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著名的关于时间的理论:每天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这是人人都一样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在于剩下的8小时是怎么度过的。正如胡适先生所说:人与人的区别在于8小时之外如何运用。
8小时之内决定现在,8小时之外决定未来。
杰克是一名勤勤恳恳的建筑工人,他今年50出头,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为了生活他还是必须每天爬上爬下、顶着暴雨和烈日。有时候杰克也会抱怨,但只要想想后半辈子的生活,他就会觉得这份干了快一辈子的工作还是值得珍惜的。
有一天,公司的总裁强森来视察即将完工的大楼,在人群中发现杰克。他们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亲热地交谈了半个小时,然后强森又去别的地方视察了。工友们围了上来,令他们惊讶的是老工人杰克怎么会和他们的总裁那么亲热。杰克解释说,30年前他和强森是在同一天进入这家公司成为建筑工人的。有个工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那为什么你还得在骄阳下工作,而强森却成为总司总裁呢?”杰克不无惆怅地说:“30年前我是为了每小时一美元的薪水而工作,但强森和我们不一样,他是为了这个城市的建筑而工作。”
这个故事大概很多人都看过,但很少有人去回味背后的哲理:杰克和强森同一天在同一家公司参加工作,为什么30年后他们的命运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根本原因在于心态:看你是创业心态还是打工心态。心态决定你的行为,做事的方法,决定你做人做事的品质,决定结果。
台湾首富郭台铭说:“格局决定布局,布局决定结局。”拥有打工心态的人,总是不敢去想更加远大的目标,总是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眼前的这些琐碎小事上,所以他们虽然一生都在为生计奔波,却始终碌碌无为,最终带着遗憾离开人世;而拥有创业心态的人,思考问题会从大处着眼,“处江湖之远”时“忧其君”,“居庙堂之上”时“忧其民”,所以他们的事业会越做越大。
狼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进攻,不断地寻找新猎物。它的牙齿、耐心、顽强、智慧上面都深深烙着一个“王”的印记。正是这种“狼子野心”促使狼群不断的猎取大量食物,不断壮大,从而雄踞食物链顶层。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成大事者,必须要有大胸怀、大手笔、大气魄。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就不可能成就大业。一个人即使身居陋室,食不果腹,只要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抱负,也能奋然前行,干出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
三国名相诸葛孔明年轻时只是一个普通书生,“躬耕于南阳”。他的叔叔在襄阳做官,几次邀请孔明去为他效力,可是都被拒绝了。孔明的朋友们很不理解,读书不就是为了做一番事业吗?眼前有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却白白浪费?孔明笑而言道:“我要做的是像古代管仲、乐毅一样的大事,又怎么能屈居在小小襄阳做一个刀笔小吏呢?”
朋友们都认为他野心太大,孔明只是一笑置之。后来,刘备听说了孔明的才干,特意“三顾茅庐”把他请下了山。在孔明的帮助下,刘备从一个四处逃窜的“织席贩履”之徒,变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国皇帝。诸葛亮荣登相位,他也证明了自己的“野心”并不是痴心妄想。
很多人每天都在这样的矛盾中度过:既有创业单干的激情,同时又担心失败后悲惨的命运。于是他们考虑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决定先等等,就这样等了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等到岁月消逝,青春不再,沉浸在打工的生涯中难以自拔,身上的经济枷锁日益沉重,无力再搏,最后只好认命,打工一辈子。
20世纪80年代的四川农民和温州农民都属于最早开始闯荡的人群。四川农民闯荡的方式是一窝蜂地涌到广东去打工,他们对自己并没有明确的定位,只要老板给发工资,他们什么都愿意做;温州农民的谋生方式主要是修理雨伞、钢笔、铁锅,或者倒卖点零用百货,总之到处的流浪。
在那个信息不发达,交通不方便的年代,敢于出来闯荡的人都是有勇气的。四川人和温州人都有勇气和魄力,但是由于思路的不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三十年过去了,温州农民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富裕的人群,他们拥有中国最成熟的经商经验,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四川农民的第一代打工者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他们大多数都返回了四川老家,在那里继续过着清贫的生活,而他们的后代循着父辈的足迹,继续一窝蜂地涌到广东去做苦力。
同样是农民,为什么命运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归根结底是创业者心态和打工者心态的区别。
对温州人来说,创业当老板的意识已经融进了他们的血脉。他们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宁愿睡地板,也要做老板”或者“宁愿做生意一个月只赚1000元,不愿打工一月赚3000元”。
2000年,在北京某大学校门口,出现了一位补鞋的温州姑娘。她的生意出奇得好,大学生们都很愿意找她补鞋。一些接受正统教育的大学生们对这位补鞋姑娘一半是不理解,一半是同情。
有一天,一位大学生来到她的摊前补鞋,犹豫了半天,她才小心翼翼地问道:“姑娘,你这么年轻,怎么不去找份工作,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人家补鞋,不觉得不好意思吗?”
温州姑娘听完诧异地抬起头看着她,皱着眉头说:“自己挣钱吃饭,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长这么大了还花家里的钱,那才叫不好意思呢!”
大学生有些语塞:“那你以后打算干什么?”
“当老板啊,将来我要有自己的鞋店。”姑娘边说边把鞋给大学生试穿,试穿后,觉得合适,这让姑娘很开心,“实话告诉你吧,我毕业后也干过许多工作,但觉得都没有自己为自己干实在。这些年补鞋我走过了很多地方,但还是大学校园生意最好,今后我要是开公司也要在大学边上!”
女孩眼中的那种自信和执著让大学生自惭形秽,她感觉脸有些发烫,为自己刚才说的话后悔不已。
类似例子比比皆是,“十个温州人中九个是老板,还有一个准备当老板。”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为他们创造了无尽的财富,也造就了无数商业奇才。
一个小男孩问一个富翁:“先生你为啥那么有钱呢?”
富翁俯下身对小男孩说:“小时候,我和你一样穷,什么也没有。有一天,我爸爸给我一个苹果,我没有吃,而是把这个苹果卖了,用赚到的钱买两个苹果,然后又卖了,再买四个苹果……”
小男孩若有所思,说道:“先生,我好像懂了。”
富商说:“你懂什么啊,后来我爸爸死了,我继承了他所有的遗产。”
好笑的故事背后却有着让人无奈的叹息——为什么我不是富二代?
美国人约翰·富勒的家中有7个兄弟姐妹,他从5岁开始工作,9岁时会赶骡子。他有一位不甘贫穷的母亲,她经常告诉孩子们:“我们不应该这么穷,不要说贫穷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很穷,但不能怨天尤人,那是因为你爸爸从未有过改变贫穷的欲望,家中每一个人都胸无大志。”
这些话深植富勒的心,他一心想跻身于富人之列,开始追求财富,12年后,富勒接手一家被拍卖的公司,并且还陆续收购了7家公司。他谈及成功的秘诀,还是用多年前母亲的话回答:“我们很穷,但不能怨天尤人,那是因为爸爸从未有过改变贫穷的欲望,家中每一个人都胸无大志。”富勒在多次演讲中一再重复他从小立下的志向:“虽然我不能成为富人的后代,但我可以成为富人的祖先。”
如果你生下来时贫穷潦倒,那不是你的错,是因为你的父辈没有赚钱的野心;但如果你垂垂老矣的时候仍然一无所有,就一定是你的过错。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而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有成为富人祖先的强烈欲望和野心。
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偶尔掉一次,也不会砸到穷人头上。《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富人,没有一个是靠买彩票排上去的,也没有靠投机富甲天下的。
不停做梦的是穷人,而不停做事的是富人。这就是穷人和富人之间的距离。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公益广告:“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为什么我们总是感觉成功那么遥不可及?这其实取决于你是否有火一样的激情投身于你最热爱的事业中去,是否有高度的行动力来填满你心中的欲望。你的欲望有多么强烈,就能爆发出多大的力量。当你有足够强烈的欲望去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所有的困难、挫折、阻挠都会为你让路。欲望有多大,行动力就有多强。缩手缩脚的结果是望而却步和停滞不前,既失去了展示才华的机会,也与成功失之交臂。巴菲特之所以能够通过投资成为世界首富,一个关键原因在于,他从小就有着强烈的发财欲望:“我一直坚信我会成为富翁,对于这一点,我从来没有动摇过。”
巴菲特7岁时发了一场奇怪的高烧,住进了医院,医生最后不得不切除了他的盲肠。但他的身体依旧十分虚弱。就连爸爸端来他最爱喝的面汤时,他也一口都不吃。医生们都担心他的小命难保了。但是,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巴菲特就会拿起一枝铅笔在纸上写上很多数字。当护士问他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的时候,他说:这些数字代表着我未来的财富。小巴菲特郑重其事地说:“虽然现在我没什么钱,但是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大富翁,我也会成为报纸追踪的焦点人物。”医生都认为7岁的巴菲特生命垂危了,但他却不是从面汤中,而是从财富的梦想中找到了生命的希望。结果他最终不但活了下来,也真的成了大富翁。
小孩子都会有许多愿望,但大部分小孩并不是认真的,而巴菲特想成为百万富翁的愿望却是认真的,而且非常认真。1942年夏天,12岁的巴菲特住在爷爷家里,他经常会到爸爸的合伙人福尔克先生家里吃午饭。在福尔克太太准备午饭时,巴菲特就会从书房里找一本投资方面的书来看。有一次,当巴菲特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福尔克太太做的鸡汤面时,他突然郑重其事地说:“我要在30岁之前成为百万富翁,如果成不了,我就从奥马哈最高的楼上跳下去。”福尔克太太一听吓坏了,赶紧说:“你这个小孩子,千万不要再这么胡说了。”巴菲特看着福尔克太太呵呵笑出声来。
只要是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志,必做非常之事,方立非常之功业。
巴菲特的祖先没有一个百万富翁,巴菲特没有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一分钱,他完全是白手起家成为富翁,并成为世界首富。诸葛亮有句名言:志当存高远。志向有多大,动力有多大,财富就有多大。
每一个打工仔都有一个老板梦,每一个创业者都有成功的欲望,每一个穷人都有获取财富的权力,可为什么成功者寥寥无几呢?
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不在于文凭的高低,也不在于生存环境的好坏,而在于你固守的是穷人思维还是富人思维,有没有一颗强大的心。其实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自己。就像拿破仑所说:“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我不幸命运的制造者。”内心的恐惧、犹豫、怯弱等,比外界因素更能阻碍你的发展。
年轻的80后、90后们,从小就被父母小心翼翼地呵护在羽翼下,养成了自私、懦弱、一劳永逸的个性。这一切弱点在学校的时候还不能构成致命的威胁,因为学校的高墙阻挡住了外面滚滚的怒雷。一旦你真正踏足社会,就会感受到外面的雷鸣电闪,你单薄的羽翼就会因为抵挡不住这些力量的侵袭而折断。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只有心智坚定者才能有能力应付各种挑战,化解各种危机,进而成为人上人,拥有独立自由的商业王国。
如果你不是什么富二代、官二代,没办法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日子,那就只能靠自己的能力拼出一片天了。想到、做到、坚持下去,你才有机会和富二代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