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萧关的汉武帝 |
在我国历史上,人们通常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因为,我国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是由秦始皇建立,而由汉武帝巩固下来的。宁夏早期的历史也同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密不可分。
汉武帝(公元前140年一前87年),名叫刘彻,汉景帝之子,是汉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五十多年,占了整个西汉王朝四分之一的时间。统治期间,在政治上,接受董仲舒建议,将“独尊儒术”作为巩固政权的工具,并采用法术、刑名,以加强统治;颁布“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封子弟为侯,以削弱割据势力;设置十三部刺史,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经济上,征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用桑弘羊建议,把冶铁、煮盐、铸钱收归官营;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在军事上,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解除匈奴对中原的威胁,而宁夏地区早期的经济开发正是伴随着西汉对匈奴的战争而开始大规模发展的。
西汉初年,活动于我国北部地区的匈奴民族,正值鼎盛时期,他们趁西汉政权刚刚建立,国力赢弱之际,于千里北疆燃起烽火,给西汉北部边境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公元前166年冬,匈奴单于亲率骑兵十四万人,攻人西汉北地郡朝那、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部)等地,太守孙印被杀,大量牲畜、人口被劫掠,西汉军队十余万众在河套以南同匈奴激战数月余,才将匈奴逐出塞外。汉武帝即位之后,整军经武,十分重视宁夏在对匈奴作战中的战略地位。在宁夏全境大力发展经济,广泛设立苑监,推行以畜养军马为主的畜牧业,从而增强了汉军在对匈奴战争中的军事实力。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拜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数万骑兵从陇西、北地出击匈奴,进军二千余里,夺得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匈奴浑邪王率四万余人归降。第二年,汉武帝迁内地七十余万灾民充实沃野千里的河套以南地区屯田,这是继秦以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的迁徙壮举。这批灾民到达之后,由政府发给衣食、籽种和耕牛,并开挖渠道引黄河水灌溉,开垦荒地,大量种植谷物。随着土地的开发,河套地区的水利事业也兴旺起来,除了引黄河水灌溉农田外,还利用山谷的洪水浇地。今天,银川平原上仍在流淌浇灌这片沃野的汉伯、汉延等许多引黄灌渠,大概就是在这一时间修建而成的。同时,铁器和牛耕也在河套地区广泛使用,耕作技术大为改进。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原先荒无人烟的草甸区,呈现出“冠盖相望”、“谷稼殷积”的繁荣景象。汉武帝时期,河套地区成为北方的重要粮仓,不仅供应本地区军民而且还供给匈奴人食用。就在这一时期,汉王朝从北地郡划出部分地区,设置安定郡,郡治设在高平,就是今天的宁夏固原县。这是宁夏历史上的第一个郡级建制。
汉武帝为了巩固边防,向匈奴显示汉廷的强盛,自公元前112年一前88年的二十五年中,曾六次驱马击剑出萧关,巡视边塞。在巡视过程中,汉武帝对不忠于职守的大小官员给予严惩。他还在安定接见月氏国王派来的使节,接受他们献上的珍兽和礼品。当时的安定郡治高平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通道上的一个重要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