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治得了病,救不了命”是个铁的事实

“治得了病,救不了命”是句说了几代人的老话,惋惜的是那些最终没能被医学拯救的生命。其实,在“治得了病”前面还应该有“即使”这两个字,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时代,即便医学再发达,人们也还会死于疾病,因为决定疾病转归的不只是医学,也不只是身体条件,还有心理、性格,后者决定你的命。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之前因为慢性肝病出现了肝硬化,按理说,发现肝硬化时,他的肝脏功能还可以,还处在可以逆转的“代偿期”,他的经济状况也很好,对于肝硬化这种富贵病尚可维持治疗。如果他能一直按医嘱休养,多活几年甚至十几年没问题,但他还是很快就离世了。熟悉他的人都说,他的死是命定的,所谓“命”其实就是性格、个性,性格、个性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人们才会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他特别好强,有很好的摄影技术,视摄影如命,身体稍微好点就要出去拍摄。摄影向来是非常耗体力的,在所有职业中,摄影师几乎是最短寿的一类,特别是从事风光摄影的人,一是因为他们的工作环境危险,会遇到不测,另一个原因就是摄影太累,对身体的消耗巨大。肝病是所有慢性病中最需要休息的,因为只要活动,肝脏就要工作。医生甚至嘱咐慢性肝病患者平时多躺,躺的时候脚抬高,这样就等于给肝脏回输血。

翻山越岭拍风光的人,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不断的劳累加重了肝病,这个很有才华的摄影师的生命终止在五十几岁。

他的死让给他看过病的医生惋惜,因为像他那种身体状态,又维持了十年的大有人在,他们的病是相同的,治疗方法也是相同的,而且他比其他人无论是身体还是经济条件都要好,但结局却不同,为什么?性格使然,命中注定。说得残酷点,就算躲过了一次病害,如果他秉性依旧,还会被另外的疾病命中,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所以才会说“治得了病,救不了命”,这个结论是在无奈时才下的。

我们总说“性格决定命运”,在这个因果关系中,是有个大致路径的:性格决定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世界观、价值观,后者会渗透到每个生活细节中,包括吃什么饭,怎么吃饭,在什么心情下吃饭,以什么速度吃饭;做什么事,怎么做事,以什么速度、什么方式做事……以此类推到衣食住行的每个细节,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不那么做,归根结底都是性格决定的。细节决定健康,我们的身体往往是被错误的、消耗性的细节一点点伤到的。

我们靠吃药打针治病的时候,无论哪种药物进入体内,都会有浓度的变化,只有保持在一定浓度,药物才能发挥作用,所以,现在好一点的药物可以制成“缓释”的,一点点地在体内崩解,为的就是尽可能地保证体内药物浓度的稳定。即便如此,一般一天或几天也就代谢干净了,药效也会从高到低,乃至消失。而生活方式每时每刻都在参与生活,影响生活,别看它微小,甚至不值一提,累积起来效果却是惊人的,它的细碎不过是在以化整为零的形式影响生命而已。 kAMCNP3YbA+a5RkFkPx2qYqaTFOAFbfPKhUpAHq391KGQqbSK+bPQAxxKqTtrriK



三 每天多吃一个饺子,一年就会胖出六斤

我认识一个患者,60多岁,因为年轻时抽烟很凶,后来得了支气管炎,由此演变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是眼下中国人高发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类似过去的“老慢支”的后期,这种人每次感冒都会加重,甚至会因此急性衰竭乃至死亡。这个患者就经历过几次,而且多是在冬天,因为受凉而感冒,又因为感冒而旧病复发。

为此,他变得特别怕冷,不敢外出,在家里也捂得厚厚的,结果因为过度保温,免疫力更低,稍微开下窗户都能让他大病一场。医生建议他在避免感冒的同时还要锻炼,特别是耐寒训练。

于是,他想出了个办法。每天晚上临睡前,都要把白天穿的棉毛衫裤换成睡衣,之前因为怕着凉,这个程序都免了,每天脱了棉毛衫裤就赶紧钻进被子里。听了医生的建议,他决定试试,每天睡前把棉毛衫裤换成睡衣裤。一开始只换睡裤,一周后发现自己没因此冻感冒,于是增加到换睡衣,以前是天气好、室温足够高的时候才换,后来变成室温不高的时候也坚持换,他就在每天换睡衣裤的空当中一点点增加对寒冷的接触,这看似是个简单的程序,但他认真地坚持了下来,结果,那个冬天他居然没感冒。第二年,他开始用冷水洗手,逐渐变成用冷水洗脸……随着这个习惯的养成,每年冬天他感冒的次数明显减少,而且即便是感冒,程度也很轻,至少不会引起旧病复发。

他的这个经验让他的主治医生很吃惊,医生也没想到,坚持能有如此的力量。医生向其他容易感冒又怕感冒的患者推广,也屡屡生效。一个简单的耐寒训练,在很多人身上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一定要说它的神奇之处,就是每天的坚持。在这种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身体的免疫功能逐渐强大起来,成了抵御疾病的有力屏障。

与这个例子相对应的是减肥的例子。

很多人总是减肥不成功,又找不到不成功的理由,没觉得比别人多吃什么,却还是总胖,为什么?其实,“物质不灭”的真理放在减肥这件事情上,更是绝对的铁律。总是胖的人,一定要认真计算一下每天真正的热量摄入,他们很可能就是在不知不觉中长的肉。

有人做了统计研究:十一粒花生米,一片多苏打饼干,半个饺子,八个开心果,如果每天你只是多吃其中一种,比如今天多吃一片多苏打饼干,明天多吃半个饺子,连续一年下来,假设你的运动量维持在原有水平上,就可以因此净增体重三斤。

三斤的体重看似不多,但是,每天一片多苏打饼干也不多呀,如果你再放松一点,每天多吃三片多,一年下来就会长九斤,这个分量就明显了。如果你身高一米六,所有人都会觉得你明显发胖了,问你的时候,估计你不会觉得每天多吃那三片苏打饼干是个值得在意的增肥细节。

有句话人们总念叨:“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就是力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都是由小组成的,大分散在每个小的细节中,抓住了细节就抓住了主干,特别是健康这件事。

大家都知道狼孩的故事,一个婴儿由狼带大,他虽然是人,但却显现出狼的特质。按说,基因是非常顽强的,要想改变一个基因,要经过几代生命周期。但是,从小由狼带大的孩子和狼很像,就是因为狼的生活方式重新塑造了他,这种塑造是在每天一点一滴中完成的,积攒起来,力量大得惊人。

有句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其实,这个形容只对了一半,“抽丝”的那半句是对的,因为从生病到康复的过程,是需要器官组织功能的逐渐恢复的。其实,病来的时候也不是如山倒那么迅速,之前都有个类似抽丝一样逐渐演化的过程。比如癌症,癌细胞长成明显的癌,有时候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这十几年间,长多大、长不长都和每天的生活细节有关。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何裕民教授是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他见过很多后悔莫及的癌症患者。其中有一个是很成功的收藏家,一辈子喜欢喝酒应酬,日夜颠倒,最后得了癌症。得了癌症之后,他开始回忆自己这一辈子,他算出来,患癌症前他一共喝了4万瓶啤酒、4万杯咖啡,吃了3650顿洋快餐,后来发现小便有问题,去医院检查,发现是膀胱癌晚期。

到目前为止,医学界已经发现,癌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起因主要是生活方式,基因因素不超过10%,生活方式因素占70%到80%。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才提出,发展中国家民众若改变生活方式,可控制60%到80%的慢性病。 kAMCNP3YbA+a5RkFkPx2qYqaTFOAFbfPKhUpAHq391KGQqbSK+bPQAxxKqTtrri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