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习惯是孩子通向成功的轨道

有一次,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时,记者问其中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里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学到习惯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习惯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习惯东西要放整齐,习惯做错事要道歉,习惯观察事物要仔细……”科学家回答。

这位科学家的回答换一种说法就是: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这是一个人杰出的基础。当我们翻开一些名人的传记,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工作学习中,都会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正是这些习惯,保证了他们事业的成功。

富兰克林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里,他父亲有17个孩子,他是其中的第15个。由于家里孩子多家境贫寒,富兰克林只读了两年小学就被迫辍学了,到他哥哥经营的印刷所里当学徒。但他从小就酷爱读书,利用印刷所的便利条件,经常通宵达旦、如饥似渴地刻苦读书。在他22岁的时候,他为自己制定了12项做人的原则:自制、慎言、秩序、坚定、节俭、勤勉、诚实、公正、宽容、平静、整洁、忠贞。他要把这些原则变成自己的习惯,因此每天以此来对照自己,以这样的方法来促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富兰克林做到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坚持着这些好习惯,这些好习惯也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

一个人一旦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就会形成他生命里固有的东西,它伴随生命中的每一天。在很多优秀人物的品质里,他们成功的保证,往往都是因为有一个好的习惯。

梁漱溟是中国现代思想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个在哲学、佛学、政治学、经济学诸多领域皆有建树的著名学者。梁漱溟的成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得益于两个好习惯。

第一个就是每一天都学习的习惯。梁漱溟的成才过程是一个自学的过程。他从八、九岁开始自学,直至九十五岁高龄辞世。在近九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以书籍为伴,特别是在奠定其学问基础的青少年时期,梁漱溟孜孜不倦地勤于自学,没有一日间断过。据说,当时他读书看报已经成瘾,以至于“每日不看报,则无异于未曾吃饭饮水。”每天把读书看成是和吃饭喝水一样,才使梁漱溟从一个天资平平的人,变成一个文化界的大师,可以说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二是遇到问题随时解决的习惯。梁漱溟曾多次申明:自己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自己在各方面的知识是被问题逼出来的。梁漱溟自小就有爱思考的习惯,一思考就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可他又是一个处世极其认真的人,凡是在心目中成为问题的,他都不会忽略,总是极力找寻问题的答案。为了找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梁漱溟就大量地阅读各方面的书刊,参考别人的意见,就这样磨出了自己的才气。

梁漱溟天资是平常的,6岁时他还不会穿有背带的裤子,在学校里的成绩也不是很好,梁漱溟的最高学历仅仅为中学,但他后来却能成为令人敬仰的学者。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一个人成长的轨迹,左右着一个人的成败,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良好的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使他终身受益。人一旦养成一种良好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成功的轨道上前行。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养成了爱护图书的好习惯。要看书时,他总是先洗手;如发现书有破损,他会及时地把书整理、修补得面貌一新。爱书就是爱读书的体现,居里夫人从小就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当时波兰人成了亡国奴,但她用自己国家的语言偷偷地学习。不论周围有多吵闹,她都不会分心。对待书的好习惯,终使他们都成了不平凡的人。

加加林有着严谨的生活习惯。在确定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人选前的一周,航天飞船的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20多名候选宇航员中,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进入座舱。这个细节,立即赢得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既懂得规矩,又能珍爱他人劳动成果,于是决定让他执行这次神圣的使命,使加加林成为世界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人像一列火车,习惯就像铁轨,成功就是一个个站点,所以说习惯是通向成功的轨道。职场妈妈必须知道习惯的力量是相当大的,要让孩子养成对自己有帮助的好习惯。因为好习惯是孩子成功的基石,能使孩子从平凡到卓越,培养孩子更多的好习惯,孩子的人生就会因此而绚丽多彩。

职场妈妈教子私房话

一个人一旦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就会形成他生命里固有的东西,它伴随生命中的每一天。在很多优秀人物的品质里,他们成功的保证,往往都是因为有一个好的习惯。 1CKEGw2mAHm6u19RQS6W6y/kyKcoeRkZLVzGvjCdjmUeo7UnVoJ+yl2qrsnbdxW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