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最讲人情的,那么该怎样处理好做事与人情之间的关系呢?事实上人情与做事是不可分割的,人说,人情练达即文章,即:你的阅历多了,人情世故纯熟于心做事自然就一路通畅。至于如何在做生意中与对方处好关系,我国清朝有“红顶子”商人之称的胡雪岩可谓是顶尖的高手。胡雪岩把生意寓于人情之中。这是他做生意的非凡之处。
“钱财账背后的‘人情’向来是比钱财更重要的。”胡雪岩认识到这一点,也受益于这一点。但是,当“钱财账”与“人情账”互为消减的时候,胡雪岩向来是将后者作为第一考虑的,他宁可舍去钱财,留个人情。
对于合作伙伴,不仅要有一笔“钱财账”,还要有一笔“人情账”。让我们来看看胡雪岩是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早在少年时期,胡雪岩就注意人与人之间的“人情账”,他把人情看得比钱财更重要。
还在做学徒时,胡雪岩的一个朋友从老家来杭州谋事,病倒于客栈中,房租饭钱已经欠了半个月,还要请医生看病,此时他没有五两银子不能出门。
此时胡雪岩虽自己薪水微薄,但又不忍心看着朋友困顿无助,就找到一个朋友那里。朋友不在,胡雪岩只得问朋友的妻子,看她是否能帮一个忙。
朋友之妻见胡雪岩人虽落魄,但那副神气却不像倒霉的样子,朋友之妻也是贤惠能助男人的人,就毫不犹豫地借了五两银子给他。
胡雪岩很讲信义,从腕上捋下一只风藤镯子,对朋友之妻说:“现在我境况不好,这五两银子不知道啥时候能还,不过我一定会还。镯子连一两银子也不值,不能算押头,不过这只镯子是我娘的东西,我看得很贵重。这样子做,只是提醒我自己,不要忘记还清人家的钱。”
后来胡雪岩发达,还掉了五两银子,朋友之妻要把镯子还给胡雪岩,
胡雪岩却认为,这笔“钱财账”虽然还上了,但背后的“人情账”却没有还上。他说:“嫂子,你先留着。我还掉的只是五两银子,还没有还你们的情。现在你们什么也不缺,我多还几两银子也没太大意义,等将来有机会还上您这份人情了,我再把镯子取走。”
后来这位朋友生意上遭人暗算,胡雪岩闻讯后出面相助,使朋友幸免于难,朋友之妻再次要还镯子,胡雪岩这才收下。
为了能做成“洋庄”,胡雪岩在收买人心、拉拢同业、控制市场、垄断价格上可谓绞尽脑汁,精心筹划。他费尽心机地周旋于官府势力、漕帮首领和外商买办之间,而且还必须同时与洋人及自己同一战壕中心术不正者如朱福年之流斗智斗勇,实在是冒了极大的风险。他终于做成了第一桩销洋庄的生丝生意,赚了十八万两银子,但在清账后知道参与者分红后,自己不赚反赔时,他断然决定,即使一两银子不赚,也该分的分,该付的付,决不能亏了朋友。
这分、付之间胡雪岩获得的效益实在是太大了,它不仅使合作伙伴及朋友们看到了在这桩生意的运作中胡雪岩显示出来的足以服众的才能,更让朋友们看到他重朋友情分,可以同患难、共安乐的义气。且不说这桩生意使胡雪岩积累了与洋人打交道的经验,和外商取得了联系并有了初步的沟通,也为他后来驰骋十里洋场和外商做军火生意以及借贷外资等,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这桩生意,他与丝商巨头庞二结成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了他在蚕丝经营行当中的地位,为他以后有效地联合同业控制并操纵蚕丝市场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仅仅从这分、付之间显示出来的义气,使他得到了如漕帮首领尤五、洋商买办古应春、湖州“户书”郁四等可以真正生死相托的朋友和帮手,其“收益”实在不可以用金钱的价值来衡量。胡雪岩所有的大宗生意,都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做成的。因此,可以说,在这一笔生意上,胡雪岩的“钱财账”是亏了,而“人情账”却大大地赚了一笔。前者的数目是有限的,后者却能给他带来不尽的机会与钱财。
说到底,赚钱要靠关系,人情有了关系就结成了,那么有了人情还怕没有钱吗?可见,人情的神通多么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