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案例 1
“我的教学成绩从没有这么好过”, “欣喜的同时我有点心虚”

王老师:

说实话,从教十几年来我的教学成绩从没有这么好过。以前我教的班生源都是中下等,因此我的信心不是很大,要求不是很严格,最后的考试成绩也就是中等。现在我们班不论是考试还是体育比赛、文艺演出,都是数一数二的,我从没这么成功过。我也分析过我现在的“成功”:一方面是生源好,因为我是组长,学校会把比较好的孩子放到我的班,为的是将来出成绩。二是因为我这一年要求特别严格(从未有过的严格),不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家长。我提出的要求,无论大小,他们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哪怕数学作业留的是孩子和家长做猜数游戏,如果我发现有的家长没有和孩子做,我也会找到这位家长问原因,并要求必须补上。家长和孩子都觉得我特别厉害,因此在完成我的要求上也确实战战兢兢地努力做到最好。欣喜的同时我也有点心虚,我总觉得这么干虽然效果特别好,但是路子不对,用一句特时髦的话说就是,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跟我原来的一位同事学的,她就是这样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的。我给那个班上过一节心理活动课,我发现那个班的孩子虽然学习特别棒,可思维很不灵活,想象力也打不开,教学效果还不如同年级一个最差的班——班里的孩子学习成绩最差,纪律散漫,但是在我的心理活动课上孩子们的想象力特别丰富,在游戏中遇到了难题,他们想出的办法也特别的多,有些办法我都没有想到。当时我就想,为什么同样的一节心理活动课,好班上出来的效果差,差班上出来的效果好呢?是不是和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有关系?严格要求的结果就是带出了一群坚决执行命令的好兵,但是他们不会自己打仗。而给孩子们空间的老师却能激发出孩子们的潜力,让他们朝着适合他们的方向前进,但是他们可能在学业上不是很出色。现在,我也带了一个好班,我就不自觉地沿着我同事的路走了下去,我也成功地复制了她的成功,但是我真的不想让我的学生成为只会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好兵,我也不想永远当司令,我希望他们能够自觉战斗。我觉得我该转变角色了,但是怎么转,转成什么型,我得仔细地想清楚。(赵琳)

○ 点评

教育成功的三个层次

上面是一位小学老师发给我的邮件,我征得她的同意,发在了K12教育网站上。本书是中学的案例书,第一个入选的却是一位小学教师的案例,为什么?因为这个案例在中小学都很典型,而且发表读后感的老师多是中学老师。

这篇文章使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做教育工作,什么是成功?像上面这位小学老师,她的工作显然是成功的,“不论是考试还是体育比赛、文艺演出,都是数一数二的,我从没这么成功过”。我认为这是第一个层次的成功——业绩的成功。也就是说,按照目前通常的标准,按照上级的考核要求,她成功了。评个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得个什么什么“杯”,看来没问题。

但是这位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她质疑自己的这种成功,她想追求第二个层次的成功。第二个层次的成功是什么呢?是真正的育人的成功。不满足于取得好的业绩,而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得到真正的发展。她敏锐地感觉到,第一个层次的成功与第二个层次的成功有时是矛盾的。教师追求工作业绩的时候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可能是速效的、短视的、有后遗症的、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这和经济上盲目追求GDP的道理是一样的。你不能说GDP提高不是成功,但这毕竟是第一个层次上的成功,如果不及时上升到第二个层次,经济发展就不可持续,未来就会出现问题。教育成功的第二个层次——育人的成功——没有一定的水平的教师是看不清楚的。事实上,多数家长、多数教师、多数校长对成功教育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第一个层次,目前学校的所谓绩效工资看的也是这个。因此可以想象,我们所谓的名师、名校长,大多数不过是第一个层次上的优胜者而已,他们在育人方面究竟是否成功了,不好说。

育人成功与否,不能看眼前,而应该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如果某位教师的学生多年之后表现都不错,而且有证据证明这些好的表现与当年这位教师的教育有直接关系,学生本人对此也认可(并非出于礼貌和客气),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位教师取得了第二个层次(育人)的成功。可惜这种成功评价起来很不方便,因此人们就只好拿眼前的效果说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可以到此止步。教育者的良知恰恰在于,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成功不成功,他自己心里有杆秤。为了眼前的成绩给孩子埋下定时炸弹,这种事能不做就不做;确实对学生未来发展有好处的事,即使眼前与业绩无关,他也会去做。育人成功与否,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教师是否培养出了有创新能力的重量级学生。但此事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其中还有学生的天分、家庭教育以及其他教师的作用,甚至还有学生的运气,所以你很难断定某个名人是某教师培养出来的,除非该名人自己拿出确凿的证据。这一点,就连孔夫子本人做得也不是特别漂亮。孔子的著名学生颜回、子路等等,并不多么出色,而孟子等等,并不是孔子直接调教出来的。可见,这第二个层次的成功(育人的成功),真是不好说清楚的一件事。但是,我们得承认,有这么一回事,有这么一个高的层次,需要我们去追求。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强调第二个层次的教育,而所谓应试教育,就是停留在第一个层次上的教育。

教育成功还有一个更高的层次——第三个层次,就是思想的成功。如果教育者能拿出独到的教育思想,即可涉足这个层次,若有全面深刻、开风气之先的教育思想,那就是教育家了。比如陶行知先生,我们谈到他的教育成就,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他培养出的某个有名的学生,而是他的某些教育思想。陶先生的成功,就达到了第三个层次,孔子当然也是这样。这是很难的事情,但是表面看起来又似乎容易,有人以为只要写几篇文章,出几本书,被人称为专家,就达到这个层次了;其实不然,这里的关键是独创性。你必须提供独立的、新鲜的思想,而我们通常见到的专家们写的文章,不过是炒冷饭而已,顶多换个商标。

每位教师都可以追求更高层次的成功,前提是既不要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也不要以追求高层次成功为借口,逃避第一个层次的成功,甚至为自己责任心不强、能力不够辩护。事实上,只要用心,教师可以同时把业绩和育人两个层次都做得很好。我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时,感觉美国小学教师雷夫就做到了,他较好地协调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有这种想法:我先把业绩搞上去,然后再谈育人水平。教师最好是在创造业绩的同时警惕它的副作用,而在育人方面努力的时候,也不要忽略业绩方面的硬指标。否则你的教育理念再先进,家长和校长也不买你的账,这是现实问题。

2013. 4. 23

最悲哀的就是,第一层次还没有得到领导的彻底认可,又有了一点第二层次的意识,像我。于是,领导调侃:说起来天下无敌,做起来有心无力。(东莞老牛)

这位老师说的情况,我当年也遇到过。这会让你感慨:与其醒过来,还不如一直睡着;与其懂点素质教育,还不如一直糊涂着,以为应试教育就是正宗的教育。一旦有一些正确的理念,有些事你就不忍心做了。可是你不忍心,别人忍心,于是你就会吃亏,你会眼看着别的老师抢走学生的时间,“切蛋糕”后给你所剩无几,然后领导还要说你没能耐。怎么办呢?我当年的办法是,我不生气,我也不抱屈,我在自己的课堂上内部挖潜,减少讲课时间,课上写作业。我不逼学生,但也要求他们认真复习,到考试的时候弄个中上等,我觉得这就对得起学生了。领导当然不会树我为样板(我也不想当),但也不会调侃我,因为我业绩说得过去。再说,他知道如果跟我过不去,我的反击可能很锋利,不留情面,而且我与青年教师普遍关系不错,我常常帮他们解决疑难问题,领导大概也看出我不是没本事的人,也不是孤立者……于是我就可以“宁静以致远”了。人的个性不同,我的办法仅供参考。

2013. 4. 23

第二层次与第一层次难道就不能统一、协调起来吗?

第一层次简言之就是应试吧,而第二层次简单说也就是素质。

如果应试的题目都做不好,某一些方面的能力应该就会受到影响,而这一能力应该属于素质的范畴。其实应试这一块做不好,也就无法谈及素质了。

当然,注意了素质,就没有太多的时间放在应试上了,素质包含太多的东西,应试仅仅是其中一个部分。与专业针对应试的学生相比会差一些,但也不至于差到哪里去,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种差别会越来越小。(GBEAR)

“不生气,也不抱屈,我在自己的课堂上内部挖潜,减少讲课时间,课上写作业”,这正是我现在在做的。因为我性格比较老实吧(不知道是不是一个缺点),语文、英语老师把学生逼得挺狠的,学生做完那两科作业就没时间了,连上数学课都想做英语、语文作业,我缴了几次学生的作业。我是教数学的,我没有办法像她们那样,我又做不到,我总觉得自己的办法还不够多,导致学生成绩不好,因此一直在改变自己,但收效并不明显,这是我现在仍然感到压力大的原因。不过我赞同王老师的思路,我想短期内效果不好并不说明这不是一个好的思路,相信中考时会有进步的。(大树7086)

王老师的办法很值得学习!内部挖掘,再挖掘!课堂尽可能减少无效劳动,靠吸引,靠兴趣,让学生为我争取时间,也就是让学生爱我的课堂,爱上我的课,爱我的作业,这样谁也争不过我!前提是我不断读书,提高自己的素质,有育人的本事。(走进科学)

王老师的境界也是我想追求的。但是这的确很难,得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得顶得住外界的压力,还需要不时地给自己鼓劲,这种事情很少有人喝彩。(泥潭)

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有点“清醒”了,但我确实从前年开始就不喜欢从外面挖潜的做法了。我教语文,总是希望从课堂上挖掘潜力,已经快两年基本没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了,学生的校内作业也总是尽量安排在课堂时间完成。我总是想办法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这条道路走起来很困难,而且效果来得很慢,有时教学成绩会下滑,但总体上看,还能居中等。我带班,也在努力改变方法,尤其是跟着王老师学习后,更加努力转变思维方式,走科学化、专业化道路。道路很艰辛,也感到了不少压力,但我不甘心回到原路。我还是愿意努力改变自己。(冰山7091)

我无需掩饰看到王老师《教育成功的三个层次》后内心的震撼,好像这篇文章是专为我指点迷津的。我自己有过普通班、较好的班、尖子班的班主任经历,效果都还说得过去,业绩有了,领导认可了,评优评先不愁了,而我却茫然了。下一步该怎么走?

毋庸置疑,以前浅显的成功只限于业绩,谈不上育人,更与思想的成功沾不上边。我也有所觉察,但不知何去何从,曾几何时,我想再教一个差班试试,不求很好的成绩,但求学生能很好地定位自己。但由于工作的安排没能尽如人意,一直很迷茫!

现在,不管我有没有向二、三层次攀登的能力,至少我的目标不再模糊,感谢王老师指明了方向!(冰雪情) FFdCU1cEW/yOzZ/r7kCZoy5YS3q7hsEBzmJMtNmOCK/8rUIJ/6LtZF5MRcQnHK3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