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武全才

李客对李白的期望很高,对他的培养也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李白熟读先贤的著述,参悟圣贤遗训,而且还要求李白做一个强者、勇者。李客外出经商或打猎时常常带着李白同行,他要李白亲身体验现实社会残酷的一面,让李白好好地学习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生存之道。

李客也告诫儿子:武力并非唯一能获得生存的手段,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受到别人的尊重,还必须要有超凡的智慧及一颗仁爱之心,这样才能真正慑服他人。他也常讲述一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如张良、鲁仲连、谢安等,说明一个人要名留青史、永垂不朽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要素。

从小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使少年李白对于那些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十分崇敬,对他们的成就也十分向往,李白尤其仰慕鲁仲连,为他的智谋和那种为了大义而置生死于度外的胸怀所感染。

“总有一天,我要成为一个像鲁仲连那样伟大的人……不,是比鲁仲连更勇敢更伟大的人!”尚未成熟的李白心中充满了缤纷的英雄梦。

李白在10岁时已读尽诸子百家,阅历颇丰,所以心智成熟得较早。他从书中得知:碎叶只是属于西域的一个很小很小的地方,在河西走廊的另一端有着一片广阔无边、金黄肥沃的土地,千年文化在那里孕育、生根、茁壮、富庶……每思及那块金黄色的美丽国度,李白就如痴如醉,心中雀跃不已,恨不得立刻能纵马奔回中原,驰骋神州。

对于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虽然粗陋,但对于李白来说,自己终归生于斯、长于斯,一种血脉相连的根把他与这里的一切紧紧联系在一起。他明白,终有一日要离开这里,振翅南飞,因为一只羽翼丰满的大鹏鸟必须要有一个更宽广的空间来任它翱翔。

公元714年,唐玄宗派薛讷、郭知运进攻吐蕃。次年,又派张嵩统兵进击龟兹,西进数千里,一连攻下百余座城池。大唐帝国声威远播西域各邦,各国纷纷派使节请降,且年年进贡。

自此,西域与中原间的交通更加便利,货物往来频繁,商贾更是络绎不绝,他们由内地运送丝绸、茶叶、工艺品等到西域,再由西域将皮货、瓜果、香料等物运回中原。双方都获利颇丰,来往于河西走廊的商人不绝于途。

李客更把握住这个绝佳的时机来拓展他的事业,他组建了一支商队由西域各地运送大批货物至中原销售,然后再从中原运回丝、茶、盐等物品,经河西走廊,越过天山南北,到达葱岭以外;或由敦煌出玉门关,沿南北山麓到达西域诸国。李客在条支、碎叶一带转卖货物,由于他讲诚信,又价钱公道,没过多久便家财倍增。

这时候,早年与李客祖辈同来西域的其他家族中渐渐地已有人迁回中原定居,对中原念念不忘的李客与家人商议:“我们不久即可回中原去了!大家可想与我一道回去?”家人们听了李客的提议后纷纷响应,虽然在胡地生活得富足自在,但大家还是心恋故土的,李客更是难掩内心的激动,一想到要回到中原,他眼中满含着喜悦的泪水,双手紧握,仍止不住内心的颤抖。

李客的祖籍本是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但他并不打算返回故里,于是他选定了四川广汉为迁居地。

公元715年初春,李家开始动身返回中原。一切准备就绪,数十辆马车浩浩荡荡地开出了他们居住了多年的地方。虽然大家头天夜里整夜都兴奋得无法入睡,可是情绪似乎还是那么高涨,全家人一个个抖擞振奋,一路上都洋溢着欢歌笑语。在欢乐的人群中,唯独月娃若有所思,想到要离开这片故土,与父兄分离,今生也许很难再见,月娃不禁心中一酸,但想到自己丈夫夙愿将偿,儿子也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月娃心中又不觉地开朗了许多。

广汉位于四川北部,濒临涪江,是陇南入川的要道,古代为益州的一部分。唐代时,益州与扬州是全国盐、铁的两大转运中心,而广汉正是益州的盐、铁北销陕、甘、西域的重要通道。

李白随着家人在广汉城南边的青莲乡定居下来,直到24岁,他一直生活在四川,以至后来他的诗文里时时把四川当做故乡。

定居广汉后,李客成了当地的盐商。在唐朝,盐、铁是属于官方专卖的,在官方专卖的制度下,也允许少数的盐商经营盐运,这些官方所许可的盐商因为独占巨额利润,能够日进万金,富甲天下。李客之所以选择广汉为迁居地,想必这也是重要原因吧。

李客举家迁居广汉时,李白的兄长多半已弱冠,大都能够帮着家族经营事业,而李客的事业也在众子侄的帮助下蒸蒸日上。虽然如此,但李客并不满足,他以经商起家,但仍然摆脱不掉当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世俗观念,而且李家的祖先也是书香门第,因此,李客并不希望自己的子孙仍旧和自己一样,做个无法获得社会认可的商贾。他把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李白的身上,鼓励他读书上进,希望他能光耀门楣。

李白初到广汉时还很不习惯。中原究竟不同于西域胡地,这里很难找到像西域那样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可供他迎风策马,这是最令他难以忍受的。但中原也有吸引他的地方,这里人才济济,丝竹声、读书声处处可闻,身着华丽服饰的人们仪态万千,这里的人多重礼义、讲孝悌,称得上是“礼仪之邦”。

李客到了中原后,依旧喜欢交朋识友,李家与在西域一样,经常高朋满座,其中当然有许多见识广博且阅历丰富的文人雅士,他们相聚不外乎吟风弄月、互相唱和。李白也时常参与其中,并且在他们的启发和教导下,诗文方面的才艺突飞猛进。

李白在四川度过的少年时代几乎没有受过儒家的传统教育,李白15岁的时候,他诗作方面的才华开始逐渐展现。李白对经、史、诸子以外的奇书异籍,都一一涉猎,其中包括文学、奇书和百家杂学。李白时常与父亲的朋友互相应和诗文,每每都有佳句奇文令在座的宾客震惊不已。

这一期间,李白曾作过一首《明堂赋》,他认为自己的生花妙笔已经可以同司马相如一论高下了,周围的人都觉得他狂傲至极,但同时也十分倾慕他的才华。

对于李白来说,涉猎最多的还要数道家典籍。那虚无缥缈的仙山、乘鹤来去的仙人,以及淡泊的人生观,这些都增加了道教在李白心目中的浪漫色彩。他努力修炼着道士侠义那种狂傲豪迈的性格,渴望着也能同他们一样,隐居仙山或浪迹天涯。少年时代的李白就这样做着逍遥、远离一切尘嚣的神仙梦,如他在诗文中所述: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吹笙坐松风,泛瑟窥海月。西山玉童子,使我炼金骨。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感兴其五》

开元初年正是唐王朝倾全力以武功向外扩展的时期,一向崇尚风雅文学的唐朝君王在力倡文学的同时也开始提倡武功。尚武的风气逐渐流行开来,除了靠读书取得功名外,也有人以超拔的武艺和胆识而获取高官厚禄。而四川一带在唐代并未完全开发,有些地区仍然丛林密布极端僻野,所以这里自古以来便龙蛇混杂、卧虎藏龙,许多剑士高手、奇人异士都蛰居于此,他们精修术数,不干预世事。

李白自幼崇拜英雄豪客,迁居蜀地之后,他常与这类隐居林野间的龙虎之士来往,谈论武道,亲密得称兄道弟。虽然李白的体格高大、壮硕,有一副天生的好骨架,自幼又学习过剑术,但由于没有高人指点,他的功夫一直无法精进,一旦与这些高士相较,便立即显现出自己剑术的拙劣,一向自傲的李白如何能忍受这种侮辱!于是他开始苦练剑术,并决心要做一名出类拔萃的剑士。

李客见爱儿对剑术十分感兴趣,立即重金礼聘了一位武艺高超的剑士来教李白剑术。李白资质聪慧,加上毅力过人,除了充分领悟剑士所传授的功夫,他还常常亲自登门拜访那些剑术高手,向他们讨教、学习。不消半年,他的剑术已能和他师父相较了,成为广汉一带颇有名气的少年剑客。

李白由于自小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所以极仰慕道士的生活,他常四处寻访隐居于高山深谷中的异士。

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在彰明县北三五十里处,是岷山的主峰。戴天山景致秀美,晨昏时山总是弥漫着雾气,缥缈出尘,仿佛人间仙境。有一次,他寻访一位戴天山的道士,却偏巧这位道士不在。虽然寻访不遇,但山中的景致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长满了松竹,还有条澄澈的小溪潺潺流淌在山间,溪边长满了无数带有点点胭脂色、凝着露水的桃枝,野禽驯鹿不时出没于山间的茅舍。这里的一切都令他流连忘返,真有如置身仙境般。为此,他还作了一首《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可看做是李白少年时期的代表作。后来他听闻著名隐士赵蕤也隐居于戴天山时,十分兴奋,当即央求父亲送他去赵蕤那里求教。见儿子有此求知上进的心,李客十分高兴,随即请一位朋友带着他的一封信函,前往拜访赵蕤,请求他收李白为徒。

数日后,李客的朋友来信说道:“赵先生答应了,请李公子即刻上山。”

虽然李白在广汉这里读书、习剑,但故乡的寂寞毕竟留不住这位雄心勃勃的少年。17岁的李白要离开父母了。李白这次上山并非为了修仙学道,而是去读书。在李白整好行装,与家人道别之际,李客从书房中取出了一件覆盖着丝绒的东西,交给了李白。

“儿啊,爹知道这几年来,你一直想有一把好剑,如今你手上握着的这把剑就是上好的。”

李白听了大喜,立即拜谢了父亲,取出裹在丝绒里的宝剑,只见这把剑做工十分精良,剑柄和剑鞘都精雕细琢,比当时唐代的普通剑具稍长一些,而剑柄也稍宽,李白的一双大手刚好可以稳稳地握住。

他缓缓地将宝剑抽出,剑身寒光四射,一看便知是世间罕有的珍品。

“爹!这真是把好剑,您是从哪里得来的?”李白急切地问道,语气中难掩喜悦之情。

“这是我特地找来的一位很有名望的铸剑师,花了三年的工夫才得以完成的。它锋利无比,至少在整个广汉是找不到第二把了。儿啊,习武的主要目的只在健身、防卫,而不是用来逞强斗狠,为非作歹,你要切记!”

“爹!孩儿知道,若非行侠仗义,则此剑必不施及于人。”李白一脸神圣地对父亲盟誓。

李白之所以喜爱剑术,也是因为剑道代表了一种侠义的浪漫气息,这种浪漫气息使李白产生了“行侠仗义,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李白将这把剑取名为“日月剑”,将它奉若神物,甚至还曾作诗来咏诵它。

就这样,李白腰系宝剑,昂首阔步地离家向戴天山去了。李白来到山顶,见一位长者立于屋前,李白被这位长者仙风道骨的气度震慑住了,于是连忙迎上前去问候:“李白在此问候高士,敢问高士尊姓大名?仙乡何处?”

那人没有答话,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李白打量,然后微笑着点头。李白不明所以,正要再次开口发问,只听那人突兀地说道:“你来此是何目的,还不快拜师。”

李白一下子愣住了,半晌才回过神来,这位难道就是我想要投拜的赵蕤?只知道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纵横家,却不想竟是如此神仙一般的人物,想到此处,仿佛冥冥之中有股力量在牵引着他,李白没有丝毫的怠慢,当即俯身叩拜:“弟子李白,谨受师教!”

“那你就速速整理行装,跟随老夫去吧!”那人捻须微笑着说道。

这位怪异的长者果真是当时有名的高士——赵蕤。

赵蕤此时已年逾六旬,但他乐观旷达,过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日子,因此面目红润,须发乌黑,看起来不过50岁的样子。赵蕤因绝技和神机妙算名闻天下,但大多数人都是只知其名而未见其人,有许多慕名已久的达官贵人愿意抛弃一切追随他,但都难以如愿。一天,赵蕤听友人说有位富商家的公子对他的才华慕名已久,想拜他为师。

本来赵蕤对这种出身富贵之家的孩子并不感兴趣,但听友人将这位小公子夸耀得如天神下凡一般,于是便同意让其上山来,一来可以看看他是否诚心拜师,二来自己可以亲自相看这位公子的资质。相见之下,赵蕤发现李白的骨骼和面相甚是奇秀,于是当即决定收他为徒。李白自此以后即追随赵蕤隐居于岷山之阳。

李白天资聪慧过人,后天若能加以琢磨和淬炼必能成就大业,这是李白自己和任何与李白有过交往的人都确信的,唯有赵蕤看得清楚,这位年轻人在成名的过程当中,必得经历许多的苦难、打击和折磨。赵蕤爱才心切,他决定助李白克服劫数,指引他一条成仙达道的快捷方式,他相信只要李白按他指引的方向走下去,自可不必经历那些磨难。

奇绝名士大都有些雅癖,而这位纵横家的雅癖之一就是惜字如金。每次谈说都是点到为止,能用三五字交代的,他绝不会多加一个字。李白与他对话时,他往往只是以几个字带过,常令李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李白若是继续追问,赵蕤总是三缄其口,于是李白就得花个把时辰来领悟这句话,但解悟之后,会发觉赵蕤真的是字字珠玑、句句皆至理名言。

赵蕤精于剑术,不但亲自授予李白剑术秘诀,还将剑道与宇宙自然融合为一的道理解释给他听。

“习剑的主要目的为何?”赵蕤问道。

“行侠仗义,惩奸除恶。”李白恭谨地回答。

“‘行侠仗义’之类的借口只能使剑道之术染上世俗的色彩,真正的剑道是把天、剑、人合而为一的境界,如果你能真正领会到我的意思,那你身上是否有剑就并不重要,即使无剑,你也依旧能处处感受到剑锋的锐利和光芒,同时也能同样地让人感受到你身上的剑气。而我们这里所谓的剑气,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霸气、杀气,而是蕴涵内在的一股正义凛然之气。这不仅仅指剑道,也可以扩及诗作文章。”

在赵蕤的精辟解说下,李白开始领会剑道的高深境界,更将它用之于诗赋、练字方面。

如今,剑之于李白真的是变成了纯然的心灵之物,它的功用已经转化成与诗、书、琴、画一样,成为提升他的心灵境界的方式。

赵蕤的另一雅好就是与山中的鸟禽对话。他常独自悠坐于山顶空旷处,忽而引吭长啸,忽而喃喃低吟,接着,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成群的鸟禽被吸引过来,或盘旋于他的头顶,或在他身边啾啾鸣叫。而赵蕤则一面说着一些难以听懂的言语,一面从带在身边的一个大袋子中取出谷粒,向四周散撒,让鸟禽啄食。这样一阵子消磨后他才从容起身,缓步下山。

赵蕤在他住处附近的草庐中饲养了成百上千只的珍禽,它们种类各异,羽毛色彩鲜艳夺目,且饶富灵性,呼啸即来,就掌取食,毫不畏惧人类。赵蕤每日都要亲自喂养它们,而当他云游四方的时候,喂饲这些鸟禽的任务便落在李白和他的师兄吴指南身上。李白也深爱这些鸟禽,他常把自己置身于鸟林中,聆听它们的啁啾,静观它们的姿态,甚至还从中悟出一些文学上的感悟。

在戴天山学艺期间,李白每日面对着青山翠谷、浮云飞瀑,胸臆中原有的那股郁结闭塞之气骤然间都消散无踪了,而山下的那片尘嚣似乎也远在千里之外了。从前那个狂傲不羁的少年之心正渐渐变得清澈平静,他几乎可以察觉到自己的改变。

怀拥着一片宁静,李白除了读书练剑外,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抛掷在漫无目的的冥想上。他可以在一棵苍劲的老松下静坐一两个时辰,或张目凝望、或闭目沉思,陶然忘怀!

在彰明县北,另有一座小匡山,传说,每到深夜,在小匡山的半山腰总会出现一道亮光,就像一盏灯,所以又叫做点灯山。心血来潮时,李白会不辞辛苦跋涉至小匡山,然后在山上小住几日。虽说这两座山上的景致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李白可以在跋涉途中应和着鸟叫虫鸣浅唱低吟,这实在是一件与平日所为截然不同的事,他将这种跋涉视之为能够活跃身心的踏青。所以每在戴天山待上一月或半月,他总要抽时间前往小匡山一趟。

除了练剑、沉思和踏青外,这一时期,李白也尝试地作了不少诗文,由于心境渐趋于平静无为,所以他此时的诗作都偏好宁淡清雅的风格。每当读到陈子昂、陶渊明等这类真情流露、清新不假雕饰而又深刻的诗文时,他才能心领神会地告诉自己:“我要的就是这种可以与天地万物同在的作品啊!”

他素来不喜欢那些浓艳、夸张又虚华造作的辞藻,他更喜欢现在这份闲云野鹤的恬淡。李白觉得继陈子昂之后,以复古的方式革新文风的重任,在当下只有他能担当。而事实上,李白也的确继承了陈子昂的诗歌革命遗志,他将几百年来加之于诗歌之上的那些繁琐的形式、规律击得粉碎,并把南朝以来柔弱华靡的文风扫荡得干干净净,完成了陈子昂诗歌革命的功业。

李白作品的最大特色在于创造了艺术上雄奇不羁的风格,在诗歌的语言上形成明朗透彻的个性。也是个性使然,李白作起诗来不屑于雕琢细微与严谨地安排对偶,他善于运用大刀阔斧、变化莫测的手法来抒写眼中所见、心中所感。于是他总能突破前人的窠臼,一篇篇俊逸舒畅的诗作在他的生花妙笔下清新出炉。他的思想就如同草原上驰骋的骏马,恣意奔放,他具有天马行空的创想,毫无半点矫揉气息。无论是长诗或者短诗,都是他情意率真的流露,因此他作诗毫不费力,信手拈来。

李白在戴天山隐居苦读了三年,这期间他才气渐露,名气渐扬,获得了无数人的赞赏。从小就非常自负的他此时更是信心倍增、雄心勃勃。

可是这种宁静的深山生活却被一群庸俗的官吏搅扰了。当地人盛传赵蕤、李白等人通晓鸟语,道行高深,且能呼风唤雨,支使山中鸟兽。辖区的太守听闻有这样的异人,即不辞长途跋涉之苦,亲自造访,并企图说服他们下山做自己的门客,以期日后为自己所用。

赵蕤一口回拒,要两位弟子送客。太守怏怏不快地离去后,赵蕤将两名弟子召至面前,对他们言道:“你们尚且年轻有为,俗缘未了,应该下山去游历名山大川,增广见识。”

“老师,您随我们一同去吧!弟子愿一生追随老师。”李白不舍地说道。

赵蕤听后叹口气说道:“老夫年事已高,实宜静观修炼,宁静以度余年。而今众人对我颇多传言,唯恐凡人再扰及安宁,所以我决定另觅他处。而两位贤徒俱人中才俊,老夫甚是欣爱,希望日后有缘,再叙师徒之谊。”

就这样,赵蕤封庐下山,开始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李白不忍就此离开,想继续留在此地学习,心中想着,也许老师不几日后还会回来呢。但此时,李白的母亲病重,而父亲也渐渐老迈,他们日日殷切地盼着李白归来。一封封的家信敦促着李白归家,使李白实在无法再安心读书,而且离家三年,他也十分惦念家中父母,于是便整理好行装,偕同吴指南同回广汉家中去了。

月娃身体时好时坏,大夫说是心中之气抑郁不展所致。这也难怪,月娃远离了故土亲人,自从李白离家以后,她又思子心切,再加上不能适应这里的气候环境,终于病倒了。

李白挂念母亲,日夜兼程地赶路。回到家中,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跑去探望病中的母亲。母子见面,不免感怀。月娃看见离开了自己三年的爱子如今已经长得英挺健硕,举手投足间流露着一股豪迈不羁的男子气概,高兴激动之余,月娃禁不住热泪夺眶而出。

在戴天山苦读了三年,李白学识益加渊博,文才大进,而辩才也增进不少。他的话语总能深深地吸引着众人。自李白回到家后,李家人都发现了李白的变化,于是长辈称赞李白的长进,同辈羡慕李白的学识和气度。

李客看到自己的儿子能如此的出众,心中高兴不已,为人父母者还有什么比这更欣慰的呢?

李白也深知自己确有超越常人的不同之处,而他也丝毫不做掩饰,久而久之,便有一股慑人的傲气流露于他清秀的眉宇间。

与爱子的重逢冲淡了月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病情也一日日好转起来。而李白在山中生活的这段时间早已习惯了竹篱茅舍中的粗茶淡饭,虽然他只离开了三年,但自小便习惯了的锦衣玉食的生活如今却令李白感到非常不自在。李白觉得一个弱冠之龄的大男人,整日待在家中,锐气都要给消磨光了。所以在家中待了几个月后,李白见母亲的身体已然痊愈,便向父亲提出出外游历的想法,他很想去感受下这个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

李客看得出来,西域和蜀地都无法牵住儿子的脚步,李白是一只大鹏,他终归要展翅高飞的。于是李客不顾月娃的反对,答应了李白的要求。李客明白,李白自小受了太多的赞赏和称颂,他太骄傲、太自负了,这会有碍他未来的发展。也许出去闯荡闯荡,见识下世面,他能谦和内敛些吧! SbEYR52XAFDdOe6obaGNl9/kMfzS1GpK2Q8mxwyRL/T9pCym0prf2biLRqL6MzH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