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欠了人情,荒了事情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短”,这就是说,你不管是在嘴上还是在手上欠了人家的人情,在人家面前就没有人家腰杆挺得直。

中国人重人情,讲面子,“滴水之恩必以涌泉相报”,聪明人运用这一战术,“糖衣炮弹”一出手,往往一发命中,而且百试百灵。

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恃才傲物,鄙视权贵,一些达官贵人想索求书画,也被他拒之门外。有位大富豪新居落成,想求郑板桥赐几幅画增辉,一连几次都吃了闭门羹。最后,富豪一气之下,发誓要郑板桥心甘情愿地为他画几幅画。于是,他派手下人四处打探郑板桥的生活习惯和各种爱好。

一天,郑板桥出来散步,忽然听见远处传来悠扬的琴声,曲调甚是优雅。他循声而去,发现琴声出自一座宅院,院门虚掩。郑板桥推门而入,眼前的情景让他大感惊讶:庭院内修竹叠翠,奇石林立,竹林内一位老者,鹤发童颜,银须飘逸,老人正在独自抚琴。老者一见郑板桥,琴声戛然而止,他热情地邀郑板桥入座。两人谈诗论琴,颇为投机。谈兴正浓,仆人捧上一壶酒,还有一大盆烂熟溢香的狗肉,送到他们面前。老者说:“请!”郑板桥禁不住诱惑,又不便推辞,于是不客气地吃将起来。一顿美餐之后,郑板桥发现自己连老人姓名都还不知道,总不能吃完后说声告辞就走吧!然而,又该怎样答谢人家呢?于是,他主动对老者说:“今天能与您老邂逅,实在是幸会,感谢盛情款待,我无以为报,请您找些纸笔,我画几笔,也算留个纪念吧。”老者谢道:“老夫平生喜欢琴棋书画,今天可谓遇上知己了。”于是找来纸笔墨砚。郑板桥画完,问老者名姓并在画上落款。

第二天,这几幅字画就挂在了大富豪新居里,富豪请来宾客,共同欣赏。宾客们原以为他是从别处高价买来的,但一看到字画上有他的大名,这才相信,是郑板桥特意为他画的。

消息传开后,郑板桥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没想到自己贪吃狗肉,竟然落入了人家的圈套。

这种求人办事的原则是:欲取的目标必须暂时隐藏不露,且在未露之前投其所好,先给对方甜头尝尝,待对方尝得高兴了,再顺势把自己欲取的目标提出来。因为对方先得到了甜头,不但心情好,而且还可能产生知恩图报的心理,在这种心理驱动下,很容易答应对方的请求。

法国皇帝路易十四当政期间,挥金如土,穷奢极侈,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路易十四便想向银行家贝尔纳尔借钱。钱当然是要借的,但作为一国之君,总不能在借钱时卑躬屈膝吧?路易十四左思右想,设下一计。一天下午,国王从马尔利宫走出来,和经常陪同他的宫廷人员一起逛花园,他走到一幢房子前停了下来。那座房子的门敞开着,他的财政大臣德马雷正在里面举行盛宴款待贝尔纳尔先生。当然,这桌宴席是事先奉国王之命安排的。德马雷看见国王,急忙上前行礼。路易十四满面笑容,故作惊讶地看着他们说:“啊!财政总监先生,我很高兴看到你和贝尔纳尔先生。”国王又转向后者说:“贝尔纳尔先生,你从来没有见过马尔利宫吧,走,我带你去瞧瞧,然后我把你再交给德马雷先生。”

这是贝尔纳尔没有想到的,他感到非常幸福和荣幸。贝尔纳尔跟着国王到养鱼池、饮水槽、塔朗特小森林和葡萄架搭成的绿廊等处游玩了一番。

国王一边请贝尔纳尔观赏,一边滔滔不绝地说些漂亮话。游玩之后,贝尔纳尔非常兴奋地回到德马雷那里,他赞叹国王待他如此厚意,说他不知道如何报答才好。

这时,德马雷乘机提出了向他借600万元巨款的要求,贝尔纳尔酒酣耳热之际欣然答允。

600万元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路易十四如愿以偿,当然靠的是他皇帝的面子,但也与他的求人策略也有很大关系。话说回来,银行家完全可能历数自己的种种困难和麻烦,以此拒绝搪塞。

但无论是中国的郑板桥,还是外国的贝尔纳尔都陷入了人家为他设的人情陷阱中,也不得不束手就擒了。 5SMjK7HNLrYVAq4Jz2yyGCLkKYlgzKn8sM3DP09TEFQPv/uEhKniQNNScie6brG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