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提及送别的名篇,多数人会瞬间想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吧。挥洒下这样诗句的,是一位风华正茂、雄姿英发的少年。他的道别中,没有杨柳依依,没有水流潺潺,虽然悲切却又豪情万丈,他的心中,无论行至何处、身在何方,天下只不过是一个路途更远的家。

王勃的一生短暂而传奇,在他生命短短的二十六年里,留下了无数的优秀诗作,瑰丽篇章,当得起天才的名号。《旧唐书》中曾提及王勃,写道:“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王勃自小就被冠以神童的光环,他的才华初露锋芒。

诗人的一生通常是坎坷的,或许是因为他们一身才华却学不会圆滑和阿谀奉承,又或许是他们刚正不阿不愿与腐朽的当世同流合污,王勃与众多诗人的命运一样,一生起起落落,忽而意气风发,忽而郁郁不得志。

王勃少年得志,年仅14岁就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当时,王勃胸怀报国的宏图大志,上书刘右相,在上书中说:“辟地数千里,无益神封;勤兵十八万,空疲帝卒。警烽走传,骇秦洛之甿;飞刍挽粟,竭淮海之费。”即告诫朝廷,朝廷征战高丽的政策劳民伤财,给国库和人民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得人民反战之心与日俱增,对朝廷产生不满。王勃的这次上书得到了刘右相的赏识,后被举荐为朝散郎。这时的王勃,可谓春风得意,平步青云。

在王勃任沛府修撰时,有次恰逢沛王与英王斗鸡,于是王勃为了给沛王李贤助兴,作《檄英王鸡》,虽此文为玩笑话,但在天子眼中,却是不务正业挑拨离间。于是,王勃被逐。

年少得到重用,一路顺风顺水的王勃,遭遇此打击,心情十分沉重。后王勃离开长安,在蜀中游历三年。这三年使王勃的精神境界得到了很大提升,将山川作为精神寄托,借景抒怀。在这三年中,王勃谢绝了所有朝廷的征召,醉心山水,留下了很多壮丽的名篇。

王勃后来的经历实在是戏剧化,他回到长安,又自请参军,在军中因犯下罪行锒铛入狱,本该判为死刑,却因大赦重获自由。此后,王勃拒绝了所有官职,南下探父,此间完成了大量的创作,留下了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本诗作与王勃身在长安期间,纵观王勃生平,应该是作于他再次回到长安期间。

这年,王勃已不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与初到长安时的恃才傲物不同,经历了贬黜,经过了自然的洗礼,他更加懂得人情世事,心中也多了一丝豪放与豁达。

在自己经历了一番颠沛流离之后,更能够理解作别都城远行的惆怅。

立于帝都的城墙之上,看着三秦之地拱卫着神圣的长安。曾经在这个城墙之中,意气风发,胸怀改善这个国家、改变这个时代的宏伟梦想,而如今,不得不挥手作别这片寄托了太多理想和希望的土地,远行他乡。

或许是城墙之外万里长路上扬起了风沙,风烟遮了眼,如何也望不到路的尽头那座城;或许是心中尚未实现的理想产生了迷茫,迷茫遮了心,眼中看尽皆长安,不愿去想另一条归程。

立于盛世长安的城墙之上,望尽天下,何处为国,何处为家。

立于盛世长安的城墙之上,过尽千帆,天下皆是国,处处都是家。

古来圣贤视知己为珍宝,王勃与杜少府,同为离家在外为官的人,怀着同样的报国理想。为了仕途离家千里,本就萦绕着思乡的思绪,淡淡的离愁。而今,视若知己的朋友又将远行,远离家乡。背井离乡的人,朋友就如同家人,长安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两人依依惜别的愁苦可想而知。双重的离愁相互交织,心中五味杂陈,不禁悲从中来,涕下沾襟。

虽然作别友人心中悲伤不可自持,但王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的霸气。无数的诗人,在别离时留下了无数的离别佳作,但大多数的,都擎一枝杨柳枝,软绵绵的,执手相看泪眼,说一声留下吧;或是独自立于风中,伤怀于一去不返的滔滔江水,涕零于过尽千帆却留不住。

而王勃是何等的豪气,纵然心中万般不舍,但还是大袖一挥,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古代这个文学圈子里多出天才,而王勃,是极其特别的那一个。

骆宾王写离别,是“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孟浩然写离别,是“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王昌龄写离别,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写离别,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古代文人墨客的细腻心思也许今天无人能体会,千年前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各种悲欢离合,如今看来已不足为道。那些不舍的、痛苦的心情,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了下来,字里行间都是悲情。

送别的时刻天总是昏暗的,乌云极具压迫感地掠过头顶,风也萧萧,水也潇潇。挚友举杯共饮,看杯中陈酿逐渐见了底,便悲从中来,联想到了即将离去的友人,或许今生再无缘相见,此去便是永诀。

寄离思与杨柳,飞扬的柳絮被心中的惆怅沾湿,风缠缠绵绵,仿佛世间万物都在牵住离人的衣袖,不让他离开。送行中是缠缠绵绵的不舍,依依的留恋。

寄离思于明月,清冷的月光总让人神伤,月光穿过树荫斑驳地洒在地上,总让人不禁联想,那位远走他乡的知音,与我沐浴在同样的月光下,望着同一轮明月,明明在同一片天地间,却又如此遥远,思念爬上心头,绵延悠长。

寄离思于山水,江水奔流东去,不再回来,如同江上一叶扁舟载着的远行的朋友,行至天边,渐渐看不见。想要望尽万水千山,与你对视,却看不到眼前这座山的另一边。思念绵延如山,起起伏伏,永不断绝。

在这些软绵绵的、柔情的送别诗中,王勃大笔一挥,致杜少府的,是泼墨的思念。没有阴雨绵绵,没有杨柳依依,他没有将不舍和万般情谊寄托于任何身外的事物,如江湖侠士一样直来直去。王勃没有挽留,没有情意绵绵、执手相看泪眼,他知道要走的人留不住,少年豪气冲天,丝毫不愿做多余的挽留,说多余的动人的话语。

面对离别,他说的不是“留下吧”,而是“去吧,你的面前,还有天下之大”。

兄弟,你要离开京城,去往蜀州任职。蜀州路途如此遥远,我身处长安,无论如何也看不到那云烟对面的蜀州。甚至都无法想象,如此遥远的地方,要经过多么崎岖的路,翻山越岭,甚至渡河过江,要多久才能到达。山高水远,此去也许无法再见面,路途遥远,任何方式都无法传达对彼此的思念。

王勃的绝妙之处在于将两人放在了同一杆秤上,都是远离家乡,在仕途摸爬滚打的人,深知这种处境的艰难。王勃毕竟才二十几岁,年纪轻轻就离开家乡,对家乡更加怀着深深的思念之情。王勃本也不是在官场顺风顺水的得意之人,更加体会到杜少府此时离开长安的惆怅。

壮志未酬,却远走他乡,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但是王勃风华年少,他的忧愁,仅一句“同是宦游人”立马带过,无需多言。王勃浑身上下充满少年豪气,绝不会在离别之时悲悲戚戚,哭哭啼啼。

在他心中,天下不过是一片辽阔疆土,怎能比得上他心之大?四海之内,五湖之间,有杜少府这位知己在,路途遥远算什么,所谓知己,心是连在一起的,不论身在何方,只要互相思念,心就近在咫尺。

实在是首豪气冲天的离别诗。也许只有王勃,才有这番将离别的悲苦化为无尽力量的手笔吧。毕竟年少轻狂,他眼中所见的世界,雄伟壮阔。未来无限大,何来时间去顾忌悲欢离合?

没有被泪水浸透的离别,更加回味悠长。少年意气风发的挥手作别,更能激起人心中的涟漪。也许是为了掩盖心中柔软的悲伤情绪,想要更有气概的见朋友最后一面;也许心中认定了自己的归宿。

后来,王勃回乡探父途中,路经滕王阁,阎都督新修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不请自到拜访。阎都督本准备在宴会展示女婿的才学,令其女婿事先备好序文,好在宴会上大展才华。席上宾客一一会意,都谦虚地摆手推脱写不出。可王勃一到,这年少轻狂的少年不懂主人用意,毫不犹豫地抢过风头,提笔便写。王勃虽在官场多年,却依然保持着高傲的文人风骨,不会圆滑处事。但也正是他孩子气的举动,成就了不朽名篇《滕王阁序》。

这样性子的一位少年,又怎能让他在送别时执手不放,泪水涟涟?虽然依依不舍,但在王勃眼中,离开长安不足以惆怅,地处遥远不足以惆怅,活在这世上,全天下都是他实现抱负的舞台。

王勃的生平,展示了什么叫做生而为传奇。

以这样的诗篇送别,实在无愧于“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评价。王勃一生,失意过,甚至临近被斩首的死亡过,命运跌宕起伏,大起大落,但他从未为此惆怅过。这短短二十几年,着实没有辜负,让他停留在那个时刻,也好。 u/mAVyKCwmEK/NOulTHEnPTmPCtVNAMSRfyZQ1KDcAKBphOAt4gdPUabuS0KTsn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