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之后,逃回家乡,开始招募义军,广纳人才,彻底举起反董大旗。而此时,他吸引人才的主要招牌就是——忠义。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忠义”这面招牌太过光鲜,以至于很多人义无反顾地追随曹操,一时间,曹操名声大噪。
反董的队伍日渐壮大,各路诸侯也纷纷举旗响应,于是有了“十八路诸侯反董卓”的联盟。既然是个联盟,就需要推举一个盟主,以区别于其他乌合之众。曹操在当时论年资、论身份、论势力都很弱小,于是他推举了袁绍为盟主。
袁绍出身世家,在当时情况下,当选盟主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曹操也深知这一点,这个时候他推举袁绍,既不会因为袁绍最终不能当选而显得虚情假意,又送了袁绍一个顺水人情。
一直到这时,曹操都是一个可圈可点的人物。推举袁绍当联军统帅,这是他非常聪明的地方,如果他自己当统帅,那谁也不服他。年纪轻轻,势力又单薄,就想号召大家,大家凭什么要听命于他?这也给了我们一个警示,势力单薄的时候你可以做发起人,但不要当头儿。
如果我有钱,想要办一本杂志,可以让真正懂杂志的人来办,我只出钱,其他的事我都不管,这就对了。如果我凡事都要自己做决定,那就糟糕了。有钱的只出钱,有能力的只出能力,才是正道。但是选来做事的人都要有品德,招人首先看品德行不行。怎么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品德?可以看他对父母怎么样,这也是忠臣多出于孝子家庭的道理。
势力单薄的时候你可以做发起人,但不要当头儿。
曹操在反董卓联盟里的很多做法是别人不敢的。董卓的大将华雄很厉害,联军连连吃败仗。关羽请战,可是袁绍不认识关羽,听说关羽是刘备部下,更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他认为,刘备已经那么不值一提,他的部下就更微不足道了。派这种人出战,等于表示联军无人可用。那时候,地盘就是身份的象征,没有身份想做事都没有机会。还是曹操求情,袁绍才让关羽出战的。因为曹操很爱才,所以给很多人提供了机会,这是他很了不起的一面。但是爱才,也要看理念对不对,干部选择老板,往往会慢慢了解老板的理念,从而判断老板值不值得他投入心血。
干部选择老板,往往会慢慢了解老板的理念,从而判断老板值不值得他投入心血。
我经常说,如果一个班要选个班长,不用每个人都举手参加选举。有实力的人举手就行了,没实力举手干什么?不过,你想要当选的话,可以先推举一个能力不如你的人,之后马上会有人来推举你,这样你就能当选了。这和曹操推举袁绍为反董卓联军首领的道理是一样的。
后退一步才能更好地前进,曹操深谙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