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景德二年(1005)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仁宗时,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政治上无甚建树,然喜奖掖后进,当时名臣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均出其门。卒谥元献,世称晏元献。词风闲雅宛丽,追求气象。有《珠玉词》。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 独徘徊。

【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本词属正体,双调四十二字。②香径:充满花香的园间小路。

【译文】

填一曲新词倩人演唱,斟一杯美酒仔细品尝,非常惬意而宠辱皆忘。时令气候依旧,亭台池榭依旧,都与去年一个模样。夕阳西下,几时才能回转再放光芒?无可奈何,百花再次残落;似曾相识,春燕又归画堂。美好的事物无法挽留,即使再出现时与先前也决非一模一样,只不过似曾相识有些相仿,想到这些怎不令人感伤。我独自在充满花香的小径里徘徊彷徨,反复思量而又思量。

【评析】

本词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作意在于抒发春光流逝、好景难再、人生易老的感伤。语言圆转流利,意蕴虚涵深广,并能给人一种哲理的启迪。

起句写对酒听歌的环境,感情轻松喜悦,意态潇洒安闲。次二句写天气亭台依旧,但见夕阳西下,时光流逝,好景难长。“几时回”于盼望中充满着怅惘迷茫。其中不仅有情感活动,而且也包含着深沉的哲理的思考。意蕴上与刘希夷的名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近。过片对起,由于对仗工巧浑成,流利含蓄,意蕴丰富深刻而成千古名句。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包含着这样的生活哲理:无法阻止美好事物的逝去,但在其逝去之后,还会有美好事物的出现。生活并不会因为美好事物的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暗淡无光。只不过再现的事物已不再是原封不变的,只是“似曾相识”罢了。这确是人人都可领悟而又未能用艺术语言表达的一种充满思考的感受。杨慎评曰:“‘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词品》)尾句的“独徘徊”增加了神韵。

浣溪沙

晏殊

一向 年光有限身,等闲 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 眼前人。

【注释】

①一向:一晌,一会儿,片刻。②等闲:平常,普遍。③怜取:怜爱。

【译文】

片刻的时光,有限的人生,即使是平常的离别,也令人特别销魂。还是尽情地去欢歌筵饮吧,不要嫌这样的场合太多太频。面对着满目河山,空有怀人念远之心,花儿在风雨中飘零,更令人惜春与伤春。恋旧念远徒劳而无益,还不如去怜爱眼前这些如花似玉的美人。

【评析】

本词写暮春时节的离情别绪,在无可奈何的感伤之中尚有旷达之怀,在表现豁达的胸襟中又有难以名状的惆怅,有富贵温婉气象。

细绎全词,当是应景而作。上片即景抒情,告诫即将离别之人,要珍惜这种情意,时光易逝而人生有限,切勿轻易离别,应不负人生共同欢爱的乐趣。下片既是劝慰他人也是自慰。不要哀旧念远,容易令人伤心憔悴。还是用旧意来怜新人吧!看似薄情寡义,细思词味,在薄情之后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旧情,无法忘记的深情。章法结构上,本词也自有特色。上片三句一气呵成而又笔意曲折。俞陛云评曰:“半首中无一平笔”(《宋词选释》)。下片承前,“满目山河”在景色上接承“离别”,“念远”在感情意念上照应“离别”,“空”字是无可奈何之意,恰恰表现无法割舍的思念,抒情深厚而委婉。“落花”句承“一向年光”,表现离别的时间长度,使全词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

清平乐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注释】

①清平乐:词牌名,此调共三体,本词属正体,双调四十六字。②鸿雁句:古代有鸿雁寄信、鲤鱼传书之说。

【译文】

密密麻麻的深情小字,写满浅红色的信笺,我对你的一片痴情,全都寄托在字里行间。可是鸿雁在空中鱼在水里,这封情书却难以寄到你的面前,令我伤心而又茫然。面对斜阳我独倚西楼,遥远的山峰恰对着我身后的帘钩。满目空旷,意中人不知去向哪里,只有楼下的河水依旧汩汩东流。

【评析】

本词抒写怀春念远之情。上片写情书已成无法寄出,空怀怅惘;下片写临高望远,不见情人行踪,更增感伤。

开头叙事兼抒情,红笺小字,可见信纸之精美与心里话之多,暗示出这是一封充满芳心绮意的情书,对方则是倾心相爱的知音。三四句转折,写无法寄出的苦闷。用常典而有新意,增加许多风情。过片似转实连,既然锦书难托,那么舍而求其次,干脆直接望归吧。故独倚西楼眺望远处的大路。一直到斜阳之时还在凭倚眺望,可见其盼归之情殷切。“遥山恰对帘钩”象征两情相对而遭受阻隔的意味,结果等到的是个空虚。结尾二句用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句意而略加变化,弥增风韵。

清平乐

晏殊

金风 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 昨夜微寒。

【注释】

①金风:秋风。五行中秋天属金,故秋风也称金风。②银屏:银色或嵌银的屏风。

【译文】

秋风徐徐,梧桐叶子在一片一片地飘坠。刚刚品尝漂浮绿沫的新酒,酒香味浓,饮了就醉,便经常在小窗下一场酣睡。紫色的蔷薇、朱红的木槿花儿都已凋残,斜阳映照着花圃的栏杆。正当这双燕欲归的时候,银色屏风遮挡的帷幕中,我已感受到了轻微的秋寒。

【评析】

本词是悲秋怀人之作。风情旖旎,气象华贵,颇能体现晏殊词作的风格。

上片写酒醉之后的浓睡。起二句点明时令,渲染气氛。庭院中是西风落叶,画堂里是词人初尝新酒而醉眠。“初尝”本是小饮,为何便会酒醉而又浓睡,其中包含着词人的悲秋意识,也包含抒情主人公的孤独寂寞之感,在情感上暗启下片,也正是本词的含蓄之处。下片写薄暮酒醒,凭栏所见之景。日斜是难堪之时,花谢为伤感之景。“双燕欲归”是指归去,再点秋意,又暗含羡慕之意。双燕可成对归去,燕婉相亲,而屏风里的人却只能单眠独宿,怎能不感到微寒呢?“寒”主要是心寒,表现心境之凄凉。这是人之常情,故也最能动人。“银屏昨夜微寒”是篇末点题,而且非常含蓄委婉。“寒”字是抒情主人公之主体感受,又与上片的白昼饮酒睡眠有关系,因为昨夜感觉孤单寒冷,失眠严重,因此才会在今日白天饮酒消愁,睡眠补觉,这些都是细微之处,需要仔细体会品味方会感觉出妙处。与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词结构有相似处。温词前面只写贵族女子慵懒,最后点出“双双金鹧鸪”,反衬其孤独,意念上倒贯全篇。可见晏殊词深受花间词影响,有其神髓。

木兰花

晏殊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 千万绪。长于春梦 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闻琴 解佩 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注释】

①浮生:谓人生漂浮不定。②春梦:喻好景不长。③闻琴:据《史记》载: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挑之,文君闻琴而知其心。夜奔相如,遂结为恩爱夫妻。④解佩:据刘向《列仙传》载:郑交甫行汉水之滨,遇二美女而悦之。二女便解下玉佩相赠。

【译文】

鸿鹄和春燕已飞走,黄莺也很快归去。这些可爱的鸟儿,个个与我分离。仔细寻思起来,人生漂浮不定,真是千头万绪。莺歌燕舞的春景,像梦幻般没有几时,便像秋云那样散去,再也难以寻觅她的踪迹。像卓文君那样闻琴而知音,与司马相如勇敢私奔;像汉水游女那样温柔多情,遇到陈交甫即解佩相赠。这样神仙般的伴侣离我而去,即使挽断她们绫罗的衣裙,也留不住她们的倩影。举世昏醉,我又何必独自清醒?姑且也到花间去尽情狂饮,让酒精来麻醉我这颗受伤的心灵。在那沉醉的人群中,也应该有我的身影。

【评析】

本词写美景不长,春去难归的无奈及人去难留,只好借酒浇愁。表面看很消极,骨子里却有深深的隐忧和炽热的感情,需仔细体会方可悟得。

晏殊一生富贵,当不会有“挽断罗衣留不住”的“神仙侣”,故此词当有比兴寄托。虽不敢具体指实,但根据词意也可体会个中消息。庆历初,晏殊为宰相,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物均任朝官,人才济济。庆历新政失败,范、韩、富、欧阳等相继被贬,离开朝廷,晏殊也被罢相,使他忧心忡忡又无可奈何。上片燕、鸿、莺之比,当指这些人才。过片中的“神仙侣”当也是这些人物,自己尽力挽留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被逐出朝廷,那是因为自己的力量不足。最后两句是愤激之情,实质是说唯我清醒而又无能为力,只好借醉遣愁吧!全词用比兴手法抒情达意,用典娴熟贴切,艺术风格与南宋的辛弃疾词有相近处。在晏殊词中实不多见。

木兰花

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 初见面。重头 歌韵响琤琮,入破 舞腰红乱旋。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 如今无一半。

【注释】

①玉真:谓仙人,这里指美人。②重头:双调词上下片起句句式字数相同叫“重头”。③破:乐曲之繁声。④点检:数点、盘算。

【译文】

池塘的绿波荡荡漾漾,和煦的春风暖暖融融。记得正是在这样恼人的场景,我初次见到你的芳容。你的嗓音甜美而圆润,往复回环的翠玉般响亮的歌声荡人心魂,你的舞姿婀娜优美,节奏急促时,腰肢像旋风一样旋转,所见到的只是那飘舞的红裙。白色玉石曲折栏杆围绕的花圃里,酒醉后我们欣赏鲜花陶醉其中,居然不知道红日西斜天已黄昏。当时与我共同赏花的朋友,仔细盘算起来,如今剩下的还不到一半人。

【评析】

本词追忆早年初见美人时的喜悦与欢欣及今日物是人非的惆怅,在对比中抒发好景不长的人生感慨。

上片前二句写初见美人时的印象。以良辰美景作背景,为正衬法。后二句描写美人歌声之悦耳及舞姿之飘逸,有声有形,给人造成强烈的印象。而这清亮的歌声和优美迷人的舞姿便都来自那位被称作玉真的美人。下片前二句很含蓄,既可理解为现景,又暗含着对往昔风流韵事的幸福追忆,值得品味。可以理解为与上片相连,也是与美人在一起的情景,在那个优美宜人的环境,非常幸福与陶醉。这样写自然为结尾两句的抒慨蓄势,然后抒发当时之人多已过世,人生苦短的慨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这是人类极为关注的问题,故有普遍意义。张宗橚评此词云:“东坡诗:‘尊前检点几人非’与此词结句同意。往事关心,人生如梦。每读一过,不禁惘然。”(《词林纪事》)

木兰花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 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注释】

①长亭:古人送别之所。

【译文】

高高的绿杨,如茵的芳草,映衬着大路通往长亭。在长亭之上,那位少年轻易地离开我而远去,是那样的寡义薄情。从此后,我孤苦伶仃。深夜残梦时尚能够听到五更的钟声。在花前,暮春三月的阴雨正在飘洒,使我的离愁更深更浓。唉,无情人不像多情人这样痛苦,那一寸寸芳心恋情,仿佛千丝万缕一般难以理清。尽管远至天涯地角,也还会有到达的时候,可是我的相思渴盼却连绵不断,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评析】

本词写闺怨,表现思妇刻骨的相思之情。用轻盈的笔触刻画出一位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

上片首句写景,点明离别的时地。时间是绿杨依依的春天。地点是长亭。次句叙事,写男子对离别的轻率态度。反托出女子的多情。后二句用互文见义之法描写情人离去后的相思之苦。夜里失眠,刚入梦境又被“五更钟”惊破,连个好梦都做不成。本句诗化用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的意境,但已经融入全词,没有生硬之感。白昼观花,又飘洒着蒙蒙细雨。以钟声惊梦况其神经衰弱,状其相思之深,以“三月雨”烘托心情之暗淡,离愁之深广,情境俱现。下片两用反语,前二句先以无情与多情作对比,埋怨对方的无情,反衬自己的多情。“一寸”句暗用李商隐“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句意而尤精经练凝重。“千万缕”说愁之多而无绪。后两句则是用具体比喻来证明愁之无有终结。两个比喻,一说愁多,一说愁长,化抽象为具象,意蕴丰富而生动形象。

踏莎行

晏殊

祖席 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 依波转。书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注释】

①祖席:古人送别时所设宴席。②去棹:离去的船,指行人。

【译文】

离别宴上,唱着令人销魂的离歌。长亭中,我和你依依惜别。路上的飞尘已把我们阻隔,但你还在不断回首,我更是难分难舍。留下的人骑着马,马也在林边嘶鸣留恋,离去的人乘着小舟,伴随着远去的绿波。登上画阁,我更是愁绪万千难以言说。朝你所去的方向眺望,只见万里云烟斜晖脉脉。离别的愁绪占据我的心田,无计消除,无法排遣,无处解脱。尽管你走到天涯地角,我的心也会紧紧跟随着你,永远陪伴你到处奔波。

【评析】

本词写送别友人的深情及别后的思念。从“居人匹马”句看,是朋友间的离别而非女子送情郎,因古代女子多乘车而很少骑马。

上片开头三句渲染离别之悲剧气氛。长亭为送别之所,别宴为送行而设,“离歌”已充满愁情。“香尘已隔犹回面”写行人之多情,情境如画。而行人之多情恰反衬出送行者为重情之人,属于从反面着墨法。或云“回面”写谁未确,当写二人,更增缠绵缱绻之情意。此说不可取,“回面”者一定是行人,因送人只须前看不必回头。如果回头则已离开送别之所回家矣,与全词意境不合。末两句写行人已远,而送者尚不思归,从正面落笔。下片开头三句很含蓄,或谓当时送别之景。即在林边看不到,则再登楼上高处远望,为连续动作。虽显得拘谨,于理亦通。还是理解为别后登楼为好。末二句表现离愁之多,思念之广,抒写“春蚕至死丝方尽”的执着之情。全词深情绵缈,唐圭璋先生赞美其“足抵一篇《别赋》”(《唐宋词简释》),非溢美之词也。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 ,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 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注释】

①红稀:花儿因凋落而稀少。②游丝:暮春时节,蜘蛛青虫之丝在晴空中飘荡,称游丝。

【译文】

小路两旁,花儿稀疏,只有几点残红;郊外田野,芳草绿遍,沐浴着骀荡的春风。高台近处,树木环绕,绿色浓郁成荫。春风也不知道管理禁止一下柳絮,将其吹得漫天飘舞,乱扑人的脸,落满人的身。翠叶掩映,看不见黄莺,只能听到婉转的歌声。珠帘低垂,隔开了燕子的身影。炉中的香烟袅袅上升,像追逐空中的游丝,盘绕升腾。实在无聊烦闷,我只好饮酒,渐渐进入梦境。当从梦境醒来时,斜阳照在静悄悄的院子里,西方一片残红。

【评析】

本词借暮春之美景,抒发韶光易逝之闲愁。上片写出游时郊外之景,下片写归来后院落之景。恋春惜春之情充满字里行间。空灵而有韵致。

上片写郊外所见,三句词从近到远,视野开阔,很有空间感,属于移步换形之法,具有典型的时序特征。花儿凋谢殆尽,绿草遍布原野,树叶已很茂盛,林中的楼台隐约可见,正是初夏之景。杨花扑面,尤增暮春之特色。“蒙蒙乱扑”富有动态感,颇有情趣。埋怨春风,看似无理,似怨似嘲,也含有对春景的喜爱之情。下片转写到院中之景。“翠叶藏莺”,闻声而不见鸟,暗示树叶已繁密,空灵而有神韵。“珠帘隔燕”暗示人已由院中回到室内,故燕子在外。室中的香烟描状风静人静至极,笔致细腻,情景如现。“游丝”本来指春夏季节晴朗无风之时,随着地面空气上升,有些昆虫所吐的极细的丝在空气中飘浮游动的样态,是极细微的物象。这里是形容香炉里冒出的香烟袅袅盘旋上升的情景,精致细微到极点,衬托人心之静,也有比喻意义,很精彩。末二句跳脱,写酒醒后已至黄昏,以景语作结,含蓄而有韵味,于惜时之中又有淡淡的忧伤。

蝶恋花

晏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 移玉柱,穿帘海燕 双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注释】

①蝶恋花: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本名鹊踏枝,晏殊始改今名。双调六十字。②黄金缕:指嫩柳条。③钿筝:用罗钿装饰的筝。④海燕:燕子的别称。古人认为燕子生于南方,渡海而至,故称。⑤浓睡两句:暗用金昌绪《春怨》诗意:“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译文】

曲折的栏杆依靠着绿树,金黄色的柳丝轻轻飘拂着在春风中。是谁在拨弄装饰着罗钿的筝柱,弹奏着伤心的乐曲!一对燕子穿过帘幕双双飞去。满天飘拂着游丝和柳絮,红杏正在开花,清明时又下起阵阵急雨。浓睡醒来,只听见黄莺乱啼,啼声惊破了我的美梦,那温馨的梦境再也无法寻觅。

【评析】

本词抒写春日的闲愁。上片写迎春之情,下片抒送春之意。词意含蓄蕴藉,只表现主人公的一种情绪。

上片开头三句写初春之景,有富贵气象。后两句是主人公的活动,在意念上有倒装,他看到海燕双飞,而伤心自己的孤独,面对芳春美景而触动春愁,故弹筝以抒情。下片前三句写暮春之景,后两句化用金昌绪《春怨》诗的意境,抒发伤春的意绪。语言明丽,用意婉曲。晏殊说:“余每吟咏富贵,不含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青箱杂记》)这种观点很重要,这里提出的“气象”已经含有意境的意思,注意追求整体意境是晏殊词的一大特点。而本词正体现了这一风格。本词一作冯延巳词,又作欧阳修词。 BVOALyFxCqgZF2hTvALfyAJn7szxZnqFceYhzxpNPff35RJ6MysTAjfUgy5zXZ4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