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类记忆与遗忘之间的关联和规律的研究,首先取得重大成果的是德国一位名叫艾宾浩斯的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对心理学上的记忆问题进行系统实验,绘制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记忆曲线”,这让我们对记忆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进入遗忘阶段、怎样减少遗忘、怎样延长自己的记忆周期有了深入的认识。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观点,那就是遗忘量受时间因素制约,随时间递增,其增加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尤其是在记忆结束后的前20分钟遗忘的速度最快,然后逐渐变慢。也就是说,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人类之所以会产生遗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生理方面,因为疲劳或者疾病,导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最后造成遗忘的出现;其二是心理方面,比如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那些给人带来不愉快、痛苦、忧愁的体验常常会被当事人动机性地遗忘。遗忘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可怕,因为记忆的周期可以被人自主地延长。人们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可以对任何学习材料进行快速、准确的记忆,极大地提高记忆效率,延长记忆周期。学习遗忘的规律是为了避免遗忘,进而加强记忆。其实记忆也不是最后的目的,记忆只是我们进行知识储备,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手段。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对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应用主要是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记忆效果方面。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可以得知,在现实生活中对于需要牢固记忆的材料进行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住材料的1小时至24小时之内,最晚不能超过2天。在这个时间段内,需要记忆的材料只要稍加复习,就可以恢复记忆。但是超过这个时间段之后,所要记住的材料已经被遗忘了72%以上,这个时候进行复习几乎可以说是一次重新记忆。这也是为什么在记忆的过程中有人“事半功倍”,有人却“事倍功半”。记忆时大脑前后摄入的信息会产生相互抑制的情况,前后抑制会对记忆产生干扰,进而导致遗忘。所以,记忆与遗忘的研究者找到了两个提高记忆效率,延长记忆周期的黄金时间段,那就是睡觉前与睡醒之后。早上起床后,人的大脑不会受前抑制的影响,所以不论是记忆新内容还是复习以前的内容,都会产生非常显著的效果。睡觉前也是同理,这个时间段可以避免后抑制的影响,是复习今天所学、加深印象的宝贵时机。
上学期间L最讨厌的课程就是英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有太多的英语单词需要背诵记忆,还要不停地背诵英语课文来培养自己的语感。L是记得快,但忘得也快。那时候在校园里,每天都能听见一个粗犷的声音在大声地背诵课文,慢慢走近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大声背书的人正是L。按理说L这么用功背书,成绩应该不会太差,但是每次的考试成绩都不尽如人意。与人交好的W于是就去问L:“你天天这么卖力地背书,怎么老不见成效呢?”L不好意思地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啊!我要是知道的话成绩早就上去了。”W接着问道:“你每天背的都是什么内容,有规划吗?”听到这里,L更不好意思了,他失落地说道:“每天有什么课我就背什么内容,但是总是背多少忘多少,最后什么也没记住。”W听了,心里已经大概明白了L一直这么努力但不见成效的原因。于是,W就对L说:“我把我的记忆方法告诉你,看对你是否有所帮助。每天早上和睡觉前是最佳的记忆时间,这你应该知道。但是你每天背诵的东西要在一天之内复习一次,然后慢慢地延长复习间隔的时间,另外自己的记忆一定要有条理,要不然混乱的记忆会使你的效率大大降低。”L听完W的建议之后,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记忆方法,决定采纳W的建议,果然在不久之后的考试中成绩获得了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