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教育

班主任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对学生的管理,自然与班主任最贴近的概念是“教育”。但是对究竟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对象是谁、教育的方式是什么、教育的作用有多大等问题,班主任应该有哪些认识?再如班级管理中必须涉及两种人——班主任和学生,班主任究竟是干什么的?其作用究竟有哪些?又该怎样定位学生?如何认识学生?还有,班主任和学生都生活在班级之中,那么,班级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概念?要达到什么目标?有的人甚至做了二三十年班主任了,就这些问题,你问他,他可能会笼统地讲,你让他具体讲,他却支支吾吾,不知所云。只有给这些问题一个科学的解释,班主任才能搞好班级管理。

一、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

“什么是教育”或“教育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学者见仁见智,但结合我长期的教育实践,我以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发展——发展人的各种自然禀赋,把人引向崇高、和谐、更高层次的境界。

1. 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教育的主旋律,这应该成为每一个班主任的座右铭。

(1)发展,就是顺乎天性,自由生长。

教育应该让学生独立自由生长。我们最终培养的应该是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具有独立思想的人。我们要培养有自我见解的人,有时其见解可能与时代不合拍,但却反映了他们独立的思想与精神。因此,我认为任何教育必须顺应学生的天性,挖掘其潜质,保持其好奇心,培养其兴趣,发掘其长处、优势,帮助其提升思想境界、建立健全人格,使其自由生长。

(2)发展,就是追逐梦想,不懈奋斗。

教育应该让学生富有梦想。没有梦想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习近平做了总书记后,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我们的教育也要让所有学生有梦。梦就是未来,就是希望,就是追求。而这种梦实现的过程,就是付出与努力的过程,就是实干、巧干的过程,更是不断更正、不断完善的过程。当然,我们所讲的这个梦一定要正,我们的“教育梦”绝不能让学生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气,坚决杜绝学生中出现“我爸是李刚”的荒唐说辞。我们的教育梦应该培育一颗颗健康向上的心灵,使学生坚守正确的人生取向、价值追求,又让他们拥有丰富的人生智慧,以便他们能恰到好处地处理各种事务,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3)发展,就是增强信心,幸福快乐。

上幼儿园时,孩子本没多大差别,可慢慢地他们就有了明显差别,差别的标准是什么?就是能与不能,会与不会,行与不行,从成绩到名次,这种标准让学生有了失败感,有了痛苦,严重打击了他们发展的信心。试问,缺少信心的人还会有好的发展吗?教育应该是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有意思、有意义的,能提升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快乐的;教育应该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基的;教育应该使学生成为不自私、有合作精神、能够关心并帮助别人、使自己和别人都幸福的人。

发展的内涵是丰富的,多样的,不仅有身体的发展(这是连动植物都能做到的),更有通过后天的努力所取得的发展,如知识的发展、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心灵的发展、思想的发展等。在众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却是人的心灵和思想的发展。心灵和思想发展的核心是三个字“真善美”——真人、善行、美心。成为一个好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发展的目的。所以,谈及发展,我们绝对不能把它仅仅理解为分数、名次、成绩、名牌大学、有工作做、会技巧、可升迁——这些都是狭隘的发展,这些只是发展的表象,没有触及发展的实质。

2. 发展的方式

发展是通过多种相互影响的教育来获得的,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社会教育,其中最关键的是自我教育。

(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时。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中学后,他们接受着学校教育,但同时也在接受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由于家庭教育是发生在家人之间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常常会出现过度保护、过分宠爱、过分专制、拔苗助长、忽略优点等问题,这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将接受系统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决定着个体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当今,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流,它是一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包括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3)社会教育。广义的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外的,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一切教育活动。社会教育尽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辅助和补偿的地位,但却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良好的社会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增长学生的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4)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即人通过认识自己、要求自己、调控自己和评价自己,最终实现自己教育自己。

显然,在四种教育之中,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最大作用就是帮助孩子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为其发展奠定基础。因为一旦到了社会上,走上工作岗位后,除了必要的社会教育(诸如社会培训),其余都将是完全的自我教育——为了自我的发展而进行的教育。俗话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人生不息,自我教育贯穿一个人成长的始终,一个人最终发展得如何,取决于其自我教育能力如何。教育的根本就是让受教育者得到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如果没有自我教育,这一目标是不能实现的。

二、学生:教育的对象

世界是“人”的世界,社会是“人”的社会,同样,教育是“人”的教育,少了“人”,教育还能是教育吗?

教育至高无上的目的应当是为学生的发展、学生潜能的激活及创造力的激发打下坚实而有效的基础,使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其中“人”应该是教育的核心词,教育的意义最终要落实在“人”身上。

1. “以生为本”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位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的核心教育理念,其内涵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点上,一切教育的手段、方法、方式、策略都必须服从及服务于学生这个中心。只有学生发展了,只有学生进步了,只有学生成长了,只有学生成为了爱祖国、爱人民、弘扬民族精神、以赤诚之心报国、为民族社会进步作贡献的人,成为了有高雅气质、高尚道德、诚实守信、自律自信、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立自强的文明人,成为了努力不息、崇尚科学、努力学习、有创新精神、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批判反思和探究创新能力的现代人,教育的意义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教育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示。

在教育中,把学生放在首位,凡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事多做、全做,凡是对学生发展不利的事少做、不做;牢固树立为了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的思想,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人文帮助;运用一切激励手段挖掘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其主动发挥作用;不断培养学生的归属感、责任感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并大胆创新。

2. 以“每一个”学生为本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影响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但在实际教育中,“有教无类”却成了教育的理想与标签——我们实施的都是所谓的精英教育、淘汰教育、少数人的教育,而不是大众教育、发展教育、所有人的教育,“为了一切学生”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实际上就是要做到“有教无类”,就是要让我们的教育以所有学生的成长、发展、快乐、幸福为教育的根本,实施无分别、无差别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地享有教育的权利,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成为“边缘人”“局外人”“多余人”,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信心,失去动力,失去发展的机会。“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绝不能给学生贴上不同的标签以分出好、中、差,绝不能时时、处处、事事以培养少数优秀生为本。

所以,我们的教育不能功利化,不能自私化,不能为我化。“每一个”应是实施“以人为本”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只有做到教育面向“每一个”,关注“每一个”,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有教师说,我们的教育也关注到“每一个”了,但我认为很多时候,教师的关注并非真正为了学生的成长,而是另有目的。例如:关注纪律散漫的学生,目的是防止他们给班级、教师、家长惹麻烦;关注有严重的成长偏差的学生,目的是防止他们出问题,防止他们伤害班级,给班主任带来麻烦;关注有特长的学生,目的是让他们在班级活动中给班级和老师带来荣誉;关注学习优异的学生,目的是从他们身上体现教师的优异教学成绩,并以此获得教学中的某种奖励;关注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目的是避免他们给班级平均分拖后腿,以防及格率不高,遭家长骂,校长说。

请问,这样的教育真的是为了“每一个”吗?否。这样的教育是为了自己,这样的教育并没有发自内心,这样的教育层次不高,内涵不深,品位太低。关注“每一个”,就必须做到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受到教育。不管学生是什么类型,不管学生是什么基础,不管学生来自何方,教师必须无条件地对其进行教育,且是无差别的教育,必须对“每一个”负责。

但在实施中,大多班主任表面上做到了一视同仁,但事实上却是有差别的。比如:为了树立先进,便精心地辅导、关心优秀学生,有时甚至护着他们;为了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杜绝不及格学生,于是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后进生”身上,力图使每一个“后进生”都能进步。而对于班级中那一部分默默无闻、不轻易露水的中等生,班主任却很少给他们提供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他们就像高原上看似烧开的水,其实永远也没烧开。这实际上是对中等生的忽视,这是导致中等生变成“差生”的原因。中等生与尖子生之间,中等生与“差生”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这种“抓两头,忽视中间”的做法,显然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必须从源头杜绝学生差下去。

“以人为本”,就是给每一个学生以爱,给每一个学生以关注,给每一个学生以温暖。在优秀的班主任的眼里是没有“差生”也没有中等生的,学生都是尖子生。这样一来,他们就会重视每一个学生,就会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就会欣赏每一个学生。如此,“每一个”都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将获得每一个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三、爱:教育的方式

教育的全部是“爱”,教育的真谛是“爱”,爱是教育的最好方式。

1. 爱是教育的真谛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经常问自己:“我爱学生吗?”“我会爱学生吗?”“学生感受到我的爱了吗?”一个班主任不仅要有爱,还应该会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一个有爱心的班主任,他会从学生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里,读懂学生的内在需求,并且伸出热情的双手去帮助学生;会从学生似举非举的小手中,读出学生的忐忑不安和缺乏自信,从而鼓励学生举手;会从学生含泪的双目中,读懂学生的内疚和后悔,从而给学生以鼓舞和力量……一个有爱心的班主任会给学生无穷无尽的爱。

而一个缺少爱心的班主任是不可能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他们对学生冷漠、仇视、痛恨。学生出现问题了,他们不是循循善诱,不是热情相助,不是充满期待,而是抛弃、放弃、遗弃,甚至对学生使用暴力等,不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试想,这种没有爱的教育,能使学生成长和发展吗?

2. 爱是需要能力的

有一句关于爱的名言很有道理:“爱是需要能力的。”言外之意,你不仅要有爱的思想理念,还要有爱的行动与策略,而这种爱的行动与策略,必须是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的,同时还必须能让学生接受,这就是一种爱的能力。

有的班主任,从语言、行为来看很爱学生,甚至因为爱学生而忽视了家庭。自己身心疲惫,却没有换来学生的爱——学生不喜欢他,甚至还很讨厌他,乃至“公车上书”要求换人。什么原因?难道仅仅是因为学生不懂事?难道仅仅是因为学生太无知、太幼稚?否,我以为根本原因还是班主任爱的能力不够。

如果作为班主任的你有了爱的能力,那你就有能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如果作为班主任的你有爱的能力,那你就有办法让你的学生获得快乐;如果作为班主任的你有爱的能力,那你就能带着你的学生为了梦想不懈追求。而如果你只有爱心,却无能力、无方法去爱,那你的爱就会浮于表面,不能深入,不能持久,就失去了动力,就没有了力量——爱人的能力,爱学生的能力。不光要让自己变得可爱、充实、伟大,而且要让你爱的学生变得更加爱你。

爱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为了让你的“爱”有能力,你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什么是爱,怎样获得爱,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爱。用自己的慧眼辨别出什么是真爱、大爱、博爱、恒爱、全爱,什么是假爱、错爱、溺爱、秀爱、偏爱,什么是做出来的爱,什么是秀出来的爱。通过学习,增强爱的本领,提高爱的水平,实施爱的策略,达到爱的效果。

3. 爱的方式是多样的

爱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爱绝不仅仅是衣食住行的满足,爱也不仅仅是平时的嘘寒问暖,爱更不是教育中的要求、禁止、命令。

(1)相信是爱。爱一个人,首先要相信他。相信其不差,相信其能变好,相信其有潜能。相信能给学生无穷的信心,没有相信就没有教育。相信学生就要赏识学生,对学生的一举一动都赏识,特别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举动。就是一个所谓的“差生”,班主任都应该想方设法地去寻找其优点来赏识——没有哪一个学生没有优点。只要有优点,哪怕一点,这个学生就有救。

(2)熏染是爱。在我们的教育中,很多的爱是无痕的、无形的、无声的,是不能让人知晓和识破的,这就是教育中的熏染的爱。这种熏染的爱表现在精心设计的班级教育环境中,表现在平常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在充满期待的眼神中,表现在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中,表现在有意无意的沟通中,表现在发现、处理问题中,表现在课堂教学时的引导、激励、启迪中。这种熏染的爱,无所不在。

(3)严格是爱。对不同的学生必须施以不同的教育,当然就必须用不同的爱的方式来对待。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必须用“循循善诱”来爱的,对于特别调皮、累教不改的学生完全可以用“严格”来对待。这种严,有时就是“批评”“处罚”甚至是“打击”,但此“严”必须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法”。“严”了,学生反而乐意接受、改变。借助“严格”之爱,学生最终得到发展。

(4)放手是爱。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光有班主任老师的严格要求是不够的,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应该给他们另一种爱——放手,即解放他们的时间、空间、双手、大脑,让他们在放手的爱中、在“不管不问”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砥砺”“自我发现”“自我成长”“自我发展”。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智而有爱;智却不爱,充其量只是有小聪明。一名优秀班主任首先是一名有爱心的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

四、慢:教育的规律

台湾作家张文亮在《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一文中写道: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作为一名班主任,有时候不也正是在牵着一群“蜗牛”,让他们一起奔跑吗?有时,我们为了让他们跑得快一点、多一点,在他们已经尽力了却仍然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时,我们就恨铁不成钢,抱怨、催促、训斥、嗤之以鼻、怒其不争。

我们的学生不正是“人家已经尽力了嘛”的蜗牛吗?他们就是这个速度,你要求再多,他们还是这个速度,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常常为了所谓的“多快好省”,为了所谓的“更高更快”,而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最后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学者张文质先生说过:“教育是慢的艺术,是基于生命和贯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终能够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缓慢而坚定地证明人性的胜利,证明我们内心对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谁就能够把这样的信念坚持更久!”

1. 真教育就是慢的教育

俗话说,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告诉我们,“树人”的教育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慢慢来,急不得。“慢”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慢”是真教育的规律。遵从真教育“慢”的规律,是搞好教育的关键,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如果违背,那便如《拔苗助长》中的主人公一样,最终获得的只是枯萎的秧苗。

现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很时尚,很流行,但它其实正像一种慢性毒药,在一步步地毒害着孩子,最终会让孩子输掉自己。

教育是一个“慢活”,是生命之花悄然绽放的过程。教育之慢,正是“润物细无声”,正是生命的沉潜,正是生命的慢慢嬗变。

但是,我们并不反对“快”,只是任何“快”都是建立在“慢”的基础之上的。在打基础之时,在新的教育产生之时,我们必须遵循“慢”这一规律,一步一步地往前,待到有一定的量之时,学生自然就行走得快了。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学生的基础打不牢,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我们讲的“慢”,未必就是真慢、永远慢,而是暂时的慢,它是为快奠定基础的,它依从规律,循序渐进地来发展。

教育是农业,农作物生长需要积淀,教育同样需要积淀,而积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过程。瓜熟了,蒂才落;水到了,渠才成。尽管我们所做的学校教育、班主任工作只是一个阶段的,但都是为人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也需要有积淀——知识的积淀,为人处世的积淀,思想的积淀。要积淀就要有时间,就要慢而求稳,慢而求实,慢而求效,不能急功近利。习惯的养成、行为的养成、思想的养成、素质的养成等这些对人的一生都有用的东西,不能忽视,不能欠缺,不能急功近利,所以我们不能只是教给学生一点书本知识,我们要有目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方面才能。

2. 学生的成长需要慢

钱学森先生留给我们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作为身处教学一线的班主任,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是因为学生不够认真吗?是因为教学效率不高吗?是因为教的内容不多吗?是因为教师和学生不够吃苦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为什么学生每天刻苦学习十几个小时却没有更多的创造精神?因为我们搞的是快教育,它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不能让学生享受到生命的质量。

著名作家戈登·德莱顿和珍妮特·沃斯在《学习的革命》中写道:“世界上最好的系统是引向成功的。目前大多数的教育体制是引向失败的。它们的规划并不把每一个人引向失败,但是它们把很大比例的学生引向了失败。在某些情况下高达50%。”此段话可谓一语中的——我们的教育不是把学生引向成功而是引向失败,学生在“快”中根本得不到快乐。

确实,学生成长是不易的,必须一步一步来,任何超越都将导致学生的挫折和失败,各个阶段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马虎。

学生的成长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不生事阶段——学生进校后,自然对老师和学校产生畏惧感、好奇心,努力不出事。这是学生成长的自发阶段。

受肯定阶段——学生在不惹事、不生事之时,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同学们的肯定,产生一种保持状态。这是学生成长的自觉阶段。

守规矩阶段——学生知道了作为学生应该怎么做,就把班级、学校的规章制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是学生成长的自知阶段。

助他人阶段——学生不仅自己能够做到守规矩,求上进,能奋发,而且能帮助他人发展、提升。这是学生成长的自进阶段。

无人管阶段——学生内心已经有了一种思想的境界,达到了一种处处、事事、时时不需要任何人管而能成长的地步。这是学生成长的自为阶段。

由上面分析可知,从自发到自为,学生的成长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一种曲折上升的过程。如果无视这一过程,要求学生实现快速跨越,那将打破学生成长的规律,阻碍学生的有序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

再者,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也决定着教育不能快,只能慢,如果强加,采用什么说教式、填鸭式、题海战术式,大搞所谓的兴趣班、培训班、拔尖班,这些所谓的加速器,都不符合“循序渐进”的思想,“快教育”最终必将成为葬送孩子快乐童年、未来发展的牢笼。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实施慢教育。

3. 多种因素决定着慢

(1)个体素质特点决定慢。

我们知道,学生存在着各种差异,如性格的差异、兴趣的差异、能力的差异、家庭的差异、智力的差异、习惯的差异、品德的差异,等等。但正是因为存在这种种差异,才有了一个个千差万别的鲜活的个体,而这种差异就决定了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用同一个要求,同一把尺子来对待学生时,也必然造成学生的不适应、不接受,而这样也会导致学生差距越来越大,最后使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怎么办?实施“慢教”,实施个性化教育,即面向个性,因材施教。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他进一步阐述道:“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个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又是独一无二的。……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受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教育的悲剧往往缘于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却只针对一个学生实施实际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这才是教育的成功,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慢,不慢不行。

(2)学习内容特点决定慢。

学生每天学习的内容很多,要全盘掌握,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但是,科任老师却只教一门功课,有的顶多教两门或者三门。他们可以认真钻研教材,只需拿着精心准备好的教案来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相关知识。而学生呢?他们一天要学七八门功课,在时间、精力、智力有限的情况下,终于不堪重负,一个个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好多好学生就是这样差下来的。怎么办?让学科教学慢下来,不必教这么多、这么深、这么广,从基础入手,把基础打牢靠了,再加速,再提速,这样学生的发展才会稳实。

(3)知识掌握特点决定慢。

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学习上只有不断地温故,才能有新的发现和新的长进。有时在课堂上,老师问学生“掌握了吗?”,很多学生举手了,似乎真的掌握了,其实不然。因为一是刚学,知识还在印象之中;二是学生学的只是表面的东西,并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学生的学习实际上还处于“困顿”阶段。怎么处理这一问题?依从掌握知识的规律,反复教,反复学,在反复中巩固,在反复中提升,在反复中不断进步。而反复的过程,就是“慢”的过程。

掌握知识如此,学生的品德教育同样如此,它也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老师要求做的,学生不可能一听就做,一做就能做好,所以品德教育也必须在反复上做文章。反复抓,在反复中认识,在反复中修正,在反复中发展。反复,就是不能一锹挖一口井,就是一口吃不出一个大胖子,就是一切不可能一蹴而就,反复的言外之意就是“慢”,就是慢慢消化。

4. 慢才是教育的规律

现在都在强调快乐学习,愉快成长,享受教育。但为什么很多学生不快乐,不愉快,不享受呢?因为他们没有成功。他们虽付出很多,却总是失败,总是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没有了成功,自然就没有了信心。俗话说“信心比黄金还重要”,没有信心,学生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缺失上进心。试问,这样的学生如何快乐得起来?他们只能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不是享受。

处理此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成功,让学生拥有自信,让学生对前途始终充满希望。而要如此,就必须实施“慢教育”,只有慢教育,才能取得如此效果。

多给学生一点时间,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从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不拔高,不急促,耐心、细心地教导,在教导中充满期待,在教导中不断赏识。这既让学生得到满足,也让教师心平气和,而不是充满抱怨,这不仅是让学生享受教育,也是让教师享受教育——师生在慢教育中都得到心灵的满足,都有美好的期待。这不是最好的享受吗?

慢教育,不仅让师生享受结果,也让师生享受过程——“细嚼慢咽”的过程,“精耕细作”的过程。这不仅是对学生、学科、学业的尊重,也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不仅让学生得到知识、能力、情感的满足,而且也让老师提高了教育的幸福感,提升专业水平;不仅促进学生现时的成长,也为其后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仅让教育回归人性,回归本质,让师生悠闲、优雅、从容地行走,更让大家看到教育的希望,从而更加热爱学习,热爱教育。

教育是慢的艺术,教师要用心慢慢去教,这体现了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尊重;教育是润泽心灵的艺术,因此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待、耐心,这也是教育真正的精彩之处。教育应该慢下来。慢下来静静地思考,我们就会欣慰地发现,所有的一切依然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近来,看到一则报道,深受启迪: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的获奖人数占了将近总数的一半。德国人为何能出那么多诺贝尔奖得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德国人“不着急”。德国孩子在小学前“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社会上没有学前培训机构,幼儿园不用学习写字、计算,小学只有半天课,回家没有任何作业。在德国人看来,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谁也不能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和珍贵的童年。而中国呢?“教育要趁早”“赢在起跑线上”“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成为我们的现代教育观。什么原因让我们如此?“唯分数第一”“升学率第一”使然。德国看似“无为而治”的教育方式,注重的却是孩子兴趣的培养,看重的是孩子在玩耍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的锻炼。在中国,虽然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学生在各类国际竞赛中也屡屡独占鳌头,但学生的课业负担重,这压垮了孩子们的身躯,也压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个性。炖过汤的人都知道,欲得高汤,奥妙之处,在小火慢煮,舍得等待。一汤虽小,可以喻大。由此可见,慢,才是教育的规律。

“慢教育”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润物细无声”“欲速则不达”“水滴石穿”“诲人不倦”“锲而不舍”等精髓的通俗诠释,是对古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真正领悟。慢下来,我们才能从容领略教育事业的精彩;慢下来,我们才能轻柔触摸教育行走的真实;慢下来,我们才能用心咀嚼教育生活的美好;慢下来,我们才能细腻感受教育生命的神圣!教育,就是扶着生命慢慢走!“慢教育”是新课程的一种态度,是教育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智慧和能力!

五、“无用”:教育的功能

民间教育学者林格写过一本书《教育是没有用的》,引发了大家对教育的深入思考。

教育究竟有没有用?我的意见是“无用”。但我这个“无用”与林格先生的“没有用”却有天壤之别。林格先生用批判的眼光对当今教育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述,把我们的教育说得一无是处。而我的“无用”,却有两层意思,一是真正无用,甚至是负用;二是真正有用,甚至有大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1. 教育是“无用”的

一位美国美术教师到昆明进行教学交流,她发现中国孩子的画技非常高,布置的各项练习都画得栩栩如生。有一次,她出了一个“快乐的节日”的主题让孩子们去画。结果,她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一个同样的事物——圣诞树。她觉得很奇怪:怎么大家都在画圣诞树?经过观察,她发现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画着一棵圣诞树,孩子们正在照着描画。于是,她把黑板上的圣诞树遮起来,要求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幅画来表现这个主题。没想到,这可难倒了那些“画技超群”的孩子。他们抓耳挠腮、冥思苦想、痛苦万分,就是无从下笔。最后,这位教师只好又把黑板上的圣诞树露了出来,这才使孩子们完成了任务。但那千篇一律的圣诞树却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中国的孩子画画喜欢问“像不像”,美国的孩子画画则喜欢问“好不好”。两者的区别在于:“像”是有样板、有模型的,而“好”则没有一定的章法。中国的孩子之所以喜欢用“像”来评价、形容自己的画,自然是父母、老师给他们灌输了这样的评价标准。

任何一个孩子都应是极具想象力的天才。未经文明规范的孩子,其思维模式还没有被纳入社会公认的体系中,他们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法其实正是可贵的想象力的火花。然而,无数充满奇思妙想的孩子此后却成长为思想贫乏的成年人,这里要责怪的,自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和老师,是我们的教育。我们一味强调教育的“无所不能”,把记忆知识当作教学的目的,忽略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最后控制甚至毁坏了孩子的想象力。这对学生、国家来说,是一种灾难。

鲁迅曾经叹息:“我们没有天才!”钱学森生前质问:“中国为什么不能出现天才?”中国真的没有天才吗?否,我们的每一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天才,是我们的教育扼杀了我们的天才,孩子的想象力经过我们的教育后消耗殆尽了。

试问,这样的教育有什么用处呢?

2. 无用教育的表现

(1)功利化的教育是无用的教育。

大概是受时代、社会的影响,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进行功利化的教育,无论父母、学校,还是老师,他们中的很多实施的都是竞争教育、威吓教育、前途教育。如果不这样,似乎孩子就要消失,家庭就要灭亡。于是,学生整天处于功利之中,奋斗、刻苦、努力最终就是为了分数、名次、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超过他人。这样的教育最终可能让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但终因根基不深、不大而夭折,乃至失去生命的意义。这样的教育没有也罢,受过这样教育的孩子反而更差。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如山区的孩子们,尽管知识不多,但他们纯洁,纯真,纯朴,热情。《桃花源记》中的人们都是一些热情好客之人,他们之间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有的只是和谐共处——这样一个远离现代教育的世外桃源,引起了我们很多人的向往和追寻。

(2)不按规律办事的教育是无用的教育。

前面讲了,凡事都有规律,唯有按照规律办事,我们的教育才有意义。可是,现在的很多教育却是逆规律而行,处处与规律对着干。幼儿园本是孩子最自由成长的地方,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认识世界的地方,可幼儿园老师却让学生毕恭毕敬地端坐在教室,用心聆听老师的“天书”,并用成人的一套来要求、灌输着我们的天使。又是1、2、3,又是a、b、c,又是古诗文,既要读,又要背,还要默,真正做到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不会,不是打、骂,就是抱怨和歧视。到了小学、初中,这种现象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整天是分数、名次、升学率、比较、竞争;到了高中,教师更是快马加鞭,一堂课讲两堂课内容,三年内容,一年半就教完。从早到晚,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一切为了高考,一切为了分数。学生成了机器,只能适应教育,适应老师,没有自主权,没有思想权,没有发展权。显然,这是一种与规律完全相悖的教育,完全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试问,这样的教育有什么用?这样的教育有何存在的价值和必要?

(3)不协调一致的教育是无用的教育。

我们知道,教育学生的方式很多,但只有各种方式协调一致,才能共同发挥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显然不是协调一致的。“五+二=零”的教育现象太普遍了,即五天的学校教育,经过两天的家庭教育的抵消,最终效果全无。再如,现在网络、电视非常普及,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在被教育,但网络、电视上负面的东西,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学校教育再出色,也不如它作用的百分之一。学生的可塑性太强,自制力还完全不够,于是,在学校教育与网络、电视传播的信息发生矛盾时,学生很可能选择后者。身边许多真实的教育案例,无不教育着学生,不要多事,不要插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教育的诸多不一致,让我们有计划的教育无立足之地。请问,这样的教育有用吗?

(4)师德低下的教育是无用的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是对教师的要求。我们虽不求教师学有多高,身有多正,但总要,像一个教师,这样,你的“示范”才有引领价值,才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但现实很残酷,有些教师“披着教师的外衣,干着非教师的勾当”,他们讲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却是自由主义;他们讲的是仁义道德,行的却是卑鄙龌龊之事。他们在教室里装作对学生关心,却将手伸进不该伸进的地方;他们假借补课之名,对学生进行猥亵和诱奸;他们为了分数,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考试作弊;因为家长送了一点钱财,便将高大的学生调到第一排;……在这样的教师的教育下,请问,我们的教育还有希望、还有指望吗?这样的教师培养出的是一批什么样的学生呢?这样的教师怎样去引领学生的前行、发展?如何教育学生去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教育人的人出了问题,教育出来的学生会没有问题吗?

因此,多种原因导致“教育是无用的”观点的产生。

3. 教育是有大用的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千万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面,而看不到事物的另一面。千万不能将个别反面案例无穷放大,从而全盘否定教育,那必然会给教育、给社会、给人民、给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事实上,有用与无用的区别在于学生是不是真的实现了自身价值,是不是能够推动社会发展,是不是能够为社会作贡献。

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教育亦然。正因为教育不是完美无缺的,才有了增长、改进的空间,上面所讲的教育是无用的,实际上那些都是我们的教育在前行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面对之,我们正视之,我们认识之,我们改进之,教育就有希望,教育就会有用,而且会有大用。

正如作家冰心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只要我们依据孩子的生长规律,依据教育的发展规律,实施让孩子自由、主动生长的教育,没有强迫,没有必须,没有要求,而是引导、熏染、启迪、示范,注重自我教育,从而助孩子实现自我发展,这样的教育就是大有作用的教育。

只要我们的教育功利心不强(不是说没有一点功利心,完全顺其自然,这是不现实的),各种教育方式和谐一致,同舟共济,在科学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的教育下,实施差异性教育、个性教育、人性教育、质性教育、趣性教育,而非有差别教育、共性教育、量性教育、分性教育、随性教育,我们的教育必然会适应时代、适应学生,学生发展必然潜力无穷,教育之路必然会越走越广。事实上,我们现行的教育不也正在改变,正在走向规范,正在慢慢地走向科学、走向规律吗? 9G5w2VjSAXmoD65RsktZ1QYQ+Vqp3WBuS1M9dhjGc7BCMINK0OZNmAlHeQgK5Oy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