃毛囊密度比同类高十倍,这就意味着它们的毛皮更加茂密、柔滑。

然后,研究人员发现,雄性老鼠表现出一些非常神奇的特征:它们的睾丸向外突出,这使它们可以表现某种“老鼠的招摇”,厄尔德曼说。通过测量雄鼠睾丸的重量,研究人员发现,吃酸奶雄鼠的睾丸比那些只吃普通鼠粮的雄鼠重 5 %,而比吃垃圾食品的雄鼠重约 15 %。

更重要的是,这种阳刚之气是能收到回报的。在交配实验中,吃酸奶的雄鼠比对照组雄鼠能更快找到伙伴并完成授精,也能产生更多的后代。而吃酸奶的雌鼠一窝能产下更多幼鼠,并更容易对幼鼠断奶。研究小组未发表的结果表明,厄尔德曼和阿尔姆认为,酸奶中的益生菌有助于使老鼠变得更精瘦、更健康,间接提高了它们的繁殖率。

这一发现可能对人类生育产生影响。一个由美国哈佛大学营养流行病学家约格·查瓦罗( Jorge Chavarro )领导的小组,研究了酸奶摄入量与男性精液质量之间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初步结果与他们老鼠实验的结果是一致的。”查瓦罗说。

给骨骼加点儿糖

撰文:蔡宙( Charles Q. Choi

翻译:刘旸

INTRODUCTION

虽然大家普遍认为吃糖过多对身体不利,但是糖类确实能强健骨骼。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改善骨质疏松症和关节炎的治疗方法,甚至有可能催生人工合成骨骼的新方法。

尽管甜食会损坏你的牙齿,但是糖类确实能够强健骨骼。骨骼的强韧依赖于无机和有机组分之间精确、复杂的排列方式。科学家一直认为,胶原( collagen )和其他蛋白直接控制了骨骼的结构,现在他们发现,糖类化合物才是这一使命的真正承担者,尤其是糖胺聚糖( glycosaminoglycan )和蛋白聚糖( proteoglycan )之类的多糖。

研究人员研究了马骨的磁共振图像后得出结论:多糖能够引导骨中的矿物质成分以正确的方式结晶。深入了解骨骼形成过程,有助于改善骨质疏松症和关节炎的治疗方法,甚至有可能催生人工合成骨骼的新方法。这项研究也许还为某些非处方药[比如软骨素( chondroitin )]治疗关节及骨骼疼痛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关骨骼的详细报道请参见 2007 10 16 日的《材料化学》( Chemistry of Materials )杂志。

软骨素

软骨素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黏多糖。临床上服用软骨素可以有效地舒解关节炎的疼痛及发炎现象,同时具有延缓关节老化的作用。

打喷嚏有益健康

撰文:梅琳达·温纳·莫耶( Melinda Wenner Moyer

翻译:郭凯声

INTRODUCTION

人体免疫系统对付有害物质的办法,一种通过Ⅰ型反应消灭异物,另一种通过Ⅱ型反应排出异物,比如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因此,打喷嚏之类的反应不过是为了保护我们免受环境之害而已。

大多数专家认为,过敏症是人体对花粉或花生之类本来无害的东西所做出的非正常免疫反应。不过,现在有少数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过敏理论:流鼻涕、咳嗽以及瘙痒难耐的皮疹等问题之所以会出现,可能是机体为了保护我们免遭环境及食物中的有毒物质的危害。

长期以来,免疫学家一直认为,过敏症是一种不正常的Ⅱ型免疫反应(据说这种反应是为了保护人们免受寄生虫之害而进化出来的),这种反应的作用机制是,强化人体的保护屏障,促使人体排出害虫。

人类机体对付有害物质的另一招则是通过Ⅰ型反应来消灭异物。这种反应会直接干掉病毒和细菌之类的病原体,然后清除被它们感染的人体细胞。因此,从总体来看,人体对付外来物质的思路是:对于病毒之类较小的病原体,可以直接杀掉了事,但对于较大的病原体(如寄生虫),更巧妙的办法是通过加强防御来抗击它。

然而,美国耶鲁大学的免疫学家卢斯兰·麦德泽多夫( Ruslan Medzhitov )并不认为过敏症是人体抵抗寄生虫入侵免疫机制的一种异常表现。他声称,寄生虫与引发过敏症的物质(即过敏原)“毫无共同之处”:首先,过敏原的种类多得几乎不计其数;其次,过敏反应可能极其迅速(常常是以秒计),而“对寄生虫的反应无需那样快”。

2012 4 月,麦德泽多夫及其同事在《自然》( Nature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在文章中提出,人体出现过敏反应,是为了保护自身免遭环境或食物中有害物质的伤害。换言之,过敏反应之所以会被进化出来是有原因的,不应只把它看成是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如果你吸入了某种你并不想吸入的东西,你会有哪些保护手段?你会分泌黏液、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如果异物掉在皮肤上,会引起发痒,于是你会搔痒以避开或摆脱它。”同理,如果你吞下了会引起过敏反应的东西,你的身体就可能会做出呕吐的反应。麦德泽多夫列出的证据包括《科学》( Science )杂志在 2006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指出,参与过敏反应的一些关键细胞对于蛇和蜜蜂的毒液具有降解和去毒的作用。而在 2010 年发表于《临床研究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的一项研究也显示,人体对蜱类唾液的过敏反应,可以防止蜱虫叮附到人身上吸血。

那么,麦德泽多夫的观点会不会与关于过敏反应的流行看法相悖呢? 2011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报道说,在农场(这种环境使人容易接触到多种微生物)长大的孩子,患上气喘及过敏症之类疾病的可能性小于其他儿童。这个名为“卫生假说”的理论认为,在人生早期遭遇众多细菌和病毒侵袭的人会将更多的免疫资源投入Ⅰ型反应,从而使Ⅱ型反应受到削弱。麦德泽多夫认为,这种理论与他自己的理论是并行不悖的。

归根结底,麦德泽多夫的理论产生的问题比它解决的问题还多,不过许多人一致认为,他的主张听起来似乎言之有理。“这促使我们构想出新的假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免疫学家加里·纳度( Kari Nadeau )如是说。

纤维可以防癌吗?

撰文:明克尔( JR Minkel

翻译:虞骏

INTRODUCTION

多吃植物纤维有助于防癌已经成为健康常识,最近这一观念得到了研究人员的证实,但似乎只有谷类中的纤维才具有降低患结直肠癌风险的作用。

食用纤维和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 )之间的真正关系,会乖乖地浮出水面吗?根据研究设计的不同和所调查纤维种类的不同,各类研究报告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有人认为纤维会保护你不得结直肠癌,但也有人认为它可能起不到保护作用,甚至还会增加得病的风险。 2005 12 14 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最新的大型研究结果。这项研究总共对大约 72.5 万人进行了长达 20 年的跟踪调查,从 13 项前瞻性研究中得出了结论。尽管他们还无法控制混杂的饮食因素或纤维的可溶性,但研究者们发现,摄入纤维量最少(每天少于 10 克)的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在增加。但是大量摄入纤维也不会降低这种风险。结果还暗示,谷类和全麸谷类( whole grains )中的纤维,而不是水果和蔬菜中的纤维,具有某种降低得结直肠癌风险的作用。

纤维的摄入量高也许不会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三手烟”更致癌

撰文:凯瑟琳·哈蒙( Katherine Harmon

翻译:冯志华

INTRODUCTION

“三手烟”是指香烟燃尽后残留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甚至头发和皮肤等表面的烟草烟残留物。研究发现,残留的尼古丁接触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亚硝酸后,会生成一种强大的致癌物。

任何一位走进烟民住所的人都认为,即便香烟已经燃尽,抽烟的痕迹也绝不会消失。这种所谓的“三手烟”是否会对健康造成威胁?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者发现,香烟烟雾的残留物并不只是惰性地附着在一些物体的表面。相反,残留尼古丁能够与亚硝酸蒸气发生反应,后者是环境中一种常见的化合物,燃气具和交通工具都会释放这种物质。二者反应后会生成烟草特异亚硝胺( tobacco-specific nitrosamine ,简称 TSNA )。

二手烟本身就包含 TSNA ,而由于空气中存在亚硝酸, TSNA 的含量在抽烟停止后数小时内能增加数倍。由于尼古丁可以在物体表面附着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而 TSNA 又会通过呼吸或皮肤摄入人体,因此这种形式的危害甚至可能比一手或二手烟更加持久。儿童最容易蒙受三手烟的荼毒,就像他们最容易受二手烟毒害一样。 2010 2 8 日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网络版上的这些发现还只是初步结果,三手烟对人类健康是否真的有害,还有待更多研究加以确认。

端粒长短预示未来健康

撰文:西娅·辛格( Thea Singer

翻译:冯志华

INTRODUCTION

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 DNA 重复序列,对染色体起着保护作用。染色体的每一次自我复制都会使端粒缩短一小截,因此很多科学家把端粒长度视为生命体衰老进程的标志物,端粒长度与一些常见疾病和生活方式也有关联。

医生总是叮嘱患者要远离香烟,坚持锻炼。但是,如果有一种血液检测方法能让烟民和成天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知道,他们的生活方式实际上会给染色体造成哪些伤害,情况又会如何呢?

两个杰出的研究团队已经创建了公司,专门提供这种血液检测服务,用以测量受检者的端粒( telomere )长度。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帽子”,就像鞋带末端的塑料头可以保护鞋带不会磨损一样,端粒对染色体也有类似的保护作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每一次自我复制,都会使端粒缩短一小截。这让很多科学家将端粒长度视为生物体衰老进程的标志——一个标示细胞寿命的“分子时钟”,一个显示机体整体健康状况的“指示器”。一些研究曾比较过不同自愿者的白细胞中染色体端粒的长度,结果发现端粒的长度确实与生活方式有关。经常锻炼的人的端粒要比不锻炼的人长。而自认为压力最大的人,他们的端粒要比自认为压力最小的人短。心血管疾病、肥胖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也与端粒缩短有关。

“弄清楚端粒的长度与实际年龄是否相符,甚至可以在疾病发生之前让我们知道当前的健康状况和生理‘年龄’。”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端粒与端粒酶研究组的负责人玛丽亚·布拉斯科( Mar í a A. Blasco )说。她在 2010 9 月和其他合作者共同创立了生命长度( Life Length )公司。端粒研究先驱者卡尔文·哈利( Calvin B. Harley )则在 2010 年春天与 200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Elizabeth H. Blackburn )共同创立了端粒健康( Telome Health )公司。哈利认为,端粒长度“可能是衡量整体遗传状况、以往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影响的最佳单一性指标”。早在 2011 年春季,这两家公司就可为研究端粒在衰老、疾病中扮演何种角色的研究中心和公司提供端粒检测服务。在不久的将来,普通大众也许就能通过医生或实验室接受端粒检测,甚至可以直接接受这些公司提供的检测服务。

染色体的两端都有端粒保护。

尽管在研究机构中,端粒检测研究正如火如荼,但一些科学家怀疑,当前的端粒检测对于个人是否真的有用。英格兰莱斯特大学心血管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尼勒斯·萨马里( Nilesh J. Samani )指出:“我们现在还没有确定,什么样的端粒算正常,多长或多短又算不正常。”但端粒的长度并不是诊断或预测病情的依据,哈利说,这些数据只能帮助人们从饮食、运动、压力等各方面对个人生活方式做出调整。 7UxQyNEu5k89asy2XDCNeFP0Av2F06qJxSvIElAAosllp7e8+fvCo3Rjjd0FylO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