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案例 6
这个学生究竟为什么进步了?

小冯性格“嚣张”。同学走在他前面,很可能被他大喝一声“闪开”而被挤开,更可能被他一把拉开;吃饭时多半是挑了先走,别人稍有微词,他便动辄恶言相向甚至挥拳威吓;课堂上,他也很少端正坐姿、认真听讲,时常会大声打哈欠,或者随意插嘴……

于是我加大了对他的监控力度。在我的课上,我对他的插嘴、接嘴、坐姿,用他的话来说,都近乎挑剔地批评。而一旦有科任教师来告状,我则会对他加倍批评教育,往往最后师生两人都面红脖子粗,不欢而散。这样的僵局持续了将近两周,小冯不但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毫无寸进,成绩也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我和每个能找到的、在小学时期就认识他的同学交谈了一次,了解到,他在小学时就性格张扬,和同学争吵打架是家常便饭,甚至有一次还将一个同学打得骨折,对待宿管老师他也曾恶语相向。

我又和他的父母联系了一次,了解到因为该生父母都有自己的事业,所以很小就让他寄宿在学校里,长达五年。一个从小就过集体生活的孩子,与同学的日常相处可能更会陷入“弱肉强食”的错误思维模式。时间久了,这种想法就成了思维定式。同时他又缺乏正常的父母关爱,父母的忙碌使他的思维模式成了被关心的盲区。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辨识能力相对较弱,致使他这样的学生甚至有追随者。这种是非不辨的学习生活氛围对小冯的性格养成无疑起了至关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简单的物质上的充裕,只能助长这种性格发展。

适值学生期中的道德自评互评,我便和班长商量一起开展一个“最令我讨厌的同学日常行为调查”。最让大家讨厌的行为包括:讲粗话、蛮横不讲理、做事不顾他人感受等等。结果大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到小冯身上。这对于他来说不啻晴天霹雳。我第一次看到小冯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在愤怒与惊讶之后,继之而起的是绝对的难过。他第一次流下了眼泪。

于是我找他单独谈心。他失去了以往咄咄逼人的张扬,垂头丧气的。在我条分缕析式的剖解面前,他显然被我打动了,下课后问了句:“老师,我改还来得及吗?”第二天,我和全班同学都惊奇地发现小冯有改变了。尤其在和同学的相处上,有了明显改观,虽然谈不上彬彬有礼,可也不再令人讨厌了。

但一天中午,他和同桌女生因为拿饭起了争执,他竟一拳挥在那位女生的脸上。我很愤怒,但也认识到一点:我将一个学生性格的转变看得太过轻而易举了。

我想:何不让小冯担任些班级工作?这样有责任在肩上,他转变的内在动力就大了。我安排他即日起负责分发点心与午餐。他的惊讶是可想而知的——我居然不罚反赏。在诧异与迷惑的眼神里,我分明读出了几分感激。他上任后很负责,工作井井有条。他现在俨然是班干部的一员了,变得理性了。而更令我欣慰的是,在不久前的小队长改选中小冯居然出乎意料地当选为他那一组的小队长。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落日照大旗)

○ 点评

搞清“这一个”的独特逻辑

落日照大旗(以下简称大旗)老师教育小冯的方法,基本上只是两招:一个是利用舆论压力迫使小冯收敛;一个是让他负点责任(当个小官),用来约束他的行为。

这是班主任工作的老套路了。而且恕我直言,第一种办法实脱胎于“大批判”,第二种办法则来源于古已有之的“招安”。许多教师都用这两种办法,例子很多。有时能收到成效,有时则不能。

大旗老师的方法见了成效,但是究竟为什么见成效,不是很清楚。

我手里一共有几个药方,谁有病都吃这几副药,也能治好一些病人。但是,这恐怕就不能算名副其实的“对症下药”了。

我感觉大旗老师并没有把小冯的问题真正“确诊”。小冯的问题似乎属于攻击行为。

他为什么会有攻击行为?

大旗老师的归因是:

1. 一个从小就过集体生活的孩子,与同学的日常相处常会陷入“弱肉强食”的错误思维模式。

2. 缺乏正常的父母关爱。

3. 简单的物质上的充裕,只能使他以自我为中心,以张扬为特征。

4. 周围同学辨识能力相对较弱,助长了他的霸气。

这四条都有道理,但是不足以令人信服。

同是过集体生活,为什么别的孩子没有产生进攻性?缺乏关爱的孩子就一定会产生进攻性吗?物质充裕与以自我为中心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不少家庭并不富裕的孩子照样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很多,多数都没有如此的进攻性。至于同学对其霸道的助长,那只是外因。在同样“辨识能力相对较弱”的班级中生活,为什么偏偏他这样蛮横?大旗老师没搞清楚。没搞清病因,还要治疗,于是只好走老套路:说教,施压,压不下去就“安抚”。

很多班主任都是这样工作的,虽然自有合理之处,但恐怕这还不能算是科学的工作方式。

我在K12网站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矫治”,作者是尹成芳老师。他从动机角度,把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分成许多类:取乐性攻击性行为、习惯性攻击性行为、迁怒性攻击性行为、报复性攻击性行为、模仿性攻击性行为、义气性攻击性行为、挫折性攻击性行为等等。

我觉得这就有点研究的味道了。分类是科研的基本功,分类才能细化,才能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比如我们对待取乐性攻击行为与对待挫折性攻击行为,处理方法就不会一样,连态度都不会一样。“病情”搞得越清楚,“治疗”把握越准确。

所以我觉得,大旗老师虽然很辛苦,也很有成绩,但是并没有真正走进小冯的心,没搞清“这一个”孩子的独特思维逻辑。这种教育,还属于一般化教育。

2004. 10. 13 ZLwuchpKV+/dDUKwo3QCkxMvtvI+P9wjMIYRq+j8OLi4ccPIM405pMIRMr/UBK9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