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生记账一年多攒两万元,美国石油大王约翰· 戴维森· 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会给记账的孩子更多的零花钱,就连大名鼎鼎的“基地”组织都在记账。据美联社、《赫芬顿邮报》等报道,联合国维和人员在北非国家马里发现了“基地”组织的一批收据和记账单,这些文件显示,他们对每笔开支都记录在册:“一个0.6美元的蛋糕、一块1.8美元的肥皂、一包8美元的通心粉、一瓶14美元的强力胶、一把3美元的扫帚……”恐怖分子都记账,看来记账真的很有必要。
所有的理财攻略也都在强调记账的重要性,他们说:“记账是理财的基础”。可是,我们这群生于19世纪80年代、长在新千禧年的女生,是要励志做现代化的财女的,还真忍不住吐槽“记账”这样老土的事儿,这种“逆人性”的事情是不是真的要做?一定要做吗?非做不可吗?
所有记过账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让人挠头的体验。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习惯情况不同,立场也不一样。先说一个身边的例子吧。
S君是舞台灯光师,常年东跑西颠,又爱好情调、追逐时尚,典型挣得多、花得多的都市花样男一枚。后来,做财务的妹妹决心替还未出现的嫂子看住哥哥钱包,S开始向妹妹上缴一部分工资做储蓄。N年过去了,S终于决心安定下来,筑巢引凤,向妹妹要回自己的存款计算房子首付。他看着存折上的数字不禁有点儿失望,说:“不会吧,我觉得交给你的钱没这么少呢?“妹妹当即摔出一个账本儿,每笔钱的进出明明白白,不仅标明时间数目,转账储蓄纪录都有保存。”哼,不想想你妹妹是干什么的,还想讹我吗?”这位老兄的妹妹替别人保管财务有清晰账目,自己花钱也都有账本儿记录,她说:“花钱不怕,但要知道花在什么地方了。”
其实我们记账基本没有机会来应付别人检查,主要还是记给自己看。既然是给自己看,记账这事儿就不是必要的,但搞清楚钱的去处流向和花钱的高峰低谷确实很必要。如果你本身花钱有计划,心中有谱儿就可以不记账,或者在出现特殊支出时记上一笔;而如果你是下面的情况,那么就需要用记账来搞清楚自己花钱的状况,控制无度消费了。
要是“午饭花了23.5元”、“地铁花了4元”、“喝咖啡花了30元”……每一天、每一笔都准确记下来,头三天还能靠新鲜感和强烈的自我驱动支持,一周后发现前一天的零食钱和晚饭钱忘了记下来,现在忘得连影子都没有了,两周后发现不知道该把家里修饮水机的钱归在哪一类,钱包里剩下的钱竟然比账目中应有的余额少了200元,三周后开始产生深深的疑问:这么麻烦的事儿真的有人在做吗?别人都已经在理财界游刃有余,有大把收益了,为什么我还在记账?……使用老办法记过账的人一定都经历过这样“扭曲”的时候,说不定还在心里暗骂一句:老娘不伺候了。
可是“罢工”之后,“月光”依然“月光”。没约束的人还是没约束。我们的建议是:有几种人必须记账。你若是没有下列行为,大可以只记“现金出入表”。
必须记账的人有:
· 经常向父母或朋友借钱。
· 特别高兴或者特别悲伤的时候立刻变为超级购物狂。
· 每月都会把信用卡刷爆,经常分期付款或者只还最低还款额。
· 月月花光工资,常有揭不开锅的时候。
· 身处“奴隶”社会,是房奴、车奴、卡奴。
· 工资涨幅跟不上CPI的形势,花销却有增无减。
· 未来有重大计划,比如换工作、结婚、生Baby。
· 每次乱花完钱之后,都会对自己说“下次一定管住自己”!
记账和爱花钱的人的关系应该等同于戒烟和烟民的关系——总在尝试,总在失败。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记账太琐碎。一天下来难免有些小钱不知道花哪儿去了,每天记账劳心费力,很难坚持。要是拿繁忙为借口,更会对记账没有兴趣了。
二是记账影响消费心情。本来花钱是高兴的事儿,但是一记下来就能看到白纸黑字的巨大消费额,会有负罪感,心情变得烦躁,消费起来也束手束脚不痛快,于是最终放弃。
三是账记了,但对财务状态没影响。看着账单觉得每笔钱都该花,事无巨细的一堆堆数字了无意义,理财从何入手还是不知道。
四是做不到随身带着小本子,又不用记账软件。身边有个极端的情况,有闺蜜因为使用了两年记账软件的网站关闭了,婚后的生活记录统统消失,觉得太受打击,从此不再记账。
说了这么多就是记账不易,而前方的拦路虎多半都是不明白记账的目的,只记流水账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管钱比挣钱重要得多。
钱到底花在什么地方了,有些人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一边烦恼“为什么每个月都入不敷出”,一边一厢情愿地觉得自己花了太多钱在吃喝上。其实很多时候并非如此,记账之后会发现,实际的“餐饮费”并没有那么高。这样即使想从不对的地方把钱省下来,也没有什么效果。
记账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摸清自己的收入和支出的具体情况,然后制定合理的短期支出计划、中长期财务规划。比如,每个月正常的生活费需要多少钱,消费冲动和社交往来是不是占了工资的大半,房贷还款额是不是合理,还有多少钱结余。如果花三个月的时间仔细记录的话,第一个月应该可以搞清楚收支的实际情况,第二个月就可以和上个月进行比较,第三个月则可以掌握平均月花费情况。只有搞清楚这些,才有可能判断应该在哪些地方“开刀”调整,因为这些不是拍脑袋做出的决定。
“月光”其实并不全是挣得少不够花,往往是花得太High了把持不住。通过记账知道花出去的部分哪些是“非必要支出”,哪些花得过分了,提醒自己悬崖勒马。当然,我们不能指望靠这些节省下来的钱变得富有,但至少它能改变我们对金钱的态度,这很重要。我们已经是大人了,学会控制自己是必须的。
方法一:记账APP,抓出“非必要支出”
市面上专为女性订制的记账APP不少,可以挑选适合自己的下载,选择的宗旨是操作简单直观,能帮你培养记账习惯。一般的记账APP都会给出消费的预设分类,比如交通、零食、手机、购物、淘宝等,这样可以省去你自己分类的麻烦,降低记录成本。同时还可以设置预算,超出会自动提醒。手机随身携带,花一笔记一笔,及时性也相对有保证。
需要注意的是,记账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备注哪一笔是“非必要支出”,这样在月底对账时,就能清楚地看到“非必要支出”是否占了自己支出的绝大部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其威力一点儿都不亚于看到支付宝年度对账单,分分钟有要剁手的感觉。网友“小羊的咩咩”用的是“Timi时光记账”,可以在每笔“非必要支出”后加个"!"号警告自己,还可以对每笔开支拍照“留念”,每次看到对账单里漂浮的那个大大的"!"号,感觉都相当刺激。
关于窍门,给你点儿Tips:
(1)可以有选择性记账,比如10元以上的或者20元以上的,根据自己的消费水平来定;
(2)消费完,马上就记录,或者养成保存消费小票的习惯,后续整理记录;
(3)在记录一段时间以后,一定要通过图表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发现问题;
(4)如果自己还是坚持不下来,可以找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记;
(5)要记得同步自己的账目,就算手机丢失,账目也不会丢失。
方法二:账目可以不需要“天天”记
如果你实在没有能力坚持天天记账,可以试试这种方法。
对大部分人来说,每个月的生活费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可实际在记账时,为什么变化又很大呢?事实上产生变动的并不是“生活费”,而是“特别支出”。
这里“生活费”是指每个月都要支出的费用,比如伙食费、生活杂支、房租/房贷、水电费、电话费、网路费、置装费、交际费、教育费、养车费等。而类似家里饮水机坏了,修理的钱或新买一个的钱则属于特别支出,这笔费用是指除了生活费以外的支出,不是每个月都要花。如果靠压缩“生活费”来攒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帮助,关键点还在“特别支出”。只要掌握好这部分钱,就能对整体财务状况有个大致地掌控。
请财女们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对钱变敏感,为下一步投资理财打基础。总得对钱有感觉才能去赚钱,才能建立对风险收益的正确感知,成为理财达人。
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三件事。
(1)掌握“生活费”:坚持记账一个月,大致了解自己的“生活费”水平。
(2)掌握“特别支出”:对“特别支出”进行可能的规划和预判。掌握它们的时间点和需要多少钱,在财务方面做好准备,并仔细记录,在这方面控制花费。
(3)掌握半年收支情况:每年必须检查两次账户,在每年的12月底,将所有的账户余额记录下来,得出数字A,这一年的7月1日以同样的方式把账户余额记录下来,得出数字B,用B减去A,就能知道这半年的收支情况。
本章目标:积跬步才能致千里
要想钱生钱,就要先有钱!罗马不是一天建的,“富二代”的妈也不是一天变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