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地说标准化作业是本土货,并不是舶来品,也就是说我国自古就有标准化作业:《孙子兵法》中关于射箭姿势的规定就是“标准化作业”;我国武术中的一招一式都是采用“标准化”;我国古诗词的字数、平仄都是采用“标准化”等。
那么,究竟什么是标准化呢?标准化就是成文的(必须形成文件规定),当前最佳的(所使用的方法不管是从效率、安全、质量和成本来说都是最优的,因为标准化作业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所以用了“当前”两个字),安全地完成工作的方法,并且要达到必要的质量标准。
下面来详细了解一下标准化作业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工作适合运用标准化作业
作业内容明确而且可以重复的工作适用于标准化作业,实施标准化作业的地点并没有限制。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单项的、零碎的、机动性强的工作,都不适合运用标准化作业。
二、实施标准化作业的好处
1.为公司积累经验。
2.让员工严格按照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让员工最大限度地获得安全。
3.避免因为人才的流动而导致的生产不稳定。
4.通俗易懂,员工通过看作业指导书,再加上一些简单的培训,就可以熟练地操作。
5.为产品质量的保证带来保障。
6.为公司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7.为公司带来更大的潜在收益。
8.让员工参与编制,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聪明才智。
三、标准化作业的三个要素
1.标准存货量
具体是指公司进行维持正常工作必要的库存量,其中包括即将消化的库存。
很显然,所有事情的发生都不会绝对按照公司计划来发生,事情总是充满了可变性和不可预见性。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给工作造成的不便和紧张,公司必须有所准备,必须有可以随时调用的资源。这是保证所有工作进行的前提,因此不管任何时候公司都必须有标准的存货量。
2.周期时间
具体是指完成一道工序所必需的全部时间。在工作中,如果没有周期时间的限制,那么所有的工作都会停滞不前,工作效率会遭受巨大的影响。比如说销售人员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提前或推迟完成规定的工作,就会引起客户的不满或损害公司的形象,还会造成公司人员和资金的浪费。
如果在合格证的问题上没有固定周期时间的限制,那么一旦合格证没有在顾客期望的时间内到达,顾客肯定会不满,对公司的信任也会下降,同时也增加了销售人员的工作难度。
所以说不管公司所做的是哪一道工序,都需要一个标准的工作时间,保证服务及时、准确。
3.作业程序
作业程序就是把要做的事情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步骤进行工作。
如果没有作业程序或作业程序不明确,又或操作人员不遵守作业程序,都会造成工作延迟,造成工作质量的不合格,或根本就没有办法完成工作。
如果每一道工序都没有标准程序,那么整个工作现场就会变得混乱不堪,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和很多不合理的现象,这样的状况不会让公司满意。
作业程序既是作业者执行的标准,也是上下级考核的依据。因此,要想让客户和员工都满意,各道工序就必须制定一个严格的、方便执行的作业程序。
四、良好标准的制定要求
1.准确,要避免抽象的语言,例如“上紧螺丝时要小心”。到底什么是“要小心”?这样模糊的词语是不能原谅的。
2.目标指向。标准必须是面对目标的,也就是遵循标准总是能够生产出相同品质的产品。因此,在标准中不能出现和目标无关的词语和内容。
3.数量化,具体化。
一个良好标准必须让所有人都能够以相同的方式去解释与理解。为了做到这一点,标准中应该多使用图和数字。比如,使用一个更加量化的表达方式时,不应该直接使用“脱水材料”来表达,正确的表达方式是“使用离心机A以100+/-50rpm转动5~6分钟的脱水材料”。
4.显示原因和结果。
比如“安全地上紧螺丝”,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为如何上紧螺丝。又比如“焊接厚度应是3微米”,这又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为“焊接工使用3.0A电流20分钟来获得3.0微米的厚度”。
5.现实:所制定的标准必须是现实的,也就是可实际操作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可操作性差是国内很多公司制定标准的通病。
6.修订:标准必须随着实际情况进行修订,而且执行的标准必须是最新的,是当时正确操作情况的反映。
在下列情况下修订标准:
(1)国家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已经发生改变,或是行业标准已经发生改变。
(2)内容难,或是难以实际执行的标准。
(3)当所需要适应的外部因素发生改变时,比如环境问题。
(4)当工作程序发生改变时;工作方法、工具或机器已经改变时。
(5)当部件或材料已经改变时;当机器工具或仪器已经改变时。
(6)当发现问题或改变步骤时;当产品的质量水平已经改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