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居家之道唯崇俭可久

字谕纪泽:

八月廿日胡必达、谢荣凤到,接尔母子及澄叔三信,并叔二信。具悉一切。

蔡迎五竟死于京口江中,可异可悯!兹将其口粮三两补去外,以银二十两赈恤其家。朱运四先生之母仙逝,兹寄去奠仪银八两。蕙姑娘之女一贞,于今冬发嫁,兹付去奁仪十两。家中可分别妥送。

大女儿择于十月初三日发嫁,袁家已送期来否?余向定妆奁之资二百金,兹先寄百金回家,制备衣物,余百金俟下次再寄。

居家之道,唯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衣服不宜多制,尤不宜大镶大滚,过于绚烂。尔教导诸妹,敬听父训,自有可久之理。

牧云舅氏书院一席,余已函托寄云中丞,沅叔告假回长沙,当面再一提及,当无不成。余身体平安。二十一日成服哭临,现在三日已毕。疮尚未好,每夜搔痒不止,幸不甚为害。沅叔近患疟疾,二十二日全愈矣。此次未写澄叔信,尔将此呈阅。

八月二十四日

信中这句“居家之道,唯崇俭可以长久”很有现实意义。勤俭持家是文明健康家庭的重要标志。勤俭即勤劳节俭。勤劳是指不要懒惰,要努力劳作,不怕辛苦,尽力多做事。只有凭自己的双手和智慧,通过辛勤劳动,才会获得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节俭是对消费要加以合理节制,不要浪费,不要奢侈。勤俭持家、勤劳致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兴旺的保证。

当代作家刘心武说:“生活的累,一小半源于生存的压力,一大半因为攀比。”“比”的思想无论大人小孩,人人都有,但比什么,怎样比却需要把握。作为家长,要让孩子树立比赛的思想,因为这是比本事,比奋发向上。孩子也要自己努力,多比学习、比文明礼貌,这样才有利孩子的健康。

富贵人家不提,常见一些贫困人家的子弟自从到外读书之后,便出于一种“爱面子”的虚荣,极力攀比奢华,往往自己尚不能创造财富,就大把大把地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对于这种情况,曾国藩这样说:读书是贫寒之士的本职工作,千万不要有官宦人家的习气。

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首先是尊重劳动和从事劳动的人。我们的食物和衣裳,都来之不易,要通过种植者、烹饪者、纺织者的许多劳动生产出来,不能轻易浪费。所以,这段话成为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

北宋著名文人范仲淹,一生为官清正廉洁,勤劳奉公,生活节俭。他出身寒微,但受其父范墉为官清廉,从不奢侈享乐影响很深。他“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从小就立下远大志向,不论贫贱富贵都丝毫动摇不了他的志向。这里仅以两件事来表现他不为贫贱富贵动摇其志,一生俭约的风尚。

范仲淹早年在醴泉寺求学时,家境贫寒,只得每天吃粥度日。晚上,他用少量的米煮成一盆稀粥,到第二天早晨便凝固成块,然后再将粥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没有钱买菜,他便把少许菜叶菜根用盐水淹渍,切碎了就粥吃。后来,被一位南京留守的儿子看到后,便从做留守的父亲那里拿来一些饭菜,送给范仲淹。过了几天,这位留守的儿子看到送来的饭菜已经变质了,还放在一边一点没动,很不高兴,问他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诚恳答谢道:“我并非不感激令尊的厚意,只因我平时吃稀饭已成习惯,并不觉得苦。现在如果贪图这些佳肴,将来怎么能再吃苦呢?”

后来,范仲淹显贵了,仍然“非宾客不食重肉(两份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他依然注重节俭。家人在他的教导下,也衣着朴素,他对家人说:“吾贫贱时,无以为生,还得供养父母。吾之夫人亲自添薪做饭。当今吾已为官,享受厚禄,但吾常忧恨者,汝辈不知节俭,贪享富贵。”范氏子孙个个认真聆听。

儿子范纯仁娶亲之际,范仲淹主张一切从简。当他听说新媳妇将饰以锦罗帷幔时,心中很不高兴,立即传训纯仁:“罗绮非帷幔之物,吾家素清俭,安能以罗绮为幔坏吾家法,若将帷幔带入家门,吾将当众焚之于庭。”最后,范纯仁的媳妇听从了劝告,朴素清简地成了亲。

世界上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珍惜这种创造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这种创造的成果积累得越多,社会就越发展、越进步、越文明,我们才能受益更多。懂得节俭的人才能成大事,成了大事的人要知节俭才能获得进一步的成功。

跟曾国藩学立世智慧

如果你没有钱,而且尚未养成节俭的习惯,那么,你永远无法使自己获得任何赚钱的机会。这看来可能是个悲哀而残酷的事实,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事实”。 Olugl7BQb7NX8QHDfuD00aXzNWbOaleEt52avPQTCxoppmaILY/B4nlTbMgWF63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