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成长哲学:对冬天要预先准备和坚持

男人的胸怀是被冤枉撑大的,受的冤枉越多,胸怀越大。一次次失败的积累,只要不把我打死,还会再来过。眼下的困境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心存理想,把握自己的未来,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改变自己。

该出手时就出手

马云:If not now,when If not me,who 如果不是现在,是什么时候?如果不是我,那么是谁呢?

马云从小酷爱阅读武侠小说,在那个行侠仗义的世界里,可以仗剑走江湖,快意恩仇。马云将武侠世界中的侠气带到了现实生活中,从小就“侠骨仁心”,遇到不平事就一定要站出来。

这和马云的出身有关系。在马云小时候,人们对家庭出身是很在乎的。不幸的是,马云的爷爷早年做过保长,后来就被划归到“黑五类”中,马云一家人没少受欺负。有一次,马云的爷爷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稍做了反抗,就被欺负他的人训斥道:“只许你老老实实,不许你乱说乱动!”

在马云的小学课本里,就有这样一句一模一样的话。学到那篇课文的时候,马云希望老师千万不要念到那句话,可是,老师最终还是念到了那句话。当老师念出那句话的时候,一个顽皮的男孩子因为当时在马云家见过马云爷爷被训斥的那一幕,所以他扭头冲马云做了一个鬼脸。其他孩子也听说了这件事,见到那个男孩子冲马云做鬼脸,不约而同地捂嘴笑了起来。

内心敏感、自尊心很强的小马云,在同学们异样的目光中,感到十分愤怒,他抓起桌上的语文课本,朝那个“挑事”的男同学砸过去。那个男同学也不甘示弱,把自己的书包向马云扔过来,将马云的脑袋砸出了一个血窟窿。

虽然落了下风,可马云一点也不畏怯。马云不爱打架,但从不畏惧打架。虽然马云身形瘦弱,但只要别人欺负了他,惹恼了他,不管对方多么高大,马云都会第一时间冲上去与其一较高低。

因为打架,马云不但多次受伤,还常受到学校的处分,受到父母的责骂,但马云却不肯“悔改”,他不但为自己而战,大多数时候,更是为朋友而打架。有一次,因为帮朋友打架,马云的身上竟然缝了13针之多。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时的亲朋好友对马云的前途都不抱希望,认为他将来也不过就是一个打架的小混混罢了。谁也不会想到,在未来的中国,乃至全世界,马云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

人们只看到了马云功课不好、总是打架的缺点,却忽视了他身上最值得尊重的一种品质——勇气。

勇气是一种敢于面对现实、战胜恐惧的有力武器,是克服失败、争取胜利的最佳武器。因为勇气,马云在被人欺负、被不公正对待的时候,能够勇敢接受;因为勇气,在该出手的时候,马云决不退缩。成功总是青睐有勇气并保持勇气的人,所以,马云头顶的光环,并非偶然得之。

马云的人生哲学

“我从小很瘦小,但是很会打架。”成年后的马云,回想起儿时往事时,如此总结道。人最可恨的就是胆小窝囊地过一辈子,马云自小就不肯这样走完自己的一生,他的勇气是与生俱来的,并且在生活的磨砺下愈来愈强大。

苏格拉底说:“让那些试图改变世界的人先改变自己。”马云却是改变了世界,不改变自己。

而正是因为勇气,令马云一直前行,从不妥协。勇气是一种无畏的力量,一个永不丧失勇气的人是永远不会被打败的,因为他坚信风雨过后就是阳光。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缺乏了勇气,就无法面对人生的压力与挑战。

一位父亲为自己的儿子操碎了心,他的儿子已经20多岁了,但是一点男子汉气概都没有,这让他的父亲为儿子今后的独立生活担忧。为了帮助儿子树立起男人的雄风,父亲将儿子送到一位著名的禅师那里,他希望禅师能够帮助儿子找到男子汉气概。

禅师听了父亲的请求,只说了一句话:“我可以帮助你,但你需要将他留在我这里半年,而且这半年里,你不许来看他。”

父亲点头答应,然后便转身离去了。

半年很快过去。

父亲如约前来接儿子回家,禅师让父亲先看一场拳击比赛。父亲惊讶地看到赛场上站着的正是自己的儿子。他满心以为儿子会表现得英勇无比,将对手打倒在地,可没想到,几个回合下来,儿子不断被击倒,又不断爬起来,再次被击倒。

比赛结束后,禅师问父亲对儿子的表现是否满意。父亲摇头,认为儿子这样不经打,真是太丢脸了。可是禅师却说:“你只看到了表面的输赢,难道你没有看到你儿子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吗?这种勇气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气概!”

就像这位打不倒的青年一样,马云也是不能被轻易打倒的,无论是命运还是他人。小时候的马云功课很差,唯独英语却很棒。这得益于他的一位初中地理老师。那位老师有一次在课堂上说起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情:一次在西湖边上,几个外国游客向她问路,她用流利的英语为这几个外国人指明了路线,还介绍了杭州的景点,外国游客连连向她道谢。这位地理老师总结说:“你们不但要学好地理,更要学好英语,不然当有外国人问你的时候,答不上来,多给中国人丢脸。”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马云将老师这段不经意的“闲话”放在了心上,他从自己的零用钱里拿出6毛钱,去小卖部买了个小喇叭,开始奋发苦练英语。马云每天坚持听英文广播,去西湖边老外多的地方,和那些外国人对话练习口语。

马云“厚着脸皮”找老外对话,一点也不怕别人笑话自己的英语不好,他只有一个念头:只要给我说英语的机会,别人怎么说都不重要。正是凭着这股勇气和日复一日坚持的毅力,马云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在初中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够骑着自行车带着外国游客跑遍杭州城了。

经常出去做导游,和老外对话,不仅让马云的英语水平见长,更让他在很小的年纪就接触了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据马云后来回忆,“在和这些外国人互动的过程中,我发现外国人的想法和我受到的教育有很大不同,让我了解到外面还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获得成功的人,如果在一开始面对挑战或者失败时就因为恐惧而退却,放弃再次尝试的机会,那就不可能有成功之神的青睐。如果马云不是在一次次被人欺负中全力反击,捍卫尊严,就无法练就他坚强的心性。如果马云不是一次次地苦练英语,与外国人交流,他就无法为日后的事业埋下种子。

失败,不是停滞的理由。不甘平凡,挑战自我,下定决心,在该出手时就铁了心去做,你可能会面对与之前所想完全不同的局面。无论人生走到哪一种境地,只要你还有勇气,那就是成功的一大资本。

可以怀疑自己,但不要怀疑信念

马云:我是经常怀疑自己的,我怀疑自己但不怀疑信念。因为信念和自己有时候是不一样的。我怀疑自己这个事做得对不对,而对我的信念、我的目标从来没有怀疑过。阿里巴巴成立时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是我们的信念。这个信念没有错,但是我做得对不对,是不是按照这个路数做的?我不断怀疑自己,然后不断地考问自己。

马云自上小学开始,就对数学头疼不已,他的数学成绩十分糟糕,严重拖了他总成绩的后腿。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那年,马云知道自己数学不好,肯定考不上好高中,就报了一个二流高中,但依然落榜。

补习了一次后,他勉强读了高中;可参加高考的时候,因为数学只考了1分,与大学无缘。马云当时落榜后,觉得自己根本不是读书学习上大学的料,就准备去做个临时工以补贴家用。他当过秘书,还做过很多零碎的杂活,后来通过父亲的关系,为《山海经》《东海》《江南》等杂志社送书。

18岁的马云,踩着三轮车帮杂志社把书送到火车站或者其他的发货渠道。每天卖苦力换取的报酬很微薄。如果马云一直过这样的日子,未来的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一个小贩,还是一个蹬车工?

命运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生改变。一次,马云来到浙江舞蹈家协会,为协会主席抄写文件时,意外读到了路遥的《人生》。这本书的出现,为当时迷茫的马云点亮了一盏明灯。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令马云为之震撼,他被主人公的精神所折服,决心要为自己的理想搏一搏。

于是,马云开始认真准备第二次高考。

这一次,幸运之神依旧没有关照马云,他的数学只考了19分,马云第二次名落孙山。本就对马云考大学不抱希望的父母,也彻底死心了。可没想到,马云并未因此灰心丧气,他决定再一次参加高考。

家人都劝马云放弃这个念头,安心找份工作糊口。那段日子,马云每天骑着一辆破自行车穿梭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打发时间。当时一部从日本引进的电视剧《排球女将》非常火爆,剧中的主角小鹿纯子凭着永不言败的精神,激励了整整一代人。

马云也十分喜欢小鹿纯子,从小鹿纯子身上,马云再次汲取力量,不顾家人反对,备战第三次高考。在这次高考的前三天,一位姓余的老师对马云说:“马云,你的数学成绩那么差,如果你的数学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就倒着写。”

老师的断言让马云很不高兴,他在考数学的那天早上,一直背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的时候,马云就把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往试题里套。考完以后,马云自觉应该能及格,成绩下来后,发现是79分(那时的数学满分是120分),及格了。

马云倒是很满意了,考出了有史以来的数学最高分。最后,马云以低于本科线5分的成绩,进入了杭州师范学院的专科。当时由于杭州师范学院的英语专业刚刚升本科,没能够招满学生,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外语系的领导们推出了让部分成绩优秀的专科生调配进外语本科的政策。

马云就这样误打误撞地进入了外语系本科专业,捡了一个小小的便宜。也不知道那位姓余的老师是真的瞧不上马云,还是为了激励马云才说出那样的话。不过,马云对别人的质疑和否定倒是一点也不介意。

一个人只有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他才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正如马云所言,这是信念。“什么是信念?‘信’是感恩、信仰、敬畏。很多东西你不知道,但是你敬畏它。我和我的团队充满着感恩。10年以前我说感恩的时候,像是喊口号一样,现在我是真的觉得,我们怎么会有那么好的运气?我真觉得冥冥之中有人在帮我们。很多人问我运气从哪里来,我只能说,如果你有感恩之心,运气就会来;如果你有敬畏之心,鬼神就会避开,这是我的理解。”

马云的人生哲学

著名主持人杨澜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名为《搏一搏才有机会》。

对成功,我们的定义很狭窄,往往感觉付出太多,收获太少。

歌德曾说:“每个人都想成功,但没一个人想到成长。”成功是向某个目标前进的过程,是在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成功在人生当中只有一两个点,它是外在,由别人去评论;成长是个持续的过程,是内在,在内心愉悦地存在。说起成功,每个人都担心失败,而成长是自己的,虽缓慢,但充满自信。

每个成功都是困境的开始,人要想着怎样走出困境。人要想做独特的自己,就不要太容易受伤,脸皮要厚点。有时,人并不喜欢自己工作的环境,环境给人相当大的压迫感。这时,你一方面要寻求突破,另一方面,心里要清楚你要什么。

……

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能采访各国总统等大人物,我就不能?”

其实,你要相信积累。首先,你要让你的报道稍微有点不同。就那么一点不同,或许后面的情形就不一样了。我刚开始采访时,托很多人才约到一个证监会主席,还要出场费,我心里很郁闷。但三四年后,节目做得好,底气足了,别人争着来上我的节目。

我不管什么采访,所有功课都自己来消化。你要相信积累的力量,还有,就是诚意、善意的力量,在你能力范围内,善意地对别人。有一种力量叫爱,当你能为别人寻找自我、表达自我提供帮助时,你的价值也会得到体现。人要学会自己成长,把成长作为人生目标去完成,就离成功不远了。

很多记者采访我时,往往会说:“你很有心计啊,在中央电视台最辉煌时选择去读书,后来又到凤凰卫视,这一切都是你安排好的吗?”我说:“没有啊,我哪有心计?”当时,我在中央电视台是一名当红主持人,大型活动都由我去主持。可一件小事,却让我感觉到我身处的环境极其不安全。一年春节联欢晚会共有六名主持,多遍彩排后,导演组突然决定不用其中一个主持大姐,但没人通知她。那天,大姐兴冲冲地拿着礼服到化妆间,化妆师却说没她的名字。那个大姐黯然神伤地走了。我当时坐在一旁,似乎看到自己的未来就是这样。我心想:今天,如果没有机遇和环境的平台,有多少成功算是你努力的结果?选择离开是因为恐惧,因为命运不在自己掌握中。从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自己首先得站稳脚跟,不要沉迷在鲜花和掌声中,要去寻找成长,去读书。我的成长并不是精心安排的,只是跟随心里最真切的声音。年轻时不去搏一搏,什么时候还有机会?

杨澜之所以能够拥有这样成功的事业,是因为她永远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就是信念。

人可以怀疑自己,但不要怀疑信念。怀疑自己,可以改进自身,不断进取;但如果怀疑信念,则会让你对自己所走的人生道路不再执着。如果马云屈服于第二次高考的失败,或者被余老师的话打败,那今天就没有阿里巴巴,没有那个自信满满的马云了。

坚定信念,哪怕是在严冬,也不能因为畏惧严寒而停下前行的脚步,正如杨澜在文中所说的,“搏一搏才有机会”。

学会用左手温暖右手

马云:没有人是完美的,社会不可能完美,因为社会是由所有不完美的人组成的。你的职责就是比别人多勤奋一点、多努力一点、多有一点理想,世界才会好起来。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唯一的理由是我比同龄人更加乐观,更加会找乐子,更加懂得用左手温暖右手,相信明天会更好。

分众传媒董事长兼CEO江南春因为一篇获奖作文被保送到华东师范大学;盛大网络CEO陈天桥因为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标兵”,提前从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比起他们的好运气和轻松,马云能够进入大学,可以用“来之不易”四个字形容。

进入大学的马云开始了一段“如鱼得水”的逍遥日子,早先打下的英语功底,令他不用费力学习,也能够轻松应付学业,从而有很多时间做其他的事情。马云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来参加各种学生社团。

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马云当选为杭州师范学院的学生会主席,不久之后,他又被选为杭州市学联主席,可谓是大学里的风云人物。在纯净的象牙塔中,马云安稳惬意地度过了四年大学时光。

1988年,马云不但顺利从学校毕业,还被分配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老师。当年杭州师范学院500名毕业生里,马云是唯一一个去高校任教的。这让他的同学们都羡慕不已,因为大家几乎清一色地被分配到各自家乡的中学去当老师。

马云在接到派遣证后,学院的院长亲自找到他,语重心长地对他嘱咐道:“马云,这个机会可是来之不易,我希望你要懂得珍惜。你扛着我们杭州师范学院的牌子,可不能给砸了,至少5年,这个牌子不能倒。”

当时正逢改革开放,很多脑子活络的人纷纷下海经商。马云头脑也很活跃,院长是怕他随波逐流,在改革的浪潮中迷失了自己。

马云自然懂得院长的苦心,虽然身边的很多同学和朋友,出国的出国,经商的经商,但马云为了和院长的约定,老老实实待在学校教了5年的书。马云任教的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在商务贸易、外语等学科上师资力量缺乏,马云的到来,无疑是为这一块的教学填补了空白。

擅长英语的马云,对国际贸易等方面也有着深入的研究,所以,马云就成为了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的讲师。任教不久后,马云还去杭州的一些夜校兼职做讲师。这期间,他结识了一大批做外贸生意的老板,不但丰富了外贸知识,还为日后的人脉拓展打下了基础。

马云的课讲得十分精彩,每逢他上课,教室内外都挤满了学生,在马云的带动下,一向不敢开口、英语很差的学生也能够满嘴英文了。马云对此是十分骄傲的,他说:“我研究过李阳的疯狂英语,要是我加入进来,风头会盖过他,我的秘籍是真能叫人脱口讲外语。”

那段教书育人的日子,是马云厚积薄发的基础。他不但累积了人脉,沉淀了心性,还结下了日后创业的好伙伴。

阿里巴巴最初跟着马云创业的17个元老,有几个就是他的学生和同事,诸如周宝宝、韩敏、周悦红、戴珊、彭蕾等人。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做老师的那几年,奠定了阿里巴巴日后最核心、最忠诚的创业团队。

许多年后,马云放言:天下没人能挖走我的团队!

这份底气,便是来源于当年杭州西子湖畔,惺惺相惜的朋友们给予他的力量和信心!

马云的人生哲学

稻盛和夫说:“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要高尚一点。”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人都渴望成功,希望能够一觉醒来就成为富翁,能够不用为金钱发愁。当物质的提升成为一个人的主要动力时,灵魂便往往会跟不上前行的脚步,而马云却能够在浮躁的社会中,沉住气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不但能做好,而且快乐,在枯燥的工作中发现乐趣。

网上有这样一段话:“小狗问妈妈,幸福在哪里?被告知幸福在它的尾巴上。小狗拼命地想咬住尾巴,可是怎么也咬不到,就哭着说自己抓不住幸福。妈妈告诉它,只要它一直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它。”其实,生活也是这样的。只要你一直往前走,幸福就会跟着你。

在大学教书期间,马云的商业才能就已经显现出来了。那时人们的工资普遍不高,大学老师一般都住在教师宿舍里。而马云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东拼西凑借钱,买下了一套离学校不远的房子。

那套房子在当时看来,面积不小,价值不菲,可以算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可是,过了几年,在周围的人都能够住进这样的房子时,马云又把那套房子卖了,在西湖区文华路买了一套接近200平方米的房子,这也就是日后阿里巴巴的创业基地——湖畔花园。

不但买了房子,马云还和大学女友张瑛结了婚,组建了幸福家庭。在有人忙着赚钱奋斗,为拥有更多金钱和更高地位忙碌时,马云紧紧抓住了身边的幸福,他乐观地前行,不放过手边的每一点幸福。

用左手温暖右手,这并不是一句空谈。能够懂得活在当下,享受幸福的人,必然能够大步前行,拥有明天的美好。

成功不是你做了多少,而是你做了什么

马云:明白自己有什么,明白自己要什么,明白自己该放弃什么。

理想不是今天说一说,明天就抛到脑后的空话。很多年轻人总是说自己有多么宏伟的理想,可一到实践的时候,就缩头缩脑,不敢实施。马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不会为了现实安稳的生活,就停下追逐理想的脚步。

在担任大学老师的那几年里,马云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在1995年的时候,被评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之一。

如果马云继续按照这样的道路走下去,他一定会在高校的天地大有作为的。但就在马云的事业稳步上升的关键时期,他却向校长提出了辞职,要出去创业,成立一个翻译社。其实这个想法,马云早就有了,不过是因为与校长的5年之约还没到,所以,马云没有付诸行动。

当时的社会,英语人才是很稀缺的,很多老板找马云做他们的翻译,马云一个人根本应付不过来。这时,他就想到了身边的同事,尤其是一些退休在家的老教师,马云将这些老教师组织起来,做起了翻译工作。

从学校辞职后,马云专心经营起了翻译社——海博翻译社,这是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社,马云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第一人。虽然翻译社成立了,但经营起来困难重重,开张的第一个月,翻译社的收入是700元,而房租是2000多元,入不敷出的现状令翻译社的员工动摇了。

但马云毫不畏惧,他一个人背着大麻袋跑到义乌去进了很多货回来,用这些小买卖的收入维持翻译社的运营。

翻译社的运营就一直是在马云这样的努力下进行的。除了卖小商品,马云还做过医药和医疗器械的销售,四处推销产品,很是辛苦。终于,马云的努力没有白费,海博翻译社从最初的入不敷出,发展到后来的大幅度盈利。

眼看着翻译社步入了正轨,马云就放手给翻译社里的其他工作人员打理了。海博翻译社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一家不错的企业,如马云当年所愿,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翻译机构。“我当时认为一定会有需求,应该能成功。”多年之后,马云轻描淡写地将当年这段创业经历总结出来。

海博翻译社的现任社长张红回顾马云当初创业的情景,感慨万千:“当大家都还没想到这个行业的时候,当大家都还没有看到这个商机的时候,马云首先想到了,他的想法是具有前瞻性的。那时我们杭州没有翻译社,我们是第一家独立存在的这样一个公司,大家都不看好,而且一开始也不赚钱,但马云坚持下来了,没有放弃。所以,我很佩服马云,他说的话会让你振奋,没有希望的东西在他看来也是充满生机,他能带给身边的人生活的激情。”

马云的人生哲学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可人生如棋,变幻莫测,谁也不知道在奋斗的路上,什么时候才能走到成功的彼岸。这其中大部分人都坚信勤能补拙,坚信辛勤的汗水能够浇灌出成功的花朵。但马云并不这样认为。他说:“世界上很多非常聪明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法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了错误的教育,他们养成了勤劳的恶习。很多人都记得爱因斯坦说的那句话吧: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但这句话是不正确的,他们被这句话误导了一生。勤勤恳恳地奋斗,最终却碌碌无为。”

成功不是你做了多少,而是你做了什么。

有一位勤奋刻苦的高中生,面对繁重的课程,一度苦恼不已,为了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他选择了一个看似最保险的办法:将课本上的一字一句都背下来。这是一件很耗费精力的事情,这位高中生花费了很多时间,认认真真地去完成这件事情。

一次摸底考试后,他觉得自己应该考得不错,因为每道题目他都答得很满,把书本上的内容都照搬了上去。

可是,没想到,成绩发下来后,他也只是考进了前10名,这个成绩与他所想的成绩还有一定的距离。而得第1名的那位同学,平时看起来并不是很用功,每道题答得也并不是很满,甚至几道大的论述题,他只是列了一二三点而已。

这位同学想不通,为什么自己把书本上的内容都填上了,得分却还不如第1名同学高。这时,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同学们,记得答题的时候,将关键的点答出来就可以了,不需要把有的没的都写上,既耽误你的答题时间,又没有什么效果。”

这位同学在这之后改进了学习方法,不再是大把抓,而是选取重点,层次分明地学习,果然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由此可见,有的时候,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要做正确有效的事情。

对于海博翻译社的起起伏伏,马云曾这样归结道:“经营翻译社的过程让我明白成功者至少需要具备两种品质:一是大胆执着的性格;二是对市场敏锐的嗅觉。”

如果马云仅仅是凭着一腔热情,盲目前行,海博翻译社也不会发展到现如今的规模。做事既要有执着于目标的勇气,又要懂得灵活变通。有时候对自己的目标要认真努力地追求,但同时也要学会变通。

看世界上那些真正成功的人,有多少是埋头苦干出来的呢?很多人正是因为不想每日苦干,才想出了成功之道,走出了普通人没走的道路。

马云在雅虎的演讲中说的这段话,可能会让人有所启迪。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比尔·盖茨,是个程序员,懒得读书,他就退学了。他又懒得记那些复杂的DOS命令,于是,他就编了个图形的界面程序,叫什么来着?我忘了,懒得记这些东西。于是,全世界的电脑都长着相同的脸,而他也成了世界首富。

世界上最值钱的品牌——可口可乐,它的老板更懒,尽管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巴西的咖啡香味浓郁,但他实在太懒了,弄点糖精加上凉水,装瓶就卖。于是全世界有人的地方,大家都在喝那种像血一样的液体。

世界上最好的足球运动员——罗纳尔多,他在场上连动都懒得动,就在对方的门前站着,等球砸到他的时候,踢一脚,就成了全世界身价最高的运动员了。有的人说,他带球的速度惊人,那是废话,别人一场跑90分钟,他就跑15秒,当然要快些了。

世界上最厉害的餐饮企业——麦当劳,它的老板也是懒得出奇,懒得学习法国大餐的精美,懒得掌握中餐的复杂技巧,弄两片破面包夹块牛肉就卖,结果全世界都能看到那个M的标志。必胜客的老板,懒得把馅饼的馅装进去,直接撒在发面饼上边就卖,结果大家管那叫比萨,比10个馅饼还贵。

还有更聪明的懒人:

懒得爬楼,于是他们发明了电梯;

懒得走路,于是他们制造出汽车、火车和飞机;

懒得一个一个地杀人,于是他们发明了原子弹;

懒得每次去计算,于是他们发明了数学公式;

懒得出去听音乐会,于是他们发明了唱片、磁带和CD。

回到我们的工作中,看看你公司里每天最早来最晚走,一天像发条一样忙个不停的人,他是不是工资最低的?那个每天游手好闲,没事就发呆的家伙,是不是工资最高的?据说还有不少公司的股票呢!

我以上所举的例子,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这个世界实际上是靠懒人来支撑的。世界如此精彩,都是拜懒人所赐。现在你应该知道你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了吧!

懒不是傻懒,如果你想少干,就要想出懒的方法。要懒出风格,懒出境界。像我从小就懒,连长肉都懒得长,这就是境界。 pvrsh11unuqA7DUABZYOaWEXgJ8eqZqC/Vtdz3EDYb7Q/bLiae4u9mQE0Rlknq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