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维持着大自然的平衡;人有喜怒哀乐,维持着情感的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冷有暖,维持着世态的平衡。这种种平衡都是天地之间的常态、常规、常理、常情。
《战国策》是写纵横家的书,书中有位声名显赫的苏秦,作者对他遭受的赤裸裸的人情冷暖,刻画得可谓入骨三分,时至今日,也还有警世的作用。
苏秦先是在秦国碰了钉子:“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接下来这个失意者“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回到家以后遭到集体白眼,“妻不下纫,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连番打击让苏先生大彻大悟,开始发奋读书,甚至勤奋到了自虐的地步(锥刺股)。
结果他成功了,受到赵王赏识,“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壁百双,黄金万溢。”幸运儿后来路过老家,受到王侯般的礼遇:“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最夸张的是嫂子,“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像蛇一样匍匐过来,磕了四个头以后长跪不起,请求原谅)真真诚恐诚惶到了极点!面对此情此景,苏秦由不得喟然长叹:“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以忽乎哉?”(唉!落魄贫贱的时候,父母都不把我当儿子,走鸿运了亲戚都开始对我又敬又怕。人活在世上,权势地位财富名望,怎么可以忽视呢?)
读这段文字,让人感到刺骨的冰凉,这固然有夸饰的部分,可是放诸实际生活,也相差不了多少。
记起一句美国人的口头禅“失败者没有资格发言。”(Loser have noright to speak!)
有很多人自我安慰:“我尽力了,努力付出可是没有成功,那也没有什么。”其实不然,现实当中,无论那个努力的过程有多么催人泪下,只要不成功,一样是奇耻大辱!只有成功者的话语才更有说服力,才会得到承认!
古人苏秦明白了这个简单的道理,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去改变现状!活在当下的人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收起怨气,忍受周围的冷嘲热讽,埋头苦干吧!一旦咸鱼翻生,赞美奉承的话语会从同一个人口中传出。
可笑吗?一点也不,因为这就是人性的弱点,这也是所谓的人之常情啊!
人之常情是喜欢接近成功的人、走运的人,而避开失败的人、倒霉的人。这倒未必出于趋炎附势的算计,而是出于趋利避害、趋乐避苦的本能。成功者的四周洋溢着一种欢快的气氛,进入这氛围似乎便分享了他的欢快。相反,失败者即使不累及旁人,他的低沉也够令人感到压抑了。情绪是会传染的。每个人自己的烦恼已经嫌多了,谁又愿意再去分担别人的烦恼呢?
当然,这些人之常情,不包括超出常情的特殊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