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因为利害冲突或其他原因,某个人与你为敌,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如果你针锋相对,必将使矛盾激化、冲突升级,加重双方的仇视心理。即使一方凭借权力或武力压倒对方,那也只能造成压而不服,或口服心不服的状况。最高明的方法是克己忍让,以和为贵,化敌为友。这样,不仅能够消除矛盾和隐患,而且能够获得真诚的拥护者。
古时有一位国王,在领兵跟敌国作战时,遇到顽强抵抗。战争异常残酷,持续了几个月之久。
一次,敌方将领想出一个“擒贼擒王”的计策——派一位武士行刺国王。这位武士骁勇机警、行动敏捷,他躲开岗哨,想通过马棚偷偷进入敌方国王的卧室。不料,国王的马非常通灵,见有异客入侵,便嘶叫起来。这个情况是武士事先没想到的,他拿不准应该杀马灭口、继续冒进,还是脚底抹油、赶紧开溜。
国王听见马鸣声有异,估计出了状况,手持宝剑出来察看,发现了刺客。他一声招呼,卫兵们便蜂拥而来,向刺客扑去。武士知道此番性命难保,想举刀自刎,却已经来不及了,被卫兵们捆得结结实实,扔在地上。
这时,卫士长跑过来,一面向国王自责疏于防范之过,一面请示如何处置这名刺客。国王走到武士身边,厉声问:“你是来偷马的吗?”
武士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含含糊糊答应一声,心里却想:我是来取你性命的,怎么说我偷马呢?
国王对侍卫长说:“这家伙一定是来偷马的。现在是战争时期,老百姓都很穷,想偷马卖钱,情有可原。把他放了吧!”
侍卫长急忙说:“不能放!他明明是来行刺的,不是来偷马的,应该将他就地正法。”
国王说:“他明明是个偷马贼,为什么说他是刺客呢?我看他也是一条好汉,一定是迫不得已才干这种勾当的。把他放了吧!”
侍卫长无奈,只好把刺客放了。
这件事传出去后,人们都称颂国王心胸宽广、爱惜人才。各地的勇士如潮水般涌来投奔他,他的军队实力大增,很快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后来,国王统一了北方各部,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国。这位国王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从古时起,中国就讲究“仁恕”之道,对于朋友自然以仁相待,对于敌人和与自己有矛盾的人,也要善于宽恕,从宽处理,这便是“和谐”文化的真意。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比“和平”更可贵,人与人之间的争吵、欺诈、斗争、迫害,都只是既浪费精神又毫无意义的事情,与其据理力争,不如忍退一步,使对方知难而退,矛盾纠纷自然也就平息了。
然而,有的人一旦觉得有理,便气壮如牛,声高话硬,甚至得理不饶人。其实,这样做别说有理也可能变得没理和失礼,即使是赢了理,也难以赢得人心和人缘,甚至会结下仇和怨。进一步讲,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在被逼无奈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来。尽管理亏,但面对他人的咄咄相逼,也要奋力一搏,不管论理还是论力,有理的一方反而未必能得利,最后大多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如果有理一方能够放下事端,以包容的心态,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一条后路退,事情的结果就会完全不同。对方既然知道你有意容让,必然会心存感激之情,日后有机会,也会加倍报答,至少不会欺人太甚,恩将仇报。让别人留足脸面全身而退,自己也可以全身而退,何乐而不为呢?
“小姐,你过来,你过来!”一位顾客高声喊,指着面前的杯子,满脸寒霜地说,“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一杯红茶都糟蹋了!”
“真对不起!”服务小姐赔着不是笑道,“我立刻给您换一杯。”
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碟边跟前一杯一样,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奶,小姐轻轻地放在顾客面前,又轻声地说:“我是不是能提醒您,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会造成牛奶结块。”
那位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匆匆喝完茶,走出去。有人笑问服务小姐:“明明是他老土,你为什么不直说他呢?他那么粗鲁地叫你,你为什么不还以颜色?”
“正因为他粗鲁,所以要用婉转的方式对待;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大声!”服务小姐说,“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理直的人要用气和来交朋友!”
做人之道贵在和人,和人者人愿与其和。有时理虽在我亦能和气待人,那么再恼人的问题也能“软着陆”。“和为贵”,不但避免了强硬态度对人造成的尴尬局面,也避免了互相之间的情感伤害,同时还充分地体现出当事人化解矛盾的智慧以及包容他人的胸襟。
“以和为贵”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求实准则。“万事求和”是明智者对快乐人生哲理思考后采取的处世态度。很多时候伤害也是一笔财富,“往事不可变,来者犹可追”,以恶言对待别人只会造成更多的敌意,和睦相处,人生岂不更多了一分和谐的风景。可见,和气是一剂息事宁人的良药,能化干戈为玉帛,使怒目相对者与你言归于好,使你行于此世间更多一分欢笑,少一分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