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案例 7
教育一个顽童的故事

叶×,男,1990年7月出生,初一学生,小学成绩极差,且经常被批评处罚,可谓“身经百战”。升初中,成绩名列全校倒数第5。

叶×在开学第一周的干部选举中,表现十分突出,多次要求担任劳动委员一职。他的表现给全班同学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大家通过举手表决同意叶×担任劳动委员。

叶×在开学之初的第一个月表现相当不错:对待值日工作认真负责,常常课余检查地面,每天值日后都留下来检查卫生,合格之后才回家。

后来,他的热情开始消退,同时,小学养成的恶习开始发挥作用。最终他表现出了他自己承认所犯的13种错误(注:以下为叶×说明书内容)。

(1)上课无故接嘴;(2)无故打报告;(3)上课无故叫老师的名字;(4)上课转头找后面的人说话;(5)上课吵闹,上课吹口哨;(6)上课无故骂人;(7)上课无故敲桌子;(8)上课无故站起来;(9)上课无故把窗户推来推去;(10)上课坐得不像样;(11)上课没有认真听讲,上课东张西望,无故攻击余××;(12)上课传纸条;(13)上课无故用脚把凳子踢来踢去。

最大的顽疾是天天犯错误,天天检讨错误,天天难改错误。他天天帮同学做好事——扫地、擦黑板、倒垃圾,十分积极。但是,又利用权力吓唬同学,乱扣同学的德育分,甚至破坏公物。他自己在说明书中写道:“烦恼啊,真烦恼啊!自己一边做好事,为何自己一边又做坏事呢?”

面对这样的一位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余××在小学时成绩也较差,与叶×是一对“黄金搭档”,进入初中后担任纪律委员。叶×对余××十分不服,认为自己比余××好。于是多次要求老师就以下两项组织一次民主测评:a工作积极;b遵守纪律。老师没有答应叶×的要求。可是,叶×却十分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表现肯定优于余××,老师偏袒余××,所以几乎隔一两天就请求老师组织评选。老师只好组织了一次评选,结果叶×失败。

事后,二人和好,又成了“黄金搭档”,在教室一唱一和,放学后不及时回家。四五个同学在外乱逛,连续两天直到晚上九点半才回家,对班级影响也越来越大。

教师于是采取以下措施:停止叶×的劳动委员职务;课间、课后,班主任与他结成互助小组,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教育、辅导和帮助;让他每隔两天写300字左右的心理反思报告。

一周以后,他开始认真反省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孤立的处境开始表现出担忧,多次要求老师恢复其劳动委员的职务。

第二步的措施是成立帮助叶×同学的小组,在课余帮其补习功课。由班级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组成行为监督小组,主要在课余及时指出叶×行为习惯的不足之处。同时,争取叶×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在家对其严格要求,要其多做家务,每天必须和父母沟通一小时以上。让他每天继续写行为习惯的心理报告,对其时时提醒,事事提醒。

这样大约经过一个月,叶×逐渐改掉了大部分不良习惯,期中成绩也进步不少,由倒数第5进步到倒数第9,前进了4名。

班里决定恢复叶×的班干部职务,担任班主任助理一职。他发挥自己字写得比较漂亮的优势,使班级在评比优秀黑板报中荣获一等奖。

在期末评比中,叶×被同学推荐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在期末的散学典礼上,老师首先让全班同学用热烈的掌声来表彰两位进步较快的“差生”和“中等生”:叶×和肖××。

叶×的母亲也十分高兴地打电话给老师,称赞叶×有进步,由全班倒数第1进步到全班倒数第2,由全校倒数第9进步到全校倒数第13。(张老师)

○ 点评

一个“非研究型教育”的案例

这类转化“差生”的案例我见过很多,大同小异。老师们的工作当然是辛苦的,有成绩的,值得钦佩的,但是如果对他们的文章进行认真的学理分析,就会发现:学生的问题到底在哪里?不清楚。教师采用的教育方法为什么能奏效?也不清楚。

我看完了全文,也没搞清楚叶×为什么这样不守纪律,成绩为什么这样差。要知道,同样是不守纪律,同样是学习成绩差,原因会有很多种,有不少类别,具体到人,则几乎一个孩子一个样。需要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成长史进行十分认真的分析,找到属于“这一个”孩子的病症所在,才能对症下药,这是教师的基本功。然而我们看到,本文作者并没有做这种研究,没有做主要并不是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这是一位很敬业的老师,他花在叶×身上的时间和精力相当多,问题是他把精力都花在“管理”上了,没用在“研究”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他根本就不想研究这个孩子。请看作者的话:

他自己在说明书中写道:“烦恼啊,真烦恼啊!自己一边做好事,为何自己一边又做坏事呢?”

面对这样一位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其实,叶×同学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什么有的孩子一边做好事,一边做坏事?这是他们自己人格的矛盾,还是我们的视角有问题?为什么他们明知自己做的很多事是错误的,还要去做?是习惯问题,是意志问题,还是这样做能使他得到快乐?这些问题极有研究价值。

可是我们看本文作者,他面对学生的烦恼,根本就不想知其所以然,他的思路毫不犹豫地就跳过了“问题”,直接进入“管理”层面——“我们应该怎么办?”

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不想研究问题,却想解决问题,这是目前相当多的教师的思维方式。

我把这种教育称之为“非研究型教育”,目前多数(甚至可以说大多数)的班主任的教育方式,都属于此种类型。

没有扎实的研究作支撑,教育方法可以从哪里来呢?

1. 沿袭老例,或照搬其他教师的经验。像本文作者采用的任命和撤销叶×劳动委员职务,建立帮助监督小组,写“心理报告”(这是从写“检查”演变来的),都属于沿袭老例。虽然不是不可以,但看不出个性特点,也就是说,这类办法对所有的差生,几乎都可以用。

2. 从其他行业“借鉴”。比如“承包”“罚款”之类。这就离谱了,有的简直属于“非教育行为”。

3. 教师灵机一动想出来的点子。例如有个学生不爱说话,教师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每说一句话,加2分,说够10分,就可以回家。这招挺灵,我怀疑这就是教师灵机一动想出来的,不是一种研究成果。

总之,没有研究作支撑的教育方法给人一种一般化和陈旧的感觉,没有特色,缺乏新意,缺乏逻辑性。

教师自己可能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就常常在文章中“与时俱进”地加一些“理论”。比如本文作者,就说了不少关于“多元智能”的话,为节约篇幅,我删去了。然而作者论述完多元智能之后紧接着采取的措施就是撤销了叶×的劳动委员职务,莫非叶×的智能类型不适合劳动?说不通。理论和实践两张皮,油水分离。

那为什么这种缺乏研究支撑的教育方式也能够把某些“差生”(例如叶×)转变过来呢?

这是因为此类办法虽然并非对症下药,但是毕竟有一些道理,碰到某些“差生”,就可能管事。凡感冒都喝感冒冲剂,总会治好某些病人的。治好了我就写文章宣扬,治不好我就不提了,不少老师就是这么办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了很多优秀教师的经验却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的缘故。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也是撞的,你拿过来,就不一定撞得上了。另外,他班集体搞得好,对“差生”的带动作用很大(学生都有从众心理),你的班集体没有人家搞得好,用人家的办法就不灵。再有,有的教师还有一些“绝活”,能把“差生”治住,而这些“绝活”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只能做不能说。你按照他公开讲的经验做,当然没有他那样的效果。

转变“差生”的文章,我看了至少近二十年了,其中的大多数,竟然二十年如一日,还是那个水平,变化的只是包装。二十年差不多一代人了。我觉得很可怕,所以说了上面的话。我希望班主任都走科研的路,能走多远走多远,否则教一辈子书,也不会有多大进步,而且越活越累。

2004. 9. 3 tAEYQHmJ54myS2ItGf7knjY0xGPTes83Xpo2FjlTa9OxEFXStebDsWkDsZJ9vla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