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研究概况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中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界的人际关系研究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于人际关系的研究相当活跃,已经形成了很可观的知识积累。近年来,从关系的视角分析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考虑关系情境来发展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已经成为一个趋势,甚至有学者提出了“关系科学”(relationship science)的概念。学者们从跨学科的角度,对人际关系过程中的生物进化特征、社会文化现象和内在心理历程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达克(Duck)、伯西德(Berscheid)、佛格斯(Forgas)等人编著的一系列著作,可以反映近十几年来的研究状况。

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的人际关系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1997年发表的著作中,达克等人对此前的研究提出了四点批评:(1)往往局限于对大学生的友谊形成和异性恋爱关系的探讨,对其他领域的关系很少涉及;(2)将关系看作包含着两个已定形的、完整的、稳定的、独立的个体的一个静态的、铁板一块的容器,忽视了人际关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也忽视了关系中的个人是开放的、不稳定的、变化的特点;(3)忽视了真实的关系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下运作的,这种社会文化情境规定了一种什么才是正常的、可接受的观点,此观点影响人们对关系的知觉,也影响了研究者对关系的知觉;(4)忽视了社会文化情境对人们建立关系的过程和关系本身的影响。 这个评价虽然是十多年前作出的,但其中反映的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西方心理学以个体为研究重心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关系研究的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的组织行为学者对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在组织行为学者的视野中,人群互动关系包括组织内所有的互动形态,例如组织内部决策的形成、组织设计、领导行为、士气激励、团队运作、冲突管理、人群互动训练等,其核心在于沟通与说服。有效的人群互动关系,可以促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贡献心力,从而提高组织绩效。近年来,人际技能的训练已经成为许多大公司的共同行动,例如,在IBM公司中,每位员工每年平均接受共计32小时的人际互动关系训练或辅导。

(二)中国文化视野中的人际关系研究

“ 关系 ” 是理解中国社会结构的关键性的社会文化概念,是中国人用以处理其日常生活的基本储藏知识的一部分。 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既不是个人本位,也不是社会本位,而是关系本位 ,这一观点明确了关系在中国社会中的核心地位。近年来,对关系和人情的探讨已经成为研究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中心课题。 关系与人情是中国社会特有的本土现象,在英文中没有与它们对应的词汇。在以英文发表的社会科学文献中,“关系 ” 常见的翻译有“personal relationship”、“interpersonal connection”、“particularistic tie”、“instrumental-personal ties”、“networks of personal connections”等。这些翻译虽然都反映了 “ 关系 ” 一词的一些含义,但是它们都没有完整地揭示中国人的关系概念的复杂丰富的蕴涵。 因此,有人建议在英文文献中直接使用 “ guanxi ” 一词。现在,“guanxi ” 已经成为一个专有名词,经常出现在英文学术文献报刊中。

有关中国人的 “ 关系 ” 的研究很多。虽然 “ 关系 ” 是一个比较现代的词,在儒家经典中找不到,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的 “ 伦 ” 指的正是关系。在儒家看来,人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天地宇宙和人类社会都必须处在情感性的群体人际的和谐关系之中 ” 。除儒家之外,其他古代思想流派也都注重对人我关系的思考。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存在着多种人我关系理论模式,如贵己论、不争论、仁爱论、兼爱论、无我论、内外交相成论等等。

从社会和行为科学角度对关系和人情的实证研究是由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创的。这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有:费孝通以农村调研为基础而提出的 “ 差序格局 ” 概念,胡先缙对中国人的面子和中国人的情感的剖析,杨联升对作为中国社会关系基础的 “ 报 ” 的概念的阐释等。这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热门课题。研究者对人情的概念、关系的建立、请客送礼行为、社会关系网络、关系的作用、关系与宏观社会结构的关联等问题都有不少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对关系和人情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理论方面,学者们提出了一些试图揭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规则的理论模式,如黄光国的 “ 人情与面子 ” 模式,何友晖、陈淑娟、赵志裕的 “ 关系取向 ” 理论,杨国枢的 “ 社会取向 ” 理论等。还有学者对中国人的人际互动原理进行了历史探源。在实证研究方面,学者们探讨了中国人的人际苦痛、人际关系界限和不同关系中的交往法则、人际关系的分类及认知维度、人际冲突及关系运作的方法等。

二、人际关系的维度与模式

(一)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

确定人际关系到底包括哪些基本方面是研究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这个问题,中外心理学家都做了相当深入的探索。除了理论上的分析之外,许多学者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情感上的 “ 亲疏”(love-hate)与地位上的 “ 尊卑”(dominance-submission)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dimension)。其他次要一些的维度还有 “ 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前者讲人情,做事因人而异;后者一视同仁)、“工作导向与非工作导向 ” 等。

研究表明,当互动双方在 “ 尊卑 ” 维度上表现出互补性(一方的支配行为引发另一方的顺从行为),而在 “ 亲疏 ” 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行为(如一方的友善引发另一方的友善)时,双方关系比较和谐;相反,当互动双方在 “ 尊卑 ” 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双方都表现出支配或顺从),而在 “ 亲疏 ” 维度上表现出对立性(如一方友善,另一方却带有敌意)时,双方关系容易紧张。

尊卑与亲疏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有非常明显的表现,不少研究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学者对此有很深入的分析。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根据在中国农村的调查研究,提出了 “ 差序格局 ” 的概念。他发现中国人往往以自己为中心,把他人按亲疏远近分为几个同心圆圈,与自己越亲近的,处于与中心越贴近的小圆圈内。人们以不同的交往法则来对待属于不同圈层的人,跟中心越接近的,对他们越好。而且,尊卑有序也是中国乡土社会人际交往的一个特点。

(二)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Alan P.Fiske)综合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研究发现,提出了一个相当系统的社会关系模式。 他认为,社会互动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1)共享(communal sharing):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在家人、亲密朋友等关系中往往遵循这种模式。

(2)权威排序(authority ranking):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如长幼关系、上下级关系等。

(3)对等互惠(equality matching):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

(4)市场定价(market pricing):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本与收益的比率,商业关系往往如此。

费斯克认为,这四种模式是存在于个人大脑中的关系原型,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建构社会关系,决定与不同对象交往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组合这四种基本模式,建构出复杂的人际关系。费斯克还认为,这四种模式本身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文化中都存在这些模式,但是,到底哪种模式占主导,各种模式的应用范围如何,具体的实施细则是什么,则可能因文化而异。

(三)交换关系与共享关系

与上述费斯克的理论关联密切的是克拉克(M.Clark)与米尔斯(J.Mills)的观点。 他们区分了两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交换关系(exchange relationship)与共享关系(communal relationship)。前者强调礼尚往来,讲究平衡与对等;后者关心对方的幸福,讲究需求法则,而且不期望对方做出对等的回报。表3—1是这两种关系的一个对比。

需要注意的是,在共享关系中,人们并非对公平问题毫不在乎。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在共享关系(如密切关系)中感到不公平,可能会相当沮丧。与交换关系不同的是,在共享关系中,人们对于不公平的容忍时间要长一些、容忍程度要大一些。在共享关系中,人们相互信任程度比较高,相信对方不会故意占自己的便宜,认为最后会达到大致的平衡,所以能够容忍一时的不平衡。相反,如果对方立即对等回报,反而会给人 “ 太见外 ” 的感觉,甚至影响关系的发展。

表3—1交换关系与共享关系

三、人际关系的测量

人际关系的测量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一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结构的量度,其二是对个体的人际关系状况的衡量。

(一)社会测量法

社会测量法(sociometry)是由美国学者莫雷诺(J.Moreno)于20世纪30年代最先创立的。它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了解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每个成员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问世之后,社会测量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不少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为这种方法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社会测量法的基本方法就是向群体成员提问题,请他们对其他成员进行选择。成员之间相互选择的情况,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心理联系或心理距离。肯定的选择代表心理上的接纳,否定的选择代表心理上的排斥。其具体程序包括六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测量目的。社会测量法可以了解群体内部的许多信息,例如,群体中谁最受欢迎,谁最孤立,谁最受排斥,群体内部有没有自发形成的小团体,群体的凝聚力如何等等。对于不同的信息,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问题去收集。在一次测量中,我们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因此,测量之前应该明确测量目的,找出测量要收集的关键信息是什么。

第二步,确定测量变量。在明确测量目的之后,我们就可以选择相应的测量变量,也就是确定问哪些问题。例如,如果想测量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状况,我们可以问:“你目前与哪些人关系最好?你觉得跟哪些人较难相处?”如果想了解群体成员在人际关系上的期望或倾向,可以问:“你愿意和谁在一起,首先是谁?其次是谁?第三是谁?”

第三步,确定选择方法。根据测量目的和群体大小等因素,可以确定问题的具体问法。例如,同样是要了解群体成员在人际关系上的期望或倾向,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提问方法:

问题1:列出你最愿意和他们一起工作的三位同伴,第一是,第二是,第三是。

问题2:你愿意与哪些人在一起工作?

问题3:你与每一位群体成员一起工作的愿意程度如何?请对每个人用5点量尺打分,最愿意的打5分,最不愿意的打1分,以此类推。

问题1要求给出确定的人数和顺序,问题2则对人数和顺序都没有要求,问题3要求进行等级评定。在实际使用时,问题1比较适合于人数在30~40人的较大群体,问题2和问题3则既可以用于大群体,也可以用于小群体。

第四步,编制测量问卷。

第五步,实施测量。

第六步,测量结果的统计处理。最常用的资料整理方法有矩阵法和图形法两种,这里就不介绍了。

社会测量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能直观地以数量化的形式表明团体的内部结构和人际间的吸引与拒斥关系。其主要缺点在于信度和效度有时比较低,而且测量本身不能了解人际吸引或拒斥的原因。

(二)人际关系状况的自我诊断

心理学家还开发了一些对个体人际关系状况或人际交往能力进行测量的心理测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1)人际交往类型测验。测量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主动性(题例:我在旅行时经常与不相识的人闲谈)、支配性(题例:我喜欢给别人出主意)、规范性(题例:约会迟到时,我会感到不安)、开放性(题例:我常常能够交上新的知心朋友)等方面的表现,从而确定一个人的交往类型。

(2)人际关系能力测验。包括建立关系的能力、与别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冲突管理的能力等。

(3)不良交往行为的自我测量。所谓不良交往行为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最不受欢迎的行为。例如: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只对自己的事情感兴趣,不理会别人的感受和反应;态度偏激,言辞激烈;言语单调,态度漠然;言语过多,总是抢话说,不愿倾听别人的话;等等。进行不良交往行为的自我测量,可以让个体知晓自己的人际交往习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人际交往。

四、虚拟社区中的人际关系

技术的进步往往会戏剧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从电报的发明、电话的使用、电视的普及,到互联网的迅速扩散,人们的生活都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学习、工作、休闲、通信等方式的最有效、最主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很多人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 “ 虚拟空间 ” 里面冲浪、购物、写博客,与熟悉或陌生的人一起聊天、交易、玩游戏,体验自己的 “ 第二人生”(second life)。调查表明,青少年对于网络尤为热衷,一些青少年甚至染上了相当严重的网瘾。

基于互联网的沟通导致了 “ 网络人际关系 ” 的产生。中外学者对网络人际关系的性质、特征、这种关系对个人行为和实体人际关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很多研究发现,网络人际沟通与实际的面对面交流的一个显著差异是:在网上人们可能无所顾忌,表现出更多不受约束的行为,其中与性有关的对话和行为尤其突出

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匿名性。在网上,个人往往不披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一方面可以减少交往时的压力和焦虑,更加轻松自然,大胆表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情感,可以讨论深层次的问题;另一方面,匿名性也降低了道德约束,使一些人为所欲为,不顾后果。

第二,单面性。网络人际沟通大多通过文字进行,缺乏非言语线索。事实上,在人际沟通中,身体语言、语气等线索往往传递了比言语更多的信息。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可以进行语音和视频对话,但是,这跟实际的面对面交流还是有本质区别。这意味着,单纯通过网络交流,即使双方都以为已经很了解对方,其实还有很多盲区,这可能是一些 “ 网恋 ” 者 “ 见光死 ” 的原因之一。

第三,浅层性。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人际信任对于关系的发展非常重要。而信任需要以彼此的了解和熟悉为基础。在网络交往中,由于上述匿名性和单面性的特点,熟悉和信任很难稳定地建立起来。

第四,随意性。实际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往往是特定的角色关系,甚至是法定关系,受到各种相关的社会习俗和法规制度的约束与保护。但是,网络人际关系往往是随机的、短期的,很少约束,彼此没有责任和义务,要深入发展有很多困难。

第五,自主性。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人际关系是自主形成的,也有不少人际关系是被动接受、无法选择的。但是,在网络上,个人参与哪个虚拟社区、与谁交往都是自主自愿的,因此,网络上形成的一些兴趣团体往往互动频繁,也让参与者享受自由交往的乐趣。

第六,广泛性。实际的人际关系受到时间、空间、社会地位、工作性质等诸多限制,因此,大多数人只可能与身边为数有限的人交往,但是,互联网使地球村成为现实,在网络上,人们可以朋友遍天下,天涯若比邻。

由于上述特点,网络人际关系的性质比较复杂,很难作简单的判断。一方面,一些学者强调网络人际关系的浅层性、随意性,认为这种关系是肤浅的、脆弱的、不健康的,觉得网络上难以建立真诚的、亲密的、稳定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强调网络人际关系的自主性和广泛性,认为网络交往扩大了人们的社交范围,使人们可以与志趣相投的人自由沟通,对实体人际关系是一个有益的补充。除了理论上的分歧,实际调查的结果也反映了网络人际关系的双面影响。 9hwTboSrcAbx3ayEmDxpFmHaBj1urYas60e/5rB/EKc2V73oSzM/NILui9YhM6I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