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解决问题的思维:从“我是谁”开始

经常有人这样分享:我亲身试过一个偏方,特别有效,我咳嗽了很长时间,用盐蒸橙子,吃了几天就见效了。

于是很多人转发、收藏、尝试。但有些人会发现,试了也没用。

问题出在哪里?

分享的人并没说错,对他是有效的,但在分享的过程中,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他是什么体质?什么种类的咳嗽?

比如我来分享的话,会是这样:

我患肺阴虚咳嗽一年多,试了很多药和治法,最后发现,化橘红对我有效。如果患的是肺阴虚咳嗽,可以试一下。

这里没有详细解释何谓肺阴虚咳嗽,因为这可以百度得到,而且不存在争议。

适用于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自己。有位朋友自我管理非常严格,做了详细的excel表格记录日程,每周打几个电话给家乡的父母,都有计划有执行,非常细,这事就不适合我这种相对散漫的人。但我会了解这种方法,并且归纳为:适用于某类人群的excel表格管理法。界定非常清晰。

所以,经常有人问我推荐书籍,其实这个通常不好推荐,因为不知道对方的层次、目的,比如有人要提升写作水平,提升写作水平是个宽泛的说法,是想提升公文写作水平,还是文学写作水平?是想应用在职场,还是想要出版书籍?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适用书籍和方法。有的人想让别人免费教,而有的人愿意付费,这样千差万别的事,按照每个人的情况给建议,非常累。在很多情况下,也并没时间去了解对方。

所以,真正的解决问题者,应该是自己。

遇到问题,看到别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先要想到,对方是什么情况,自己是什么情况,是否适用于自己,哪些适用于自己。如果要行动,怎么行动?行动怎么检视结果?

不要奢求别人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应该自己担负起这个责任。很多人并不愿意为所花费的别人的时间而付费,却希望获得与付费同等的结果,这个想法本身不太现实。学会了解自己,从外在到内在,了解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然后根据情况确定解决方案。(比如有人适合穿香奈儿套装,但经济条件还不允许,这就是客观限定条件。)

世界上,最清楚“我是谁”的人,原则上来说,是自己。

所以,请培养这样的思维和能力:

真正的解决问题者,应该是自己。 r0UeftgbQhSdUXx8uE0jskZ5ACr/lPPhm9zmEn992YtpcdtDff09i2dfAGpkEl5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