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能辨吉凶者,不行非分之举

趋吉避凶是人的天性。哪怕是悍不畏死的猛士,也不可能愿意天天活在凶劫中。人们烧香拜佛放河灯,无非是祈求一个吉利的好兆头。无论这个世界的主流价值观如何变化,祈福的方式如何调整,吉凶观念都牢牢地占据了我们的头脑。

变幻莫测的未来,让人充满了不确定感与不安全感。古代人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认识不如今人深刻,往往通过占卜算卦来卜问吉凶。据史书记载,上至天子,下至万民,都会为大事占卜吉凶,并以此作为决策依据。例如周武王发动灭商之战前曾经占卜战事吉凶,结果却是不吉。就在诸侯群臣打算放弃之时,姜太公一脚踩碎占卜的龟甲,力排众议进兵朝歌,这才让周军赢得了关键的牧野之战。

汪辉祖作为一个饱学鸿儒,自然也颇懂吉凶祸福之类的神秘文化知识。他本人也常常求神算命卜问吉凶,一来增加心中底气,二来也是想了解上天给自己定下了何种“宿命”。也就是说,对于当时所有人都信奉的风水问题,汪辉祖同样也非常重视。

按照传统观念,墓地风水的好坏与子孙的祸福是直接挂钩的。古代社会把偷坟掘墓定为重罪的原因之一,就是认为这种犯罪行为会祸及墓主全家甚至子孙后代。汪辉祖曾多次为亲族成员选择墓地,并买下一块吉地做汪氏族人的公墓。

与普通官民相比,汪辉祖的吉凶观有一定的灵活性。

他信奉天道鬼神的理由,正如道家创始人老聃所说:“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秦朝官府培训吏员的教材中就有辨识吉凶用的《日书》(战国版《老黄历》)。清朝虽然不再拿这类书籍做社会风俗的教材,但官吏们在执政时也依然顺应根深蒂固的古老民俗。汪辉祖和普通人一样烧香拜佛选墓地,也不乏幕友体察民情风俗以便施治的考量。

然而,老聃在《道德经》中还说过另一句话:“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可见,老聃不否定鬼神存在,但坚持“以道莅天下”的态度。也就是说,在吉凶问题上,“道”高于“鬼神”。而大儒汪辉祖也是这样看的。

什么是“道”?这个字在诸子百家中有着不同的含义。汪辉祖选择的是儒者之道,学而优则仕,修身齐家经世理民。官场多险恶,宿命有吉凶,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止他迎难而上,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按照古代神秘文化学派的观点,“命”是上天注定的,“运”却是可以自己把握的。通过辨认吉凶,避开凶厄,把握福祉,就能积累更多的好运,弥补“命”的不足。

汪辉祖算命后得知自己“运利于水”,所以在从事幕业的数十年中一直没离开江浙等带“水”的地方。他甚至认为,在湖南宁远做官顺利,是因为宁远古称“冷道”(两点水),后来调任到与“水”不挂钩的道州就不走运了。

尽管对“运利于水”的说法深信不疑,但汪辉祖无论为幕还是做官,都没有靠占卜问卦来处置公务。在他看来,真正的吉凶不在风水,而在于人事。特别是公门中事,求神算命可以预知天命吉凶,但只有律己立品才能真正趋吉避凶。此外,大丈夫为所当为,以道义公理为本,不因吉凶祸福而犹疑。

汪辉祖在《学治臆说》中指出:“趋吉避凶,理也。公而忘私,不当存趋避之见,惟贪酷殃民,业业脞矿职,及险诈险谋,因而获罪者,咎由自取。外是则皆命为之矣。然福善过淫,天有显道,以约失鲜至觉不罹大戾,恣行威福之人,幸保今名,百无二三。不败则已,败必不止发黜。能辨吉凶者,为吾分之所当为,而不为吾分之所不当为。自符吉兆而远凶机,趋避之道,如是而已。”

趋吉避凶是万世不易的道理,没有谁喜欢凶兆和劫数。然而为官之人担负着一方安危,应当以公事为重,忘却私意,不该存在什么趋吉避凶的念头……汪辉祖一上来就把趋吉避凶的观念当成负面因素来批评,是不是对官员过于苛刻了呢?

一点也不算苛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地方长官与幕友接触辨识吉凶的学问,是为了掌握民情,更好地治理社会,当然不可存趋吉避凶之念。老百姓出门办事可以挑选个黄道吉日,碰上“诸事不宜”就索性躲在家里避开凶兆,但是官府却不可以这样做。古代官府行政与司法不分,百姓上诉告状,官员和幕友若是以今日“不宜诉讼”为由拒绝受理,分明是渎职之举。

此外,为官任事面对的社会情况非常复杂。官吏若有太多趋吉避凶的心思,就会有意回避那些费时费力却利泽百世的惠民措施,也不会认真处置繁琐曲折的民间纠纷。如此一来,官府就会沦为只收赋税不干事的寄生机构,除了给老百姓增加负担外,完全无法履行公共治理职能。而这也恰恰是吏治整风的重点打击对象。

正因为如此,平时也去占卜算命的汪辉祖力倡官员要公而忘私,为了履行职责不惧任何凶险。在他看来,这既是执政之人的本分,也是佐治之人的义务。

当然,汪辉祖也不是要求公门中人完全远离吉凶。当时有一句民谚叫作:“刑名吃儿孙饭” 。在清朝人看来,常人多做善事,可以为子孙后代积累阴功,而刑名幕友主持阴气沉沉的刑杀之事,会损伤不少阴德。这就是说,刑名治狱之人不但无法为后世积德,反而提前消耗了子孙的福报。这种观念导致许多读书人对刑名师爷的职位敬而远之,就连汪辉祖也不大赞同族人子弟从事幕业,尤其是主持刑罚的刑名师爷。

不过话说回来,汪辉祖认为官吏的吉凶观应当以人事为本。具体而言就是,律己立品,洁身自好,遵纪守法。能把人事做好,哪怕是刑名师爷也能补回一些自己的福报,最起码不会遭致恶报。

老百姓通常觉得衙门里面尽是黑幕。官员贪婪残酷,胥吏压榨百姓,为了捞钱可以使出五花八门的阴谋诡计,为了满足贪欲可以逼得百姓倾家荡产。汪辉祖断定这些赃官污吏就算不被朝廷法办,也会遭到上天报应,最终落得个咎由自取的下场。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行善积德之家,必定会获得更多福祉,纵然不是大吉大利,至少也能消灾渡劫;为非作恶之家,必定会招致更多凶劫,纵然能得意一时,也逃不过天道轮回。

那些奸恶之徒,平时骄奢淫逸,多行暴虐,却想靠占卜算命趋吉避凶,保全一个好名声。这样的奸恶之人能成功的一百个里面也不过两三个。他们所做的坏事一旦败露,只怕不光要被罢官免职,说不定还会殃及家人和子孙后代。

既然如此,那什么才是正确的趋吉避凶方法呢?

真正擅长辨别吉凶的人,知道什么是该做的本分之事,什么是不能做的非分之事。本分之事勤快去做,非分之事切莫涉足。能做到这两点,自己的言行举止就能符合赏善罚恶的天道。顺应天道之人,自然能得到上天庇佑。在汪辉祖眼中,真正的趋吉避凶之道并不玄虚,不过是立品守正,勿做非分之事罢了。

事实上,汪辉祖是个善于趋吉避凶的人。他的吉凶观表面上顺从天道宿命论与因果报应说,实际上处处以“人事”为本,立足于人们平时的所作所为。

虽然在古人眼中每个人的天道宿命是固定的,无法逃脱,但“运势”是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的。在某种程度上,多灾多难的“命”也可以靠修德积善所带来的“好运”来弥补。反之,大富大贵的“命”也可能为作歹损阴德而招致的“厄运”所抵消。

赃官污吏和地棍恶霸也有吉凶观念,只不过他们趋吉避凶的手段不是律己行善,而是一面胡作非为,一面烧香拜佛,弄得好像神佛都是“收人贿赂,替人舞弊”的腐败分子。这种做法在汪辉祖看来,恰恰与天道背道而驰,真正亵渎了无处不在的神明,反而会招致祸端。因此,他始终律己立品,修德守节,最终平安走过了自己丰富多彩的一生,为时人与后人树立了不朽的榜样。 xjTKL37Z+ZodcYL5YsxR4826Yd0V5WwzlH3jVk0T4jtxRfcUiiOJa9VPiZW2dpC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