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 中医是中国人最终都会选择的生活方式

因为记者的身份,我经常接触、采访西医专家,他们很多都是顶级人物,但他们比普通人更相信中医。这种相信,不只是哲学层面上的,不只是觉得中医的治疗思想更合乎人性,他们更体会到,中医发端于中国传统文化,最能左右和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后者,在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恢复中,是比手术和药物治疗还要重要的环节。

阜外心脑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副主任吴永健,专门用支架治疗冠脉狭窄或堵塞的患者,他的病房和门诊永远人满为患。冠心病患者都觉得,只要找到吴永健,让他给自己做了支架,血管不堵了,人就进了“保险箱”。对此,吴永健始终不认同,他不仅反对多安支架,反对支架必须是进口的,而且强调,安支架只是冠心病治疗的开始,之后的运动、饮食干预比支架还要重要,否则,患者很快还会“二进宫”。

北京同仁医院的翟长斌医生,从近视眼手术引进中国就开始为患者做这个手术,各种世界上最先进的仪器,北京同仁医院都是同步的。近视眼患者大松了一口气:到最后不就是找翟医生拉一刀吗?但每次谈到近视眼治疗,翟医生始终强调的不是新技术,而是手术之后的用眼卫生习惯养成,如果不加注意,经他矫正过的视力仍旧可能下降。

这些医生虽然都有着西医的“绝技”,但谁也没举着救命大旗,大包大揽地把治愈疾病归于最新药物或最先进的手术,他们把患者康复乃至维护康复效果的希望寄托于治疗之后的生活维护,而中医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他们认同的。

人们吃中药时总会问医生有什么忌口,中医一般都是忌寒凉,忌辛辣,忌油腻。人们都觉得,这是中药需要忌,不忌这些寒凉、辛辣、油腻的东西,就会和药物打起来,起反应。

其实,中医的忌口不是针对药物的,而是针对身体的,是你的疾病状态、体质状态需要忌寒凉、油腻。比如你是个阳虚的人,医生给你开了黄芪、干姜驱寒,你一边吃着药,一边继续喝冰水、吃冰激凌,效果肯定不好。这些冰水、冰激凌其实是不会和黄芪、干姜犯冲的,之所以效果不好,是因为你的饮食加重了寒凉状态,温补的药物药力不及了。

也就是说,即便你到了不需要吃药的程度,这种忌口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彻底改善体质、消灭症状,才能以后也不吃药,而这个忌口的坚持就必须融合在细碎的生活里,变成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融合久了,习惯了,也就依从了,这就是为什么说人生病是“三分治,七分养”。

因为无论是药物还是手术,其实都是“健康大厦”的“敲门砖”,门敲开了之后你能走多远,就靠自己的本事了。中医所做的事情,就是在你进门之后继续引导你走正道。

我们听过很多类似的例子,有的癌症患者被诊断为癌症之后,因为没钱或其他原因,自动离开医院,不开刀也不吃药,回家静候,结果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于是人们说这是“自愈”。在这个“自愈”的过程中,患者虽然不吃药,但大多会找个安静的地方,能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吃新鲜食物,放下生病前放不下的事情和心事,还可能会漫步田野山川……如果说这种人的起死回生是远离医药之后的“自愈”,不如说是接近了中医之后的康复,只不过此时的中医养生方式已经化作了他的生活方式,而“恬淡虚无,病安从来”这种观念,贯穿在中医诊疗的始终,甚至比一位名医的一个名方更有价值。

有一部美国电影叫《晃动摇篮的手》,大意是讲一个照看孩子的保姆最终颠覆了一个家庭。一个看似每天围着餐桌、婴儿床转,对大局无足轻重的人,却可以改变生活的根基,就是因为生活的细节和琐碎是最能有效改变生活品质乃至健康品质的,而很多疾病的罹患其实都来自生活细节,是日复一日的积累导致的。

只可惜,这种对中医的回归,或者说从不信到信,往往都要等上了年纪,自己患病或看到别人的生命悲剧之后才会醒悟。而那些始终宣称不信中医的人,要么是错误地给中医定了位,要么是错误地给医学定了位。其实,将自己有限的生命全部托付给任何一门单纯的技术,都是单薄而危险的,不管这门技术是最先进的手术,还是最传统的针灸,都是健康的“身外之物”。它们都不可能像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那样,可以携带终生,也可以受益终生。 sPb750B2O8iCV07JwcPudNJQrC14hOYqOqBuOxfPaae+yBP3Hljanhu1jcn5vOE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