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演讲技巧

何谓演讲?演讲就是用声音将思想、观念等,通过语言传达给听众。

何谓技巧?无非就是将社会性、整体性的事物利用声音,巧妙地传达给对方。

所谓演讲技巧,就是以面部语言与情感语言,供用眼、眉、嘴以及颜面肌肉的变化等体现出来,使内容更加丰富。

1. 演讲的开始

经过一番准备后,就可以登台演讲了。演讲的开始是至为重要的,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人研究过这个问题,他们把演说分为导言、立体、结论三部分。由于那时交通不发达,各地都消息闭塞,因此演说的开始往往说一些与本题无关的事,如新闻、问话之类。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节奏逐步加快,时间用分秒来计算,因而演说要适应时代的频率,不能慢条斯理,用喝工夫茶的悠哉游哉来说。

有的演讲者一上台就向听众道歉,用自己不会讲话之类的词自谦一番,实在是一种要不得的陋习。叶圣陶先生地此举过一个例子,一位演说者屁股没坐稳就来一套,说:“今天本来没有什么准备,实在是没有什么说的。”叶先生说:“谁都明白,这其实是谦虚。可是,演说者未免多了一点思考,你说不曾准备,没有什么可说的,那么为什么要上讲台耗费听众大量时间呢?如果没有什么可以说,台上那些长篇大论(或三言两语),算不算‘没有说的’呢?抑或是逢场作戏呢?如说得尖锐,一些连自己也信不过的话,却说来给人听,又算什么品德呢?”

其实,演说者那种“自谦”并非一定出自本心,不过是因循了开场套的陈规,难怪有人一听了这样的开头就说,再讲下去的都是废话了。

如果你真的没有,听众决不会因为你事先这样说便原谅你了,听众花费这么多时间来听你说话,是希望得到一点教育和启发,绝非因为你谦逊一番就可以胡说八道。如果没有,宁愿不要开口;已经准备好了,就理直气壮地讲下去吧。

那种中国式的谦虚不宜提倡。过分的谦虚就是谦卑。

有人说,在听众面前,五秒钟之内就要获得听众的注意力。当然,你要一直保持这种吸引力,是不容易的。而一开始连这种吸引力也没有的话,那么之后就是花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把听众兴趣拉回来。

所以第一段话十分重要,不要等第二段、第三段,而是第一段。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它好像在音乐里给了全篇作品以音调,往往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它。”

第一句讲什么?当然是永远猜不着的谜底,如果真有这种格式,只能害得你墨守成规,因而第一段也只能就演霁本身的内容、环境、听众的等等来决定。这完全取决于演讲者自己,或者是提问式的,或者是号召性的,或者引用名言警句的,或者使用排比句。

人总有好奇心,也许这称得上是天性。这一点演讲者务必要记住。对于一些超出自己想象之外的事物,都有特别强烈的求知欲。因此,针对这种心理,在谈话的开场白中设一些悬念,会格外吸引人。

把一些罕见的问题提出来,也可以获得这样的效果,如:“你知道吗?人可以与海豚对话。”

这一问,立即引起听众的好奇,还会使人大吃一惊:难道没有思想的海豚可以与有思想的人对话么?接着就产生非听下去不可的兴趣。

要开头吸引人,还有一个较好的办法,就是把一些事物向听众展示:模型图片、物件向观众展示,都能迅速吸引全体听众。但展示的实物一要显眼,二要位置有一定高度。否则,后面的听从会因看中清而站立,至少听众相互询问使场内嘈杂不堪。

当公司老总演讲时就可以把本公司的产品,规则图第一些实物展示在公众面前,这会一下子引起听众的的注意力。

在开头向公众提几个问题,请听众帮助其同思考,可以立即引导听众进入共同的思维空间。提出不久,你再把自己的意见讲出来,自然可以使听众格外留神地把你的话听下去。

2. 演讲技巧细说

环境能影响人的情绪和心态。

在演说过程中,充足的空气是极为重要的基本要素。不管是如何动人的演说,或是音乐厅中如何美丽的女高音,都无法使置身恶劣空气中的听众保持清醒。

灯光是影响演说成功与否的另一要素,除非你是在一群人面前表演招灵术,否则,应尽可能让房里光线充足。

记住让灯光照在你的脸上,人们希望看清楚你。在你五官上产生的那种微妙变化,是自我表现的一部分,而且是最为真实的一部分。有时候,这种表现更胜过于你的言语。因此,在你站起来演讲之前,先选定一个能替你带来最有利的光线的地点,岂不是很聪明的举动吗?

千万不要躲在桌子后面。听众希望看到演讲者的全身,他们甚至从座位上伸出头来,希望能把演讲者的整个人看清楚。

一名演说者也应该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背景。在演讲者的后面应该不能有任何吸引听众注意力的东西,在他的两边也不能有任何东西——这是心理学家经过很多实验后得出的结论。

演讲不过是在自己家中与朋友交谈的扩大而已。

一个人置身于一大群人中间时,很容易有失去自我的感觉。他成了群众中的一份子,比他单独一个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人们成为一个整体时,你很容易使他们发生反应;相反的,要使个人有所反应,则比较困难。例如,男人前往战场时,一定会作出世界上最危险及最不顾后果的行动——他们希望和大家聚成一团。

群众!群众!群众!他们是一种很奇特的现象。所以大规模的运动及社会变革,都是经由群众的协助而推展开来的。

如果要向一群人演讲,应该去找一间小房间。把听众塞进一个狭小的空间胜过他们分散在宽广的大厅里。

如果你的听众空得比较分散,请他们移到前排来,坐在靠近你的位子上。你一定要坚持他们移过来,然后才展开你的演讲。

除非听众相当多,而且确实需要演讲者站到讲台上,否则不要这样做。打破一切形式,和听众亲切地打成一片,使你的演讲和日常生活一样,更易被人们所接受。而不要像一个说教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听众。

友善能帮助你消除听众的对立情绪,让别人尽快接受你。

骄傲既然是人性中一个基本的特征,聪明的作法,是应让一个人的骄傲为我们所有,而不是与他作对。如何来做?不妨以友善的方式开始,使他感觉到,我们所建议的与他已经定位的某些事实其实也很相似,这样便会使他易于接受,而不致拒我们的建议于千里之外;这样便会避免相反或对立的意念在他脑海里滋生,以免破坏了我们讲演的效果。演讲者必须让听众明白,和所有听众一样,自己是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来讲的。

然而大多数人都缺乏这种细致的能耐,以便能够与一个人携手共进入对方信仰的城堡中。他们误认为要攻夺城堡,就必须对它猛轰,从正面攻击,把它夷成平地。结果如何?敌意一产生,吊环立即收起,大门紧闭上闩,身披铁甲的引箭手拉开了长弓——文字之争和头破血流之战上场。这般的逞勇,最后总是以平手结束,无一方能够说服对方一丁半点。

在说服人或使人印象深刻的演说中,一定要防止一味想把自己的意念植入人们心里,这样只会使相反和对立的意念不断地滋生。

利用听众的参与让他们感到演讲不只是你一个人的事,他们也有份。

你是否想过,用点小小的表演技巧,便可使听众亦步亦趋地注意着你的每个词。在你挑选听众来协助你展示某个论点,或将某个意念戏剧化地表现出来时,听众对你的注意便会显著提升。由于感知自己是听众,当听众之一被演说者带入“表演”中时,听众们便会很敏锐地感知所发生的事。假使像许多讲演者说的,讲台上的人和讲台下的人之间隔有一堵墙,那么利用听众的参与,便可推倒这堵墙。

有一些办法,可以让听众参与讲演,其中之一便是提问题和获取回答。请听众站起来跟着重复一句话,或举手回答某个问题。让听众表决一些事情,或邀请他们帮助解决一个问题。听众是演讲者重要的合作伙伴,的确,如能使听众参与,你便是把合伙的权利送给听众了。

将自己经验的某部分重新再提,让听众与自己有同感。

心理学家说,人们学习的方式有二:一是练习律,一连串的类似事件会导致行为模式的改变;二是效应律,单一的事件也可能有强烈的震撼力,并造成我们行为的改变。每个人都有过这种不寻常的经验。毋需费时去苦苦搜寻,它们就在我们记忆的表面之处。我们的行为多半受到这些经验的引导。把这些事件逼真地重新架构起来,变成演讲里面的素材,便可把它们变成影响别人行为的好东西。

曾经教导你永远不忘的教训的个人经验,是说服性演说必备的第一要件。利用这种事件,就可以打动听众去行动——听众会这样推理,如果你会遭遇到,他们便也可能会遭遇到,那么最好是听你的劝告,做你要他们做的事。

要把举例作为讲演的第一步,原因之一就是要立即抓住注意力。有些演说者未能一张口便获得注意,多是由于开讲的字句只是些陈腔滥调或支离破碎的道歉,那是不为听众所感兴趣的。“兄弟我不习惯当众讲演”,尤其刺耳。但是许多其他陈腐的开讲方式,不具获取注意力的价值。如数家珍似地细述自己如何选题目,向听众透露自己准备不充分,或像个老师讲课那样似地宣布题目或主题,都是要求获得选择的简短演说中所急需避免的方式。

如果开口讲话,使用的字句便回答了以下问题之一:何人?何时?何地?何事?如何?或何故?你便是在使用世上最古老的获取注意力的沟通方式之一。“从前”是个魔术字眼,它打开了孩童式幻想的水闸。采用这相同的人情趣味方式,你也能一开口就捕捉住听众的思想。

以回答何人、何时、何地、如何刺激听众的视觉想象。

细节本身不具趣味。太多的细节(无关紧要的细节)也会使得交谈与当众演说成为无聊的浪费时间,秘诀是只选用能强调你的讲演重点和缘由的细节。倘若要告诉听众:在长途旅行前,应先检查车辆,那么你的事例中的所有细节,都应是说关于你在旅行前未事先检查车辆所发生的事情。假使你谈的是如何观赏风景,或抵达目的地后在何处过夜,就只会掩蔽了重点,分散了注意。

还应注意的是,将此题的细节隐蔽于具体、光彩灿烂的言语中,却是更佳的方法,可依其发生情况,重造当时情景,使其历历如绘般展现于听众面前。只说你从前曾因疏忽而发生意外,是拙劣的,无趣的,很难叫听众激起兴趣。可是,把自己惊心动魄的经验绘成画面,命名用各式各样的感觉辞藻,必能把这事刻画在听者的意识里。

总之,你的目的是要听众看到你原先所看到的、听到你原先所听到的、感觉到你原先所感觉到的,唯一可能达到这种效果的方法,即是采用丰富的具体细节。

戏剧化描述经验再现的过程,让听众重新感知,跟随你的意念作出模拟反应。

所有的大演说家都会有一种戏剧感。然而,这并非一种稀罕的只能在雄辩家身上找到的特性。孩童们多有这种丰富的戏剧感,我们所认识的许多人都有天赋的速度感,富有面部表情,善于模仿或做手热,它至少是这种无价的戏剧能力的一部分。我们多数人都有某种这样的技巧,只需稍加努力和练习,便能做更多的发展。

重叙事件时,在其中放入愈多的动作和激奋的情感,就愈能对听众造成印象。讲演不论多富于细节,讲演者若不能以再创造的灼热来讲叙,终是软弱无力。你要描述一场大火吗?把消防员和与火焰搏斗的群众所感受到的强烈、焦灼、激奋、紧张的感觉给我们。你要陈述自己在水中做最后掐扎惊恐袭上心头吗?让听众共同感受自己的情感吧。举例的目的之一,便在于使自己的讲演为人们所牢记不忘。只有使事例深印在听众脑海中,他们才会记得你的讲演,及你要他们做的事。我们总记得华盛顿的诚实,是由于樱桃树的事情,已借着韦姆斯的传记而深植人心。圣经《新约》是人们言行借鉴的丰富宝库,其道德操守原则,皆藉富含人情趣味的事例而益显形彰、强化。

明确的行动指示、坚定的信念较之笼统概略的言辞更能激发听众的行动。

重点是讲演的全部主题所在,因此应用力而信心十足地陈述出来。标题的字母特别显著突出,你对行动的要求也应藉口头的激烈和直截而予以强调。

要明确地告诉听众,确实要他们做什么。人们只会去做他们所清楚了解的事情。不要说:“帮助我们本地孤儿院里的病单吧。”这样太笼统,应该这样说:“今晚就签名,下星期天会齐,带领二十五名孩童去野餐。”重要的一点是,请求听众做明天的行动,可以看见的,而不要心灵的活动,毫不含混。另外举例说:“时时想想祖父母吧”,太笼统而无法行动;要这样说:“本周末就去看望祖父母吧!”像这样的句子,“爱祖国”,应改为“下星期二就请投下你神圣的一票。”

不论问题是什么,不论是不是为人所争论不解的,讲演者都有责任使自己对重点和对行动请求的措辞容易让听众了解和行动。

至于要点是应以否定或肯定来叙述,则应该取决于听众的观点。并非措辞否定就一定无效。若是以否定形式要说明一种应该避免的态度,可能比肯定陈述的请求对听众更具说服力。

简单直率的方式显得你是精明强干而胸怀磊落的务实派。

欲使讲演带给听众井然有序、重点鲜明的印象,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在讲演过程中明白地提示:现在自己先讲这一点,接着讲另一点。

3. 演讲的结束

不论做什么事情,结尾总是一个关键。演讲也是这样。

我们应当这样看,好的演讲的终点,也是思维的起点。换句话说,要做到苏东坡讲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有人这样结束演讲:

……上面的就是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现在守凶。

这句话还不算画蛇添足,但是也不能说是好的结尾。因为话讲得太直,太没有余味了。这是非常典型的失败的结束。能给人一点什么思考的余地呢?不能,而且结束太唐突。我们要干脆,但不是唐突。其区别在于,前者不但把话讲完,而且还注意结尾的圆满而不拖延;而唐突是不管问题讲得清不清楚,也不注意结尾要给人留下一个什么样的总体的印象,不作强调,不作必要的概括,也没有高潮,就突然说完了。这好比一位朋友谈兴正浓时突然站立告辞。

当然,说废话的更是要不得了。常常见到这种情况,当演讲者在津津有味地画蛇添足时,听众乒乒乓乓起身离座了,至少是如释重负地吱吱喳喳聊天,混乱不堪。带着这种“乱”的心情离开会场,就冲淡了演讲的效果。

据说一个民族,有个古老的风俗,全体集会时,发言者只准用一只脚站着讲,不管讲不讲完,站不下去就算结尾,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办法。

那么,怎么才能把演讲的结束搞好呢?

把要点作一个总结。

读过《联共(共)党史简明教程》的人都会感到它的编写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每阐述完一个历史时期的事件后,都有一段称作《简短的结论》结束语,在结束语中,作者用非常简炼的语言,把前文最重要的事件简单地罗列出来,然后作一段理论的总结。当全书完成后,又有一篇全书的结束语,对全书作了六点概括。这六点一直被各国无产阶级看成是革命经验的结晶。

这点经验对我们的演讲如何结尾有很大的启发。演讲是口传之事,不消几分钟,我们的话题便可以上天下地,无所不至。听众很容易忘记原来的题目。但往往演讲者忽略这一点,他们自以为不管什么材料,自己谈问题的焦点都一直是集中的,殊不知这些问题已经是本人深思熟虑的、反复酝酿出来的。对于广大听众,只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就难以与演讲者有同样的思维逻辑。因而,在结束时,要把自己宣传的要点概括、总结。一是提醒,二是强调。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有人这样概括说:你开始对听众说,现在将要告诉他们一些什么,然后开始讲述,到了最后,要再次申明,原来要告你的东西已告诉过了。这种结尾可以让听众更加明晰你的要点。

充满激情的结尾,有很大的鼓动力,特别是一些动员性的演讲,结尾讲一段热情洋溢的话,可以使人振奋,使人激昂。如看一场球赛,中场进一球,与临终一分钟前进一球,其结束时的群众情绪是大不相同的。

有位演讲家讲述:“你必须在听众的笑声里说‘再见’。”其含义是用幽默的话来作结尾。

如果注意一下我国相声艺术,都可以注意到每个作品都是以笑料结束的。这对演讲艺术来说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引用诗文来结束,能使听众沉浸在遐想之中,飘然意远,含义隽永。

著名演员赵丹于1979年首都“张志新烈士学习诗歌朗诵会”上作了题为《只要找回当年》的一演讲。他在演讲结束时这样说——

最后,我想念一首诗,结束我的简单的讲话,这首诗是我今天早上十点钟左右才收到的。是我的儿子,我的义子,一个孤儿,一个无父母的孤儿,是已故的电影党员周璇的儿子周作民所作的。(掌声)—诗的题目叫——《你最后的声音》

在中国传统的说书中,用诗文结尾的形式也十分普遍,这种结尾由于用了诗议,意境深远,语言精炼,音韵和谐,给人一种音乐的美感。这种“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的效果沁人肺腑,大大增强了感染力。

这种方法是不容易运用的,它要求在论理上,层层加深。而与全文论证不同的是,这种加深是在较短时间完成的。在语势上要迅速推向高峰,像海潮沿着海滩推进,势如虹、声似雷,最终一触礁石,激起泡沫飞溅。

讲演者不应该漫不经心地伸出胳膊,好像他正要深入水底,也不应该随便乱挥,如同拳击手准备参加奥林匹克比赛做准备活动时那样同自己的影子搏斗。当然,也不应该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手插在兜里,或者两臂无力地垂在身边,似乎萎缩了一样。

当你站在讲台上,要把全身的重量平均地落在两脚的脚趾上,挺起胸脯,两手放在面前的台子上。要用左手指示已经讲到提要上的什么地方。你的外部感官可以提示你的眼睛该看哪儿。另一只手放在纸的另一边,准备好讲完这一页时无声地把它放到一边。

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手势是否起了好的作用,可以注意听众的眼睛。如果他们的眼睛盯着你的手而不是脸的话,那就说明你的手势使他们分心,那就不要再做手势了。

如果你站在讲台上而又没有讲,手势有时可以代替语言传递你的信息。

4. 演讲中的美学意境

演讲是语言的艺术,艺术是美的集中表现,而诗情、画意、哲理的三位一体与其说是演讲语言的艺术风采,不如说是演讲语言的美学境界。的确,演讲语言仅有准确、通畅是不够的,再加上形象生动还是不够的,演讲的语言应该充满诗歌般的情感美、画一样的意境美、哲学那样的理性美。

诗、画、哲鼎立的三足为讲坛支撑起一片蓝色的天空;

情、形、理交织的三环为听众翻转出多重丰富的美感。

情感之于语言就如美丽之于少女,而诗情之于演讲又更像风韵之于少女。如果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列宁),那么,“诗郎诵般的激情,对于任何一个演讲家都是必要的”(李燕杰)。演讲者怎样挥动诗的指尖,去拨动听众心灵的琴弦,从而使讲者的情感产生空谷回音般的共鸣。当代著名演讲家李燕杰同志在演讲中多次引用一首诗:“不管母亲多么贫穷困苦,儿女对她的爱也绝不含糊。我只喊一声‘祖国万岁!’更强烈的爱在那感情深处。”一次在美国为留学生演讲引用这首诗时,许多日夜怀念祖国的学子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演讲一结束,他们又争先恐后地把这首小诗抄在笔记本上。优美的诗句,真挚的情感深深地叩击着海外游子的心扉,拨动他们心灵的琴弦,爱国主义的赞歌骤然回响在演讲大厅和人们的心房。

演讲既是无韵的诗,又是有声的画。不论是抒情,还是说理,都必须具体生动,形象鲜明,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如触其物。再加上讲者和听者的情感共振,主客一体,物我交融,情景结合,从而形成美好的意象,乃至美妙的意境。郭沫若同志在著名的演讲《科学的春天》中是这样描绘“科学的春天”的:“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心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红胜火”、“绿如蓝”的春天可谓繁花似锦,绿草如茵,以此来比喻中国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给人以身临其境春风扑面的感受,加之演讲者用诗人的激情对科学春天的热切呼唤,使整个演讲弥漫着一种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

就像演讲应该有情与景交融的意境美一样,演讲也少不了德和识结合的哲理美,演讲的语言仅有真挚的情感、生动的形象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深刻的哲理。一次没有闪烁哲理火花的演讲,就像一篇没有中心的文章、一件没有主题的艺术品和一个缺乏睿智的头脑。但是,演讲所体现的哲理美,又不仅仅是观点正确、分析中肯和论证严密,还是深刻、新颖,不但说出了别人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而且道出了别人想都没想过的东西。鲁迅1927年2月16日在香港青年会上作了一次名为《无声的中国》的演讲,他依次讲了中国大地上只有打仗的声音、外国人的声音、反对革新的声音,接着要求“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顺势一转要求青年“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因为“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拳拳的忧心,切切的忧愤,酝酿于雷电行空般的思维,喷发于金石铿锵样的口舌;鲁迅以政治家的敏锐,思想家的深邃和文学家的才华,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声处唤惊雷!

诗情、画意、哲理的统一就是演讲语言最完美的美学境界。毫无疑问,这应成为一切演讲者所奋斗的目标,那么怎样在演讲实践中做到三者的统一呢?

演讲离不开各种情感的抒发,而演讲的抒情绝不是那种歇斯底里的发作和飞流直下的渲泄。演讲的抒情最好的方式应是借助客观的形象来再现主观的情感,渗透理性的思维来升华感性的情感。1935年12月毛泽东主席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激情满怀地赞颂了红一方面军长征的胜利,他说:

长征是历史记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为了抒发胜利者的喜悦、豪迈之情,毛主席连用三个比喻,寓情感于形象,并将这种情感繁荣昌盛为对长征意义的概括;接着用一个反问直抒胸臆,又用描写、记叙的方式将前句直抒的自豪情感具体化,促使人们思索工业红军是在什么精神激励下完成这一伟大壮举的。

运用这种以情入手,形象再现,理性升华的方法,要注意:①抒发的情感必须是强烈而充沛,必要时也可直接抒情。②展示的形象以描写、比喻、借代为主,也可间之以记叙。③揭示的意义要突出象征意义,或以情入理、情理一体,或意在言外、引人深思。

如果说演讲是艺术,它就离不开形象性,而演讲中的艺术形象,绝不仅是描写式的再现,它应该是渗透着演讲者情感的一种主客一体的意境,有了这种意境,其哲理意义便蕴含其中了。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又是一个著名的演讲家,他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演讲中这样展示国运的“艰难”的: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千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曲折回环,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展,其经历亦复如是。

形象地描绘,直观地说明,再加上昂扬的气势、激越的情感,给人一种尽管时而境界开阔、时而峭壁逼狭,但江水冲破重重阻拦浩荡而下的崇高美感,构成一种情随景生、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最后由自然到人文,点明“民族生命的进展,其经历亦复如是,”从而高扬出了具有悲壮色彩的“雄健精神”的理性美。

运用以形入手,情感渲染,理性开掘的方式,要注意:①展示的形象须是具体直观,生动鲜明,多用白描、铺陈,且突出景物特征。②抒发的情感一定要与景物类型吻合,或缘景生情,或融情入景。③揭示的意义不宜先声夺人,一般是“形象”在前作铺垫,“情感”在后作开掘。

“形者文之容,情者文之经,理者文魂”,演讲亦如是。一次成功的演讲不一定处处都充满诗情画意,但必须有二三包含哲理的警句,有一二揭示主题的关键段落,整个演讲亦应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其中不乏深刻的哲理,如此,方能进入演讲艺术的美学殿堂。

运用以理入手,形象衬托,情感激活的方式,要注意:①揭示的哲理语言要精炼而流畅,含义要明朗而深刻。②展示的形象一般不宜铺陈,选取一二含义丰富的物象起好衬托作用则可。③抒发的情感既要与形象的含义有关,又要同揭示的哲理一脉相承,切忌“情”与“理”的分离。

诗歌、绘画、哲学的沟通之处就是演讲语言的美学天堂;

情感、形象、思辩的交融之时就是演讲艺术的美学春天。

5. 演讲中的双向思维

双向思维是从相对或相反的两个角度认识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它是辩证法在演讲中的具体运用,并贯穿演讲全过程。如果把演讲智能结构化作花朵的话,又向思维能力就好比花朵的花心。纵观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演讲,无不闪烁着双向思维的光华。因此,对它在演讲中的运用问题应作认真研究。

那么,双向思维用于演讲有哪些特点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退有进,欲伸先屈

要使演讲取得好的效果,就不能作“直头布袋”,有退有进,欲伸先屈更能造成情感波澜,抓住并感染听众。

(2)左提右挈,对比成趣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毛泽东也指出:“有比较,才能鉴别。”对比术这种双向思维用在演讲中可表现为纵比、横比、不同领域的对比等。用得好,可起到鉴别剂、催化剂作用。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把“国之老少”同“人之老少”作不同领域的对比,为更有力地说明自己的观点,他又把老年人同少年人作横对比:“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用11组对比句形象说明了“人固有之,国亦宜然”的道理。在《教育家的自家田地》中,为了阐明“乐哉教育”的观点,更是左提右挈,多处设比。他把“诲人的快”同种花卉的快乐作比,将“东边邻舍张老三”如何升官发财,“西边邻舍李老四”如何出门坐汽车,同教育家钱少、吃不饱、弄不好要挨骂作比,接着又把那些人物质上的享受同教育家“精神上的快活”作正反对比,比出了教育者的乐趣和信心,令人由衷叹服。

值得注意的是,对比要有明确目的,并要从本质着眼,可比者比,应比者比,不能“风马牛不相及”。

(3)重“弹”轻“点”,详略得体

双向思维虽是从相对或相反的方面认识和反映事物,但并非主次不分、轻重并举。为了让听众接受并理解演讲主旨,应当如弹奏《十面埋伏》那样,重“弹”轻“点”,轻重为之,主次为之。切不可平均用力,像开中药铺似的甲乙丙丁罗列。

(4)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演讲是口头表达,听众理解它全凭听觉,要使演讲人耳入脑,有吸引力、感染力,就不能忽视语句的变化。邵守义在《演讲学》中指出:“一个欲想成功的演讲者,应该调动起一切不同的句型,巧妙搭配,就像一个高超的琴师一样,弹动不同的键钮,奏出一曲优美动听的乐章。”而语句的长短搭配、整散结合就是形成这美妙乐章的不同音符。

整句,是指整齐的对偶句和排比句等,这种句式结构相同、整齐匀称,讲起来富有节奏感;散句,指不受字数、韵律的束缚,表意上不拘一格,可自由运用的句式。演讲中光用整句会显得干巴、做作;光有散句就会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只有整散结合才能使演讲语言产生斑斓多姿的错落美、音乐美。

(5)台上台下,交流呼应

要获得演讲成功,还取决于主观与客观两个因素完美的结合,这种结合必须借助双向思维才能完成。演讲者同听众是矛盾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俗话说“孤掌难鸣”,演讲者如果只顾自己、一厢情愿地在台上唱独角戏,听众就会不买帐。为此,演讲者除了设法用语言、表情、手势等方式同台下听众交流呼应外,有时还要设身处地地现身说法。

当然,用这种思维方法要注意演讲者与听众在职业、年龄、思想状况方面的不同,差别太大不宜使用这种方法。

双向思维在演讲中可涉及多方面,上述以外还有声音的抑扬、布局的分合、语速的缓急等方面。总的来说是要讲究辩证艺术,使演讲呈现出对比美、波澜美、错落美,增加演讲的吸引力、感召力、说服力。

6. 演讲中思路的激发

谁都知道,演讲时只按讲稿照本宣科,一定会失去听众,因为他只“讲”(实为读)而不“演”,无法调动听者的情绪从而达到共鸣。演,主要指情绪调动下的表情、神态、动作及至音频声韵,而这一切都需要有在不受讲稿拘囿下的灵活思维和清晰思路。面对听众,如何在现场激活思路呢?

(1)扣一词而发挥

好的演讲,能抓住听众心弦的演讲,主要靠中心的明确、内容的实在和环环相扣,至于形式方面,都得服从于此。

(2)引一言而发挥

每个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取成功之果的。事业如此,演讲亦不例外。引名言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其实依据自己讲的中心,引名言而发挥,也可于“疑于路”时“柳暗花明”。记得我接管一“农村班”(城市中学从农村招拔尖生)时,第一次主题班会“相信自己”的开头语,我即引用台湾著名歌星赵传的“我很丑,但我很温柔”这一传诵一时的名言:“赵传说‘我很丑,但我很温柔’,我要替各位说——‘我很土,但我很充实’,‘充实’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提一纲而各目张,此次班会,鼓舞了士气,打消了他们在城市生面前的卑怯。

引言的方向性十分明确,既围绕中心又展开一层,展开是为了回归(中心)。如有一篇《留得亲情在人间》的演讲两次引用名言,都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将若干个事例统摄起来。第一次引用徐志摩的话:“幸福就是不离开母亲抚育的孩子,不论你远走他乡,还是飘泊天涯;不论你是一条宁折不弯的硬汉,还是一个不让须眉的强女,父母永远敞开双臂欢迎你。”以下列举转战世界各地的体操名将陈翠婷扑向妈妈怀抱的情景,就引言而联想事例,以事例而印证引言,相得益彰,说理明白。再引用成吉思汗的名言,“世上只有一个最好的女人,便是母亲”,再举朱自清、岳飞、孔子、孟子等中国历史名人都熟悉的父母之爱并力图报答的事例,相辅相承,为言列事。

(3)设一问而发挥

演讲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思维的“短路”现象,这时,可通过“设一问”的方式从中挑一个话头——当然以不偏离中心为准。设一问,顿一顿,可以舒缓演讲的节奏,调整紧张状态下的演讲,并得以观察听众的反应,以便有针对性地展开。

(4)设一喻而发挥

鲁迅先生的演讲还带有他的杂文风格,特别是设喻上,可以说是尽情发挥,维妙维肖,鞭辟入理。如他在《老调子已经唱完》的演讲中,针对香港青年正在被西方同化的现状,用“软刀子”的比喻,把中国封建旧文化这一“老调子”的腐朽性揭露无遗。请看其中对这一比喻的发挥:

“……然而古老东西的可怕就正在这里,倘使我们觉得有害,我们便能警戒了,正因为并不觉得怎样有害,我们这才总是觉不出这致死的毛病来。因为这是‘软刀子’……

中国人倘被别人用钢刀来割,是觉得痛的,还有法子想;倘是软刀子,那可真是‘割头不觉死’,一定要死。

我们中国被别人用兵器来打,早有过好多次了。例如,蒙古人满洲人用弓箭,还有别国人用枪。……现在也的确常常有人说,中国的文化好得很,应该保存。那证据,是外国人也常在赞美。这就是软刀子。是钢刀,我们也许还会觉得的,于是就改用软刀子。我想:叫我们用自己的老调子唱完我们自己的时候,是已经要到了。”

作者分三层发挥:①“软刀子(古老的东西)的要害在于“觉不出这致死的毛病来”;②比较说明“软刀子”的危害;③举例比较说明“软刀子”的危害,进一步从反面强调“老调子”不能再唱。有层次的说理得力于对比喻的发挥。

(5)逆转式发挥

这可分整体逆转和局部逆转两种。如有一篇(遇不怀才的时候)的演讲,演讲者在摆了一些“怀才不遇”的青年人的碌碌无为表现后,多次逆转发挥:

“怀才不遇是时代的不幸,遇不怀才是个人的悲哀。〔以下又一逆转:由遇而不遇〕然而,孔子不遇,一代宗师的名位无人敢替;屈原不遇……

〔以下再一逆转:由不遇而遇,回归正题,发挥至末〕遇不怀才的时候,要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不是怀才不遇,而是遇不怀才……”

在一次升旗讲话中,列举大量前辈壮烈功业之后,来了一个局部逆转,联系在场学习实际而谈:“有部台湾电视剧叫《如果有来生》,其实,来生是没有的,重要的是今生,把握现在,从眼前做起……”

逆转,可使听讲者有峰回路转之感,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始而愕然,终而恍然,这不也能激起场内的波澜吗?事实正如此。

此外,还有运用相关概念发挥、联系自身发挥、联系现场发挥、联系社会热点发挥、道理自明,不再举例。灵活用之,演讲思路自然会如春涛排壑,岂可遏抑?

7. 演讲中新的主题

这里所说的“新”,就是演讲的主题、材料乃至表达要有新意、有创新,正如邵守义教授之所说:演讲者“应该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以其先进、新颖的思想去启迪听众、武装听众、引导听众登新思想、新文化、新技艺的高峰”。那么,演讲如何才能“新”,“新”又在那里呢?

即在前面某演讲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当然,他要同前人的说话方向一致),加以进一步开掘、发展和完善,从思维的深刻中求得一“新”。换句话说,就是去讲别人没有讲透的话。

前几年,我国青少年中爱国主义的演讲颇为普遍。但相当多的演讲者曾不厌其烦地去颂扬我们祖先的“四大发明”,并且在祖先的荣耀上大呼号子:“爱我们的祖国吧!”如此等等,令人“倒酸”。而有一篇《再谈“四大发明”》的演讲,味道就好多了:

过去我也经常讲,我国有“四大发明”,并且以此自豪。然而今天,当我再讲“四大发明”的时候,我的心跳了,我的脸发红了。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以其超人的智慧搞了“四大发明”,为整个人类社会做出了他们的贡献。我有时问自己,几千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子孙们又搞了几次大发明呢?难道我们成天在祖先“四大发明”的功劳薄上,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地炫耀一番就是爱国了吗?不,这不能证明是爱国。真正的爱国者。80年代的青年们应当学习祖先们的发明创造精神,我们要搞出“十大发明”、“百大发明”,为祖国和人类做出最大的贡献,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你看,前后都是同一主题,但后者论述得多么深刻、新鲜!

“继续深掘”求新,不仅仅要求演讲者不能只看到事物表面现象,而应想到它深含的本质。更重要是,要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透过事物的外象,抓住本质,使自己演讲中的思想、观点、见解比前人更深一步,以此创“新”。

即不蹈前人“旧辙”,虽然主题并没有两样,但是别具匠心,另辟蹊径,在独特的思维中求得一“新”。换句话说,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道理,说出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前些时期,谈教师清寒,为教师呼吁“粮草”的演讲很多。但是不少同志,不是家居“八平米”,就是“每月65块”;不是“挪用教育经费大吃大喝”,就是“体弱多病无人管”……尽是人们耳朵听起茧子的话了。

可有一位演讲者却开了个“生面”,从另一个没有人注意和探过的角度立足放眼:

有一天,我要到自由市场去买东西,刚要去,一位同事说:“你快把校徽戴上。”我莫名其妙地问:“戴它干什么?”他说:“戴上校徽小偷都不偷你。”

这位演讲者话语刚落,全场掌握雷动,喝彩声四起。他别出心裁,独辟蹊径,更生动、更传神地刻画了“臭老九”的形象,更准确、更有力地说明了老师生活的“清苦”。

实际上,演讲是生活、社会的反映,而其中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演讲者可以从某一事物出发,去寻求与此在某一方面的类比之处或相关之处,从类比的思维中求得一“新”。即去看别人没有看到的关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哲理。

演讲《做一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可谓这一创新之法的范作。在人们的心目中,孙悟空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形象:长着一身神奇的毫毛,随便拔一撮,吹一口气,就会变成无数个“孙悟空”。作者曾有“如果我是孙悟空,那该有多好”的梦想。然而对“旧梦”的真正认识,是在她进师范学院前一天,当妈妈送给她一个装满学生来信的匣子的时候:

……这些信的作者都是妈妈用心血和汗水哺育过的学生。读着这一封封来信,我的脑海里水断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剪影:翻涌的麦浪,飞溅的钢花,奔流的石油,拔地而起的新楼……忽然,我产生了一个联想:我的妈妈不就是那个会分身法的孙悟空吗?她把自己的知识和心血都灌注在学生身上,她生命的能量不就同时在她学生的身上延续、扩散了吗?在几平方米的斗室里,在八瓦的台灯下,在三尺高的讲台上……妈妈把一个人的智慧变成几十、几百、几千人的智慧;把一个人的美德变成几十、几百、几千人的美德;把一个人的贡献变成几十、几百、几千个人的贡献……难道说,妈妈的本事比不上孙悟空吗?

演讲者由会“拔毫毛”的孙悟空,展开丰富的联想,类比出了“传智慧、美德、贡献……”的妈妈——教师这“值得”的圣业,让人颇觉味新。最后,到了演讲的最高潮时,她作了近乎呐喊的升华:

同学们!我们这个学校,就是一个培养孙悟空的地方;我们这些师范生,就是未来的孙悟空。庆幸我们的选择吧!为能继承母亲的事业,为我们是一名光荣的师范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吧!让我们把自己的全部能都转化成功能、势能、热能、光能、原子能,让我们去冲破物理学上的那个能量守恒定律,使自己的能量在转化中增长,增长,无穷地增长!让一个齐天大圣变成无数个齐天大圣吧!

这是何等富有新意。尽管这篇演讲已逾十年,今天当我们再次捧读时,仍然散发着新颖的光采。

总之,要“新”,必须在演讲中贯注自己的独特感受、独立思考、独到评价。对于那些人们认为“当然”、“完美”的事物和立场观点,一方面要勇于进取、掘新;另一方面则要敢于怀疑、反驳。

8. 演讲中的反喻义

演讲作为一种现实的信息交流活动,无论是演讲构思角度还是表达方式,一般都要符合人们的情感习惯和思维定势。然而,为了获取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中,演讲者也可以置听众正常的思维定势和理解意向于不顾,有意反其常而行之,这就是演讲的“反弹琵琶”。实践表明,恰当地运用反弹琵琶技巧,往往能够使演讲内容更具有新异感和吸引力,引发他们强烈的关注心和探究欲,从而收到独特表达效果。

下面,笔者结合演讲实例,介绍几种反弹琵琶技巧,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反“常态”所谓常态,是指演讲者通常保持的某种形体态势,它包括服饰、容貌、表情、动作等习惯性体态。倘若演讲者一走上讲台,有意来个反“常态”,就必然会造成一种令人兴奋的信息刺激点,触发听众的新奇感,从而对演讲发生兴趣。例如,一位演讲者参加某文学聚会,一反常态地将头上的每一根头发染成了黑色,他说:

为了参加今天的这个文学活动,我昨天进行了一点小小的美容,破例地染了发……

(方英文:《把美和愉快传染给别人》)

对于一个一向毫不在意自己两鬓白发的人来说,第一次染了头发突然出现在讲台上,无疑会引起熟悉他的听众的诧异,这诧异很快转化为一种关注,使听众对演讲者的一反常态产生了兴趣,从而聚精会神地听讲。因为大家实在很想知道他染发的原因。正是在听众的这种特殊的心理期待下,演讲者讲述了自己“在有限而微小的范围内给人以尽可能多的美感和愉快”这一高尚的染发动机,进而阐发了他对文学的理解:“文学所抒发的是人类对美的最精粹的追求。”这样以反“常态”的方式吸引听众,引发讨论,揭示主旨,十分巧妙而又自然。

反“常情”所谓常情,是指于常人普遍具有的某种情感。这种共有的情感是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也是演讲交流的心理前提。然而,由于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在某种特殊场景中也会出现违反常情的现象。倘若演讲者敏锐地抓住这种现象进行反常表现,往往能够收到独特的表达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幼师培训班毕业典礼上讲话,就感受到了一种与现场气氛不协调的反常情绪,他说:

刚才你们都领到了红灿灿的毕业证书。苦熬数年,能有今天,不容易啊!你们应该高兴。但是我发现,你们拿着这盖上教委钢印的毕业文凭显得很沉静,和今晚联欢的气氛不很协调。

(应天常:《请原谅我的偏见和误解》)

是的,领到毕业证书,这对于为此付出代价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件应该高兴的事情,然而演讲者却体察到了她们显露出的那种与联欢气氛不协调的沉静。这似乎不合常情的表现,经演讲者点明,一下子就触发了现场听众的关注和期待,因为她们多么想听一听教师对自己心理情感的分析和评价啊!接着,演讲者真诚地指出:“你们分明是沉静地想到:毕业意味着站在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这样阐述,不仅揭示了这些幼师毕业生崇高的精神境界,而且深化了演讲的主题思想。

反“常理”所谓常理,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被人们普遍认识和领悟的道理。这种常理,演讲者无论是叙述还是议论,是要力求符合。然而,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演者有意违反常理,也往往能收到启发思考、强化印象的表达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省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上致辞,就采用了这种反常表现手法。他说:

同学们:你们是新进机关的年轻一代干部,今天我理应向你们表示祝贺,但是好话太多会使人忘乎所以。为了国家大业,也为了你们自己,我今天想“反其道而行之”,还望各位谅解。

(蒋晓何荐:《最深切的祝福》)

的确,按照常理,面对台下培训班的一批新进机关的青年干部,演讲者首先应当表示祝贺,然而,这位老师一开讲就公开表示自己“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图,这就是使听众在惊异中精神为之一振,因为他们很想听听老师如何“反行”。

反“常言”所谓常言,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引用的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言论,它包括谚语、成语、格言、警句等等。这类常言概括性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不过,这并不能说明所有常言揭示的都是绝对真理,倘若演讲者善于运用求异思维的方式,从反而审视某些常言,就能够发掘出它与一般引用意完全不同的相反义。例如,在商品大潮席卷而来的当今社会里,不少人改行跳槽,以“下海”为时尚,而那些坚守本职岗位默默奉献的人,却被斥为胸无大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位演讲者有感而发,做了一次令人耳目一新的演讲。他: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来批评那些在工作中得过且过的人。工作得过且过,极不负责,因而应该批评,可这一成语的意义着实冤了那些撞钟和尚。其实,和尚撞钟正是他忠于职守的表现,不但不应指责,而且应当大力提倡。——(王海伟:《也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显然,演讲者针对一句常言,从完相反的角度进行了新的阐释,开掘了深化了演讲主题,给听众以新的启发和教益。

反“常识”所谓常识,是指现实生活中一般人都能掌握和具备的普通知识。这种常识,演讲者一般都不应在演讲中违背,除非他为了获取某种特殊效果,以此作为批弹琵琶的技巧并在实际运用中突出和强化它的激疑性和思辨欲。例如,一位演讲者做题为《1>3》的演讲,他将题目写在白纸上向听众展开之的这样讲道:

看到这个题目,怎么样?很荒唐吧!是的,单从数字上说“1”是所有自然数中最小的一个。可是,我说任何数字离开了具体事物只能是枯燥无味的数字游戏,只有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有实际意义。

(周乐彬:《1>3》)

不言而喻,任何人见到这个讲题都会觉得荒唐,因为1和3相比哪个大,这是小孩都懂的常识。演讲者别出心裁地以一个违反常识的错误不等式作为演讲题目,一开始就激起了听众的极大惊疑和关注,正是在这样一种最佳受讲心态下,演讲者从此“不等式出发,展开了阐释和论述,逐层深入地揭示出演讲的主旨:人口素质远比人口数量更重要。这就使听众从一开始就怀着强烈的兴趣思考讲题,并最终真正领悟了这个“不等式”的特殊含义。

综上所述,反弹琵琶作为演讲的一种表现技巧,只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演讲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启悟力。在运用这一技巧的时候,要力求做到形如反弹,实为正弹;在正弹的基础上求反弹,在批弹的表现中求正弹。切不可随意反弹,给人以牵强附会、哗众取宠之嫌,否则,就会失去运用反弹琵琶技巧的意义和价值。

9. 演讲的亲合力

据心理学研究,人们在交际时,潜在的感情因素往往左右着心理倾向与理性思维,从而对话语的可信度和可接受性产生微妙影响。因此,演讲者要设法消除心理隔阂,拉近感情距离,使听众乐于亲近自己。

以下几个访问法可使你成功地达到目的。

推销自己,变生为熟当演讲者是“生人”的时候,听众开始不免有些隔膜感。这时直奔主题往往让人难以接受,不妨先“推销”一下自己。孟俐小姐的演讲《让女生部早日“消亡”》这样开场:

亲爱的女同胞们,还有,敬爱的先生们:

晚上好!

(掌声)首先感谢大家的热情,谢谢!

我早想说上几句,很想认识一下大家,也让大家认识一下我。先来介绍一下,8911(2)班的一员,姓我们儒家宗师孟子的“孟”,单字伶俐的“俐”,孟俐,就是我。你们大家听出来了,我这个人爱说好话,连自己的名字也要美化。不过,我要说明,这个小毛病丝毫不妨碍我对“女生部长”之职的热情,可是,即使天大的热情也不能改变这么个趋势——女生部的发展完善过程,也就是她走向消亡的过程,我的任务就是促成这个过程尽早结束。

真是言语出性格,寥寥数语巧妙而自然地“塑造”了一个热情开朗、活泼可爱的“我”,一下子拉近了“我”与听众的距离,让人很开心,有兴致倾听。

体察隐衷,言其欲言演讲者要善于捕捉人们内心的关注,做大家的代言人。1937年夏天,朱德总司令应邀对国民党127师官兵作演讲,以亲切感人的乡音对这些四川子弟说:

你们初次离开家乡,远来北国,可能水土不服,生活不习惯,希望你们注意起居,保重身体,好为国杀敌。

平易、亲切的话语充满了关切、体贴和激励。士兵们纷纷表示:跟着这样的长官当兵打仗,打死了都值得。

就近取材,小处着眼就是选择那些极为贴近听众的演讲题材,叙事明理,平易近人,或者,以此为过渡,自然地扩展开去,天南海北,涉笔成趣。鲁迅在燕京大学的演讲《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说道:

那题目,原是在车上拟定的,但因为道路坏,汽车颠起来有尺多高,无从想起。我于是偶然感到,外来的东西,单取一件,是不行的,有汽车必须有好道路,一切事总免不掉环境的影响。文学——在中国的所谓新文学,所谓革命文学,也是如此。

所说之事看似琐细,但与此时此地的听众极为贴近,时间(刚发生)、空间(来此途中)、性质(日常之事)都紧贴听众。所以听众自然也就和演讲者贴得很近。

善用口语,朴实亲切演讲的词语、句式、语气、语词都要口语化。秦市义动员农民集资力学的演讲《为了咱的娃》,以朴实、幽默、深情的口语牢牢牵动着山区乡亲的心,使之时而笑,时而哭,时而深思,时而赞许:

咱娃也是娃,咋就该坐在这石头块块土蛋蛋上。……把咱娃害得近视眼、关切炎、罗圈腿、背锅腰……咱那破教室,老实说还不如县大牢哩!咱县大牢窗户上还搭几声玻璃哩!要是我的娃在那儿坐上一天,我都舍不得(秦哭,众人亦哭),咱大家好好想一想,大人们住的是好房子,可娃娃们咋就在这地方受洋罪?咱娃娃可有话要对你们说哩!(大哭)……

态度诚恳,平等待人演讲者要让听众与你融为一体,亲密无间,那就要说心里话,待人以诚,平等待人。即使是上级、师长也不可出言虚妄,盛气凌人。

精心求同,融化其中共同的感情,共同的境遇,共同的理想,等等,会把彼此的心连在一起,演讲者融化在听众之中。

寄情委婉,摇人心旌演讲得流露真情,可以直接表达对听众的赞美和喜爱,使自己的感情飞流直下;也可以直中有曲,适度控制,以引而不发的张力摇荡听众的心旌,使听众的心默默地贴近你。张志公《在演讲邀请赛闭幕式上的即席讲话》中,在赞美了“小李燕杰们”的成绩之后,忽然说:

说到这个地方,我很想改变一下称呼,但又担心有倚老卖老之嫌,可是感情使人不能顾及这个嫌疑,我把“亲爱的青年朋友”改称“可爱的孩子们”!(长时间热鼓掌)

张先生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得一波三折,即恳切又委婉,既明白又深沉。“孩子们”深感动、鼓舞,倍感亲切、温存,在心里觉得他可亲可敬。 XUQwVx739Lw8C6doSqrTbeS5kcOAle5cWNciK/mZEfCO3qj/Wpfhg5FWwWGGdcM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