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毛泽东首次访苏的铁路安全保卫工作

滕久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档案文献的解密和许多当事人回忆录的发表,毛泽东首次访苏的幕后情况逐渐为世人所知,其中有些涉及毛泽东首次访苏的铁路安全保卫工作。但是,这些文章对当时发生的事情有多种不同描述,彼此冲突,还有的明显有误。我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有机会护送毛泽东到国境线,胜利完成任务。我仔细翻阅父亲留下的有关材料,并采访了一些当年参与此事的老铁路工作人员,和文献资料互相对照,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事实,愿与读者共享。

“这次出访苏联一定要保密”

毛泽东一生只出过两次国,都是去苏联。一次乘火车,是在1949年12月6日至1950年3月4日,去了89天。另一次是1957年乘飞机去苏联。

决定首次出访后,毛泽东向汪东兴交代:“新中国刚刚成立,社会情况很复杂。这次出访苏联一定要保密,不要做宣传。沿途的警卫工作你去找聂荣臻、滕代远、李克农、罗瑞卿等同志商量着办。”

1949年11月1日,北京至满洲里开通了直达列车,这为毛泽东的出访奠定了基础。

1949年初冬的一天,滕代远应召到中南海,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工作。

周恩来一开始就说:“罗瑞卿和杨奇清(公安部副部长)昨天来和我商量了沿途的保卫工作,他们会同总参作了妥善的安排。铁路方面的安全保卫工作可要由你唱主角喽!”

滕代远说:“我们研究制定了一些方案,不知是否妥当?”

周恩来说:“你来说说看。”

滕代远开始汇报:“第一,要纯洁内部,对沿线铁路职工进行大审查、大调整、大清理。参加专列工作的所有人员必须是政治上绝对可靠的党团员,不允许有一个可疑分子。这次行动,由铁道部直接向北京、东北两个铁路管理局具体部署,各地党委、省市委一把手统一执行、统一行动,向部里直接报告。”

周恩来点点头说:“好,我再送你几句话:党委挂帅,全党动员,精心部署,分段负责,严格保密,内紧外松。”

滕代远记录下内容后,继续汇报:“第二是整顿设备,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对全路一切设备进行大检查、大维修、大保养,指定专人负责,严格交接班制度,使列车随时处于完好状态。第三,专列由我们负责检修,请部队派工兵用雷达扫描探测易燃易爆物品,然后实行封闭式警卫,印制特许通行证,由铁道部派人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周恩来插话:“代远同志,这一两天你抽个时间陪我到车库看看车。主席在车上要待几天几夜,一定要搞得舒适一些。”

听说车上给毛泽东准备了软床,周恩来说:“你们不了解主席的生活习惯,他一生睡不惯软床哟!赶快换一张藤床,要平直又有弹性才行。这件事你要亲自去落实。”

“是!”滕代远以军人的口气回答,然后继续汇报,“第四,铁路沿线及桥梁、隧道内外由总参派部队负责警卫。地方驻军派出警卫部队,每一个电线杆设武装岗哨一名,实行岗哨联防;并派出机动巡逻队加强沿线的巡逻,不准任何人接近铁路。第五,专列由三列火车组成,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发车顺序和时间,各列车之间装有军用无线电话,与专列指挥台保持联络。”

“这些措施很必要,兵不厌诈嘛!”周恩来赞许道。

“第六,为预防事故发生,在运输调度上做到专列未通过之前,停开一切客、货列车,必要时就近入站待避,专列过后,重新编组开行。”

听到这里,周恩来又叮嘱道:“还是要相信、依靠群众。不能一说提高警惕,眼里处处都是敌人。不然的话,我们的车刚开过去,老百姓就在后面骂娘。这是个政策性很强的问题,一定要掌握好。”

滕代远点点头说:“我们一定按总理的指示办。”他接着继续汇报:“第七,要严格保守秘密。铁道部规定专列代号为9002,公安部罗部长他们规定专列为李得胜专用列车,在电报电话上使用,便于上下联络。沿途各站规定旅客不准进入站台。”

周恩来补充说:“为了做到高度保密,各地党政军负责人一律不许进站迎送。从北京出发时,中央领导也要减少送行人员。”

滕代远最后汇报说:“第八,在保卫工作上由公安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铁路公安部门由铁道部公安局全权负责,随时向公安部请示报告,出发后听从杨奇清副部长的指挥。”

周恩来对滕代远的汇报感到满意,强调说:“代远同志,铁道部由你亲自挂帅,直接向北京、天津、东北铁路管理局具体部署任务。地方各级党委书记向各中央局、省市委第一书记亲自报告,你是中央委员,各地要将执行落实情况统一向你报告,由你向我汇报。”

“这次道儿远,多穿点衣服”

1949年11月下旬,滕代远召集铁道部公安局副局长冯纪和政治保卫处处长任远二人开会,传达了毛泽东访苏专列安全保卫工作的整体部署和周恩来的指示,要求在一周内完成全部准备工作。为了做到保密,铁道部不再召开专门会议,而是利用铁路高度集中统一的通信设备,立即开始各项准备工作的贯彻落实。

一天,北京列车段张志英突然接到一个通知,立即到西城区六部口一个大院开会,接受一项重要任务。张志英和列车段的有关同志按时赴会。会议在大院内的一间平房召开,到会的有北京铁路管理局副局长刘英才、北京铁路分局和各列车段的几位领导。分局组织科科长言兆主持会议,他说:“有个专列任务由在座的各位担当。这不是一般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完成好。”

言兆开始布置任务:“这次专列任务的运转车长和客运车长由张志英一人担任;餐车主任由北京站人事主任孔福增担任;厨师由旅行服务所王玉林担任;行李员由北京站客运主任王英贤担任……”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布置任务的声音。任务宣布完毕,大家低头轻声议论起来,平常专列任务由列车段领导布置,由列车员和列车长担当。这次由路局、分局领导直接布置,工作人员都是各单位的中层干部,此事实属罕见!

“大家安静一下,我再宣布几条纪律。”言兆向大家摆摆手说,“不准单独外出活动,外出一律请假;在备勤的时间里不能回家,统一住在珠市口行车公寓待命;吃饭、睡觉和洗澡都要统一行动。”

散会后,言兆找到张志英十分关切地问道:“东北方向最远的去过哪儿?”“山海关。”听了张志英的回答,言兆拍拍他的肩膀关照说:“这次道儿远,多穿点衣服。”

这些人不愧是在铁路干了多年的老同志,他们懂得“知者不说,不知者不问”的规矩。虽然大家感到莫名其妙,一头雾水,但回去后都默默地做好了各自的准备工作,等待着出发的时刻。

这趟编号为9002的专列,是美国送给蒋介石的礼物。设备十分高级,蒋介石还没有坐过,就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被人民解放军缴获。专列备有一节瞭望车,挂在列车尾部,镶有落地的大玻璃窗,四周挂有墨绿色的窗帘,拉开窗帘,车外的风景一览无余。还有一节会议室式的车厢。除了几节软卧车厢和高级餐车外,毛泽东乘坐的车厢里,会客室、卧室、浴室一应俱全,可以随时在行车中洗浴,可谓十分舒适。

在滕代远的监督下,为了防寒保暖,铁路技术人员加强和改造了专列的保温设备,配备了专用取暖锅炉,检修了各类暖气和管道,车厢内温度可以自由调节。地上铺了加厚纯毛红色地毯。根据毛泽东的生活习惯,取消了原来的软床,换上了一张既有弹性又平直的单人藤床。会客室放有一张既可办公又可当餐桌用的四方桌子和一套沙发。

11月26日,任远带人到北京铁路管理局东郊车库,同部队派来的工兵一起用雷达探测器对车厢进行了逐个检查,然后贴上封条,派警卫部队武装看守。车辆检查完成后,又对选好的乘务人员逐个审查,审查完由北京铁路管理局公安处和北京铁路管理局党委负责人签字,报铁道部备案等待最后批准。主要工作人员均由任远进行个别谈话,告知注意事项与行车纪律,强调了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和高度保密的必要性。经过谈话和开会讨论,大家斗志昂扬,个个争取立功,一致向党表示决心:坚决完成任务!在出发前两天,还进行了任务预演,铁道部、北京铁路管理局来人检查后,都感到比较满意,整个专列的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进入一级待命状态。

11月底,滕代远亲自向周恩来作了详细的汇报。一天傍晚,滕代远陪同周恩来一起到车库进行视察。周恩来认真地检查了车上的各项设施,甚至连为毛泽东登车时准备的一块木板都站上去试了一下。

周恩来对铁路方面的准备工作感到很满意。

“专列于当晚9时由北京出发”

194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70岁寿辰。毛泽东此次访问苏联,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为斯大林祝寿。有关部门精心准备了一些礼物,主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品,还带有一些当时苏联紧缺的蔬菜、水果,以及名茶、名酒、名烟等。

由于正值冬季,这些东西很难找到,且要的量又大,还要保证质量。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

在北京局和列车段领导向工作人员布置任务的同一天,前门火车站运转室接到“代号某某号和某某号行李车在你站停留待命,由你站负责车内保温”的命令。

新中国成立前后,前门火车站多次担当重要列车的接送任务。车站员工对此习以为常,但这次有所不同。车站各股车道中只有第二道有保温设备,调车人员每天凌晨5点将装有白菜、大葱的行李车从第二道拉出去,为当日运营腾出车道。晚上,一天的运营结束后,再将两车调回第二道。一天最少一出一进,遇到运输紧张时,调车机要往返数次作业。调车员平时调运的车辆,一般几个小时后就由机车牵引走了,而这两节行李车整整放了一个星期,又调出又调进。

1949年12月初,北京一连几天都下着鹅毛大雪,天气很冷。6日下午,周恩来向滕代远发出命令:专列于当晚9时由北京出发。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铁路职工立即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

下午4时许,冯纪和任远首先进入停放在“大厂”内的专列,向工作人员传达了出发命令。

晚6时,在西直门火车站的站台上分别静静地停放着三列火车。

第一列是前驱列车,由5节车厢组成,车上有50名警卫部队的干部、战士和一部分铁路工作人员。

第二列是本务列车,由10节车厢组成,上面有1个连的警卫部队。

第三列是后卫列车,也由5节车厢组成,除有50名警卫部队战士外,在两节行李车上装有各种礼品及蔬菜、水果。

各列车均装有大功率军用无线电台,随时保持联络。

滕代远在晚7时先到车站,随即上车进行检查,认为很好。

晚8时,周恩来在罗瑞卿陪同下上车视察,认为满意。

“我们莫斯科见”

1949年12月6日晚饭后,毛泽东带上随行人员陈伯达、师哲、叶子龙、汪东兴以及医生、厨师、警卫人员陈秉承、沈剑心、李加吉、田树彬等人,晚8时由驻地中南海丰泽园分乘三辆汽车出发,8时30分到达西直门火车站后,随即登上列车。陪同毛泽东访苏的还有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苏联交通部部长、苏方总顾问、铁路专家柯瓦廖夫。护送毛泽东到边境线的中方同志还有李富春、李克农、毛岸英等。

到车站送行的中央领导同志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及北京市市长兼军管会主任、平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他们送后随即乘车迅速离去。

毛泽东身穿皮大衣,头戴皮帽,走下汽车,健步走向专列,微笑着向守卫在车厢门口的同志频频致意,而后由周恩来、滕代远引导登上列车。车门两侧分别由罗瑞卿、杨奇清、冯纪和任远守卫,使别人从侧面无法看清毛泽东登上了哪节车厢。整个车站站台上异常肃静,没有一个闲人和走动的人员。毛泽东上车前后是没有一个外人看见的。

周恩来向毛泽东报告:“代远、瑞卿和奇清、克农同志随您到满洲里。还有铁道部公安局副局长冯纪和政治保卫处的任远,也要一路送您到满洲里,要不要认识一下?”毛泽东笑着说:“是不是刚才在车门口见到的两位,我们已经认识了嘛!”周恩来请示毛泽东还有什么指示。毛泽东高兴地说:“看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喽?”

毛泽东点燃一支香烟,望着周恩来说:“家里的事你要多辛苦了!”

“主席,请放心。家里的事我们会及时发电报向您请示,请您一路保重。”

“我们莫斯科见!”毛泽东以这句话结束了谈话,两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周恩来走下专列,又把滕代远、罗瑞卿等人叫到一起语气严肃地说:“主席可就交给你们了。一路上要小心,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松懈啊!”坐上汽车后,周恩来又摇下车窗对他们说:“我在北京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

周恩来的汽车悄悄驶出车站。

忽然,站台另一端传来一个女人争吵的声音,任远闻讯后立即赶过去。原来是江青要进入站台送行被阻,正在十分生气地同警卫战士争辩。任远向哨兵出示了特许通行证后说:“让她过去,有问题我负责。”卫兵这才放行了。

任远陪着江青来到毛泽东的车厢。她一上车就抱怨说:“主席,你走也不说一声,我正在开会。”毛泽东答:“今天上午规定谁也不来送行,所以就没有给你讲。”

10分钟后,江青从车上下来,已经是雨过天晴、笑容开绽了。走到出站口时,她还不忘瞪一眼刚才站岗的那个卫兵。

“简直乱弹琴”

1949年12月6日晚9时,毛泽东乘坐的代号为9002的专列从西直门火车站第一站台正点出发。就在半个小时以前,停在第二站台的前卫列车已经发车。专列机车司机本应由天津机务段段长边光辉担任,但从北京开车时,北京铁路管理局机务处处长郎觉民亲自担当值乘任务,他凭着熟练的技术驾驶着“毛泽东号”蒸汽机车,牵引着毛泽东乘坐的专列,稳稳当当地以80公里的时速行驶在北宁铁道线上。

毛泽东乘坐的本务列车由10节车厢组成,叶子龙、汪东兴、李加吉三人同毛泽东乘坐一节公务车。其实这辆车也是一辆瞭望车,一般都挂在列车的尾部,这次为了安全起见,加挂在倒数第三节。这节车共有4个房间,毛泽东用中间的一间,前面一间稍微宽敞的是会客室,叶子龙、汪东兴、李加吉三人用后面的两间。

陈伯达和师哲共用一节公务车;滕代远和罗瑞卿共用一节公务车;其他人员都分别乘坐头等卧铺车,主列还有餐车和行李车等。

按规定,为了保密,事先让列车员将毛泽东车厢整理就绪,一切物品均安放妥当,没有按叫人铃不必进去。

冯纪和任远敲门进入车厢,请毛泽东准备休息,他们举手敬礼说:“报告主席,我是……”毛泽东一挥手,微笑着说:“你是冯纪,你是任远,我们已经认识了嘛。”稍顿,毛泽东自言自语地说:“任远,任重道远。好啊!刚才还是你给江青同志解围的呢。”任远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天不早了,请主席休息吧!车上备有一切用具。”

毛泽东看见列车上专门备有毛巾、香皂、牙刷、牙膏等,立即叫他们把公家的东西好好收起来。他从自己随身带的一个小布袋里取出洗漱用具,掂了掂说:“我自己有,不需要公家另准备。”毛泽东对生活琐事如此认真,公私分明,使得工作人员对他肃然起敬。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出国访问,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最重要的专运任务。因为新中国刚刚建立,保卫部门心里没底,安全保卫工作实行的还是人海战术。许多地方都是由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出马,站岗放哨,护路护桥。铁路沿线保卫工作做得很严密,沿线的车站、桥梁、涵洞、制高点、居民点及所有易于隐蔽的树林、土包、暗道,都布置了岗哨。铁路沿线两侧的每一根电线杆下都站有一名全副武装的解放军战士,背朝路基,警惕地守卫在专列经过的地方。毛泽东的专列出国和返回两次经过,警卫部队都是提前6小时到现场布控,车过去1小时后才撤岗。

列车前方到达天津车站,停车后警卫同志上来报告:“在专列要经过的铁轨中间发现一颗手榴弹!”

罗瑞卿听后大怒:“简直乱弹琴!你们保卫工作是怎么搞的?出了问题,我们怎么向中央和全国人民交代?”

杨奇清也说:“怎么才发现?不是早就清理过了吗?”

这时,站在一边的李克农叫人把那枚手榴弹拿来看看,原来是颗长满铁锈的旧弹,锈成一个铁疙瘩,不可能再爆炸了。

罗瑞卿当即和杨奇清商量,决定临时在天津站下车,对此事进行了认真的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情况。后来查明这是一个白俄籍职工所为。此外,在铁路内部严格的检查中,天津铁路管理局杨村大桥的桥墩上还发现了一个炸药包,被及时排除了。

“毛主席,是毛主席!”

列车在唐山站停车,进行加煤加水作业。铁路工作人员都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站台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旅客和当地老百姓头一次看见这么漂亮的车厢,还挂着墨绿色的窗帘,许多人在候车室通过玻璃窗向站台观望。

车长张志英像往日一样走下车,从列车尾部朝车头方向检查过去,走过两节车厢,他无意中抬头看见一节车厢的车窗里有个熟悉的面孔正在依窗而望,好像在哪儿见过,一时又难以想起来。再定睛一看,啊!他惊喜得差点喊出声:“毛主席,是毛主席!”此时此刻,多日不解的疑团烟消云散,周身的热血在沸腾,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他暗想:一定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地做好专列的工作。

车外的气温已经相当低了,由于车上设置了专用煤炉供暖,车厢内仍然温暖如春。为了检查车厢的温度,张志英轻轻拉开车门,走进毛泽东的车厢。他看到毛泽东正在看报,本想尽量不惊动,但毛泽东还是发现了车长的到来。张志英马上立正,向毛泽东敬了一个礼。毛泽东望着这位年轻英俊的车长点头示意。为了不打扰毛泽东看报,张志英查完温度后依依不舍走出车厢。

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升起。列车经过一夜的运行,到达山海关车站停车,加煤加水并更换机车,机车乘务人员在此换乘,从北京到山海关这段的专列任务圆满完成,下一段是由天津机务段段长边光辉担当司机。

毛泽东早已起床,打开窗帘,见窗外冰天雪地,朝霞满天,心情好极了。他听说专列要停车半个小时,就要下车看看有名的“天下第一关”是个什么样儿。警卫人员根本没有想到毛泽东会在这里下车散步,因此没作任何警卫部署。

一转眼的工夫,毛泽东头戴皮帽,披着皮大衣已经走下列车来到站台上。滕代远、李克农、杨奇清等人赶忙走上前去,问主席冷不冷。毛泽东见到天桥就说:“天下第一关在什么地方?到天桥上看看去。”毛泽东边说边走,大家紧跟在他的后面。毛泽东那高大魁梧的身体一出现在天桥上,立刻引起人们的无限欢呼。“毛主席坐我们的火车出国啦!”“我们给毛主席开火车呐!”列车上的同志们此时方知是毛泽东乘火车出国访问。

因为山海关是关内外铁路分界线,全部机车都要换乘,早些时候开出的前驱列车也停在前面。警卫部队战士们一个个从窗口望见毛泽东,心情真是无比幸福和激动。

毛泽东站在天桥上,迎着微微的北风随口吟出:“山海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因关在山海之间而得名。”说罢,他看见不远处的城楼上写有“天下第一关”的大字时,马上向滕代远提出:要去那里看一看。因为事先对此毫无准备,滕代远颇为犹豫,毛泽东的心情甚好,要去看一看也不好劝阻,同意去吧又怕不安全。滕代远问任远:“有没有小汽车?”任远回答:“没有准备汽车。”毛泽东说:“那就算了。”毛泽东又问:“听说孟姜女坟也在此地?”任远报告说:“没有坟。在城外有段城墙塌了,传说那就是孟姜女万里寻夫哭断长城的地方。”“原来如此!”毛泽东笑了笑说。遥望大海和古长城后,一行人下了天桥返回到列车上。

毛泽东回到车厢坐定,问翻译师哲:“罗长子怎么不见了?”师哲把杨奇清通报的情况向他报告,毛泽东听后说:“罗瑞卿还是很负责的嘛!”

过了一会儿,毛泽东有些神秘地看着师哲:“我发现了一个情况。”

“什么情况?”师哲听后一愣。

见师哲一脸疑惑,毛泽东慢慢道来:“怎么岸英也在车上呢?谁带来的?”

师哲知道毛岸英是李克农带来的。因为毛岸英小时候在苏联待过,俄语讲得很好。有他在身边,工作起来会方便些。师哲把毛泽东的问询直言告诉李克农,李克农用手一指说:“你没看见苏联的大使和顾问跟车来了,有岸英在,工作起来方便。”

他俩一同走到毛泽东面前,毛泽东语气严厉地说:“不管是谁带来的,总之,不许让他过界。”

于是,毛岸英没有到苏联,回来不久就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年仅28岁。

专列重新启动,边光辉紧握操纵杆手把,驾驶着机车平稳驶出山海关站台。

笔者在采访中,从当时在铁道部工作后来曾任北京铁路管理局党委第二书记的林一同志那里了解到,毛泽东的专列从西直门车站发车前半天,她和同志们都从前门地区党委办公室到西直门车站看守道岔,每一组道岔都上了锁,并派专人看护;还把各种有问题的旧铁路留用人员集中在一间屋里进行学习。她还回忆说,当大家听到毛泽东的专列平安驶出山海关分界线后,在西直门车站站长室里值班的各级领导都十分高兴和激动,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不约而同欢呼起来,有一个叫郭恒顺的副站长还在地毯上翻了一个跟头。

“廖瞎子,你胆子真大!”

山海关开车后不久,滕代远对刚上车添乘的锦州铁路局局长廖诗权说:“这一段车开得最平稳。”廖诗权说:“别的局都不让老司机来,而让干部来开主席的专列,车开得当然就没有我们稳。”滕代远说:“为什么?”廖诗权说:“干部心里紧张,技术也不行。我让技术好的老司机开车,由我亲自做动员,老司机认为这是政治上信任他们,所以车开得很稳。如果由公安部门动员他们,他们肯定心里紧张,当然也开不好车啦。”滕代远听完哈哈大笑,说:“廖瞎子,你胆子真大!”

李克农和毛泽东在车厢里闲聊。

李克农说:“主席,您知道美国总统每天上班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

毛泽东“哦”了一声,没有应答,好像在等李克农的下文。

“第一件事就是看《情报要点》,不然这一天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李克农不紧不慢地说。

毛泽东哈哈一笑,说:“你呀,给我上起课来了。我和他不同,随来随看,不怕多,只怕少。这回去莫斯科,我还要和斯大林谈谈你们情报方面的事情呢。”

车过山海关不久,气温已下降到零下40度。毛泽东乘坐的车厢因为天气寒冷,冻裂了暖气管道,把几组暖气都冻坏了。这可急坏了滕代远,他指挥列车段段长张宇把地毯卷起来,发动餐车烧开水,想用热水从两头把冻坏的管道烫通,折腾了半天也不见效果,只好请毛泽东到另一节车厢休息。由于在行驶中不具备抢修条件,只好等到沈阳再修。

“代远同志,你要带头学习”

毛泽东换了车厢后,一面乘车还要一面工作。除了处理国内的一些电报外,他提出搞些调查研究,找几位沿途党政负责同志上车谈话。秘书叶子龙马上将毛泽东的指示通过电台传达到有关县市。

绥中县委书记上车向毛泽东汇报情况,谈话结束后,县委书记风趣地说:“我在绥中工作几年了解的情况,都让主席掏走了。”锦州市市长也深有体会地说:“主席考的题目太多了,问得太细了,连统计数字包括百分比都不放过。”

滕代远见毛泽东找沿线党政负责人了解情况,就提前电令沈阳、哈尔滨铁路局的局长做好准备。

1949年12月7日晚,列车到达沈阳车站。高岗一行人上车看望毛泽东。高岗提出要陪送毛泽东到满洲里,毛泽东没有同意,他只好又下车了。

列车到沈阳后,立即组织人员全力抢修被冻裂的暖气管道。结果因为没有配件,无法修复,只好挂车继续前行。

专列在沈阳站停留更换机车,换上了1861号蒸汽机车担当牵引任务。这是一台1940年由日本制造的火车头,在当时算是比较新的机车。现在,这台蒸汽机车保存在满洲里的火车头广场供游客参观。

沈阳铁路局机务处处长冯雅斋奉命担当值乘司机。开始他并不知道专列上是哪位首长。在检查机车时,他见几位首长陪着一个穿皮大衣的人在站台散步,听别人说这就是毛泽东。这是他第一次离这么近见到毛泽东,心里万分激动。他紧握气门手把,稳稳地开动火车。这一次车上的人都没有感觉到火车开了。

列车离开沈阳后,毛泽东召沈阳铁路局局长黄铎上车谈话。由于事先接到滕代远的电令,黄铎心里有了准备。毛泽东详细询问了沈阳铁路局运输生产、管理以及职工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重点了解了中长铁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管理方法的经验。毛泽东听后比较满意,指示滕代远:“要很好地总结一下中长铁路的经验,可以在关内各铁路局推广。”

列车到长春时,汇报结束。黄铎向滕代远请示工作,滕代远说:“你们立即根据主席指示,认真进行总结,党委先好好讨论一下,然后发动干部群众一起动手,把经验集中一下,整理出来上报铁道部。”“是!”黄铎向滕代远敬礼后,转身离开。

在哈尔滨铁路局分界站陶赖昭,庄林奉命登上专列,向滕代远报到后,两人一同来到毛泽东面前。

滕代远报告说:“主席,这是哈尔滨铁路局局长兼书记庄林同志。”

毛泽东与庄林亲切握手,打招呼。

滕代远说:“他原来也是八路军,后来改行搞铁路。”

毛泽东说:“许多同志都要搞他们过去不熟悉的东西,这是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需要。代远同志,你要带头学习。”

毛泽东向庄林了解了哈尔滨局的运输生产情况和学习苏联铁路先进经验后,满意地说:“我曾说过,关键在于学习嘛。”

列车驶到安达车站,在庄林下车前,滕代远叮嘱道:“毛主席的话你要牢牢记住,我们都要加强学习。”

“一路上辛苦了,谢谢你们”

列车经过三天三夜的运行,于12月9日到达中苏边境的满洲里车站。这时,一列墨绿色的苏联高级专列已停在站内待命。

1900年4月,俄国西伯利亚铁路从萨拜戈尔延伸进中国国境,俄国铁路人员跨过国境,他们把踏上中国的土地称为“满洲里亚”。1901年火车站建成后,即取名为“满洲里亚”,后译成中文,遂将俄语尾音的轻音“亚”去除,即成为满洲里,属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当时是中国陆地与苏联相通的唯一铁路接口处,也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车站南面是中国的长春铁路,北面是苏联铁路,因为两国铁路轨距不同,所以在这里要转乘苏方派来迎接的专列。

滕代远进入车厢向毛泽东报告:“主席,满洲里到了。外面太冷,请您在车上休息。我先与苏联同志见面办理交接。”

毛泽东点点头,说:“好嘛!”

滕代远、杨奇清分别与苏联铁道总局负责人和苏方保卫部门负责人通过翻译进行交接,随即登上苏方列车,认真仔细地进行查看,直到全部看完放心后,走下列车,让我方人员马上开始搬运行李等物品。

滕代远、杨奇清再次进入毛泽东乘坐的车厢,请他下车。滕代远报告说:“准备工作完毕,请主席换乘苏联列车。”“啊!终于到了。”毛泽东站起身来说。随后在叶子龙的帮助下,穿好皮大衣,戴上帽子,与秘书、翻译、警卫人员等一同走下车。此时,苏方专列的车门正好对准我方车门,毛泽东微笑着与在场送行的各位领导亲切握手,说道:“一路上辛苦了,谢谢你们。”外面的气温已经是零下50度,但大家和毛泽东握手时,还是感到一股暖流顿时传遍全身。有人提议:“我们和主席合个影吧!”毛泽东高兴地说:“好啊。”各位送行的领导怀着兴奋的心情,在毛泽东乘坐的车厢前站成一排,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毛泽东在苏联驻华大使罗申的陪同下,登上苏方列车。毛泽东并没有急于走进车厢,他一直站在车厢门口向中方送行的同志挥手示意。李富春、滕代远、李克农、杨奇清、毛岸英、冯纪、任远等人一字排开,向毛泽东举手敬礼,请毛泽东进去。毛泽东望着大家,依然没有动。苏方列车长长鸣了一声笛,缓缓启动开出,大家把手高举过头顶,祝福毛泽东访苏顺利。毛泽东在关了车门的玻璃窗里不断向大家挥手告别。中方送行的同志站在原地未动,一直目送列车远去。

滕代远随即向铁路部门工作人员布置任务,要求有关铁路局做好充分准备,随时迎接毛泽东专列返回,确保回国时的行车安全。

“想不到毛泽东是这样的年轻与健壮!”

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字仪式。这是一件震动世界的大事,随着电波传向全世界。当大家从次日广播中和报纸上得知此事后,除了激动和高兴外,同时也意识到毛泽东、周恩来即将动身回国了。滕代远指示:争取主动,不必等候命令,立刻做好准备工作。铁路员工又投入迎接专列返回的光荣任务中。

2月17日,毛泽东结束对苏联的访问,于莫斯科时间晚上10时30分登上苏联列车,离开莫斯科回国。为他们服务的许多苏方工作人员知道消息后顾不得穿上大衣,站在冰天雪地里送行。后来才知道,这些服务人员都是在斯大林身边工作的人。苏联服务人员称赞中国领袖亲切、平易近人。毛泽东以他的德高望重、慈祥可亲,博得了苏方工作人员的敬重与爱戴。毛泽东访苏结束后,斯大林曾对身边的人说:“想不到毛泽东是这样的年轻与健壮!”

为欢迎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回国,中共中央决定:派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东北局副书记李富春代表中央随车前往满洲里迎接;由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朱德另乘专车到沈阳迎接。

毛泽东返回时在莫斯科车站发表讲话,公布了新闻消息,比出发时更为公开了。这更增加了铁路安全保卫工作的责任。滕代远亲自布置有关工作,组织专列到满洲里车站迎接毛泽东、周恩来。

2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在回国列车上会见了越南共产党领导人胡志明。

列车经过在苏联境内10天的行驶,于2月26日抵达苏联边境城市奥特堡尔站,胡志明也同车抵达。苏方人员一直护送到中国境内的满洲里车站,帮助中国同志完成换车、装车等工作后才离开。

由于苏方为我们提供了认真负责的安全保卫工作,使毛泽东这次出访十分顺利。毛泽东吩咐汪东兴、叶子龙代表他本人及周恩来,向苏方列车上的保卫人员和工作人员致谢并告别,还送了20箱橘子、香蕉等水果表示谢意。

在莫斯科,斯大林分别送给毛泽东、周恩来各一辆“吉斯”牌高级轿车,也随专列抵达满洲里。因为天气寒冷,其中一台车由于没有放水,把水箱冻裂了。

2月26日下午抵达满洲里后,毛泽东与专门前来迎接的高岗、罗瑞卿、滕代远、杨奇清、汪金祥(东北人民政府公安部长)等见面时非常高兴,和他们谈笑风生,从精神上看轻松不少。

国内外的阶级敌人没有放过这次难得的机会。2月下旬,他们在一个深夜扒开了长春市郊外的数里铁路干线,妄图制造列车颠覆,被地方公安部门及时发现,立即组织人员将线路修复。

2月26日深夜,毛泽东的专列由满洲里车站出发,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迷惑敌人,做到“万无一失”,第一列车内全部是空的,任务是压道开路;第二列是担当警卫任务的前驱车;毛泽东、周恩来、胡志明和所有其他回国人员均在第三列车上,毛泽东乘坐的车厢挂在最后一节。

“这个玩意儿还不简单呢”

2月27日上午10时,列车经过兴安岭到达海拉尔车站。当时万里无云,阳光明媚,周围望去都是皑皑白雪。列车在此要更换机车,除了胡志明没有下车外,其余同志纷纷随着毛泽东、周恩来缓步走下列车,到站台上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观赏祖国北部绚丽多彩的风光。大家随意围绕在毛泽东周围边走边谈。

滕代远紧跟在毛泽东身旁,边走边向毛泽东介绍车站的情况。当他们走到一组道岔前面,毛泽东把右手从皮大衣内伸出,用食指指着道岔问滕代远:“这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

滕代远立即报告说:“这是道岔。专门用它来拨开铁轨,使列车不会撞头。”

“是吗?”毛泽东仔细看了一眼。

滕代远说:“扳道岔的叫扳道员,工作时很吃力,劲小的还扳不动。”

“啊,这个玩意儿还不简单呢!”毛泽东微笑着说。

滕代远笑了笑接着说:“铁路上这一套东西名堂不少呢!”

“是啊!”毛泽东点点头。

冯纪、任远跟在毛泽东身后,认真地听着毛泽东和滕代远的谈话。东北铁路公安局严佑民局长手握照相机,怀着激动的心情把毛泽东和滕代远谈话的情形抓拍下来,留下一帧十分宝贵的照片。

在返回途中,还发生了一件过去鲜为人知的事情。当时的中共黑龙江省委负责同志没有和滕代远商量,擅自决定要专列开往齐齐哈尔,被滕代远发觉后加以制止。滕代远当着高岗、欧阳钦(中共旅大市委书记)、汪金祥等人的面,严肃批评了这位负责同志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致使专列在昂昂溪车站稍有延误。随后,滕代远立即向车上的周恩来汇报了此事。周恩来对此处理表示同意。

专列于2月27日晚上抵达哈尔滨,黑龙江省市负责同志到车站迎接,并邀请毛泽东、周恩来下车休息休息再走。毛泽东等人同意下车休息过夜。叶子龙为毛泽东买了一些东北特产熏肉大饼。毛泽东很久没有吃到中国饭了,边吃边说:“好吃!好吃!”同志们分别下榻在哈尔滨两个最大的宾馆,痛快地洗了澡,好好睡了一觉。

2月28日,毛泽东在哈尔滨接见了黑龙江省市负责同志,并题词:“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下午,由滕代远陪同,毛泽东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铁路工厂,与工厂的干部职工见面,亲切握手,连连说:“同志们好!”工人们喜出望外,激动地眼含泪花高喊:“祝毛主席身体健康!”但这次参观由于事先没有计划,安排不周,工厂由于下班有的车间空无一人,毛泽东没有尽兴。

“不要怕老百姓嘛”

3月1日一大早,毛泽东起床后,叫来汪东兴说:“你去通知滕代远、罗瑞卿两位部长准备专列,一小时以后上车出发。”

列车于当日到达长春,吉林省和长春市负责同志到车站迎接,毛泽东、周恩来下车后直接去省委办公楼。吃过午饭,他们乘汽车参观了市容。大家参观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和伪满洲国皇宫及日本人盖的银行。当时长春刚解放,社会治安不好,为安全起见,部分地区实行了戒严,汽车经过市区时,大街上显得非常肃静。

毛泽东向市长提问:“长春市老百姓很少,人都哪去了?”

长春市长一时语塞,应付地回答:“现在是吃早饭的时间,人们都在家里。”

毛泽东幽默地说:“老百姓吃饭比军队纪律还严?吃饭时一个人也不出门?”

市长无言以答,满脸羞色。

毛泽东说:“不要怕老百姓嘛。”看来对这种方式有所不满。

3月2日专列到达沈阳,在此逗留两天。由北京专门来沈阳的朱德以及中南海警卫处处长李树槐到车站迎接。东北局、辽宁省、沈阳市的负责同志也到车站迎接。

毛泽东一行住在沈阳铁道宾馆(大和旅社)。晚上,高岗等人来向毛泽东汇报有关工作。毛泽东还抽出时间专程看望了在沈阳工作的苏联专家,并在当地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上讲了话。

为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欢迎毛泽东、周恩来安全回国,东北局于3月3日中午举行隆重的内部宴会,除了胡志明未露面外,随同毛泽东出国的人员全部参加。以李富春为首的全体迎接人员及随同朱德来沈的工作人员一起应邀出席。毛泽东的心情显然放松了许多,在大家的祝愿下,喝了不少酒,更显得满面春风、神采奕奕!

当日晚,东北局在机关礼堂又举行小型舞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李富春、罗瑞卿、滕代远等人应邀参加。

3月4日晚10时,毛泽东、周恩来一行安全抵达首都北京,在乐队高奏国歌后,他们检阅了仪仗队,并与到车站迎接的刘少奇、朱德、李济深、张澜、林伯渠、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李立三、吴玉章、彭真、薄一波、罗荣桓、徐特立、蔡畅等人热烈握手。

从1949年12月6日到1950年3月4日,历时89天,毛泽东率领中共代表团完成了这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访问。

回顾毛泽东首次访苏的全过程,可以用“一路平安”来形容。党中央高度重视,周恩来亲自挂帅,中央社会部、公安部、铁道部首长直接参与领导,各地党政军民上下一致,团结合作,群众与公安机关相互配合,军民结合,动员了千军万马,全体参战人员同心同德、夜以继日地站岗放哨,保证了毛泽东访苏的顺利! ofAWbyO+sUNanTpt8bSzPcHj4ibXNyNgB6WwqGaPpgBcVCpcoE6mR+likITXZZu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