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定义,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之后,全国各地的学校普遍开始采用班级组织的形式。
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狼是将团队精神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动物。在生存、竞争、发展的动物世界中,它们懂得团队的重要性,久而久之,狼群就演化成了“打群架”的高手。换言之,狼群是一个高效的团队。它们目标集中、服从指挥、井然有序、协同作战、相互照应,虽然单打独斗不敌虎、狮、豹,但狼群却能将之杀死——靠的就是团队精神。
在外国人看来,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而一群中国人则是一群虫。什么原因?因为我们缺少团队精神,不能把团队的力量发挥出来,内耗很多,不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这也是中国在清代末期被别国打败的重要原因。
显然,我们的班级也应该是一个团队。但是,团队却因为管理的不同而呈现不同面貌。有的杂乱无章,一盘散沙,士气不足;有的精诚团结,奋发向上,成绩斐然。既然班级是团队,那我们就应该把班级打造成一流团队。
(1)明确目标。这个目标必须切实可行,同时必须让所有学生都知晓,印刻在他们的脑海中,从而使他们把集体目标自觉地转变为自身追求的目标。
(2)团结协作。这就需要每一个学生准确定位,他们都是团队之人,都在为团队作贡献,而不能我行我素,逞个人英雄主义。
(3)团队规范。任何团队必须有规章制度,所有学生都必须守纪律,讲规范。
(4)富有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就是强大的凝聚力,学生之间要发自内心地帮助彼此,自愿为他人多做工作,要有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思想,要对班级有一种自豪感、依恋感。
(1)做好团队领队。在班级团队建设过程中,领队作用很重要,班主任首先要做好带头人,从外观形象到一系列活动的策划、安排、实施等,都必须以团队建设为中心,促进团队发展。
(2)集体个体融合。集体目标必须从个体目标中来,个体目标必须充分体现集体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两者和谐一致,两者互融互通。这样一来,个体行为就自觉转化为集体行为。
(3)发挥骨干作用。骨干在团队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班主任必须充分用好这些“呼风唤雨”的骨干,放大他们的影响力,不断纠正他们的不良思想与行为,并通过他们发挥建设团队的作用。
(4)有效开展活动。团队是在活动中打造并形成的,班主任必须通过设计各种有效的活动,让所有成员在具体的实践之中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同目标、认清差距,从而让活动成为团队建设的有力推手。
(5)确保求同存异。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彼此包容,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团队建设中发挥作用,得到发展。
(6)做到坚持不懈。一流团队的打造,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所以,必须坚持,不能因为有问题、有失败就放弃。一般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要经过五个阶段:松散班级集体、有组织的班集体、初级班集体、成熟班集体、优秀班集体。
狄德罗说:“人类的义务是要把世界变成乐园。”同样,“班主任的义务是把班集体变成乐园”。新课程也指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一个在音乐上失意的老师和一群在人生路上迷茫的学生从“冬天”走向“春天”的故事。影片开头,从班主任马修老师的视角,展现出高大的院墙、冰冷的铁锁、阴冷而压抑的学校……马修老师第一次进教室,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个不安分的孩子,有的在咆哮,有的在打闹,有的则在慵懒地睡觉。一个不留神儿,马修老师被杂物绊倒,他的公文包在这个时候被孩子们抢夺……就是这样一个班级,马修用爱、用尊重、用一支合唱团给孩子们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和希望。而在马修老师离开的时候,学生送出的纸飞机让人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马修老师为什么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不舍?马修老师为什么会感到这是最大的幸福?因为马修老师带领着孩子们不断地改变着支离破碎的“家”,建设着这个有着无限可能性的“家”,于是马修老师成了学生最难忘的老师。
(1)家是安全的。
家是最安全的地方,没有哪一个孩子在危险的情况下不想家。班级,首先应该像家一样,是安全的,而不应该让学生感到害怕。如果学生感到害怕,怕进这个班级,或一提及这个班级,就浑身哆嗦,那么,只能说明这个班级不是一个“家”。
(2)家是温馨的。
在家中,有父母的呵护,长辈的关怀,有兄弟姐妹的互相扶持,家给人一种温暖、幸福、温馨的感觉,班级之“家”同样应该如此。几个科任老师应该无微不至地呵护学生、爱护学生,学生们之间应该是平等互助的,也应该是充满着爱的。如果一个班级不温馨、不快乐,那班级就不是“家”。
(3)家是共同的。
家中孩子很多,但父母只有一个,家只有一个,这个家是每一个孩子所共同拥有的,而不是某一个特定孩子所拥有的。同样,班级之“家”也应该如此,它应该是师生共同的“家”,是师生心灵的港湾。
(4)家是需要维护的。
家好不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这种做,是一种发自内心地对“家”的维护。社会是由“家”组成的,有的“家”幸福安康,有的“家”四分五裂,区别就在“维护”二字。同样,班级之“家”也是需要每个师生维护的,如果每个师生都发自内心地维护它,那么,岂有不好之理?
将班级打造成“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1)班主任首先要把班级看成“家”。
作为一“家”之主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把自己看成是“家”里的一员,是“家”里的负责人,这样,他才能竭尽全力为“家人”付出,他才会想方设法地建设“家”,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只有将这个特殊的班级之“家”视作自己真正的家,班主任才会用心打造这个多人之“家”,暂时之“家”,无血缘关系之“家”。班主任是建设“班级是家”的最重要的核心人物。
(2)用民主制来管理这个“家”。
班级这个“家”是每一个师生的,每一个师生都是“家”中的成员。家也需要每一个师生来共同面对、共同处理、共同帮助、共同维护,而不是由少数人来维护,其他人做旁观者,甚至搞破坏,这就需要发挥每一个“家人”的作用。班主任要用民主的方式来管理这个“家”——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让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为家服务,而不能推行“家长制”,进行“独裁”管理。
(3)多开展“班级是家”系列活动。
活动是教育的最好载体。只有通过活动,大家才能感受到“家”的内涵、意味、本质,才能使“家”拥有存在感。作为“家”的守护者的班主任,自然要为建设好这个班级之“家”而用心付出。要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有关“家”的活动(包括环境创设、书写书信、主题班会、我为“班级之家”做好事、我为“班级之家”出主意、“班级之家”我最行等活动),让学生在“班级之家”的建设中提升素质,加强认识,共同进步。
表面看来,班级就是几十个同学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组织,班级的好坏只关系到这几十个同学将来的发展,实际上并非如此。这几十个同学的命运就是几十个家庭的命运,这几十个同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所有科任教师的发展,这个班级状况如何,也牵涉到学校的发展。假如这个班级是差班,在社会上的影响很坏,那这个班级不仅会惊动学校,还可能会惊动公安部门。由此看来,班级不是教育单一体,而是教育共同体。
班级教育共同体就是由班级内所有科任老师、学生家长、学生及学校共同组成的,彼此协作支持、相互促进的,并在班级发展、教育价值和教育方式方面达到高度一致的,最终全面促进班级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组织。
这里有几个关键内容:
培养每个学生、发展每个学生是班级共同体的共同目标。
培养学生涉及多个方面,彼此必须相互理解、信任、尊重、互补。
班主任、本班科任老师是教育的主体。
家长也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
班级共同体的本质是整合教育资源和力量。
(1)加强宣传,促进班级教育共同体的形成。
显然,班级教育共同体的概念并不为每一个相关的人所接受。学生家长或许对此难以理解,他们会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与我无关。有的学生亦是如此,他们或许认为,发展是我自己的事,我只要把我自己的事做好,我只要不添乱就行,我有什么责任去帮助他人?……对此,班主任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向家长和学生说明班级共同体的内涵、意义、价值。“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共同作用、共同努力、共同付出,班级发展了,个人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得到体现,个人才能发展得更好,家庭才能更具幸福感。
(2)加强协作,充分发挥各方作用。
协作是形成班级教育共同体的关键。
在建设教育共同体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同科任老师步调一致、行为一致、思想一致,使教育具有一致性,千万不能出现我在这边搭台,他却在那边拆台的局面。
在建设教育共同体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特别是那些有一定抵触情绪的学生家长,他们对教育、对班级行为可能不够理解,对此班主任更要高度重视,避免出现你在教育而家长却在不断否定的情况。
在建设教育共同体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加强与学校领导、学校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以求得认同和支持,从而让学校教育与班级教育合二为一,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在建设教育共同体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特别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自觉成为共同体中的一员。教育没有观众席。在班级的活动当中,也没有多余的人。让每一个人成为班级发展中的一员,成为活动中的一员,即使一时帮不上忙,或因为时间有限,人员有限,没有机会上场,也必须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的渲染,他们的营造,无不体现了班级的力量。人人有事做,人人都快乐。参与的人都有一份荣誉——成功了,这是大家的骄傲和自豪;失败了,则是大家的责任,都需要反思。班级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参与其中。
班级是人的组合体,学生来自不同家庭,拥有不同性格,甚至来自不同区域,在班级里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这与我们的大社会有好多的相似性,所以说,班级是小社会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请注意,我在这儿强调的不是班级是社会的问题,而是班级本身这个“小”社会的问题。
确实,班级与社会相比,没有可比性,社会那么大,班级那么小,社会那么复杂,班级那么单纯,怎么可能相提并论?
但如果说,班级是小社会,两者就很相似。因为班级是社会的浓缩版。社会是什么?社会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不是一般人用语言所能讲得清的。我们一般所理解的社会实际上就是“共同物质条件下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群”,是“人类相互有机联系,互相合作形成的群体”。班级不也充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吗?不也有诸多结构吗?班级有着社会的影子,故曰“小”社会。
既然班级是小社会,那么,班主任就应该充分引导学生处理、适应好班级中的各种关系——人的关系、物的关系、事的关系、目标的关系、成长的关系,从而为以后走上社会积累经验。
处理和适应各种关系,不能用大社会的一套来教导学生,那会让学生变得世故、老道、油滑、复杂,而应该以自己的体会来影响学生,让学生接受“正统”“前沿”“理想”的教育,使人与人之间充满和谐、温馨。
把一个班级看成一个小社会,就要求我们在班级这个小社会中选好一位“领袖”,他是全班的领导人物。这个人物由大家选举产生,而不是由老师来指定;这个“领袖”不能只是一人,而应该让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承担一定的责任。把班级所有工作都安排给每个学生,使他们都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做好这个工作的“领袖”,这样“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做得好的给予肯定,做得不好的要给予批评,表扬与批评的过程使得学生的本分和责任意识逐步增强。
很多人怕竞争,却又躲不开。因为竞争是生存的常态,不想竞争是不可能的;人是社会的产物,优胜劣汰是生物生存之道,世间万物之间无不充满着竞争。
有人说,庄子不是提出“无为而治”吗?顺其自然才对呀!是的,但“无为而治”不是什么事都不做,都不想。试想,果真如此,你还能立足吗?人在社会上要生存,要生存就要努力,要努力就会有竞争;而事实上,人不仅只有生存这样的低层次的心理需求,更有发展这样的高层次需求,不满足现状,求得自身价值的实现,只有在竞争中获胜才有可能。
班级作为小社会,也同样存在着竞争。因为班级的成员都是年轻人,年轻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争强好胜、不服输,这也是班级不断上进的一个重要保证。如果一个班级缺少竞争,不能形成竞技的局面,那么,要想让这样的班级发展、壮大,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必须充分用好学生之间的竞争,把班级打造成竞技场,千万不能“知足常乐”,而要“富而思进”“富而求进”。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班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绝不是把别人比下去,而是把自己比上来,这种竞争重点是自己跟自己比,以使自己进步、发展添彩、增识。这种竞争的实质是挖掘自身潜力,从而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
为了使竞争真正促进班级发展、学生成长,我们必须让班级形成良性竞争态势,而不是恶性竞争,对此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
(1)引导人人参与。
竞争是所有学生的权利,不是少数学生的权利。有些学生到了社会上适应能力很强,敢于竞争而且善于竞争,始终有一种不服输的斗志,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学校里经历了各种的竞争,他们不再畏惧,不再害怕,他们似乎已经锻炼出了竞争的能力;但也有些学生到了社会上,却没有大的发展,虽然在学校时表现并不差,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学校里没有积极参与竞争,没有在竞争中发展自己。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到竞争中去,让每一个同学都理解竞争,认识竞争,从竞争中受益。
(2)引导多元竞争。
竞争是所有学生的事,但不是说所有竞争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前面已作出分析,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如果这个学生某项方面能力一般,则不必让其参与竞争,而其某方面能力尚可时,则一定要引导其参与其中,即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多元竞争。只有多元竞争,才能让学生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特色,从而充满信心地夺得新的胜利,不断地发展自己。如此,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迎接更大的竞争。
(3)引导合作竞争。
竞争不是一个人的事,竞争是集体的事,大家的事,有时是一人竞争百人帮忙。这些人在一人参与的竞争中,也同样做着竞争的准备——虽然不是亲临竞争现场,但却为最终的胜利做着自己应该的努力,这就是竞争中的合作。这种合作是幕后的合作,更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胸襟。
在这里,要排除一种误区,那就是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的竞争。我们知道,在更多时候,学生与学生之间是面对面的竞争,如在考试中都想得第一名,这就必须竞争;如评选优秀时,名额有限,这也需要竞争。有人说,我放弃,我虚怀若谷。我以为,这不是谦让,而是一种退却。虽然最终未必是你,但你退却了,说明你害怕;同时对于对手来说,这也是一种耻辱,他没有真正的对手。事实上,你参与了,这就是最大的合作,这可以让自己得到锻炼,让别人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