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弱小的内心让人所得无几

内心弱小的人更卑微

过去,人们走进心理诊所,询问的往往是爱情和金钱上的困惑,可是总有一天,他们会问:“我怎么样才能让心理足够强大呢?”

当一个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到很多人都提出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就证明他们在社会上的生活已经走上正轨,是走上成功的表现。爱情和金钱属于人生的附属品,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可以轻而易举地将爱情与金钱据为己有,而不会为两者徒生烦恼。

在接下来要论及的心理强大的篇章里,我会详细地论述内心强大给人带来的成就以及如何具备一个强大到可以抵御复杂世界的内心的方法。培养一个强大的内心的目的,就是将潜意识努力实现,并服务于自己的人生。

所以,培养一个强大的内心,其实就是寻求更高层次人生的需要。

要培养一个强大的内心,你必须承担起与你的经历、地位、背景相当的责任。

当前社会上,成千上万的人像草木一样活着,就是因为当事情临到自己时,无法正确地面对,战战兢兢,畏首畏尾,任其耽误下去的缘故。

许多男女过了结婚年龄仍然单身,就是因为他们在应当结婚的时候,思前想后,想要追求幸福却又担心将自己交给错误的人,没有选择结婚,错过一次次机会因而耽误了下来。

有很多没有文化的人,就是因为他们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恐惧分数、恐惧考试,恐惧接受知识的过程,结果错过了机会,因而耽误了整个人生。

每天总有几万万的金钱,耗损在人们的延迟拖拉和优柔寡断上面。

像草木一样活着的人们,卑微;单身的孤单生活,卑微;缺乏文化知识,甚至是文盲,卑微;生活贫困,卑微。

心理学家是怎样对卑微的特征进行解释的呢?

卑微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使人沉沦。

从战争前线逃回来的人,没有一个是具备强大的内心的。《集结号》里有这样一段台词:

知道狗为什么咬人么?人一害怕身上就有股怪味,狗就专咬这种人。子弹也一样,谁害怕它找谁,只要你不害怕,子弹绕着你走。

利己者、悲观者、隐士,他们的内心绝对不可能强大。强大的内心可以通过爱他主义、乐观主义以及与社会发生密切的关系等而获得。

先来说一个事例。

有个网名叫“稻草人”的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上寻求帮助,内容是这样的:

我喜欢公司里的一个女同事,但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其他同事在场的情况下和她交谈聊天,更别说什么暧昧举动。当然,我知道她对我也有好感。但是,当她一个人的时候我就会变得很主动,我尤其在意别人的眼光,感觉他们时时刻刻在盯着我看。曾经就因为别人看着而不敢去追求,导致我失败了很多次。即便有女孩子主动暗示喜欢我,只要周围有别人在,我都不敢去把握机会。我这是怎么了?

有这种体会的人不在少数,要解开这个问题,还是先来说说心理学中的一种焦点效应。

来说一个我亲身体验过的事例:

大约两年前,刚买车的时候,我非常兴奋。上班的时候,我郑重地把自己打扮了一番,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能够配得上那辆车。开车途中,我觉得所有的人都在关注我。走进公司的时候,我有种想吹口哨的冲动。

让我意外的是,大家都在忙各自的工作,似乎并没有关注到我到公司是开车来的。

中午就餐的时候,依旧没有人对我的车发表任何观点,我沉不住气,引导他们谈论我的车。

一个关系不错的同事很意外,说:“你是开车过来的?我怎么没有注意到。”

另外一个同事继续追问:“你什么时候买的车?”

这个世界上最不需要动脑筋的话就是实话,这句实话让我有点失落;不,应该是很强的挫败感。

这就是一种焦点效应。

社交场合中,我们心中总认为别人对我们会格外注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对自我的感觉占据了我们世界的重要位置,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放大了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而且通过自我的专注,我们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

比如,面试一份你非常中意的工作,你会为自己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设计什么样的发型,说什么样的话思考良久。和面试官见面的时候,你甚至会紧张得不知所措。

和初次见面的重要客户一起交谈,你甚至会考虑到自己的手该放在什么位置,会担心客户怎么看你,会不会影响到这一次的谈判,甚至会对某一次不自然的微笑耿耿于怀。

和心仪的对象第一次用餐时,如果不小心发生了计划之外的事情,这件事情可能会让你铭记一年、三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但令人痛心的是,这些你关注的事情,对方却根本没有记住。

其实,这些都是夸大了“自我中心”的效应。大家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人,不会有人注意到你这些细节。如果让你现在回忆昨天和你在一起的人,都说了哪些话,你甚至连对方一句完整的话都难以表述出来。但是,如果让你复述你昨天的活动,你会说得非常详细。

上文中的“稻草人”,总是“感到”在公司中大家都在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这是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的明显表现。如果我们在安静的环境中制造出了噪音,我们可能会非常苦恼。但是事实情况是,我们心理上的苦恼,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就忘记。其实,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自己。

除此之外,“稻草人”缺少一颗强大的内心,心理弱小让他感觉到周围草木皆兵,这种缺少安全感的举动让他感到无法呼吸。对于他来说,站在众人面前,就好像被剥掉了所有的衣服,无法反抗,只能任人宰割。只有在没有人注视的时候,他在心理上才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

内心的弱小让这种人在公共场合中畏首畏尾,神态、举动都非常不自然,导致自己更卑微。

认为别人对自己会格外注意,这是心理弱小最直观的表现。因为内心弱小,无法正视自己的地位、背景,结果也就很难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一个无法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的人,在别人眼中,就是卑微的。

内心弱小的人容易被击倒

我们需要明白,如果我们的心理不倒下,就没有什么能够将我们击倒。

迈克尔·乔丹,NBA的图腾,他的自传《为了我深爱的运动》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但我和他(指皮蓬)之间存在着区别:他是只要后面有一群狼在追着自己才发动进攻,而我是任何时候任何位置(哪怕没有追逐的狼群)都会发动进攻。其实这种区别是巨大的,所带来的威力的不同也是不言而喻的。

我经常能够看见其他球员眼中的丝丝胆怯,尤其是在他们发现自己没有完全把握实现事先许下的诺言之时。

这么说吧,有位球员发誓要打好第二天的比赛,但一旦比赛开始,他的第一次投篮失败时,你便可瞥见他眼睛里流露出的代表着一丝胆怯的轻微迷惘,他不是及时清醒头脑,并告诉自己:“没关系,我会投中第二个球的!”取而代之的是消极的念头一个又一个地聚集起来了,直至垒成一堵“恐惧墙”,最终再没有机会重拾斗志了。

而我,丢了一个球之后会怎样呢?我以积极的心态接受这种结果,绝不让一次失球影响整个晚上的比赛。我从不让消极的念头一点点堆积,这种时候我告诉自己:“都过去了,珍惜后面的机会!”然后,前面丢五个球,后头我会投进10个,我总是让自信贯穿比赛的始终。

一个没投中,我不会担心后面的一个球可能也投不中。还没投出去,干吗就担心投不中呢?!其实,这种消极的思想往往会成为所有人(不仅仅是运动员)一次失足后重振旗鼓的羁绊。

事实上,生活又怎么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呢?我会努力争取每一天都能取得一点进步,我需要回顾昨天,感觉今天比昨天好就足够了。一天一点进步,那一辈子该有多少的飞跃呀!

比赛当中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学会在热火朝天的氛围中让你的神经保持一分冷静。当然,偶尔你的情绪也会受比赛气氛的影响,但关键是这时候你必须及时提醒自己,遏制这种消极念头的扩张蔓延。

一名伟大球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让全场比赛始终合乎自己的节奏,而不至于整个晚上老在担心“追赶”不上比赛。这恐怕也是“伟大球星”和“好球员”明显的差别之一。

……

别紧张,放松些,别让生活太难。我经常跟好朋友“老虎”伍兹说起这些。学会以高境界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也不失为一种超脱。我认为,年轻的球员们更应学会“为现在而生活”,让生活自然发展,遇见困难和挫折,别纳闷,你就可以有这么大能耐,不必苛求生活中原本就子虚乌有的那份“完美”。

乔丹达到的高度,一直激励着很多人。也经常有人给他写信,畅谈自己的不行和悲伤。其中有很多人说:我实在是太不幸运了,一个被幸运女神忽略的人,我只有准备自杀了。

然而,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事实上,这不过是他们的内心任凭不幸继续下去罢了。

乔丹的存在表明,一个人如果心理足够强大,那么他在心理上和生理能力上都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生存?告诉心理强大的人,任何人都无法击败你,生理能力强大的人,可以洞悉人心,看穿万物!

当然,我们无法像乔丹那样驰骋NBA赛场。然而,现实中,每天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不正是一场比赛吗?

假如你的生活,你的处境,实在很不幸,实在难以维持下去,那么你需要释放这些情绪,不要让自身陷入不幸中。

当不幸降临时,世界还在前进着,如果我们让自己的世界停滞不前,我们将会拖慢自己的速度,同时我们的不幸将会一直持续下去。因此,我们需要学会以高境界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继续上路。世界让我们不幸,我们需要克服;如果我们自身让自身沉沦在不幸中,这才是最大的不幸。

世界给我们的不幸也不完全是坏事,不幸也能成为一种动力。人是地球上最懦弱,生活能力最差,身体结构最不合理的动物——没有鲨鱼一般锐利的牙齿,没有猎豹一样的速度,没有鸟一样的羽毛,不能在天上飞,不能在水底游,容易被疾病侵袭,温度和气压稍微有变动,人就会生病。如果吃错了东西,随时都有可能丧命……

然而,奇怪的是,人是主宰这个世界的动物。因为这些不利因素激发了人类的潜能,让人类以一种奋斗者的姿态出现,摆脱一切桎梏。

不幸的环境促使我们采取行动,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这将会提高我们的抵抗力,并因此而变得更加敏锐,进而让我们最终摆脱不幸。

人生最大的不幸,并不是难以扭转的不幸,而是我们内心不能勇敢地面对所有的不幸。

英国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女孩非常不幸运,五岁的时候因为一次交通意外,她失去了一只脚。进入青春期以后,她感到永远是痛苦,她无法像其他女生一样,穿漂亮的裙子,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

尽管她如此不幸,她却不愿意将自己与世隔绝。自从安装假肢之后,她成为玩伴中最受欢迎的一个人。

二十岁的时候,她嫁给了一个医生。然而,这个医生却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甚至会对她实施家暴。面对如此的不幸,她没有抱怨,而是努力塑造着自己的丈夫。

十三年后,她的丈夫成为伦敦市最受欢迎的医生。与此同时,她的丈夫有了外遇,和她离了婚。

面对亲人朋友为她抱不平,她没有抱怨,而是说“不管未来他是谁的丈夫,但我是他第一任妻子”。

此后,她将自己投入到福利行业,用自己的爱心去拯救一个又一个的儿童,直到四十六岁,她安详地躺在棺材里。

她的葬礼是英国最伟大人物的葬礼,成群结队的人们跟在她的后面,将她送到美丽的山穴坟地。

她就是库伊丝,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幸运女神不可能时时伴随我们每一个人,因为上帝不会偏爱任何人。我们每个人都会历经一些不幸,正如我们历经许多喜乐一样。

在受苦受难的不幸经历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当我们面对伤痛、失落、麻烦或苦难的时候,我们所承受的折磨都是一样的,这些都是人生必经的阶段。

这些不幸的遭遇不是世界末日,只是上帝在打盹的时候,和我们开的一个小玩笑。

我们能不能承受上帝开的这个小玩笑,关键在于我们的内心是否足够强大,是否能够承受?

在面对不幸的时候,我们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这颗强大的内心支撑着肉体坚强、抗争、奋斗,直至走出逆境。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一句话: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心理与年龄是两条没有交叉点的直线

一个人有三种年龄:

最基础定位的生理年龄;记录知识高低的年龄;记录心理成熟的年龄。

这三种年龄中,生理年龄是最基础的定位,知识高低的年龄是社会定位,而心理年龄则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我们的生活全部要依靠它来调整。

在中国有这样一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以穷人家的孩子的年龄而论,可以说他们的知识还不丰富,但是他们却能够照顾自己,能够自食其力,已经超过这个年龄段在众人眼中所具备的能力。以他们的年龄和他们的能力比较起来,他们的能力要比他们的年龄成熟多了;或者说,他们的能力已经超过这个年龄所应该具备的一些特征。

同样,我们也都见过或者听说过一些作家、学者,他们的知识程度,已经达到所在的领域的最高峰,可是他们却不擅长处世、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即便拥有高深的学问,然而他们对适应生活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却没有掌握,也就是说他们面对生活所需要的心理还没有成熟。

同样的道理,人在幼小的时候,往往对父母的一些教化很不满,比如每天早晨起床要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每天晚上睡觉要洗澡,见到陌生人要行礼。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里,他们还不具备这种知识,或者说这种知识还不够成熟,一切都还不懂、不理解。可是,一些年龄和知识都成熟的人,也常常会有类似的举动。像这样的人,虽然年龄大,知识多,然而在心理上,却还处于未成熟的阶段。

世界上很多不幸的事情,都是因为人们的心理弱小,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所致。

先来说第一种,生理年龄与心理世界的关联。

网络上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女人,天生有一副姣好的容貌,加之单纯得像孩子一样的个性,很多人误以为她是公主,甚至有很多男人乐此不疲地追求她。然而,在短短的七年间,她经历了四场婚姻。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心理年龄。在她眼睛里,世界上没有让她满足的东西。她希望她的老公能服侍她,做她忠实的奴隶;除了自己坐享口腹之乐、得人宠爱、受人尊敬之外,对自己老公的艰难和痛苦,她毫不理会,更毫无同情心。她何以如此呢?

心理学家分析,主要是因为她的心理还没有成熟。

经历过四次婚姻的她,如今忍受着苦难。她的年龄已经不小,然而她实在还是一个幼稚的孩子,因为她认为全世界的人,都应当像她父母在她小时候溺爱她一样,宁愿自己受苦,也要满足她的欲望。她以这样的态度做人,哪里还可能得到人生的乐趣呢,她自然会觉得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一样东西能够使她满足。

这是由于成长环境,导致内心世界停留在婴儿阶段,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严重脱节导致的内心弱小。

在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相互成长的过程中,心理世界更应该得到成长和锻炼。

站在生理年龄的角度考虑,内心世界强大是怎样的呢?

一:生理方面已经没有孩提时代的依赖性,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实现基本的生存,自己计划,自己行动;没有虚伪,没有虚荣。

二:生理方面有温和的性格,有自重而不自大的品德。面对困难,有勇气;做事不怕失败,一定要做到成功为止。

因为内心世界足够成熟,所以他对于世事抱着“一切是相对的”态度做人。

对于一个心理得到成长的人来说,他会有基本的判断,有行事的基本准则和底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知道只有努力才有收获。

在工作上,一个心理世界成熟的人,他知道工作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明白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非只是为了获得报酬。

在品质方面,心理世界成熟的人不会随意编织谎言,因为在复杂的社会里只有诚实最足以表示心理的成熟,所以交给他去做的工作,无论责任如何重大,他总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和态度接受并努力完成它。

在婚姻生活中,心理世界成熟的人不会对另一半过分依赖,独立却不会丢掉应该履行的义务。有责任,共同承担,有快乐,共同享受,彼此尊重,彼此敬爱,他们决不为七情六欲制约,甘心做感情的奴隶。他们一旦做了父母,也绝不认为子女是他们的私有财产,而是认为孩子是属于社会的,但是,他们也不会因此便轻视他们,或者放纵他们。他们注意自己对孩子、对社会的责任。他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勇气,希望他们将来能够独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认为如此教育子女,比在他们的遗嘱里,留给子女百万家产还要有益。

一个心理得到成长的人,一切“第一”、“最好”、“最荣耀”、“最受人崇拜”等都不能动摇他的心。他是一个合格的人,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杀出一条更适宜生存的路来,不管前途有多少障碍和陷阱。

你的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足够成熟和强大吗?

再来说第二种,心理年龄与心理世界的关联。

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有小时候一些难忘的经历,这种难忘的经历既有快乐的,当然也有悲伤的,既有兴奋的,也有恐惧的。这些难忘的经历,对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内心世界的影响,往往超过我们的想象。

这些难忘的经历可能会让恐惧和不安全感在心理世界中扎根,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有些冷血杀手就是因为小时候经常受到别人欺负,长大后要体验到一种别人对他的欺负无力反抗的感觉,以此来弥补内心的饥渴。

心理世界无法超越这一点,这就是心理弱小的一种危险的信号——你让我痛苦,我就要将这种痛苦扩大十倍、百倍去还给你,甚至毁灭你!

以上两种现象是内心世界与心理和生理年龄的关联。

请把你自己的行为,和上面所说的现象对照一下,倘若你的行为和我所说的现象是合拍的,积极的请继续发扬,消极的则需要克服。最好的办法,是开一张清单,说明你的心理在哪几方面还没有成熟,记下来之后,再制订一个促进心理强大的计划,去克服这些缺点。

心理弱小尽管不是过错——当你心理还未成熟的时候,你可以不负责任。但是,如果你知道你的心理弱小而不设法补救,不努力去做一些能使心理强大起来的事,那么你的不幸便该自己负责了。

内心不够强大容易一叶障目

数千年来,哲学家一直思考人类关系的准则,所有的思考,最终都演化出一个重要的观念。这种观念不是新的,与历史一样古老。24个世纪之前,孔圣人已经在中国宣讲;19个世纪前,耶稣在巨蒂雅石山中教化世人。心理学家将这些观念综合在一个思想中——恐怕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规则,世界是用心看的。

因此,我们要遵守这个金科玉律,用你的心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韩诗外传》(西汉韩婴撰)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次,孟子从外面讲学归来。由于天气突变,道路泥泞,回到家之后,孟子又累又乏,妻子赶紧找些米,烧柴做饭。米饭将熟之际,孟子闻到饭香走进厨房,碰巧看到妻子抓出一把米饭塞进嘴里。孟子非常生气,说:“我疲乏之至,想吃些白饭,你居然在此窃食。”

孟子非常愤怒,不等妻子辩解,便愤愤然去见母亲,说:“妇人无德,我想休掉她。”

这时,妻子赶忙解释说:“刚才烧饭的时候有些烟灰掉进了锅里,扔掉又不好,所以,我就抓出来吃掉了。”

孟子这才知道妻子并非偷饭吃,非常愧疚。

孟子被人们尊为“亚圣”,居然凭借自己所看到的情况轻易做出判断,何况是我们普通人呢?

网络上有几句话:

即使是lover也有个over,即使是friend也有个end,即使是believe也有个lie。

看似文字游戏,却有着极为深刻的道理。意思是说即使是lover(爱人)也有个over(完);即使是friend(朋友)也有个end(完);即使是believe(信任)也有个lie(谎言)。

这告诉我们,你所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情况。

人类是心理动物,很多时候,事实是什么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心理上事实是如何。

然而,由于绝大多数人都会从情感、情绪、认知、欲望、利益等方面去衡量眼睛所看到的,对眼睛接收到的信息根据自己的知识构成予以定位,这种定位其实只是我们内心层面依据固有的基础进行的定位。但我们却固执地以为,世界真的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来定位。

举一个事例:

有一次,我在公共场所讲了一个在旅游过程中亲眼见到的事情,说完之后,大家被这件事情逗得哈哈大笑。

笑声过后,一个人问我,“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的事情?”

我将准确的时间告知他,他立刻以一种否定的口吻说:“不可能,那天我也在那里。”

他想从我这里得到些什么?我能从他那里得到些什么?

我知道,他相信这件事没有发生的依据是他那天在那个地方没有看到这件事。

我笑着说:“那个地点不只有巴掌大,那天也不是只有几分钟。”

大家听完后都哈哈一乐,唯独他,一直否定这件事,原因无外乎他根本没有看到。

人类行为中的绝对重要的定律,如果我们遵守那个定律,我们几乎永远不会跳出视野所能及的范围。实际上,如果我们遵守了那个定律,我们会少犯错误,但同时我们也关闭了接受外来信息的大门,我们只活在自己的眼睛里——一个听力正常的人,关闭了自己的耳朵,该是一件多么可怕却又愚蠢的事情。

我们所能看到的事情毕竟有限,当我们根据自己的见闻将事情定位的时候,就会受到外来不同消息的冲击。三人成虎,如果所有的人都相信与我们看到的相悖的信息,结果我们就会怀疑自己所看到的,这样的结果更可怕。

让我们再说一个事例。

如果有人说你的家乡不美丽,你一定会很生气,同时坚持认为你的家乡是最美的。当然,或许你的家乡是美丽的,四季如春,民风淳朴,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如此。真相往往是这样的:在你的心中,你愿意你的家乡是美丽的,这种美丽仅仅是来自内心深处,属于经过你的眼睛看过之后,在心里将它定格为美丽的。你对家乡的判断,加入了你的情感因素,而这种情感往往并不准确,所以你才坚持认为家乡是美丽的。

每个国家都同样如此。你觉得你比日本人优秀吗?实际上,日本人认为他们自己比你优秀得多。例如,一个守旧的日本人看见一个白种人与一个日本女人跳舞,会气得跳起来。

你认为自己比印度人优秀吗?那是你的权利;但千百万印度人觉得自己比你优越无数倍,他们不肯委屈自己接触被你这异教徒的影子玷污了的食物,从而使自己免受污染。

每个国家的人都觉得自己比别的国家的人优秀,于是产生了爱国主义和战争。

一个不争的事实,几乎你遇见的所有人,都觉得在若干方面,比你优秀。

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人们失去了准确的判断,形成了一种建立在一定的标准和价值观之下的判断,其结果不言而喻,会造成心理与事实之间的偏差,而这种偏差,则足以毁掉一个人的心理世界。

心理世界的力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我们在这个世界的一种存在,如果在心里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焦虑、恐惧、徘徊、茫然的情绪就会伴随人们左右。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人类无法准确地判断和评价自己,时而出现过激的行为,时而出现冷漠的行为,心理弱小便不可避免。

像莎士比亚说的:“人,骄傲的人!借助狭隘的偏见,一点微薄的能力,在上天面前,肆意作为,竟使天使们流下泪来。”

内心弱小的人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

看过《寻秦记》的人,可能都对秦王嬴政的突然变化感到不可思议。一次出宫的旅行,让原本唯唯诺诺的嬴政变成了一个可怕的暴君,集狠毒、专政、强大于一身。

原因是什么呢?

嬴政尽管身为君王,但过得并不如意,趁机逃出了皇宫。然而,在被一个强盗击晕后,赖以生存的金钱被抢走了。醒来后,饥寒交迫难以忍受,被迫偷包子,结果被捉住带往衙门。嬴政向县官自称大王,结果惨被棒打,更被押往长城做苦工。

在做苦工的过程中,他因为软弱,到处受欺负,连饭都被别人抢走。他明白了弱肉强食的本性,在为生存而争斗的过程中,他渐渐变得强大。

在工地饱受煎熬,正感绝望的时候,有个监察官前来巡查。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大叫自己是大王,可惜被殴打至昏死过去,被丢弃于乱葬岗。他望着身旁的尸体,体会到没有权势是何等悲惨,顿悟应该要珍惜自己的权力……

回到皇宫以后,他变得专制、强大,以往唯唯诺诺的神态再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让人恐惧的神态。

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斗争之后,他的心理变得强大,从而有了惊天动地的成就。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嬴政是很多人的影子,因为没有经历过一场非凡的经历,他唯唯诺诺,心理弱小,事事都任人摆布,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

在这种社会等级制的作用下,一个心理弱小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东西才能拿得出手,也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够拥有什么。一个人当了官,那个官就变成了他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尝到了官职带给他的好处之后,他开始用官职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他在心理上开始认同自我,同时也有一个期待或者命令:别人也要像自己一样认可自己。

嬴政就是那个先前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东西能够拿得出手,也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够拥有什么的人。直到他尝到了权力带给他的好处后——宫外处处受人凌辱,宫内处处受人尊重,他开始变得不可一世。

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自己想要什么,这是一个处于不确定性的状态,这种状态让嬴政把恐惧带入了内心。心理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下衍生出的恐惧,让一个人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失去了真实自我的人,在做一件事情时,无论他是否意识到,他都只是在扮演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就不是真实的自己,因为他其实是一个演员。

演员必定是为演戏服务的,在真实的生活中,你则无法把握自己,失去了很多你想要的,或者说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需要些什么,能够拥有什么。

人的心理生存就是真实的自我与假设的自我共同构筑的,真实的自我就是支撑人的心理生存的心理功能。这里需要注意,真实的自我它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种类似于意识的东西。从心理学的层面上来说,真自我是一种与现实意识相联系的,而假自我则是维护自我的心理生存的,因为它使人处于分裂之中,而这种分裂恰恰是心理难以生存的根源。它是饮鸩止渴。一个靠假自我在心理上生存的人,必须不断地对自己欺骗下去。

因为内心弱小,对未知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真的自我就不够强大,心理生存也会受到威胁。简单地说,是因为缺乏竞争性。

以当前的面试经历为例。

你拿着简历走进一家公司,事先并没有任何人和你竞争。面对这种情况,在心理上你会对自己非常自信。然而,如果和你一样,面试工作的有很多人,你会在心底对那些竞争者产生一种排斥情绪,同时,自信心也会相应地减少。

如果是一对一的面试程序,在一位主考官面前,你应对自如,并没有感觉到胆怯。然而,如果你们所有的竞争者都在一个会议室里集中,大家相互讨论着。这个时候,你突然发现,他们的学历都非常高,而你只是一个中专生。

尽管你平时一直秉持着学历不能衡量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和素养的观点,但是当你真的出现在一帮比你学历高的人群中时,这种认识的力量瞬间就会土崩瓦解。

这就是缺乏竞争力的表现。因为心理弱小,你不敢与别人竞争,你无法做到像一只善于斗争的狼一样,你还未参与到竞争中,就已经在士气上输了三成。这样,你何以能够打败对方,即便对方是一只纸老虎?

拥有心理优势才能感觉到自己强大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

这个世界上,许多人太可怜了,因为他们往往连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肯做,能改正的缺点也不去改正。他们终日糊里糊涂,对一切事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把天赋都消耗在无所事事中。他们对现实生活十分满足,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些人,正在努力改变着我们的文明和文化。

如果继续深究下去,这些人为什么如此懒惰呢?

理由很简单,就是他们缺少一颗勇敢和进取的心。

这些人周围的环境,支配着他们生活的,总是那些远古时代遗传下来的清规戒律和无知的偏见。这些荒唐滑稽的东西,深入他们的脑海,束缚他们的思想,使他们不能认识真正的人生和世界,使他们变得胆小、怯懦,毫无冒险和进取之心。

当然,当他们见到一个勇敢的人做了他们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事情之后,也会感到钦佩,并且还叹息道:“为什么我不能如此做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一个“怕”字,怕思想,怕失败,怕冒险。

这种心理上的劣势,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不堪一击。

那些脑海里只信奉远古时代遗传下来的清规戒律和无知的偏见的人,与没有开化的野蛮民族没有区别:领导在开会时一定要坐上座;普通人不能随便出入法院;男人可以寻花问柳,女人必须坚守妇道;男人钟情于一个已婚女人,是痴情,女人钟情于一个已婚男人,是不要脸。种种偏见,不胜枚举。

其实,这仅仅是内心层面的偏见而已。但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却不敢这样做,因为他们内心胆小,他们只是愚昧地相信清规戒律,却完全忽视了这些清规戒律早已经过时,与现在已经全不大相干了。

尼采提出一句警语:勇敢一些,去探寻未曾探究的领域。

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具备这种勇敢,才能得到生活的愉快和生活的意义,要知道愚蠢的历史,都是因为胆小、畏惧、对古代传统和戒律的迷信造成的。

日本医学家渡边在对136名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进行健康调查时得知,长寿老人大多具有超于一般人的心理优势。

这些优势主要包括:

情绪稳定。长寿老人比较注重自己的情绪调适,使中枢神经处于相对稳定的良好状态,进而使机体的生理功能协调。95%以上的长寿老人情绪安定,适应能力强,经受得起生活环境中的各种不良刺激。他们即使受到精神刺激或创伤,也能自我控制,并很快恢复心理平衡。

心境愉快。愉快标志着老年人身心活动协调。长寿老人大都精神愉悦,笑口常开。笑是一种简单而又愉快的运动,可使胸、膈、腹以及心、肺、肝等脏器都得到有益的活动,神经、骨骼和肌肉得到放松,且可驱除忧愁烦恼,减轻精神压力,抒发健康的感情,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胸襟豁达。长寿老人在人际关系方面态度真诚和善,对同辈人尊重,对晚辈人慈爱,以宽厚的态度待人处世。这种长者的情怀和气质,是健康的保证。

这些老人就是心理强大的最直观的体现。

接下来举个事例:

在美国历史上,总有一些不幸的总统,林肯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里的不幸不是林肯一生中高达三十次的失败,而是林肯在就任总统仪式上的不幸,这件事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不幸的事件”,但这件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不幸的事件”却为林肯赢得了美国公民对他的前所未有的尊重和爱戴。

林肯成功就任美国总统后,在庆祝仪式上,林肯的副总统安德鲁·约翰逊喝得醉醺醺的,竟然当着国会众议员,甚至有记者在场的情况下批评林肯,说林肯像是从野生动物园里跑出来的野马(林肯的脸比较长,而且出身微寒),并在接下来的演讲中语无伦次,甚至一度胡说八道起来,将就职典礼搞得一塌糊涂,连基本的礼节都顾不上了。

国会众议员看不过去,要求警察将他关进拘留所,让他在拘留所里醒醒酒。

林肯没有同意,只是派人将副总统约翰逊送回了家。

第二天,约翰逊酒醒了,想起昨日之事,惶恐万分,到林肯面前道歉。

接下来的事情,让林肯赢得了美国公民的尊重和爱戴。这是美国历史上除华盛顿之外,第二个在没有为美国公民做任何事情的情况下,获得美国公民的爱戴和拥护的总统。

林肯却说:我昨天也喝醉了,记不得这件事了。

这里,林肯宽容了约翰逊,也为自己做了一次很好的感情投资。

人的心理好比是一块净土,当受到外来的侵犯时,神经系统会不由自主地收缩,表示一种强烈的抵抗情绪。当两种强烈的情绪碰触到一起,就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就会因此发生纠纷,产生分歧。

这并不是一个心理优势的人所选择的行为。

以林肯为例,当林肯在受到外力的侵犯时,在一定的限度内,他依靠强大的心理优势选择了宽容,容忍了别人的侵犯,出现的纠纷、分歧的问题随即迎刃而解。

生活中,人性的本能防御难免会导致与其他人发生冲突。比如,有人在背后恶语中伤,面对这种情况,人的心理防御会让你选择“以牙还牙”,用同样的方式攻击对方。

但是,如果这样的话,你和恶语中伤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比如,当生活中的朋友背叛你的时候,你是选择伺机报复呢,还是选择默默承受,宽容他呢?

林肯说过:宽容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正是在困难的事情面前,才能彰显一个人的心理优势,才能更加体现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和实力。

林肯在竞选总统的过程中,他的出身成为他的竞争对手攻击他的把柄。

这天,一个傲慢的参议员对他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拉拢别人之前,希望你记住你是个鞋匠的儿子,你的父亲只会替别人修鞋。

林肯并没有表现出愤怒,而是说: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记住你的忠告。

这个时候,参议院陷入了一片沉默。

林肯气定神闲地转过头,对那个傲慢的议员说:我的父亲在修鞋上非常不错,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无法像我的父亲一样,成为一个优秀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我的父亲学会了做鞋子的技术。

说到这里,原来的嘲笑化作了真诚的掌声。

共和党和民主党是美国两个对立的政党,林肯对政敌同样采取了宽容的态度。这让林肯的拥护者非常不满,批评林肯:你为什么试图让政敌变成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打压他们的势力,巩固自己的势力。

林肯温和地回答说:我现在做的就是在消灭政敌。你想想,当我们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

这就是林肯的大智慧,具备一颗强大的心脏,具备超强的心理优势,将敌人变成朋友,敌人就不复存在了。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宽容。为什么在别人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不能用一颗强大的心去包容别人的错误,用心理的优势彰显自己最高的实力呢。

《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其中,厚德载物就是具备一颗强大的内心,去承担所有的事情。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只有‘恕’字。”要做到“恕”就需要具备一颗强大的内心去容忍一切,表面看似吃亏,实则是用心理优势击垮对方。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走在大街上,听到背后传来骂声,我连头都不回,因为我根本不想知道是谁在骂?是在骂谁?

的确如此,具备一颗强大的心脏,具备心理优势,这样的心胸是常人无法比的,知道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知道什么事情应该认真,什么事情可以不屑一顾。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首先就需要面对和解决心理弱小的缺陷。 X6Tc64xDlC79ZFdXNZ3WSmUuQnlrvi9NLo4pVyLOvaY/Y9Joxe6bPPuxrc/dz0G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