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讲

百家争鸣写春秋
——先秦散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上次我把诗歌集中地讲了一下。大家看,从公元前6世纪,就是春秋的中期,到战国的中期,就是公元前3世纪左右,这一共是300年左右的时间。在这300多年中,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低谷,却是散文发展的波峰。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他都不说,就讲一点,在春秋后期社会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郭沫若认为春秋的后期到战国的前期是社会形态发生很大变化的时期。因此,要有很多的思想和很多的学说来支持和配合社会的变革。而诗歌在传达思想方面不如散文显豁,所以这个时期蓬勃发展了散文。

这个时期的散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散文;一个是诸子散文,或者叫哲理散文。我们先讲历史散文。

第一部历史散文是《春秋》,它非常简明,相传是孔子所作。它记载的时候是按历史的发展顺序,譬如像鲁国,鲁庄公一年发生什么事情,鲁庄公二年,三年……它记载非常简要;但有一个特色,就是在记载历史的时候,该称赞的就称赞,该批评的就批评。所以对《春秋》的评价有两种说法。一个叫“微言大义”。孔子是大圣人,在非常简短的话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意思,所以叫“微言大义”。一个叫“褒贬分明”。后来的历史学家把“微言大义”和“褒贬分明”称之为“春秋笔法”。后来,历史学家用很多历史资料来丰富它,写成了三部著作,叫“春秋三传”:一个是《公羊传》,一个是《穀梁传》,一个是《左氏传》。这三部著作是丰富和解释《春秋》的。

在“春秋三传”中,最有名是《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传》相传是左丘明所作。他在记载事件方面非常生动,非常详细。他描写战争非常生动,对后来的小说,特别是军事题材的小说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这是第二部。

第三部历史著作是《国语》。《国语》是国别体,是按照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顺序来记录的。在《国语》当中,充满了一种民本主义的思想。其中,我特别喜欢的一篇文章就是《召公谏厉王弭谤》。它写召公这个人非常聪明,当时的厉王不让老百姓讲话,谁批评他,批评朝政,就把谁杀掉。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天底下没有一个人敢说话。人们在路上见了面,只能以目相视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不敢说话。他(厉王)认为已经把老百姓的嘴堵上了。召公说:“这不是消除了诽谤。”“弭”就是消除。召公有个著名的观点,认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老百姓的嘴,就像堵河流一样,“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老百姓也是这样,把老百姓的嘴堵住,谁也不敢说话,这个国家就快要亡了。所以他说:“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这是千古真理。治理河川的最好办法不是堵,而是疏导,开一个口子,把河水引到那里流走。治理老百姓,聪明的办法是“宣之使言”,让他讲话,让老百姓把心中悲喜忧乐都发表出来,这样天下才能大治。这是千古真理。所以我们说,最开明的时代,就是让老百姓多说话的时代。没有什么不可以让老百姓讲的。我在北大讲文学史,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对同学们说,记住!将来不论做多大的官,要让别人讲话,让老百姓讲话,官做得越大越要有这种胸襟和气度。“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如果一个时代不让老百姓讲话,这个时代就快要完了。这种理念是非常好的。

第四部是《战国策》。它是战国时期记录人的言论和行为的史书,它对人物的记录和描写非常精彩,我们就不多说了。

先秦的历史散文,主要是以上这几个方面。下面我们说说先秦的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诸子百家的散文。对诸子散文还有一种说法,叫哲理散文。第一是《论语》。我认为在中国典籍中,《论语》是最伟大的一部书。它有20篇,511条,15 925个字,我曾一个字一个字地数过。我把《论语》每天带在身边,坐在车子里,有时间就打开来读一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古悦字)乎”,什么时候想读,就打开来读一读,非常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论语》不足16000字,但千百年来人们研究论述它的著作可能是它的百倍、千倍、万倍。关于《论语》的研究著作那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一个东西,一本书,一个人的思想著作,要是能让每一代的人进行研究,仿佛其中的东西永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的东西才能称为“学”,如《红楼梦》是“红学”,《文心雕龙》是“龙学”,《诗经》是“诗经学”。说《论语》是“论语学”一点也不过分。《论语》是孔子的学生记录孔子的言行,是语录体。它比较短小,最长的也不过是几百个字。一般的有8个字,10个字,都很短。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又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行不义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像浮云一样。富是物质上的富有,贵是社会地位上的高贵。虽然它们非常简短,但是言简意赅,意蕴丰厚,仅仅几个字,却概括了社会和人生许多千古不灭的真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很多都写得非常非常好!这里面孔子的很多思想,我认为大多数都是中华民族的精华,一代一代的后人都可以从中受用,而且很多是可以使我们终生受益的。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全世界公认的道德黄金律。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人生,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人就相当了不起,一定是一个高尚的人!他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一定是非常好的,因为他能够体谅别人,善待别人。人生要有这样一种善意,善意是一种美德。有个故事,讲一个爷爷住在农村,小孙子放在爷爷家里,父母在城里工作。过节的时候,爷爷带了小孙子到城里看他爸爸妈妈。爷爷很高兴,给孙子买了双小皮鞋,当时舍不得穿,说是等小孙子见到他爸爸妈妈时再穿。于是,他们坐着火车进城去了。火车的窗子打开了,一不小心,一只鞋子掉到窗外去了。大家正觉可惜的时候,爷爷随手将另外一只鞋子也扔下去了。大家很奇怪,爷爷就说:一只鞋子已经掉下去了,剩下的一只就没有用了,我把它扔下去,若一个人刚刚捡到前面那只鞋子,他向前走又捡到后面这只鞋子,他就有用了。朋友们,在生活中能把一双鞋两只鞋子都捡到是很不容易的,概率也许不到千分之一,但这种为别人着想的善意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好!作为人本身说来,应该有这个善意。这件东西,反正我是没有用了,要有这个善意,让别人得到这个好处。所以说,善意是一种美德。孟子说:“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前文化部长王蒙,这两天青岛大学文学院请他当院长。1958年,他因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篇文章被打成右派,流放到新疆,不在乌鲁木齐,而是在更远的伊犁。当时维吾尔族老乡认为右派是坏人,就把他安置在一间很小很小的小房子里住。秋天,冬天,之后,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老乡发现燕子到王蒙的小屋子里做窝了。维吾尔族老乡认为这个人不是坏人,因为这个人能够善待一个小生灵,他的心是善良的。你看,燕子和他相处得很好。如果你打燕子,燕子不会在那里做窝的,对不对?一个人能够善待小生灵,他的心是善良的。于是维吾尔族老乡不管别人怎么样看待,就把王蒙请到上房来住。这件事情,王蒙一辈子也忘不了。他写回忆录,写到这里的时候,仍激动万分。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要有这样一种善意。我在平常讲课的时候,讲到这里接下来会再讲“己所欲为,多施于人”,如果是自己想干的事情,都要施之于人。还要“己所不能,少责于人”。有些领导,他自己不写报告,由秘书熬了几个晚上写出的报告,他一看:“这写的是什么东西!”你自己不能,就要少责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这样一种心胸才是好。司马迁写《孔子世家》,讲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的德行高不可攀。但司马迁又有句名言:“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虽然不能达到孔子那样的境界,但我们应向往它,追求它。中华儿女都要一代一代地追求美好的东西,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能发展。如果不是一代一代追求美好的东西,这个民族就会萎缩,就会退化。

《论语》中的很多话非常非常有道理。例如孔子的学生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别人对我不好,我对他好,怎么样?孔子说:“何以报德?”那么人家对你好,你以什么来对待他呢?孔子并不主张“以德报怨”。孔子学生问:“那怎么办呢?”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就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直”就是正直的直。他对我不好,我不扩大也不缩小,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我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

《论语》是语录体,所以整个风格是循循善诱,娓娓而谈,迂曲从容,是一种长者之风。而孟子文章则是有一种气势,让你不得不服。

第二讲老子和庄子。老子的《道德经》,有5 000多个字。老子即李耳。孔子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仁”,要施仁政,要对人民有好处。《道德经》也是语录体,也是非常非常了不起。《老子》中有很多名言,它讲究一切要因顺自然,不要强加什么东西。老子的思想,大家都知道的,如“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和祸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要小心谨慎,福这东西如果太得意忘形了,就会带来祸患。有了祸患,如果能小心谨慎,不断总结经验,也可以带来幸福。后来有一个故事,演化老子的这个思想,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边塞上一个老人丢了马,这是悲痛的事情;但是几天之后,这匹马带回几匹小马回来,很高兴,幸福得很。他的儿子骑着小马玩耍,摔下马来,把胳膊摔折了,这又是痛苦的事情。过了些日子征兵打仗,他儿子因胳膊折了就不用去当兵了,这又是好的事情。老子又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就是说,它善于处在最下游,海纳百川,什么水来了,我都要,这才能成其为大海。这些都是非常有哲理的。一个人只有具备这样的胸怀,把别人的长处都吸纳进来,才能够有成就。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了不起,什么样的好东西我都拒绝,就不会把事情做大。当然老子也有“小国寡民”的思想,他认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一个理想的王国。后来庄子也继承了老子思想中的一些消极方面。

庄子是我们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从哲学思想的深刻来说,古代的中国没有人能超过他。庄子的想象恢弘瑰丽,非常丰富,是中国古代散文中最有特色的一家,而且他的特色是不可复制的。他有篇文章《山木》: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庄子和他的学生,或者是随从一起到山里游玩,看见山里人在砍木头,砍大树,其中有棵特别特别的粗。砍树的一个人问另一个人:“砍不砍?”回答说:哎呀,这棵太大了,大而无当,无用!算了,不砍了。庄子他们玩了一圈回到山下,他的朋友很高兴,让儿子去抓鸡杀了,招待老朋友庄子吃。儿子问:一只鸡能叫,一只不能叫,杀哪只鸡?他爸说:把不能叫的鸡杀掉。庄子学生就说:你看,在山上的时候,那棵树因为“不才”即无用,才得以保存下来;而到了山下,那只鸡却因为“不才”而被杀掉了;那么我们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情况下好呢?庄子想了想,笑道:“我将处乎‘才’与‘不才’之间。”在文化大革命时,批判庄子是“滑头主义”,钻人生的空子。

庄子的想象非常恢弘瑰丽,最有名的如《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没有人能想象到这样丰富。他讽刺那种为了物质上的利益而争,说有两个国家,住在什么地方呢?住在蜗牛的角上,一个左边,一个右边。这两个国家互相打仗,流血千里,死了很多很多人。你看庄子这么夸张!后来我们有个成语,叫做“蜗角之争”,为了一点点物质利益,争,争,争,争什么!

庄子和老子一样,都主张顺乎自然。他在《骈拇》篇中讲:“凫胫虽短,续之则忧。”凫就是小野鸭,它的腿就那么一点,太短了,我给你接上一截吧,这对它说来就是很痛苦的事情。“鹤胫虽长,断之则悲”,白鹤的腿很长,太长了,给断掉一点,这样它就痛苦了。他说“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一切顺其自然。

第三讲讲孟子,他是儒家的第二大圣人。孔子是大圣人,孟子是亚圣。孟子的老师叫孔伋,是孔子的孙子。这有个笑话,孔子在鲁国,他生了个儿子的消息传到鲁王那里,鲁王很高兴,就派人送条大鲤鱼给孔子家,孔子很高兴,就给儿子取名为孔鲤。孔鲤又生了个儿子,叫孔伋。孔伋是著名的儒学思想家,而孔鲤则是个非常平庸的人,但是他有一句话很不平庸。孔鲤对他爸爸说,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你子不如我子”;而他对自己的儿子说,“你父不如我父”,很谦虚的,就他不行。

孟子的文章,从形式上说,已经摆脱了语录体,不再是一句句话,而是一篇篇文章。孔子的文章像一个老人娓娓而谈,迂曲从容。孟子的文章则是高屋建瓴,气势磅礴,具有一种内在的让你不得不服的力量。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强调人和的作用。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的战争思想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攻心才是大家,战争主要不是决定于物质力量。虽然现代技术在发展,但是人心向背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孟子这篇文章正说明了这样的道理。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接着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同“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一种是亲戚都背叛他,一种是天下的人都跟着他。然后他的结论是:“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要么不打仗,一打仗肯定胜利。他的这一思想是非常好的思想。另外他的文章很有气势。你看,他的文章首先说出结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个结论。然后对结论分两个层次来论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又说:“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先说结论,然后分两层去说,然后再总的说,“故曰”,所以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就是威风天下,称霸天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并不是划一条线,里面的老百姓就接受你管。你要用心来征服,老百姓自然受你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你要巩固国防,不要以为有崇山峻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能把国守住了,不是这样的。“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然后就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朋友们看一看,你读孟子文章的时候,他是一步步地把你引向这个地方去,最后你不得不信服!所以,孟子的文章很有气势。孟子生卒年是公元前372年到公元前289年,活了84岁,比孔子多活11岁。

中国历史上有三位伟大的母亲,其故事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第一是孟母三迁。“文革”中批判孟母是逃跑主义,她不是积极去改造环境、改造客观世界,而是选择逃避。这样说真令人哭笑不得。第二是北宋欧阳修的母亲。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当时家贫如洗,空有四壁,没有钱买笔买纸,他母亲就到河边折芦苇的杆,在沙子上教欧阳修写字,这是“欧母画荻”。欧阳修在北宋时官做到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时北宋的首都是开封,欧阳修是江西庐陵(今吉安)人。他母亲在京城去世了,他携扶母亲的灵柩回老家安葬。走到江苏的清江要停下来,烧香燃烛祷告祷告,祭奠一下。清江的县令很会拍马屁,写了个祭文,一共只有二十个字。开始时,有人认为写得太简单了,县令说,不,就这样。结果在祭奠时一读,欧阳修果然大加赞赏。祭文是这样说的:“昔孟轲亚圣,母之教也。今有子如轲,虽死何憾!尚飨。”你老人家有儿子像孟轲一样,你还有什么遗憾呢!“尚飨”是祭文的惯语,是说,请你受用吧。读了之后,欧阳修特别赞扬,基于两点:一个是欧阳修喜欢写文章要精练;另一个是把欧阳修比作孟轲,这在封建社会已经到顶了。你看这人多会拍马屁,而且拍马屁不露痕迹,把人拍得非常舒服。这是一文双赞,不露痕迹,表面上是赞欧母,实际上是赞欧阳修。这是千古最精彩的拍马之文。另外一个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岳飞的母亲,故事叫“岳母刺字”。

第四讲荀子,叫荀况。他的思想比较复杂,是介于儒家和法家之间的人物。他的两个著名学生都是法家人物,即韩非子和李斯。荀子的文章完全是长篇大论,一点没有语录体。荀子说一件事,要反复地比喻、反复地说理,一定要淋漓尽致然后止———“必淋漓尽致而后止”。大家都知道他的《劝学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他用了很多比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爪子,也没有牙齿,但可以在地下自由地走,在于它进取不息,始终如一。“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蟹实际上有八条腿和两个大钳子,但在河里它却没有自己的窝,因为它不好好地干活,浮躁得很。因此,他劝人学习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今天刻一点,明天刻一点……哪怕是金属、石头,也可以将它刻折。他用大量的比喻来说明一个道理,令人折服。

先秦散文,一种是历史散文,一种是诸子散文。诸子散文对后来的说理散文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它的发展轨迹非常明显:第一是短小的语录体;第二是专题文章;第三是著作。先秦的文学就讲到这里。

下面讲秦代文学。秦代是非常短的一个王朝,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但是历史地位非常重要。秦并六国,成为一统天下,这是一。秦朝很短暂,后面跟着的是一个大的封建王朝汉朝,400多年,汉是我们中国最长命的一个封建王朝。秦朝有很多制度,自己还没来得及实施,就灭亡了。汉朝很多的社会制度都继承了秦朝,如“书同文、车同轨”等等,这就是“汉承秦制”。往下魏晋南北朝,然后是隋代,它也很短暂,它之后是强大的唐朝。隋代也有很多制度没来得及实施就灭亡了,可是唐代继承了隋代的制度。所以历史往往是惊人的相似。《三国演义》一开头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很有道理的。从文学上说,秦代几乎是一张白纸,我们要说的是一本书,和一篇文章,都是秦统一之前的:书是《吕氏春秋》,传说是吕不韦组织门下学者集体编写的。当年吕把他的著作挂在城楼上,说谁要是能够增减一个字,就赏给他千金。《吕氏春秋》是很不错的书,例如《察今》,“察今则可以知古”,你看到今天就可以知道古代,从古代就可以知道今天。他举例子说“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要看太阳月亮走不走,只要量一下地上的影子就知道了。“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只要尝一块肉,就可以知道整锅肉的味道以及好坏。他特别具有这样一个思想,认为治理天下的法,要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客观环境变化了,若还用原来的法的话就不管用了。他比喻道:“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如果“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就是说,以前这药对病有好处,这次再用这种药就没有好处了。为什么呢?因为身体变化了,药也要跟着变;时代变化了,统治时代的法也要随着变。这个比喻非常好。

这是一本书。另外一篇文章是李斯的《谏逐客书》,曾经有人说:“秦无文章,唯李斯《谏逐客书》一篇而已。”李斯这个人很有本事。他是楚人,小时候开始不学好。有一次上厕所,看见老鼠又小又脏,一看见人就走了。可是他在仓库里,看见老鼠吃得胖乎乎的,人来了也不惊慌。他忽然有所悟:同样是老鼠,一个在仓库里,一个在厕所里,就看你把自己放在什么地方!他就发愤努力,一定要做仓库里的老鼠。终于,他很有作为。李斯是楚人,到秦国来,因他有才华,秦国很重用他。突然之间发生了一件事情,韩国有一个叫郑国的人到秦国来,给秦国出了一个主意,说:你看,天下万顷良田没水灌溉,应该开一条渠。秦王认为不错,果真修了一条渠,后来命名叫郑国渠。渠修好之后果然是五谷丰登。可是到后来,秦要吞并六国。在打韩国时,这条渠成了天然屏障,不好进兵了。于是,秦王手下的人说,外国人到我们这里做事情没有一个是好心眼的,他们出的主意全是为他们国家设想的。你看,这条渠表面上为我们好,实际上我们没法打他们了。秦王一听,认为有道理,便下令逐客。李斯是楚国人,也在被逐之列。他在离开秦国的路上给秦王写了这封信。秦王看了这封信,果然下令停止逐客,并立即派人把李斯追回来,可见这封信多有力量!

这篇文章写得好。一开始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说我听到人们都在议论逐客的事,我以为是很不对的,错误的。他举例说,秦朝的宝马不是秦朝的,可是认为宝马有好处,也弄来了。很多珍珠宝贝不是你秦国的,因为你喜欢就弄来了。很多美女不是秦国的,因为你喜欢,所以弄到后宫里来了。为什么有才能的人你不要呢?外国来的人,曾经帮秦国做了许多许多事情,要是没有这些人,你秦国不会有今天。这是第二层意思。第三,最主要是他抓住了想称霸天下这件秦王最关心的事情。李斯认为,你把这些有才能的人都驱逐走了,你就没法称霸天下。这个打中了秦王的要害。他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做文章经常引用的。“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你看,巧妙在哪里?“臣”就是我,我听说大家都在议论要逐客,他只是说这是传说,从而给秦王改正错误留有余地。我只是听说,也许不实;但有一点是不留余地的,斩钉截铁的,那就是“这是错的”!丝毫不动摇。然后李斯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什么样的土壤都来了,都不推辞,所以泰山才能巍峨高耸。古代人认为泰山是最高大的:第一,泰山是孔子这个大圣人家乡的山,登泰山而小天下;另外,泰山在齐鲁广阔大平原,一下子高起来,就显得高得不得了,实际上海拔才1 540多米。从汉武帝开始,一直到唐玄宗,都一直去泰山“封禅”,就是认为自己的政绩好,到最高的山上去,告诉上天。因此,泰山一直是中国人高大的形象,最重,最大。如“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李斯接着说:“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大海不选择,不论什么流水,来了我都要,这样才能非常深。这两句含了“成”和“就”,即“成就”。他用两个比喻逼出下面一个比喻:“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要想成为天下霸主,那天下的人到你这里来,就不要把他们推掉了,才能表明你的德行好,人们才能跟着你。最后,终于打动了秦王,下令停止逐客,派人把李斯追回来,复其官职。当然,秦朝统一天下之后,李斯也没有好结果。“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被秦二世腰斩了。 e1qLuYOFqtN8I+jJURYSFtH3mdCtUKoyKn+ru/xCQFumE4IpYEUwUxuPzXpJcKG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