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由你,只要你悉心观察和仔细回想一下,你就会知道,现实社会生活中任何一件事情,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与“人情”二字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关系。不拘谋职、谋位、谋财、谋事、谋商、谋方便、某好处……事事都要动人情、托人情、拉人情、送人情、还人情、做人情。没有人情难办事,有了人情好办事,大情办大事,小情办小事,人情决定事情,人情深度决定办事力度,这早已经成为一种广为社会人所熟知的潜规则,也是当今社会谋人、谋己、谋发展的铁律。
其实,人们生活在社会上,天天离不开人情,也天天离不开办事。所要办的事不外乎三种:第一种是为自己办的事,第二种是为别人办的事,第三种是为公家办的事。很显然,第一种事大都需要由别人配合,请别人成全,托别人帮忙,搭别人情分,很多人的人情就是这么欠下的;第二种事是由自己出面帮助别人,从而使别人欠下了自己的人情,这其中助人成事之法甚多,或出力,或出钱,或出关系,或出主意———这里面有一把尺子,即“出”多少合适呢?其标准也是“量入为出”的,即别人欠你多少人情,你就会帮助别人使多大的劲,还多大的情;第三种事是公事,按说这种事受制度约束,该办必办,不该办绝不能办,该咋办咋办,这都是有原则、有规定的。其实可不这么简单,有些公事,特别是对个人来说有利可图的公事,或者涉及到个人利益的公事,给谁办不给谁办,先给谁办后给谁办,办多办少,办大办小,办长办短,办近办远,其潜规则都是朝向人情方面倾斜的。没有人情,处处红灯闪;有了人情,路路绿灯亮。人情浅,绿灯闪一闪;人情重,绿灯一路送。这就是中国社会独具特色的人情学。人情就是办事的敲门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重人情重关系的国度,讲究“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之间的来来往往其实就是人情的交换与融通。你曾经帮助过我,我就欠了你一个人情,我一定要找个机会还给你。而凭我的能力和条件帮你办事,则是最好的还人情的方法。依据这样的潜规则,善通人情世故的人特别会做人情:创造机会套近乎,拉关系,铺路子,时不时巧妙地送对方一些人情,而后,当需要对方为自己办事时,又巧妙地将人情牵回来,循环往复,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从而轻松地达到自己办事的目的。
有两句古诗,叫“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这诗的来历就是托人情办事的事。其实,这人情世故也确实符合自然之理,属人之常情。有人情者“先得月”,没人情者难“逢春”。人的本性就是亲其所亲,疏其所远。人都是有私心的,有私心就有偏向。因而这“先得月”和“易逢春”就合常情符常理了。
当今经济社会,人情最重要最常见的表现形式除了互相办事、互相利用之外,那就是“礼”了,即礼物或礼金。常言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而今求人办事则是“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当然,法制社会是反对“走后门,托人情”的,因而靠人情办事也自然不敢大行其道,但背地里却是一条哗哗作响的地下河,从冬流到夏,从古流到今,而且大有流向未来的势头。
人情影响事情,人情决定事情,人情深度决定办事力度。有了人情好办事情,没有人情难办事情。这就是说,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不仅在于智商———靠聪明做事的能力,而且更在于情商———借人情办事的能力。请记住:这两者是助你事业腾飞的双翼。
作 者
2009年7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