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家是什么样的人

第二章

如果这些困难确实存在,我们就必须尽量在困难出现的地方解决它们。找找这些问题是出现在生活中、态度上、习惯上,还是性格本身。

你先要知道作家是什么样的人、作家如何工作,也要学会用同样的方式工作,并且要调整你的做事方法和你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这样做是为了有利于朝你选定的目标前进,而不能让这些事情妨碍你。这样你书架上的那些关于小说写作技巧的书,还有那些确立了写作风格和故事结构典范、为同行争相效仿的大师们的著作,对你来说将会有不同的意义,也将对你有更大的帮助。

本书的目的不是要在教授写作技巧上取代那些书。有一些写作指南非常有价值,任何作家都应该拥有。在附录中我列出了我所找到的对于我自己和我的学生最有帮助的那些书目,我毫不怀疑那个书单可以成倍增加。这本书甚至也不是那些书目中的同类读物。这是一本读那些书之前应该阅读的书。如果它成功了,它的成功之处不是教初学者如何写作,而是教他如何成为作家。如何写作和如何成为作家,这是很不一样的。

如何写作和如何成为作家,这是很不一样的。

培养作家气质

首先,成为作家主要是培养作家气质。时下在循规蹈矩的人看来,“气质”这个词本身就值得怀疑。所以我紧接着说的是,这本书绝对不是(所有的想法中没有任何一部分)要反复灌输一种让人疯狂的、放纵不羁的波希米亚式生活方式,或者是要把神经质的、情绪化的异想天开确立为作家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恰恰相反,情绪化和乱发脾气,当它们确实存在时,正是艺术家的个性有了偏差、要误入歧途的症状——这样会导致精力浪费和情绪消耗。

首先,成为作家主要是培养作家气质。

波希米亚原是对捷克西部地区的旧称。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是吉普赛人的聚集地。波希米亚人热情奔放,浪迹天涯。波西米亚式生活方式成为流浪、自由的代名词。

我之所以说“当它们确实存在时”,是因为尽管大多数普通人都相信,傲慢唐突的白痴行为是艺术家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实际上除非亲眼所见,这种行为是不存在的。普通人听说过许许多多艺术家的故事,他很可能相信,一个人一旦以“诗人”标榜自己,这种“诗人执照”就好像意味着其有权利忽视任何一个对自身不方便的道德准则。

情绪化和乱发脾气,当它们确实存在时,正是艺术家的个性有了偏差、要误入歧途的症状——这样会导致精力浪费和情绪消耗。

普通人对于艺术家的看法如果不影响那些立志写作的人就没有关系。否则的话,这会让他们改变自己的意愿和本来比较好的品性。在艺术家的生活中确实有某些可怕的、危险的东西,我们把有些自我意识看成是有害的麻烦制造者。人们之所以对艺术家有那种普遍的看法,原因就在于他们看到太多此类的证据。

真假艺术家

不管怎么说,我们当中只有少数人出身于艺术世家,并能够看到艺术气质的真正楷模。由于艺术家当然会——而且有必要——按照有别于普通行业的标准来规范他的生活,所以,当我们以局外人的视角观看的时候,就很容易误解他做的事情以及他为什么要那么做。

艺术家作为怪物的形象,比如,像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的孩子,或者像受难的圣徒,或者是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等,是19世纪留给我们的遗产,这份遗产相当令人尴尬。艺术家在此之前是正面的、健康的形象。艺术家是天才,他比一般人更多才多艺,更富于同情心,更勤奋努力,更严格地约束自己的品行,很少需要芸芸众生对他怜悯。

天才作家的气质是这样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尚能保持孩童般的天性和敏感,还保有“天真的眼神”,这对于画家至关重要。

天才作家的气质是这样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尚能保持孩童般的天性和敏感,还保有“天真的眼神”,这对于画家至关重要。具有对新事物好奇敏捷的反应能力,对旧事物记忆犹新的能力,好像每一个生命的印迹和特征都是刚刚脱胎于造物之手一样新奇,丝毫不会觉得了无新意而快速将它们归类存档,放入干巴巴的记忆里;对环境变化的感受如此迅速敏锐,枯燥乏味一词对他毫无意义。对于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说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他总是在悉心观察。这种新奇的反应能力对天才的作家而言至关重要。

作家性格的两个方面

但是对于作家的性格培养,还有另一个因素,这对于他的成功同样至关重要。它们是:成熟、没有偏见、温和以及公正。这是匠人、劳动者和批评家而不是艺术家的品质。他必须持续地保持敏感和童真的一面,否则就无法创作出艺术作品。如果艺术家性格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太过偏激因而失去控制,他将创作不出好的作品,或者根本就创作不出作品来。

作家的第一个任务是维持他天性中这两个因素的平衡,将它们协调统一到一个整体性格中。迈向那个幸福结果的第一步是:将二者分开考虑并加以锤炼!

作家的第一个任务是维持他天性中这两个因素的平衡,将它们协调统一到一个整体性格中。

“性格分离”并不总是心理变态

我们都读过不少周日版的“特刊故事”、杂志文章和大众普及版的心理学书籍。所以,对“个性不合群”这类词汇,我们的第一个直接反应是避之唯恐不及。不少读者对人的大脑构成一知半解。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具有双重人格,一定是个不幸的家伙,应该被关进精神病院。或者按照他们觉得最幸运的说法,这是个稀奇古怪、歇斯底里的角色。

然而每一个作家都是具有双重人格的非常幸运的那一类人。正是这一事实使他成为一个让人费解、饱受折磨和喜怒无常的角色,而芸芸众生则会因为自己至少拥有完整人格而自鸣得意。但是认识到你的性格不止一面并不会招来流言飞语和危机四伏。

那些天才作家都开诚布公地承认他们具有双重或多重人格。循规蹈矩的人总是在埋头走路,而天才则神思飞扬。只要天才了解它的作用方式,改变自我、另一个自我或者更高级的自我等等想法总会不断出现。对此,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已经给出了充足的证明。

循规蹈矩的人总是在埋头走路,而天才则神思飞扬。

双重人格的日常例子

的确,天才的双重人格几乎是老生常谈。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这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都很常见。

每一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紧急情况下做事果断、有条不紊,回过头来看却像发生奇迹一样倍感欢欣。这就是 弗里德里克·迈尔斯 用来解释他所谓的天才的行为。再比如,好像第二阵风一般重生的经历:在长久艰苦的磨砺之后,疲倦之气好像突然一扫而光,一种崭新的性格从疲惫的身心脱颖而出,一如凤凰涅槃。一度停滞不前的作品创作又开始妙笔生花,文思泉涌。还有这样一种模糊不清的经历,但是道理与上述相同,那就是:我们在睡梦中做出了决定、解决了问题,过后发现决定正确、解决方案可行。所有这些日常发生的奇迹都能解释天才的行为。在这样的时刻,意识和无意识共同作用,带来了最大效果。它们相互扶持激励、相互加强补充,因此导致结果的行动产生于全面的、综合的、完整的人格,带有权威,不可分割。

弗里德里克· W· H·迈尔斯(Frederic William Henry Myers,1843—1901),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人的个性及其肉身死亡之后的存在》和《科学及未来生命》等。他主要研究人的灵魂是否存在的问题,曾与一些剑桥的同事共同成立“灵魂研究学会”。

真正有天才的人总是习惯性地(或者经常性地,或者非常成功地)在行动中磨砺自己,而具有较少天才的人只是偶尔为之。他不仅遇到事情时这样行动,而且他还创造事件,把他对这一刻的记忆保留在纸张、画布或石头上。就像真实发生过的事一样,他自己创造突发事件,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他愿意策划事件并采取行动,这使得他在那些更内向、更少勇气的同伴中出类拔萃。

真正有天才的人总是习惯性地(或者经常性地,或者非常成功地)在行动中磨砺自己,而具有较少天才的人只是偶尔为之。

每一个想要认真写作的人都能从中得到启发。经常是你正在幻想的时刻,第一个困难才出现。开始这项事业是容易的,只要你喜欢幻想,热爱读书,觉得写出一个短句并不太难——如此等等,在你的意识里就会相信,你已经找到了那个命中注定的、并不是太令人畏惧的使命。

失望的沼泽

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要理解,成为一名作家意味着什么:做白日梦并不难,难就难在把白日梦转变为现实,而且还不能牺牲它所有的魅力;不是被动地模仿别人的故事,而是要发现并完成自己的故事;不是写上寥寥几页就被评价其风格或对错,而是要一段接一段、一页又一页地不断写下去,因为要接受评判的是作品整体的风格、内容和效果。

做白日梦并不难,难就难在把白日梦转变为现实,而且还不能牺牲它所有的魅力;不是被动地模仿别人的故事,而是要发现并完成自己的故事;不是写上寥寥几页就被评价其风格或对错,而是要一段接一段、一页又一页地不断写下去,因为要接受评判的是作品整体的风格、内容和效果。

这并不是一个初学写作的人能够预见的全部。初学者还会因为自己不成熟而担忧,怀疑自己为什么竟然有胆量自认为能写出值得一读的只言片语。像任何一个新演员一样,一想到那些尚未谋面的读者就怯场。初学者发现,他能够按部就班地构思一个故事,但当他需要写作时,流畅的文笔却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当放松对故事的控制的时候,他的故事一下子变得难以企及。他害怕把每一个故事都写得千篇一律;他这种想法甚至让自己思想瘫痪:一旦这个故事写完,他将再也找不到另一个他喜欢的故事了。他将会开始跟时下的名人一样,让自己忧心忡忡,因为他不具备这位作家的幽默,又没有那位作家的独出心裁。他会找出一百个理由怀疑自己,而找不出一个理由让自己自信。他会怀疑那些曾经鼓励过他的人过于宽大为怀了,甚或是太远离文学市场了而不知道成功作品的标准。他也许还会逐字阅读一位真正天才的作品,而横亘在那位天才和自己之间的差距好像是一条巨大的鸿沟,足以吞噬他的希望。在这种状态中,除了偶尔会受到启示,偶尔还能感觉到自己的天赋仍然鲜活而且不时萌动,他会数月乃至数年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中。

每一个作家都经历过这种失望的阶段。毫无疑问,很多有前途的作家,还有大多数从来没有想过要写作的人,回首往事会发现生命并非如此严苛。还有一些人能够在他们失望的沼泽中发现抵达彼岸的途径,有时候靠灵感,有时候靠的只是坚持,还有人借助于书籍和别人的帮助。但是通常来说,他们难以说明他们困境的根源;他们甚至可能会找个错误的理由解释恐惧的原因,认为他们不能有效地写作是因为他们“不会写对话”,或者“不擅长安排情节”,或者“所有的人物描写都太单调”。当他们竭尽全力克服了这些弱点,却发现他们的困难依旧存在,然后他们就会找出另一套说辞进行辩解。有些人因此从写作的队伍中掉队,有些人依然在坚持,即使他们已经到了极不舒服的境地,即使他们觉得再也找不出他们走入困境的原因。

编辑、教师或有资历的作家无论如何劝阻,这类顽强坚持写作的人都不会消失。他首先需要认识到的是:在同一个时间内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其次,虽然他按部就班地进行了学习,但是他采取的步骤是错误的。绝大多数训练作家从事严肃创作的方法——那些技巧和批评——对于他作为一名艺术家的那一部分的无意识来说,事实上是有害的;反之亦然。 但是对一个人性格中的两方面可以同时进行训练,让这两方面协调一致发挥作用。这种教育的第一步是:你自己进行学习和训练时,必须认为你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SPEhmaVVdVdRk8SPAYEI6KkBY9Bcg+ZyiBHcLvMrXhHqwZtY4e7yk0opFcgujaf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