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身边情商高的女子,J算一个,多年以来,我几乎没有听到任何人说她不好。有一次,我半开玩笑地问她:“你就没遇上过不喜欢你的人吧?”
她眨眨眼:“怎么没有?哪有天生的万人迷?我以前的领导就挺讨厌我,只是后来我努力使他改变了看法。”
我更好奇了,让讨厌自己的人转变态度,难度可想而知,她是怎么做到的?
十年前,J从市场部调到销售部,一个美貌空降兵当了中层,在做出业绩之前确实难以让人信服,其中包括她的顶头上司。对于J的能力,他总是心存质疑,在支持力度上自然打折扣。而少了上司的力挺,她的工作难度至少增强两个星级。
普通姑娘遇到这样的事,多半要上网吐槽或者向闺蜜抱怨霸道总裁了,但是,J没有,她人前人后从不说上司一句不是,更不会挑战职场大忌越级汇报诉说委屈,她很安静地思考当年那个三十三岁的从王牌销售走向销售总监职位的男人讨厌她的理由。
很快,她清楚了三点:
第一,销售部与市场部有天然的抵触感,销售部认为市场部只会花钱,市场部觉得销售部只盯着眼前业绩,缺乏品牌意识与长远规划。
第二,上司认为她是个装腔作势的娇娇女,吃不得苦受不了累,承担不起销售部繁重的业绩指标。
第三,在大男子主义的老板面前,所有女人都是光说不练的软柿子。
目标清晰之后,她着手扭转。
她接受工作任务从来不说“不”,永远是利落的“行”,然后再开条件:“但是我需要这些支持”;
工作时间,再辛苦再艰难,她也不在男同事面前颤抖流泪脆弱,弱化职场上的性别差异;
她汇报工作永远简短有力用数字说话,销售总额、增长百分比、利润率等关键指标一目了然,克服女性逻辑混乱的弱点。
坚持了半年多,上司的态度便有所改善。
可是,真正的质变却源于一场大型活动,J主动请命做了项目牵头人。
这场全年最重要的活动需要各个部门间的紧密配合,来自市场部的J充分发挥人缘优势,争取了不少额外支持;但是,活动执行却是苦力活和体力活,海量琐碎细节必须确认,活动开始前一个晚上,为了落实物料,J在现场几乎待了通宵。
凌晨三点,上司带着两位同事来到现场,反复核对每一个环节。
J说,看到他的一瞬间,她就明白了为什么是他脱颖而出成为销售总监,非凡的职位背后都是非凡的敬业,可以想象,以往多少次这样的重要活动,他都在关键时刻坚守现场。
人们最容易欣赏的,都是和自己气息相投气质相近的人。
上司请大家吃了夜宵,然后让一位男同事护送J安全回家,临上车前,他对她说:“你挺行的,既能够团结市场部的能人做大事,还能团结我这样不给力的小人不坏事,哈哈。”
团结能人做大事,团结小人不坏事。
J听了心里一凛。
活动大获全胜。
J在上司心目中的形象也大获全胜。
这位老板,成为她职业生涯最重要的老师,几乎手把手教会了她销售部的工作流程和技巧,他升职后,她接替他成为销售总监。
生活是门艺术,更是一项本事。
如果把它当成艺术,自然可以相对任性——艺术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只冲友善的人微笑,只对喜欢的人讨好,只向讨厌的人发飙,完完全全做个真实的自己。
可是,这只是真空中的理想状态,普通日子里绝大多数状况不是心想事成,而是事与愿违,机缘有时候偏偏就掌握在那个不喜欢我们的人手中。
怎么办呢?怨天尤人感慨世道不公吗?
没用的。坚强的人想到的是改变,脆弱的人选择的才是回避。
除了做个艺术家,我们也需要把生活当成一项本事去修炼;有本事的人,才有扭转乾坤的力量。
如果说杰奎琳·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有魅力的总统夫人,应该不会有太多人反对,可是,即便这样的第一夫人也有不买账的政敌。
1961年6月的维也纳峰会上,她和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相邻而坐,处于微妙美苏关系中的两个人很快就耗尽了所有谈资,像路人甲和路人乙一样干坐。为了避免失语的尴尬,记者出身的杰奎琳问起被苏联送上太空的两只小狗,赫鲁晓夫回应其中一只叫“斯特拉斯卡”的雌性狗刚生下孩子,杰奎琳立刻兴致勃勃地抓住小狗的话题。
知情达意的赫鲁晓夫很快把一只名叫“普辛卡”的小狗千里迢迢送到美国的第一家庭,没错,这就是那只太空狗的孩子。从此之后,肯尼迪与赫鲁晓夫努力维持相对融洽的私人关系,成为秘密笔友,以“亲爱的总统”“亲爱的主席”互称。
可见,如果找到症结并且愿意为之努力,世界上最不可能喜欢你的人也有被改变的可能。
而除了政敌,这个女人还有情敌。
美国传记作家安德森在《夕阳余晖:肯尼迪和杰奎琳的最后一年》中写道,玛丽莲·梦露曾经打电话给杰奎琳,明确告诉她自己与总统共度春宵,声称总统答应会为了她离开家人。
一个非凡的小三与一个非凡的正室之间的正面交锋没有以火药收场,杰奎琳在电话中沉静地回答:“玛丽莲,你会嫁给肯尼迪的,这太棒了。你就会搬进白宫,承担第一夫人的责任,而我搬出去,然后所有的问题都会落到你的头上。”
狮子座女人的神回复,使她坐稳第一夫人的位置。
而无论梦露多么美艳销魂,也只能止步于电影明星,无缘总统夫人。
对于不喜欢我们的人,对抗和战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团结能人做大事,团结小人不坏事。这里的“小人”并不是“恶人”,而是和我们三观不同、意见相左、利益相悖的人。
生活的平顺,有时候也来源于化解而不是激化矛盾。
生活就是一支这样的团队,良莠不齐,绝对不可能事事遂了我们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