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讲 熏染篇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荀子·劝学》中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意思是: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比喻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会健康成长;“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的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这句话表明荀子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孟母为了孟子能健康成长,三次不遗余力迁移居所(由墓地到集市,由集市到屠场,由屠场到学校),终于找到适宜孟子健康成长的环境,最终让孟子成为了一代儒家大师,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了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她们已经没有了人的基本生活习性,取而代之的是狼的生活习性,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的故事”。

《晏子使楚》一文也讲到,春秋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辞令家晏子用“橘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作为论据有力地反击了楚王“齐人固善盗乎”的谬论,让楚王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上述例子无不说明了一个道理,即:环境是能改变事物的,同样一件事物,由于环境的不同,其结果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我以为,没有一个好的大环境,想让学生健康成长简直是天方夜谭。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的生长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三者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家庭教育是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教育是关键,它是联系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纽带;社会教育是实践,对于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不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与作用,也不谈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与作用,我们重点要探讨的是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与作用。

我们知道,现在学生每天至少有七个小时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江苏省“五严”规定学生在校时间七个小时),如果是寄宿制学校,时间会更长。如果这个时候学校教育出了问题,那么,学生怎么可能会有好的发展呢?

这里的学校教育就是大的环境。也许有人会问,学校教育环境与文化、高效治班有什么关联?其实班主任要想在一个小小的天地内做出大的成绩,如果没有良好的学校环境、大的教育环境作为后盾也是不容易的。班级教育必须建立在学校教育之上,只有整个学校具有一个适宜学生成长的大的教育环境,学生在班级的成长才会变得容易与从容;反之,如果没有科学的、高效的学校教育环境,班级发展必然如同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一般,可望而不可即。

校园文化本身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的教授所无法比拟的。一个学生离开学校之后,记住的不是某一个知识点,而是在学校里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提高全体师生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关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不仅彰显了一所学校的发展理念,更彰显了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

显然,学校文化不仅包含着上面所讲的环境(显性的外在文化),还包含着诸多隐性的内在文化,如办学理念、管理策略、课堂教育、各种措施等。只有做到“内外结合”“前后一致”“彼此呼应”,学校文化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学生才真正能从中受益,获得长足发展。

洋思中学之所以在全国闻名遐迩,与学校大的教育策略有着紧密的关联。也就是说,学校创设了一个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大环境,学校加强了文化建设,加强了管理,为班级发展提供了平台。于是才出现“班班都是优秀班”的喜人景象,才有了“每一位家长都满意”的高度评价,才有了“人人都能做好优秀班主任”的雄心壮志。换言之,如果没有学校环境的有益影响,单纯依靠班主任的管理,让所有班级都成为优秀班级,不能说完全不可能,但要完全达到,却是难上加难。当然,也会有个别的突出班级和优秀班主任的出现,但“满园春色”总比“一枝独放”好啊!

所以,在这一讲,我要重点谈一谈学校大的科学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也就是洋思中学是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如何通过显性的和隐性的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发展的,希望大家能从洋思中学大的管理中得到一点启示,从而为科学治班奠定基础,为高效治班保驾护航。 RIr+i/to637vqpBkyYWiQVnutagYXb6hstq2NHyHssahYJitL2b5STB6Hh++0d+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