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禅让制和世袭制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刘玉才、阴法鲁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许树安合著《中国古代文化史》一书,他们在书中写道:“传说的尧、舜、禹时期,部落领袖实际已经具有相当于后世国王的权力,只是这一职位还要由各部落首长协商推选,史称‘禅让’。据说尧、舜、禹之间就是经过‘禅让’转移权力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私有财产的丰富和部落领袖权力的增加,权力和财富的继承也被垄断。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把‘禅让’的公天下,变成了传子的家天下,确立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制度(以子继父为世,以弟继兄为及)。至此,国家形态正式产生,中国进入了有史社会。”

禅让制与历史学家的质疑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原始氏族社会里,部落以及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经过集体协商和民主选举产生的,叫做“禅让制”。

三皇五帝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度,曾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也被人认为是华夏民族兴盛的原因,因为有了禅让,才有了贤能的人。但如今一些资料证明了夏前的禅让制度也不是自愿进行的,也有胁迫与私心掺杂其中,史实后人无从考证,全靠片面之词,禅让到底是如何进行的,也无从得知。另外,至于“禅让制”是否真的存在过,在历史上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因为没有事实的考古依据,为此就产生了有关的传说与质疑。

传说中的禅让制

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之中,但其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使帮助为事。尧死后,舜继位,用同样的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禹为继承人。禹继位后,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为继承人,最后族人拥戴禹之子启为王。这种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史称“禅让”。但另一种说法是,禅让制到禹之子启就终止了,他建立了第一个朝代——夏朝。

历史中的禅让制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这些所谓的禅让,都是朝中权臣胁迫皇帝退位,而继承者由于是当政者的臣子,为避免“不忠”的骂名,便打着禅让的旗号,以取得正统性。因此,以禅让而灭亡某一朝代,史书中也多表述为“篡”(如“王莽篡汉”),而若以武力直接推翻某一朝代,则用“灭”(如“元灭宋”),以表明某种价值判断。

例如,据史籍记载,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先后有尧、舜、禹等人,尧的哥哥挚曾是部落联盟的首领,由于他为人“不善”而被罢免,于是大家又推举尧接替了挚的职位,尧晚年寻求自己的继承人时,曾向“四岳”即四个部落的酋长征询意见。

四岳推举舜,尧表示需要先考验一番,后来舜终于接替尧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在征求自己的继承人时,四岳推举了禹,舜表示同意。这些情况表明,当时部落联盟最高首领的继承人,是由各部落酋长共同推举出来的,而不是哪一个人单独决定的。关于具体的选举活动,估计包括事神和事人两方面的内容,所谓事神是指举行一些祭祀神灵的活动,以便取得上天的承认;事人是指继承人通过管理好部落联盟内部的事务,以取得人们的信任和拥护。

世袭制的起源及确立

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项专有权利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其中可分为政治世袭和经济世袭两类。

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的早期都曾出现过世袭制度的统治政权,其中多数为封建世袭制度。是古代爵位、官职的一种传承制度。先秦时代,中国实行世卿世禄的制度,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封邑、官职都是父子相承的。这种世袭的次数理论上是无限的,直到改朝换代或占据这个爵位或官职的家族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为止。

相传禹死后,其子启继位,破坏了禅让的惯例。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部落联盟首领转化为最早的专制君主。启的做法在当时也受到一部分仍坚持“禅让制”观念的部落首领的反对,东方的夷族首领益就曾借此反对启继位,西方的有扈氏也起兵反启,启率兵讨伐,有扈氏战败,为启所灭。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标志着“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被“家天下”的奴隶社会所替代,“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的国家体制,在夏王朝正式建立时已基本形成。

为何禅让制会被世袭制代替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标志着部落分散统治的结束和奴隶制国家的诞生。从恩格斯发表的国家产生的观点来看,国家才是阶级对立的产物,而世袭或者禅让都不过是统治阶层的一种延续方式,所以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但如果从禅让制的利与弊来推断,它被世袭制所取代也是有一定必然性的。

禅让制的有利之处

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称为“外禅”;而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则被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导致朝代更替。在各位君主自愿禅让的情况下,每一次帝王的选拔就都会相应地带来新鲜的血液,带给社会一个新的冲击,促使社会快速发展。

禅让制的弊端

新君主上台,必然有自己的理想社会,他会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发展整个社会,这可能会与前一任君主的政治思想刚好相悖,而且大权还在禅让人手中,新君主需要时间去从禅让人手中拿到权力,改变民众的思想,改变整个社会的发展观,这可能会造成民众滋生不满情绪及社会发展缓慢。因为禅让制度的特点,决定了不会有高度的权力集中,正是因为没有高度权力集中,每一项决议都可能会引起争论,造成了行政效率降低。

另外,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资料的私有化,结果就是阶级的分化,过去各自实力相当而产生的部落联盟最终被某个最强大的部落统一或者控制,所以以禅让制为代表的原始部落共和制度必然被父系社会的权力传承体制——世袭制取代。

知识链接
世袭制的演变

自汉朝开始,官职不许世袭。虽然现实中官职的授予多集中在现有的士族、官僚家族中,也留有某些世袭的痕迹,但是在法律上的由某个家族世代担任特定职务的制度在汉朝还是被废除了。

从魏晋时代开始,世袭被进一步区分为世袭罔替和世袭。前者的意思是世袭次数无限,而且承袭者承袭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后者的意思是世袭次数有限,而且每承袭一次,承袭者只能承袭较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低一级的爵位。

从宋朝开始,出现了爵位不能世袭的现象,类似于英国的终身贵族。

明朝皇族封爵均为世袭罔替,公、侯、伯三等爵亦有可世袭者。

清朝世袭罔替的爵位主要为铁帽子王,其余爵位从世袭递降,即每承袭一次要降一级,但降级若干次(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等)后便不再递降,以此爵传世。 zPhq9Ozr6Qxo5dQ/xASgiPV9TEatqRY6V7l/ZQLlgRLq+4yLcyCjfVNimv4z0Ej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